[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484481U - 照地灯 - Google Patents

照地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4481U
CN209484481U CN201920435102.4U CN201920435102U CN209484481U CN 209484481 U CN209484481 U CN 209484481U CN 201920435102 U CN201920435102 U CN 201920435102U CN 209484481 U CN209484481 U CN 209484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ircuit board
shell
light source
relea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51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丁光
方永强
吴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lco Sai (taica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cosa International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lco Sai (taica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lco Sai (taica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lco Sai (taica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51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4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4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4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地灯,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将电路板及光源收容在其内的壳体,其侧壁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至少与电路板设置光源的区域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照地灯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照地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外后视镜中的照地灯。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内置于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照地灯能够对车身近处地面提供照明,便于驾乘者在诸如夜晚等光线较暗的场合更清楚的观察周围环境。
公告号为CN20291164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投影灯的汽车外后视镜。其中,投影灯被作为一种已知实施例进行描述。在该已知实施例中,LED灯设置在LED电路板上,承载着LED灯的LED电路板连同包括多个凸透镜的光学组件以及菲林片被封装在由基座和上盖扣合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并且,LED电路板与基座的接触面上涂有散热硅脂,以提高LED电路板与基座之间的导热效率,便于散热。
虽然该已知实施例采取了相应散热措施。但是实践证明,包括上述采用散热脂,或者采用导热效率更好的材料(例如金属)来制备容置壳体等方式的现有技术,散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地灯,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照地灯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照地灯,包括:
电路板;
光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将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光源收容在其内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至少与所述电路板设置所述光源的区域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具有产热集中区,所述散热孔对应所述产热集中区。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密封垫贴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背对所述光源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主体,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上盖的顶壁上,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上盖的顶端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光源下方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光镜、菲林片和第二配光镜;其中,所述第一配光镜用于会聚光线,所述第二配光镜用于扩散光线。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光通道,所述出光通道中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配置有透光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通过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与电路板设置光源的区域相对应的散热孔,则光源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散热孔发散到壳体外。从而,至少可以减少光源所产生的热量在壳体内的聚集,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此外,该散热孔被配置为还与电路板的产热集中区相对应。如此,电路板上位于产热集中区中的电子元器件在操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也可通过散热孔不被阻碍的散发到壳体外,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中密封垫与上盖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光源发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定义为“下”,将与之相反,或者背离光源发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定义为“下”。
具体的,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被配置在汽车的外后视镜中时,将指向地面的方向定义为“下”,将与之相反,或者背离地面的方向定义为“上”。
更具体的,将图1至图6中所示意的向上的方向定义为“上”,将图1至图6中所示意的向下的方向定义为“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地灯,其可以包括壳体1以及发光组件2。壳体1内部限定出容置空间101,发光组件2收容在该容置空间101中。
发光组件2包括电路板201和光源202。其中,电路板201具体可为PCB板,其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并驱动光源202操作的电子元器件。光源202可以为包括但限于LED、卤素灯等在内的发光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电路板201具有相背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光源202设置在电路板201的下表面。从而,光源202发射的光线可以射向地面,实现照地功能。
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与电路板201设置光源202的区域相对应的散热孔102。这样,散热孔102至少可以用于供光源202在操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壳体1的外部空间,从而至少可以减少光源202所产生的热量在壳体1内的聚集,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此外,由于电路板201上还设置有其他电子元器件,这些电子元器件在操作过程也会产生热量。因此,电路板201上设置有功率较大的电子元器件,或者电子元器件设置较为密集的区域,便形成了产热集中区。有鉴于此,散热孔102被配置为还与该产热集中区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02对应光源202和产热集中区可以为,散热孔102朝向电路板201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光源202和产热集中区。这样,光源202和产热集中区中的电子元器件在操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102不被阻碍的散发到壳体1外。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散热效率,电路板201背对光源202的表面即上表面可以设置有散热翅片(未示出)。散热翅片可以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的分布区域可靠近光源202和/或产热集中区,以最大限定发挥散热功能。由此,通过设置散热翅片,可以增大电路板201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通常情况下,为了隔挡外界灰尘杂质,收容光源202和电路板201以及其他用于实现照地功能的组件的壳体1内部空腔,一般需要做密闭处理。
基于此,出于照地灯的相关组件需要被防尘保护的需要,诸如上文介绍的现有技术多希冀通过采用导热效率更好的材料来实现散热也就顺理成章。
而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发现,制约照地灯散热效果不佳的关键,恰恰在于产热的主要部件-光源202和电路板201被收容在密闭的空腔内。那么在使用中,光源202和电路板201产生热量在密闭空间内聚集而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从而导致温度升高。
由此,为了在通过设置散热孔102的方式实现散热降温的同时,避免因该散热孔102导致壳体1的内部空腔与外部接通而造成外界灰尘杂质进入壳体1中,散热孔102处被密封处理。
具体的,壳体1中可以设置有密封垫3,该密封垫3设置有与散热孔102相对应的通孔302。密封垫3可以贴合设置在壳体1内壁与电路板201之间。由此,密封垫3上设置的通孔302,连同散热孔102一起形成散热通道,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而密封垫3被压紧并贴合在壳体1内壁和电路板201之间,则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有效的隔挡外界灰尘杂质经散热孔102进入壳体1中。从而,兼顾密封防尘和散热降温。
此外,密封垫3由柔弹性材料制成,其还可以缓冲震动,避免电路板201与壳体1发生刚性接触而导致照地灯损坏。
进一步地,壳体1中还设置有位于光源202下方,并用于对光源202发出的光进行处理的光学组件4。该光学组件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光镜401、菲林片402和第二配光镜403。其中,第一配光镜401用于会聚光线,第二配光镜403用于扩散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光镜401和第二配光镜403均可以包括光学镜片以及用于将光学镜片容置在其中的镜筒。其中,菲林片402可以设置在第一配光镜401的下表面。
光学组件4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第一配光镜401和第二配光镜403的固定件404。该固定件404具有供光透过的通道,第一配光镜401和第二配光镜403分别设置在固定件404的上端和下端。固定件404可通过台阶限位配合螺纹连接、粘接、扣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中。
由此,壳体1中需要设置发光组件2以及光学组件4。为了方便这些组件的设置,壳体1优选为可拆卸结构。具体的,壳体1可以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上盖103和主体104。例如,主体104和上盖103通过卡扣的方式扣合以形成壳体1。
由于发光组件2位于光学组件4的上方,为了适配这种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02设置在上盖103的顶壁上,而电路板201设置在上盖103的顶端内壁上。
进一步地,为了使光源202向下发射的且经光学组件4处理后的光能从壳体1中射出,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供光线传出的出光通道105。而为了保持壳体1的内部空腔的密封性,该出光通道105中设置有端盖5,该端盖5可以配置有透光片,以在实现透光的同时,达到防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地灯,通过在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与电路板201设置光源202的区域相对应的散热孔102,则光源202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散热孔102发散到壳体1外。从而,至少可以减少光源202所产生的热量在壳体1内的聚集,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此外,该散热孔102被配置为还与电路板201的产热集中区相对应。如此,电路板201上位于产热集中区中的电子元器件在操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也可通过散热孔102不被阻碍的散发到壳体1外,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实用新型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照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
光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将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光源收容在其内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至少与所述电路板设置所述光源的区域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产热集中区,所述散热孔对应所述产热集中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密封垫贴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背对所述光源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主体,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上盖的顶壁上,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上盖的顶端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光源下方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配光镜、菲林片和第二配光镜;其中,所述第一配光镜用于会聚光线,所述第二配光镜用于扩散光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光通道,所述出光通道中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配置有透光片。
CN201920435102.4U 2019-04-02 2019-04-02 照地灯 Active CN209484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5102.4U CN209484481U (zh) 2019-04-02 2019-04-02 照地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5102.4U CN209484481U (zh) 2019-04-02 2019-04-02 照地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4481U true CN209484481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5102.4U Active CN209484481U (zh) 2019-04-02 2019-04-02 照地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4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1455B2 (ja) 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装置
KR10218300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768089B1 (ja) Led光源ランプ
JP5327601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照明装置
US9759390B2 (en) LED lam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20035819A (ko) 방수, 방진 구조를 가진 방열판 겸용 반사면을 구비한발광소자 매트릭스 모듈 및 그 형성방법
CN102691928A (zh) 照明装置
CN202813127U (zh) 照明装置
JP2014011043A (ja) 照明器具
JPWO2008117334A1 (ja) Led照明装置
US8016453B2 (en) LED lamp assembly
CN201041338Y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CN209484481U (zh) 照地灯
KR101138514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KR101538554B1 (ko) 입체적인 양방향 방열구조에 의해 방열성능을 향상시키는 led 조명장치용 프레임
KR20140068517A (ko) 엘이디 집어등
CN117545957A (zh) 照明装置
KR20140076390A (ko) 엘이디 집어등
JP5449098B2 (ja) 照明装置
JPH0621081U (ja) Led表示器
JP2021024427A (ja) 車室内照明装置
JP2020019304A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CN211952622U (zh) Led蜡烛灯
CN211232450U (zh) 飞碟灯
CN213146163U (zh) 一种360度发光的露营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