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5944U - 一种锁头打卡子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头打卡子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65944U CN209465944U CN201920147703.5U CN201920147703U CN209465944U CN 209465944 U CN209465944 U CN 209465944U CN 201920147703 U CN201920147703 U CN 201920147703U CN 209465944 U CN209465944 U CN 2094659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red end
- clamp
- defective products
- lock core
- hand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头打卡子机置,包括机台、转盘、旋转机构、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装配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锁头测试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和下压机构,旋转机构安装在机台内侧且与转盘连接转盘外侧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卡子装配机构位于顶起机构右侧。本实用新型实现锁头自动组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安装精度高,废品率少,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匙测装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锁头打卡子机置。
背景技术
锁具作为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在家庭机工作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锁具中锁头结构较小不易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现有方法依然采用人工装配和人工检测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具有劳动作业强度大且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人工装配的锁头稳定性差,并不易检查,极易照成漏装或误判,以至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装配效率快且综合性能优越的锁头打卡子机置,以解决自动化程度低、耗费大量人力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头打卡子机,所述锁头打卡子机包括机台、转盘、旋转机构、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装配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锁头测试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和下压机构;所述转盘、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装配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锁头测试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均安装在机台上表面,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机台内侧;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转子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外侧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所述卡子装配机构位于顶起机构右侧;所述锁头测试机构设置在旋转下料机构前侧;所述下压机构安装在转盘上表面;所述锁头打卡子机还包括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安装在转盘上;所述安装在转盘上的工装夹具数量为12-18个。
优选地,所述连杆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抓取提高装置和抓取机械手;所述抓取提高装置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抓取机械手位于抓取提高装置上方。
优选地,所述锁头上料机构包括过度输送装置、锁头提升装置、锁头角度调整装置和锁头双联动机械手;所述锁头提升装置设置在过度输送装置的末端;所述锁头角度调整装置与锁头提升装置同一平面设置;所述锁头双联动机械手设置在锁头提升装置以及锁头角度调整装置上部。
优选地,所述锁芯上料机构包括锁芯振动盘上料装置、翻转装置和锁芯上料机械手;所述锁芯上料机械手沿着所述锁芯振动盘上料装置出料方向一侧安装,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于锁芯上料机械手正对面安装。
优选地,所述顶起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固定座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驱动装置插接在固定座上且位于升降台下方。
优选地,所述卡子装配机构包括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推卡子装置和模组机械手;所述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和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阵列设置;所述推卡子装置位于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的前侧;所述模组机械手设在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和推卡子装置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卡子夹紧机构包括工字座、移动气缸、夹紧气缸和夹持手指;所述移动气缸固定设置在工字座上;所述夹紧气缸安装在移动气缸顶部;所述夹持手指设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夹紧气缸的输出轴上。
优选地,所述锁头测试机构包括连杆推压检测装置、旋转测试装置、导料槽和检测出料机械手;所述旋转测试装置位于连杆推压检测装置左侧,所述导料槽位于旋转测试装置右侧;所述检测出料机械手位于旋转测试装置前侧;所述锁头测试机构还包括第二视觉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视觉检测装置位于旋转测试装置与导料槽之间,用于对测试好的产品进行拍摄检测。
优选地, 不良品下料机构包括不良品下料支架、前后移动装置、上下升降装置、不良品抓取机械手和不良品盛料盒;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固定设置在不良品下料支架上;所述上下升降装置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上;所述不良品抓取机械手设置在上下升降装置上;所述不良品盛料盒位于不良品抓取机械手下方;所述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与所述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结构一致。
优选地,所述旋转下料机构包括旋转下料机手和锁头运输装置;所述旋转下料机手位于锁头运输装置左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实现锁头自动组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安装精度高,废品率少,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2)采用转盘结构,确保锁头装配的各个机构可以均匀分布,有效避免以机构摆放过密而影响锁头打卡子机正常作业;
3)采用视觉检测机构来判断连杆与锁头之间的距离,精度更高,保证最终卡子装配后可以由良好的转动空间;
4)整个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普通的员工只要稍微指导即可上岗,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杆上料机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头上料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芯上料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起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子夹紧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下料机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 (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附图所示:一种锁头打卡子机,所述锁头打卡子机包括机台1、转盘2、旋转机构(未示出)、连杆上料机构4、锁头上料机构5、光纤检测机构6、锁芯上料机构7、视觉检测机构8、顶起机构9、卡子装配机构10、卡子夹紧机构11、旋转下料机构12、锁头测试机构13、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14、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15和下压机构16;所述转盘2、连杆上料机构4、锁头上料机构5、光纤检测机构6、锁芯上料机构7、视觉检测机构8、顶起机构9、卡子装配机构10、卡子夹紧机构11、旋转下料机构12、锁头测试机构13、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14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15均安装在机台1上表面,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机台1内侧;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转子与转盘2连接;所述转盘2外侧沿着转盘2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连杆上料机构4、锁头上料机构5、光纤检测机构6、锁芯上料机构7、视觉检测机构8、顶起机构9、卡子夹紧机构11、旋转下料机构12、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14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15;所述卡子装配机构11位于顶起机构9右侧;所述锁头测试机构13设置在旋转下料机构12前侧;所述下压机构16安装在转盘2上表面;所述锁头打卡子机还包括工装夹具17;所述工装夹具17安装在转盘2上;所述锁头打卡子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未示出)。控制系统是基于plc工控机的控制系统,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在进行详细的描述。
其中如图1所示,转盘2上上共设有12个工装夹具17,12个工装夹具17均安装在转盘2上,形成12个工位,12个工位上的每个工位分别对应设有连杆上料机构4、锁头上料机构5、光纤检测机构6、锁芯上料机构7、视觉检测机构8、顶起机构9、卡子夹紧机构11、旋转下料机构12、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14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15,视觉检测机构8与顶起机构9之间间隔一个工位距离,旋转下料机构12与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14之间间隔一个工位。
具体的在进行锁头装配时,启动连杆上料机构4、锁头上料机构5、锁芯上料机构7和卡子装配机构11实现连杆、锁头、锁芯和卡子自动上料,更为具体的,先是由连杆上料机构4将连杆抓取输送至转盘2上的工装夹具17中,接着通过旋转机构3将带有连杆的工装夹具17输送至锁头上料机构5工位上,通过锁头上料机构5将锁头输送至工装夹具17中并初步完成锁头与连杆的装配,接着在通过旋转机构3将初步完成锁头与连杆的装配工装夹具运送到光纤检测机构6进行初步检测判断是锁头与连杆是否缺失,当检测缺失是之后的装配工序中九不会对此工位进行下一步装配,最后通过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14或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15将其从转盘上卸载下料,如果不存在缺失,则进行下一步装配直到装配完成,经过光纤检测机构6检测后转向继续向下移动至工位锁芯上料机构7,在此工位上主要实现将锁芯安装到锁头中,安装完后转盘继续移动至视觉检测机构8,通过视觉检测机构8拍摄以及完成三个零部件组装后的图片新型,系统通过从拍摄的图片信息中计算出连杆和锁头之间的间隙,并发送数字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并作出反应控制卡子装配机构10抓取合适的卡子并准备装配,视觉检测机构8拍摄后转盘继续移动到顶起机构9进行卡子装配,在进行卡子装配时卡子装配机构10配合同时进行,这个装配时卡子装配机构10辅助将卡子插到锁头中,同时顶起机构9升起,下压机构16开始向下施压以完成装配,这个过程中顶起机构9升起是为了防止下压二导致转盘2发生变形,紧接着移动到了卡子夹紧机构11,在此工位主要是将卡子夹紧,防止脱落,以完成整个锁头的装配,装配好的锁头最终通过旋转下料机构12将其从转盘上卸下来,并输送至锁头测试机构13中进行连杆推压测试和旋转测试至此完成一个锁头的生产作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连杆上料机构4、锁头上料机构5、锁芯上料机构7和卡子装配机构11实现连杆实现自动上料,并通过转盘运输至每一个工位来完成对于的锁头零件的装配生产,有效的提高锁头自动化程度,减少生产所需要的人工(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对4台设备的工作),增加产量(每小时可达1500件)。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转盘结构,确保锁头装配的各个机构可以均匀分布,有效避免以机构摆放过密而影响锁头打卡子机正常作业。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杆上料机4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41、抓取提高装置42和抓取机械手43;所述抓取提高装置42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抓取机械手43位于抓取提高装置42上方。具体的,连杆通过振动盘振动自动排列成由T形头朝上,接着咱通过直振器将连杆输送至出料口处,当连杆输运输至出料口处时被抓取提高装置42挡住,同时抓取提高装置42上的提高气缸和连杆夹持气缸开始打入气体推动提高气缸推轴升出以及高连杆夹持气缸将连夹紧,进而实现通过提高气缸提高连杆夹持气缸提升,进一步将连杆提升,以方便上料,提升后的量在抓取机械手43将其抓取后升高,同时提高气缸和连杆夹持气缸反向工作,松开对连杆的夹持,之后抓取机械手43在通过左右移动气缸驱动和升降气缸驱动协同工作将连杆装配到转盘2的工装夹具17上,就此完成一个连杆上料。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锁头上料机构5包括过度输送装置51、锁头提升装置52、锁头角度调整装置53和锁头双联动机械手54;所述锁头提升装置52设置在过度输送装置51的送料末端,用于将过度输送装置51上的锁头抬高;所述锁头角度调整装置53与锁头提升装置52同一平面设置;所述锁头双联动机械手54设置在锁头提升装置52以及锁头角度调整装置53上部,用于将锁头提升装置52上的锁头抓取后放置在锁头角度调整装置53上,同时将锁头角度调整装置53上已经调整定位好的锁头抓取后放置在转盘的工装夹具17上,其中工装夹具17与锁头角度调整装置52之间的距离和锁头角度调整装置52与锁头提升装置52之间的距离大小一致。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锁芯上料机构7包括锁芯振动盘上料装置71、翻转装置72和锁芯上料机械手73;所述锁芯上料机械手73沿着所述锁芯振动盘上料装置71出料方向一侧安装,用于将锁芯振动盘上料装置71上的锁芯抓取后放置在翻转装置72上,同时又将翻转装置72上的锁芯抓取后放置到转盘工装夹具17中,所述翻转装置72与所述于锁芯上料机械手73正对面安装,用于夹持由锁芯上料机械手53送过来的锁芯,并将锁芯进行90度翻转,翻转后的锁芯在通过锁芯上料机械手73抓取送出,其中锁芯上料机械手73采用双联动机械手抓取提高整个上料的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顶起机构9包括驱动装置91、固定座92和升降台93;所述升降台93滑动设置在固定座92上,用于使升降台93能沿着固定座92做垂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91插接在固定座92上且位于升降台93下方,用将升降台93顶起,具体的升降台93被顶起是采用砌块移动顶起的原理。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卡子装配机构10包括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1、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2、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3、推卡子装置104和模组机械手105;所述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1、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2和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3阵列设置,三个卡子阵列设置用于自动上3中不同型号的卡子;所述推卡子装置104位于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3的前侧;所述模组机械手105设在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1、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2、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3和推卡子装置104的上部,用于将。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1或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2或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103上的卡子抓取后放置在推卡子装置104上,方便推卡子装置104将其推锁头中。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卡子夹紧机构11包括工字座111、移动气缸112、夹紧气缸113和夹持手指114;所述移动气缸112固定设置在工字座111上;所述夹紧气缸安113装在移动气缸112顶部;所述夹持手指114设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夹紧气缸113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锁头测试机构13包括连杆推压检测装置131、旋转测试装置132、导料槽133(包括合格品导料装置和不合格导料装置以及收集盒)和检测出料机械手134;所述旋转测试装置132位于连杆推压检测装置131左侧,所述导料槽133位于旋转测试装置132右侧;所述检测出料机械手134位于旋转测试装置132前侧;所述锁头测试机构13还包括第二视觉检测装置135;所述第二视觉检测装置135位于旋转测试装置132与导料槽133之间,用于对测试好的产品进行拍摄检测,具体的通过检测出料机械手134将装配好的锁头抓取放置在连杆推压检测装置131检修拉杆推压检测,检测完后在放置旋转测试装置132进行检测,最后在通过检测反馈的数据进行自动分选将料放置在导料槽133引出。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14包括不良品下料支架141、前后移动装置142、上下升降装置143、不良品抓取机械手144和不良品盛料盒145;所述前后移动装置142固定设置在不良品下料支架141上;所述上下升降装置143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142上;所述不良品抓取机械手144设置在上下升降装置143上;所述不良品盛料盒145位于不良品抓取机械手144下方;所述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14与所述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15结构一致。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旋转下料机构12包括旋转下料机手121和锁头运输装置122;所述旋转下料机手121位于锁头运输装置122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检测机构8包括视觉检测支架和CCD工业摄像机,CCD工业摄像机可调节的安装在视觉检测支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锁头的安装效率及安装精度,产品合格率基本上达到100%。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打卡子机包括机台、转盘、旋转机构、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装配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锁头测试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和下压机构;所述转盘、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装配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锁头测试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均安装在机台上表面,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机台内侧;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转子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外侧沿着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连杆上料机构、锁头上料机构、光纤检测机构、锁芯上料机构、视觉检测机构、顶起机构、卡子夹紧机构、旋转下料机构、第一不良品下料机钩和第二不良品下料机构;所述卡子装配机构位于顶起机构右侧;所述锁头测试机构设置在旋转下料机构前侧;所述下压机构安装在转盘上表面;所述锁头打卡子机还包括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安装在转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上料装置、抓取提高装置和抓取机械手;所述抓取提高装置与所述振动盘上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抓取机械手位于抓取提高装置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上料机构包括过度输送装置、锁头提升装置、锁头角度调整装置和锁头双联动机械手;所述锁头提升装置设置在过度输送装置的末端;所述锁头角度调整装置与锁头提升装置同一平面设置;所述锁头双联动机械手设置在锁头提升装置以及锁头角度调整装置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上料机构包括锁芯振动盘上料装置、翻转装置和锁芯上料机械手;所述锁芯上料机械手沿着所述锁芯振动盘上料装置出料方向一侧安装,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于锁芯上料机械手正对面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固定座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驱动装置插接在固定座上且位于升降台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装配机构包括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推卡子装置和模组机械手;所述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和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阵列设置;所述推卡子装置位于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的前侧;所述模组机械手设在第一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二卡子振动上料装置、第三卡子振动上料装置和推卡子装置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夹紧机构包括工字座、移动气缸、夹紧气缸和夹持手指;所述移动气缸固定设置在工字座上;所述夹紧气缸安装在移动气缸顶部;所述夹持手指设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夹紧气缸的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测试机构包括连杆推压检测装置、旋转测试装置、导料槽和检测出料机械手;所述旋转测试装置位于连杆推压检测装置左侧,所述导料槽位于旋转测试装置右侧;所述检测出料机械手位于旋转测试装置前侧;所述锁头测试机构还包括第二视觉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视觉检测装置位于旋转测试装置与导料槽之间,用于对测试好的产品进行拍摄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良品下料机构包括不良品下料支架、前后移动装置、上下升降装置、不良品抓取机械手和不良品盛料盒;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固定设置在不良品下料支架上;所述上下升降装置安装在前后移动装置上;所述不良品抓取机械手设置在上下升降装置上;所述不良品盛料盒位于不良品抓取机械手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头打卡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下料机构包括旋转下料机手和锁头运输装置;所述旋转下料机手位于锁头运输装置左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47703.5U CN209465944U (zh) | 2019-01-29 | 2019-01-29 | 一种锁头打卡子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47703.5U CN209465944U (zh) | 2019-01-29 | 2019-01-29 | 一种锁头打卡子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65944U true CN209465944U (zh) | 2019-10-08 |
Family
ID=6809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47703.5U Active CN209465944U (zh) | 2019-01-29 | 2019-01-29 | 一种锁头打卡子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6594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8859A (zh) * | 2019-10-23 | 2020-02-11 |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带框架用放错检测装置 |
CN112775663A (zh) * | 2021-01-22 | 2021-05-11 | 黄山亿利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封条锁芯自动检测装配激光打印一体设备 |
WO2023092671A1 (zh) * | 2021-11-29 | 2023-06-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弯保压单元及产品折弯生产线 |
CN118310887A (zh) * | 2024-06-06 | 2024-07-09 | 深圳玉汝成口腔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陶瓷加工用强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
2019
- 2019-01-29 CN CN201920147703.5U patent/CN2094659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8859A (zh) * | 2019-10-23 | 2020-02-11 |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带框架用放错检测装置 |
CN112775663A (zh) * | 2021-01-22 | 2021-05-11 | 黄山亿利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封条锁芯自动检测装配激光打印一体设备 |
WO2023092671A1 (zh) * | 2021-11-29 | 2023-06-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弯保压单元及产品折弯生产线 |
CN118310887A (zh) * | 2024-06-06 | 2024-07-09 | 深圳玉汝成口腔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陶瓷加工用强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65944U (zh) | 一种锁头打卡子机 | |
CN107262954B (zh) | 电池焊接机 | |
CN108326545B (zh) | 一种遥控器产品组装与测试线体及组装与测试方法 | |
CN106002285B (zh) | 一种煮锅的自动装配线 | |
CN211359664U (zh) | 一种手机校验自动测试设备 | |
CN108289163B (zh) | 多摄像头模组组装设备 | |
CN103921394A (zh) | 一种嵌件注塑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 | |
CN207942175U (zh) | 一种遥控器产品组装与测试线体 | |
CN208828837U (zh) | 一种pcb板烧录检测自动上料线 | |
CN108816802A (zh) | Wotp烧录检测机 | |
CN212147509U (zh) | 一种fpc电路板自动折弯装置 | |
CN116603759A (zh) | 一种全自动手机中框超声波检测设备 | |
CN110186931B (zh) | 端子全视角视觉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
CN219598455U (zh) | 一种汽车天线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 |
CN111928777A (zh) | Ccd快速尺寸检测机构 | |
CN219444101U (zh) | 一种下支架密封圈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6971270U (zh) |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设备 | |
CN208194980U (zh) | 一种遥控器产品自动化测试拣选装置 | |
CN113001179B (zh) | 全自动牙箱与轴承座组装设备及方法 | |
CN116765615A (zh) | 电池自动打码设备 | |
CN212734916U (zh) | 5g介质滤波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 | |
CN115945396A (zh) | 检测系统以及手机中框生产线 | |
CN116197140A (zh) | 手机后面板自动分类设备 | |
CN211563725U (zh) | 一种全方位多面logo检测机 | |
CN210908753U (zh) | 焊接工作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