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2669U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92669U CN209092669U CN201821264060.4U CN201821264060U CN209092669U CN 209092669 U CN209092669 U CN 209092669U CN 201821264060 U CN201821264060 U CN 201821264060U CN 209092669 U CN209092669 U CN 2090926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diameter
- face
- cylinder
- lock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属于运动器械领域。该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包括操纵部件、船体、导轨面;在导轨面的一端设有恢复力提供装置和脚踏板,操纵部件通过连接带连接恢复力提供装置,船体安装在导轨面上,能够沿导轨面移动;所述导轨面包括连接成一体的水平导轨面和弧形导轨面;所述导轨面包括连接成一体的水平导轨面和弧形导轨面;所述操纵部件包括球形铰接部件、锁紧部件、横杆和手柄;所述手柄与球形铰接部件连接,球形铰接部件与锁紧部件连接,锁紧部件安装在横杆上,并能够沿横杆移动。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受力角度刺激上肢及胸背肌肉协同作用,尽可能让更多肌束达到全幅度锻炼,大大提升了锻炼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也在随之流行,人们也加入各种健身行列,世面上健身器材也是琳琅满目,划船机是一种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氧运动器械,其运动类似于皮划艇。
划船器作为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能量的全身运动器械,其制造受启发于水上划艇竞技中的划桨动作,可以在室内得到划船的节奏和感觉。其运动强度与踏步机或跑步机等以下肢为主的运动强度相当,并且能够使全身运动,因此其效果更佳。由于在运动时可保持坐姿,因此不会对膝盖部分产生过度的影响。对于具有监控器的划船器,可以通过监控器和存储装置记录、存储运动结果,并且可以实时监控运动状态。
划船器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者坐在位于与划船器本体连接的轨道上的、并且能够进行前后往复运动的座椅上,将脚掌放在脚踏板上,用双手握住把手。放在脚踏板上的脚用力,同时将后背和腰朝后方倾斜,并通过后背和肩膀的力量将把手拉到使用者的胸前。此时,随着膝盖的伸展,双腿伸直,能够往复运动的座椅就朝轨道后方移动。拉住把手后,停顿数秒使得肌肉充分地收缩后,放松后背和肩膀,则在恢复力的作用下把手移动至原位置。当把手移动至原位置的同时,使用者的后背和腰朝划船器本体的前方倾斜,同时座椅也会朝前方移动,从而使得使用者的膝盖自然地弯曲,即恢复到划船运动的初始状态。重复上述动作,则可以达到运动全身的效果。
通过重复如上所述的运动,背部、肩膀和下肢的肌肉会发达,还可以得到全身有氧运动的效果,因此不仅适用于以专业训练为目的的运动选手,而且还适用于因意外事故导致残障的人士进行康复治疗。除上述目的以外,还可以适用于残障人士,尤其是因下半身麻痹而无法使用下肢的人士。对于下半身麻痹的状况,无法以自己的意志弯曲膝盖,因此生活时膝盖处于伸直的状态。此时,在如膝盖等特定关节会堆积钙,长此以往,堆积的钙则会硬化,从而会妨碍关节的运动;如果严重,新的骨片则会在生成在非正常位置。这种症状叫做异位骨化。异位骨化是由于组织的供氧不足或者因结缔组织、软体组织的损伤而在结缔组织、软体组织上出现骨化的现象。如上所述,这种症状经常出现在因脊椎损伤而下半身麻痹的残障人士,并且还频繁出现在髋关节,并且在膝关节也经常出现。因此,在医院通过人工方式为下半身麻痹的患者强行弯曲、伸直膝盖。
另外,对长期使用电脑办公的人员而言,身体长期坐在办公椅上通过手腕与手指进行办公或其他作业,腰背部和肩颈部负荷过大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颈椎病、腰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或背部肌肉劳损等职业病,直接影响其工作与生活,非常需要定期对胸背部、腿部、手臂和肩颈部进行锻炼与保养。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健身锻炼设备往往设置在一些专用健身保健中心或户外运动场所。这些按时上班的人员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做到长期有规律地进行腰背部和肩颈部的锻炼与保健。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使用电脑办公而导致腰背部或肩颈部患有疾病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多,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花费大段时间到专业健身场地进行锻炼的方式已经对健身运动构成了极大的制约,不少人希望能够在家里或办公场地利用零星时间随时随地地进行全身性锻炼,因此开发一种多功能划船训练仪,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作为实现全身各部位肌群同时协同训练的一种理想选择。
目前市场存在的模拟划船器各式各样,阻力方式也是有许多种,主要有磁控阻力(磁控轮)、风扇阻力、水阻力等,有的只有一种阻力的划船器,也有两种阻力共同存在的划船器。
普通磁控轮划船机,包括船身和划舵,船身由船体骨架、抱箍、浮体和面板构成,船体骨架前部成人字形,后部成T字形,人字形的顶端与T字形的下端连接, 人字形的两端和T字形的两端各连接一抱箍,四抱箍将两浮体固定于船体骨架的两边,船体骨架的人字形上部,还焊接一带有四个冲孔的金属板,用于连接划舵, 划舵由基座、前头管、手把和划舵主件构成,划舵主件是划杆的下部可转动连接两划叶,靠山座固定连接于划杆的底端,两前靠山和一后靠山固定连接于靠山座上,基座是由基座杆上端连接转筒,下端连接底板,转筒可转动连接槽形扣,槽形扣与前头管固定连接,划杆与前头管可转动连接,手把与划杆连接,底板与船体骨架上的金属板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划船时费力,磁控轮需要主动复位,增加了划船时的消耗,增加了划船人的负担,不能模拟最佳划船状态。
有些划船器是直接在磁控轮上加风扇叶,两种阻力形式确实能增加运动的阻力和人体运动舒适性,但是直接在内磁控轮上加风扇叶,内磁控轮本身就存在风险,因为内磁控轮转速太快,有出现铝片或者铜片加热,导致内部塑胶件融化的危险,安全性能上内磁控不如外磁控。另外,这样直接在磁控轮上加风扇叶或者风扇叶里面加永磁体形式的磁控系统,都是单边加风扇叶,单边风扇提供风的阻力有限,导致在划船器上运动时划船的感觉降低。
水阻划船机是一种模拟划船情景的使身器材.目前市场上的水阻划船机有两种:一种是不能调节阻力的,另一种通过水流差的变化来调节阻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464427A,名称为一种水阻划船机的实用新型创造公开了一种水阻划船机,包括船体、桨叶和轨道,船体内设有踏板和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底部设有空腔,船体底部空腔外设有连通空腔与船体底部外部的轨道,在轨道内设置有复位装置.且复位装置的下部穿过轨道浸没在水池中,复位装置的上部位于空腔内,复位装置的上部的一端连接弹性绳索,弹性绳索另一端连接船体.复位装置在空腔内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船体上的定滑轮后连接手柄,复位装置在船体外部分左右西端设有桨叶,桨叶靠近弹性绳索一侧设有与桨叶展开位置平行且紧贴的限位装置。水阻划船机的工作原理:将踏板调至所需角度,然后坐在座椅上,脚放在踏板里,手拉住把手,蹬腿座椅后移,同时手拉动把手至肋骨下端,此时松紧绳通过导绳轮和靠轮被拉紧,把手通过导带和导恢复力提供装置转动飞轮,飞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桨叶的连杆转动,桨叶同时转动,使得外水箱的水输入到内水箱,然后内水箱的水经过水阻调节器控制水流到外水箱,以实现水阻力的无级调节。
但是,现有的划船器存在以下不足:划船器的把手是无法调节的,也就不能通过不同受力角度刺激上肢及胸背肌肉协同作用,不能让更多肌束达到全幅度锻炼,锻炼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采用球型铰接部件进行划船把手方向调节,通过不同受力角度刺激上肢及胸背肌肉协同作用,尽可能让更多肌束达到全幅度锻炼,提升锻炼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包括操纵部件、船体、导轨面;在导轨面的一端设有恢复力提供装置和脚踏板,操纵部件通过连接带连接恢复力提供装置,船体安装在导轨面上,能够沿导轨面移动;
所述导轨面包括连接成一体的水平导轨面和弧形导轨面;
所述操纵部件包括球形铰接部件、锁紧部件、横杆和手柄;
所述手柄与球形铰接部件连接,球形铰接部件与锁紧部件连接,锁紧部件安装在横杆上,并能够沿横杆移动。
所述球形铰接部件与锁紧部件直接固定连接,或者在所述球形铰接部件与锁紧部件之间设有拉伸弹簧;在锁紧部件、球形铰接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安装座,在锁紧部件与球形铰接部件之间能够连接不同规格、数量的拉伸弹簧。
所述横杆的横截面为菱形,在其中部设有螺纹孔,连接带的一端通过该螺纹孔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恢复力提供装置连接;
在螺纹孔两侧的横杆上分别设有一个锁紧部件,所述横杆插入到锁紧部件的内腔中,锁紧部件能够沿横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当锁紧部件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所述锁紧部件能够锁紧。
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外套件、外压盖、压紧件、压盖、小轴;
所述压盖安装在压紧件的上端,所述压盖、压紧件均位于外套件的内腔中,所述外压盖安装在外套件的上端;所述小轴安装在所述外压盖上;
优选地,所述外套件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圆筒和菱形长筒,所述圆筒的轴线与菱形长筒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圆筒的下端与菱形长筒连接;
所述菱形长筒的外壁以及内腔的横截面均为菱形,从菱形长筒的横截面上看,位于圆筒的轴截面内的菱形的一个顶点位于所述圆筒的中心通孔内,与该顶点连接的两条边分别与圆筒的两个侧壁连接,位于圆筒的中心通孔内的菱形长筒的外壁被切除掉,圆筒的中心通孔与菱形长筒的内腔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圆筒的上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外压盖位于外套件的上方,在其圆周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将外压盖与外套件的圆筒的上端面连接;
在所述外压盖上开有与其同轴线中心通孔,在该中心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该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外套件上的圆筒的中心通孔的直径。
所述压紧件包括圆柱体和压紧垫,从圆柱体的轴截面看,在圆柱体的下部切除掉一个三角形块形成三角形空间,该三角形空间的顶点位于所述圆柱体的内部;
所述压紧垫的横截面为两条相交的边,两条边的交点与圆柱体上的三角形空间的顶点重合,两条边的另外两端延伸到圆柱体的外侧;
从压紧垫的长度方向看,其中部固定连接在圆柱体下部的三角形空间内;
在所述圆柱体的上部开有同轴线且连通的大径孔和小径孔,大径孔位于小径孔的上方,大径孔的直径大于小径孔的直径;在所述大径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
优选地,在所述压盖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压盖通过螺纹安装到圆柱体的大径孔内;在所述压盖上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
所述圆柱体上的小径孔的直径大于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外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在所述小轴上设有螺纹,小轴插入到外压盖的中心通孔内后,与外压盖的中心通孔的螺纹配合,通过螺纹能够沿外压盖的轴线上升和下降;
更优选地,在小轴位于外压盖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压紧手轮。
所述球形铰接部件包括上盖、球头芯、球形压板、下底座、连接丝杆和锁紧手轮;
在所述上盖的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圆锥孔和小球面孔,所述小球面孔是用两个平行的平面,即上平面、下平面,将整个球面孔切除掉上、下两部分,留下中间部分形成的,其中下平面为球面孔直径所在的平面,小球面孔的下平面与上盖的下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圆锥孔的大径端的端面与上盖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小径端的端面与小球面孔的上平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两者相交处形成圆形,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小径端的直径。在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开有螺纹孔;
在所述下底座上开有同轴线的半球面孔和阶梯孔,所述半球面孔为半个球面孔,其直径位于其上端面内,其上端面与下底座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阶梯孔包括大径孔和小径孔,所述大径孔的直径大于小径孔的直径;
所述大径孔位于半球面孔的下方,并与半球面孔连通,所述小径孔位于大径孔的下方,并与大径孔连通,所述小径孔的下端面与下底座的下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优选地,在所述小径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在所述连接丝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丝杆的一端插入到小径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旋转所述连接丝杆时,其能够在小径孔内上移和下移。
优选地,在所述下底座的外缘开有与其轴线平行的通孔,所有通孔从下底座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在该通孔内插入螺栓,螺栓穿过该通孔后插入到上盖的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下底座和上盖连接起来;
更优选地,所述上盖上的小球面孔的直径与下底座上的半球孔的直径相同,两者的直径大于所述球头芯的直径;
当上盖与下底座连接后,所述小球面孔与半球孔连接成一个大球面孔;
所述球头芯为球体,其放置在该大球面孔内,其顶部位于上盖的圆锥孔内,球头芯被上盖压住;
优选地,在平面内,所述手柄能够带动球头芯在0-90度的范围内旋转,在立体面内,所述手柄能够带动球头芯在0-360度的范围内旋转;
所述连接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锁紧手轮连接;
所述球形压板位于下底座的大径孔内,其上表面为球形面,上表面的直径与球头芯的直径相同;
在其下表面的中心设有与其同轴线的向外的凸起,在所述凸起上开有与其同轴线的通孔;所述凸起的端面与连接丝杆的端面接触。
所述弧形导轨面的圆心位于导轨面的上方;
所述船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坐垫、底板和滚轮;
在船体的一端安装有靠背,优选地,在所述靠背的上部设有靠背垫;
在所述靠背的底部设有轮子,该轮子与导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靠背的下部通过铰链与底板的一端连接,在底板的下方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底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背的下部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足趾压力监测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脚踏板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能够采集每个足趾的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受力角度刺激上肢及胸背肌肉协同作用,尽可能让更多肌束达到全幅度锻炼,大大提升了锻炼效果。而且可以利用足趾压力监测装置观察划船拉伸时足趾压力的变化情况,更加清晰地了解足趾末端缓冲的贡献率及足趾功能退化情况,有助于实现运动训练的个性化和科学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划船训练模拟系统中的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划船训练模拟系统中的操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划船训练模拟系统中的操纵部件中的球形铰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划船训练模拟系统中的操纵部件中的锁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划船训练模拟系统中的操纵部件中的锁紧部件与球形铰接部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包括操纵部件、船体、导轨面;在导轨面的一端设有恢复力提供装置和脚踏板(两者在图1中没有表示出来),恢复力提供装置使用通用的磁控阻力(磁控轮)、风扇阻力、水阻力均可,脚踏板用于抵住脚部。操纵部件传动连接恢复力提供装置,船体安装在导轨面上,能够沿导轨面移动。
所述导轨面3包括连接成一体的水平导轨面和弧形导轨面,所述弧形导轨面的圆心位于导轨面的上方;所述船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坐垫、底板和滚轮;
在船体的一端安装有靠背1。所述靠背1的底部设有轮子,该轮子与导轨面接触,靠背1的下部通过铰链与底板的一端连接,在底板的下方连接有复位弹簧2,其一端与底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背1的下部连接。为了提高舒适度,在靠背的上部设有柔软的靠背垫。在水平导轨面上,所述靠背与底板垂直,当人体坐在坐垫上,用手拉动操纵部件,向后移动船体至弧形导轨面上时,所述靠背向后倾斜,与底板形成大于90度的倾斜角,这样使得练习者的腰部更舒服。弧形导轨面能够锻炼练习者的腰部的力量。
如图2所示,所述操纵部件包括球形铰接部件201、锁紧部件202、横杆203 和手柄204;
所述横杆203的横截面为菱形,在其中部设有螺纹孔,连接带的一端通过该螺纹孔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恢复力提供装置连接。在螺纹孔的两侧的横杆上分别设有一个锁紧部件202,所述横杆201插入到锁紧部件202的内腔中,锁紧部件202能够沿横杆201的轴向往复移动,当锁紧部件202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所述锁紧部件202能够锁紧。所述球形铰接部件201与锁紧部件202连接,所述手柄204与所述球形铰接部件201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横杆设计为菱形,解决了锁紧部件不易锁紧的问题,因为锁紧部件与横杆通过两个斜面和一条棱充分接触,能更好地进行锁紧。
所述球形铰接部件201与所述锁紧部件202直接连接,所述手柄204与球形铰接部件201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球形铰接部件201与锁紧部件202之间设有拉伸弹簧,如图5所示。增加拉伸弹簧的作用是为了拉拽时产生形变,更好地模拟划船时划桨的收拢和推开。优选地,在锁紧部件、球形铰接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安装座,在锁紧部件与球形铰接部件之间可以连接不同规格、数量的弹簧,以便适应不同的练习者。
如图3所示,所述球形铰接部件201包括上盖301、球头芯302、球形压板 303、下底座304、连接丝杆306和锁紧手轮305。
在所述上盖301的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圆锥孔和小球面孔,所述小球面孔是用上、下两个平行的平面(分别为上平面、下平面)将整个球面孔切除掉上、下两部分,留下中间部分形成小球面孔,其中下平面为球面孔直径所在的平面,小球面孔的下平面与上盖301的下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圆锥孔的大径端的端面与上盖30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小径端的端面与小球面孔的上平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两者相交处形成圆形,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小径端的直径。在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开有螺纹孔;
在所述下底座304上开有同轴线的半球面孔和阶梯孔,所述半球面孔为半个球面孔,其直径位于其上端面内,其上端面与下底座304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阶梯孔包括大径孔和小径孔,所述大径孔的直径大于小径孔的直径。所述大径孔位于半球面孔的下方,并与半球面孔连通,所述小径孔位于大径孔的下方,并与大径孔连通,所述小径孔的下端面与下底座30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在所述小径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在所述连接丝杆306 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丝杆306的一端插入到小径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旋转所述连接丝杆306时,其能够在小径孔内上移和下移。
在所述下底座304的外缘开有与其轴线平行的通孔,所有通孔从下底座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当下底座304与上盖301连接时,在该通孔内插入螺栓,螺栓穿过该通孔后插入到上盖的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下底座304和上盖301 连接起来。
所述上盖301上的小球面孔的直径与下底座304上的半球孔的直径相同,两者的直径大于所述球头芯302的直径;当上盖301与下底座304连接后,所述小球面孔与半球孔连接成一个大球面孔。所述球头芯302为球体,其放置在该大球面孔内,其顶部位于上盖的圆锥孔内,球头芯被上盖301压住,不会从大球面孔中脱出,在球头芯302的顶部沿其径向开有螺纹孔,在所述手柄204 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手柄204带有螺纹的端部插入到球头芯302的螺纹孔内,通过螺纹与球头芯连接。在平面内,所述手柄204能够带动球头芯302在0-90 度的范围内旋转,在立体面内,所述手柄204能够带动球头芯在0-360度的范围内旋转。
在所述连接丝杆306的另一端的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螺纹孔,在所述锁紧手轮305上设有带外螺纹的短轴,该短轴插入到所述连接丝杆306的螺纹孔内,通过螺纹将锁紧手轮305与连接丝杆306连接。
所述球形压板303位于下底座304的大径孔内,其上表面为球形面,上表面的直径与球头芯302的直径相同,在其下表面的中心设有与其同轴线的向外的凸起,在所述凸起上开有与其同轴线的通孔,所述凸起的端面与连接丝杆306 的端面接触,当旋转锁紧手轮305使其靠近下底座304时,连接丝杆306将球形压板303上推,使得球形压板303的球形面与球头芯302的下表面接触,继续旋转锁紧手轮305,连接丝杆306推动球形压板303将球头芯302压紧,此时球头芯302无法转动,当需要转动球头芯302时,反方向旋转锁紧手柄305,连接丝杆306离开球形压板303上的凸起,球形压板303与球头芯302分开,球头芯302即可自由旋转。
如图4所示,所述锁紧部件202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外套件403、外压盖405、压紧件406、压盖404、小轴402;所述压盖404安装在压紧件406的上端,所述压盖404、压紧件406均位于外套件403的内腔中,所述外压盖405安装在外套件403的上端;所述小轴402安装在所述外压盖405上。
具体来说,所述外套件403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圆筒和菱形长筒,所述圆筒的轴线与菱形长筒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圆筒的下端与菱形长筒连接,在所述圆筒的上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菱形长筒的外壁以及内腔的横截面均为菱形,从菱形长筒的横截面上看,位于圆筒的轴截面内的菱形的一个顶点位于所述圆筒的中心通孔内,与该顶点连接的两条边分别与圆筒的两个侧壁连接,位于圆筒的中心通孔内的菱形长筒的外壁被切除掉,圆筒的中心通孔与菱形长筒的内腔连通。
所述外压盖405位于外套件403的上方,在其圆周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将外压盖405与外套件403连接。在所述外压盖405上开有与其同轴线中心通孔,在该中心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该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外套件403 上的圆筒的中心通孔的直径。
所述压紧件406包括圆柱体和压紧垫407,从圆柱体的轴截面看,在圆柱体的下部切除掉一个三角形块形成三角形空间,该三角形空间的顶点位于所述圆柱体的内部;
所述压紧垫407的横截面为两条相交的边,两条边的交点与圆柱体上的三角形空间的顶点重合,两条边的另外两端延伸到圆柱体的外侧;从压紧垫407 的长度方向看,其中部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在圆柱体下部的三角形空间内。所述压紧垫可以采用金属材质。
在所述圆柱体的上部开有同轴线且连通的大径孔和小径孔,大径孔位于小径孔的上方,大径孔的直径大于小径孔的直径;在所述大径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
在所述压盖404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压盖404通过螺纹安装到圆柱体的大径孔内;在所述压盖404上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
所述圆柱体上的小径孔的直径大于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外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
在所述小轴402上设有螺纹,小轴402插入到外压盖405的中心通孔内后,与外压盖405的中心通孔的螺纹配合,通过螺纹能够沿外压盖405的轴线上升和下降;实际使用时,所述横杆203插入到外套件403的菱形长筒的内腔中,所述压紧垫407位于横杆203的上方并与横杆203接触,当小轴402没有下移时,压紧垫407不阻挡外套件403的移动,当旋转小轴402使其下降到最底端时,其端部穿过压盖404的中心通孔、压紧件406的大径孔到达压紧件406的小径孔的底部,将压紧垫407紧紧压在横杆203上,压紧垫的两条边紧贴横杆的两个侧面,压紧垫的棱紧贴横杆的棱,实现锁紧,此时无法移动外套件403。优选地,在小轴402位于外压盖405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压紧手轮401,利于用手旋转小轴。
另外,为了监测各个足趾的压力,观察划船拉伸时足趾压力的变化情况,更加清晰地了解足趾末端缓冲的贡献率及足趾功能退化情况,可以在所述脚踏板上设置足趾压力监测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脚踏板上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能够采集足趾的压力。
利用上述系统进行划船训练的方法,包括:
(1)分别调整左、右两侧的锁紧部件,使其锁紧在横杆上所需的位置处;
(2)分别调整左、右两侧的球形铰接部件,使其角度符合训练要求,然后将其固定住;
(3)练习者坐在船体上,后背靠在靠背上,双脚踏在脚踏板上,每个脚趾对应一个压力传感器;
(4)练习者的两只手分别握住左、右两侧手柄,拉动连接带,带动船体沿轨道移动。
所述步骤(1)的操作包括:
(11)分别旋转左、右两侧的锁紧部件上的压紧手轮,使小轴离开压紧件;
(12)在横杆上分别移动两侧的锁紧部件,将其分别调整到所需位置;
(13)反向旋转压紧手轮,使小轴插入到压紧件内,将锁紧部件锁紧在横杆上。
所述步骤(2)的操作包括:
(21)分别旋转左、右两侧的球形铰接部件上的锁紧手轮,使连接丝杆离开球形压板,此时球头芯能够转动;
(22)通过手柄旋转球头芯,将其调整到所需的角度;
(23)反向旋转锁紧手轮,使连接丝杆抵住球形压板,球形压板将球头芯固定住。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包括操纵部件、船体、导轨面;在导轨面的一端设有恢复力提供装置和脚踏板,所述操纵部件通过连接带连接恢复力提供装置,船体安装在导轨面上,能够沿导轨面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面包括连接成一体的水平导轨面和弧形导轨面;
所述操纵部件包括球形铰接部件、锁紧部件、横杆和手柄;
所述手柄与球形铰接部件连接,球形铰接部件与锁紧部件连接,锁紧部件安装在横杆上,并能够沿横杆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铰接部件与锁紧部件直接固定连接;
或者在所述球形铰接部件与锁紧部件之间设有拉伸弹簧;在锁紧部件、球形铰接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安装座,在锁紧部件与球形铰接部件之间能够连接不同规格、数量的拉伸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横截面为菱形,在其中部设有螺纹孔,连接带的一端通过该螺纹孔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恢复力提供装置连接;
在螺纹孔两侧的横杆上分别设有一个锁紧部件,所述横杆插入到锁紧部件的内腔中,锁紧部件能够沿横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当锁紧部件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所述锁紧部件能够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外套件、外压盖、压紧件、压盖、小轴;
所述压盖安装在压紧件的上端,所述压盖、压紧件均位于外套件的内腔中,所述外压盖安装在外套件的上端;所述小轴安装在所述外压盖上;
所述外套件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圆筒和菱形长筒,所述圆筒的轴线与菱形长筒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圆筒的下端与菱形长筒连接;
所述菱形长筒的外壁以及内腔的横截面均为菱形,从菱形长筒的横截面上看,位于圆筒的轴截面内的菱形的一个顶点位于所述圆筒的中心通孔内,与该顶点连接的两条边分别与圆筒的两个侧壁连接,位于圆筒的中心通孔内的菱形长筒的外壁被切除掉,圆筒的中心通孔与菱形长筒的内腔连通;
在所述圆筒的上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外压盖位于外套件的上方,在其圆周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将外压盖与外套件的圆筒的上端面连接;
在所述外压盖上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在该中心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该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外套件上的圆筒的中心通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圆柱体和压紧垫,从圆柱体的轴截面看,在圆柱体的下部切除掉一个三角形块形成三角形空间,该三角形空间的顶点位于所述圆柱体的内部;
所述压紧垫的横截面为两条相交的边,两条边的交点与圆柱体上的三角形空间的顶点重合,两条边的另外两端延伸到圆柱体的外侧;
从压紧垫的长度方向看,其中部固定连接在圆柱体下部的三角形空间内;
在所述圆柱体的上部开有同轴线且连通的大径孔和小径孔,大径孔位于小径孔的上方,大径孔的直径大于小径孔的直径;在所述大径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
在所述压盖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压盖通过螺纹安装到圆柱体的大径孔内;在所述压盖上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
所述圆柱体上的小径孔的直径大于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外压盖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
在所述小轴上设有螺纹,小轴插入到外压盖的中心通孔内后,与外压盖的中心通孔的螺纹配合,通过螺纹能够沿外压盖的轴线上升和下降;
在小轴位于外压盖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压紧手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铰接部件包括上盖、球头芯、球形压板、下底座、连接丝杆和锁紧手轮;
在所述上盖的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圆锥孔和小球面孔,所述小球面孔是用两个平行的平面,即上平面、下平面,将整个球面孔切除掉上、下两部分,留下中间部分形成的;其中下平面为球面孔直径所在的平面,小球面孔的下平面与上盖的下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圆锥孔的大径端的端面与上盖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小径端的端面与小球面孔的上平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两者相交处形成圆形,大径端的直径大于小径端的直径;在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开有螺纹孔;
在所述下底座上开有同轴线的半球面孔和阶梯孔,所述半球面孔为半个球面孔,其直径位于其上端面内,其上端面与下底座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阶梯孔包括大径孔和小径孔,所述大径孔的直径大于小径孔的直径;
所述大径孔位于半球面孔的下方,并与半球面孔连通,所述小径孔位于大径孔的下方,并与大径孔连通,所述小径孔的下端面与下底座的下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在所述小径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在所述连接丝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丝杆的一端插入到小径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旋转所述连接丝杆时,其能够在小径孔内上移和下移;
在所述下底座的外缘开有与其轴线平行的通孔,所有通孔从下底座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在该通孔内插入螺栓,螺栓穿过该通孔后插入到上盖的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下底座和上盖连接起来;
所述上盖上的小球面孔的直径与下底座上的半球孔的直径相同,两者的直径大于所述球头芯的直径;
当上盖与下底座连接后,所述小球面孔与半球孔连接成一个大球面孔;
所述球头芯为球体,其放置在该大球面孔内,其顶部位于上盖的圆锥孔内,球头芯被上盖压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平面内,所述手柄能够带动球头芯在0-90度的范围内旋转,在立体面内,所述手柄能够带动球头芯在0-360度的范围内旋转;
所述连接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锁紧手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压板位于下底座的大径孔内,其上表面为球形面,上表面的直径与球头芯的直径相同;
在其下表面的中心设有与其同轴线的向外的凸起,在所述凸起上开有与其同轴线的通孔;所述凸起的端面与连接丝杆的端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面的圆心位于导轨面的上方;
所述船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坐垫、底板和滚轮;
在船体的一端安装有靠背,在所述靠背的上部设有靠背垫;
在所述靠背的底部设有轮子,该轮子与导轨面接触;
所述靠背的下部通过铰链与底板的一端连接,在底板的下方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底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背的下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足趾压力监测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脚踏板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能够采集每个足趾的压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64060.4U CN209092669U (zh) | 2018-08-07 | 2018-08-07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64060.4U CN209092669U (zh) | 2018-08-07 | 2018-08-07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92669U true CN209092669U (zh) | 2019-07-12 |
Family
ID=6715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64060.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092669U (zh) | 2018-08-07 | 2018-08-07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926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32745A (zh) * | 2018-08-07 | 2019-03-08 | 北京体育大学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及方法 |
-
2018
- 2018-08-07 CN CN201821264060.4U patent/CN20909266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32745A (zh) * | 2018-08-07 | 2019-03-08 | 北京体育大学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及方法 |
CN109432745B (zh) * | 2018-08-07 | 2023-06-27 | 汪毅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10998B2 (en) | Abdominal exercise device | |
CN202618951U (zh) | 多功能健身椅 | |
CN112190455B (zh) | 治疗肩肌劳损的仿生按摩器 | |
CN209092669U (zh)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 | |
CN206026969U (zh) | 一种自由调节高度的扭腰器 | |
CN209090459U (zh) | 一种工作运动椅 | |
CN109432745A (zh) | 一种划船训练模拟系统及方法 | |
CN206642328U (zh) | 一种体育教学用踢足球脚力锻炼装置 | |
US20190262659A1 (en) | Therapeutic Exercise Contour Support | |
CN205867432U (zh) | 妇女保健功能椅 | |
CN109925661A (zh) | 一种可调节仰卧板 | |
CN207871373U (zh) | 一种健身踏步器 | |
CN207913114U (zh) | 一种可调节仰卧板 | |
CN220360676U (zh) | 一种划船机 | |
CN206910685U (zh) |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仰卧板 | |
CN214913067U (zh) | 室内踏步扭腰训练器 | |
CN204522112U (zh) | 一种改进型橡筋抗阻尼健身器 | |
CN201752550U (zh) | 可调整式多功能运动空气垫 | |
CN221655746U (zh) | 一种家用健身踏步机 | |
CN203829580U (zh) | 拉力健肌器 | |
CN218280453U (zh) | 一种踢足球脚力锻炼装置 | |
CN104922876A (zh) | 划船臂力器 | |
CN110339533A (zh) |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手臂力量锻炼系统 | |
CN209519302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运动器械 | |
CN202506051U (zh) | 健身器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