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4147U - 安全维修阀 - Google Patents
安全维修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84147U CN209084147U CN201821468404.3U CN201821468404U CN209084147U CN 209084147 U CN209084147 U CN 209084147U CN 201821468404 U CN201821468404 U CN 201821468404U CN 209084147 U CN209084147 U CN 2090841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dril
- box body
- valve body
- diaphragm
- mount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维修阀,包括冷媒区阀体、机械区阀体、弹性膜片、维修口接头、第一顶杆以及第二顶杆,所述冷媒区阀体的外侧设有冷媒管接口,所述弹性膜片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与所述机械区阀体之间,所述维修口接头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所述第一顶杆贯穿所述冷媒区阀体的两端,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维修口接头内,所述第二顶杆贯穿所述机械区阀体,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机械区阀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抵接。该安全维修阀的密封效果好,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维修阀。
背景技术
在家用空调安装规范中,各厂家要求安装时必须抽真空保压,维修工在安装(抽真空)或维修(加注制冷剂)时,拆卸软管接头容易产生冷媒泄漏及冻伤手部。为了避免上述隐患,一般采用安全维修阀设置于冷媒管道与空调维修口之间。一般的安全维修阀采用顶杆机构,在螺母与空调维修口拧紧后,用顶杆顶开维修口内的气门芯,此时可以抽真空加氟;在完成工作后,拧下顶杆松开气门芯,此时卸下安全阀,可改善上述安全隐患。但是,传统的安全维修阀,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顶杆和阀体,由于经常使用,容易出现O型密封圈老化、松动的情况,导致密封效果差,具有较大的密封风险,可能造成冷媒抽真空、加氟失败的现状,安装系数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维修阀,该安全维修阀的密封效果好,安全系数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维修阀,包括冷媒区阀体、机械区阀体、弹性膜片、维修口接头、第一顶杆以及第二顶杆,所述冷媒区阀体的外侧设有冷媒管接口,所述弹性膜片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与所述机械区阀体之间,所述维修口接头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所述第一顶杆贯穿所述冷媒区阀体的两端,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维修口接头内,所述第二顶杆贯穿所述机械区阀体,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机械区阀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抵接。
上述安全维修阀使用时,在该安全维修阀处于未顶开状态时通过维修口接头拧在空调阀上,在冷媒管接口上接入冷媒管道,此时,第一顶杆与第二顶杆不会顶开空调阀的气门芯,系统中的冷媒不会泄露出来冻伤手;加入冷媒时,操作第二顶杆,第二顶杆通过弹性膜片顶动第一顶杆使得第一顶杆顶开维修口接头内的空调阀的气门芯,此时可以抽真空加冷媒;完成工作后,操作第二顶杆,使得第一顶杆松开空调阀的气门芯,卸下该安全维修阀即可。所述安全维修阀,通过将阀体分为冷媒区阀体与机械区阀体,将弹性膜片设置在冷媒区阀体与机械区阀体之间,从而将手动的机械结构区与系统冷媒区进行分割,第二顶杆通过弹性膜片顶动或松开第一顶杆,相比于传统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顶杆和阀体的结构,不会出现老化、松动现象,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冷媒泄露,安全系数高,可防止出现冷媒泄漏及冻伤手部的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片包括膜片盒体、连接膜片以及抵接件,所述膜片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一安装孔处与所述冷媒区阀体密封连接,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二安装孔处与所述机械区阀体密封连接,所述抵接件设于所述膜片盒体的内部,所述抵接件通过所述连接膜片与所述膜片盒体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抵接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抵接件的另一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一安装孔处与所述冷媒区阀体焊接,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二安装孔处与所述机械区阀体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为具有厚度的抵接板,所述抵接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匹配的第一抵接槽、和与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匹配的第二抵接槽,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槽中,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包括相对接的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所述连接膜片夹设于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之间,所述连接膜片的四周边缘伸出所述抵接件并与所述膜片盒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盒体包括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密封对接,所述第一盒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盒体上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及所述第二盒体均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盒体的内凹面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内凹面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维修阀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冷媒区阀体靠近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弹簧安装孔中,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顶杆的外侧,所述第一顶杆的外侧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复位弹簧的限位凸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维修阀还包括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杆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维修阀还包括具有贯穿内腔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媒区阀体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接头的另一端与维修口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穿过冷媒区阀体的内腔、连接接头的内腔伸入至所述维修口接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安全维修阀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安全维修阀的处于未顶开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安全维修阀的处于顶开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冷媒区阀体,110、冷媒管接口,120、第一安装槽,130、弹簧安装孔,200、机械区阀体,210、第二安装槽,300、弹性膜片,310、膜片盒体,312、第一盒体,3122、第一安装孔,314、第二盒体,3142、第二安装孔,320、连接膜片,330、抵接件,331、第一抵接板,332、第一抵接槽,333、第二抵接板,334、第二抵接槽,400、维修口接头,500、第一顶杆,510、限位凸缘,600、第二顶杆,700、复位弹簧,800、操作旋钮,900、连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维修阀,包括冷媒区阀体100、机械区阀体200、弹性膜片300、维修口接头400、第一顶杆500以及第二顶杆600。所述冷媒区阀体100的外侧设有冷媒管接口110。所述弹性膜片300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100与所述机械区阀体200之间。所述维修口接头400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100远离所述弹性膜片300的一端。所述第一顶杆500贯穿所述冷媒区阀体100的两端。所述第一顶杆500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维修口接头400内。所述第二顶杆600贯穿所述机械区阀体200。所述第二顶杆600与所述机械区阀体20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顶杆60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弹性膜片300与所述第一顶杆500的第二端抵接。
上述安全维修阀使用时,在该安全维修阀处于未顶开状态时通过维修口接头400拧在空调阀上,在冷媒管接口110上接入冷媒管道,此时,第一顶杆500与第二顶杆600不会顶开空调阀的气门芯,系统中的冷媒不会泄露出来冻伤手;加入冷媒时,操作第二顶杆600,第二顶杆600通过弹性膜片300顶动第一顶杆500使得第一顶杆500顶开维修口接头400内的空调阀的气门芯,此时可以抽真空加冷媒;完成工作后,操作第二顶杆600,使得第一顶杆500松开空调阀的气门芯,卸下该安全维修阀即可。所述安全维修阀,通过将阀体分为冷媒区阀体100与机械区阀体200,将弹性膜片300设置在冷媒区阀体100与机械区阀体200之间,从而将手动的机械结构区与系统冷媒区进行分割,第二顶杆600通过弹性膜片300顶动或松开第一顶杆500,相比于传统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顶杆和阀体的结构,不会出现老化、松动现象,密封效果好,不会造成真空、加氟失败的现象,能够有效防止冷媒泄露,消除密封安全风险,安全系数高,可防止出现冷媒泄漏及冻伤手部的安全隐患。此外,弹性膜片300相比于传统O型密封圈,使用寿命长,更换周期长。
具体地,所述第二顶杆600与所述机械区阀体200活动连接可采用螺纹旋转连接,通过旋转拧动第二顶杆600,使得第二顶杆600通过弹性膜片300顶动或松开第一顶杆500。或者,所述第二顶杆600与所述机械区阀体200活动连接可采用按键连接,通过按动第二顶杆600,使得第二顶杆600通过弹性膜片300顶动或松开第一顶杆5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活动连接方式,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所述弹性膜片300包括膜片盒体310、连接膜片320以及抵接件330。所述膜片盒体31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3122和第二安装孔3142。所述膜片盒体310在其第一安装孔3122处与所述冷媒区阀体100密封连接。所述膜片盒体310在其第二安装孔3142处与所述机械区阀体200密封连接。所述抵接件330设于所述膜片盒体310的内部。所述抵接件330通过所述连接膜片320与所述膜片盒体310连接。所述第二顶杆600的第一端与所述抵接件330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顶杆500的第二端与所述抵接件330的另一侧抵接。可选地,所述抵接件330为黄铜板材质。
如此设置,膜片盒体310、连接膜片320以及抵接件330可形成膜片盒结构整体安装在冷媒区阀体100与机械区阀体200之间,整体性好,安装方便;膜片盒体310内是空腔,能够为连接膜片320以及抵接件330留出移动空间,便于第二顶杆600对第一顶杆500的顶动,同时,抵接件330也可作为动力件,有利于第二顶杆600将推力传递给第一顶杆500。此外,膜片盒结构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孔3122、第二安装孔3142与冷媒区阀体100、机械区阀体200连接,既可实现安装连接,又便于第二顶杆600穿过第二安装孔3142抵接在抵接件330上,第一顶杆500穿过第一安装孔3122抵接在抵接件330上,实现第二顶杆600的第一端通过抵接件330与第一顶杆500的第二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盒体310在其第一安装孔3122处与所述冷媒区阀体100焊接。所述膜片盒体310在其第二安装孔3142处与所述机械区阀体200焊接。如此设置,膜片盒体310通过在第一安装孔3122处与冷媒区阀体100焊接,在第二安装孔3142处与机械区阀体200焊接,可实现膜片盒体310设置在冷媒区阀体100与机械区阀体200之间,且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
可选地,所述冷媒区阀体100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0,所述第一安装孔312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20匹配,所述第一安装孔3122的孔壁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20的槽壁焊接。所述机械区阀体200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10,所述第二安装孔314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10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孔3142的孔壁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10的槽壁焊接。如此,可将膜片盒体310在第一安装孔3122处焊接在冷媒区阀体100的第一安装槽120处,将膜片盒体310在第二安装孔3142处焊接在机械区阀体200的第二安装槽210处,第一安装槽120与第二安装槽210可起到定位、便于焊接的作用,弹性膜片300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件330为具有厚度的抵接板。所述抵接件330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顶杆500的第二端匹配的第一抵接槽332、和与所述第二顶杆600的第一端匹配的第二抵接槽334。所述第一顶杆500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槽332中。所述第二顶杆600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槽334中。如此设置,第一顶杆500的第二端可通过第一抵接槽332固定,第二顶杆600的第一端可通过第二抵接槽334固定,第二顶杆600在顶动或松开第一顶杆500时,不易晃动,力的传递更加稳定、可靠。
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330包括相对接的第一抵接板331和第二抵接板333。所述连接膜片320夹设于所述第一抵接板331与所述第二抵接板333之间。所述连接膜片320的四周边缘伸出所述抵接件330。所述连接膜片320的四周边缘与所述膜片盒体310的四周边缘连接。如此,连接膜片320可将膜片盒体312、314形成的空腔分为上下两个不连通的腔,保证密封,防止冷媒泄露冻伤手部。此外,第一抵接板331和第二抵接板333对接连接,且连接膜片320夹设于第一抵接板331与第二抵接板333之间,抵接件330在膜片盒体310内安装稳固可靠,不易晃动,第二顶杆600通过抵接件330控制第一顶杆500动作的稳定性好。具体地,第一抵接板331远离所述第二抵接板33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抵接槽332。第二抵接板333远离所述第一抵接板33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抵接槽334。
一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盒体310包括第一盒体312及第二盒体314,所述第一盒体312与所述第二盒体314密封对接。所述第一盒体312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3122。所述第二盒体314上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3142。如此设置,安装时,可先将第一盒体312密封连接在冷媒区阀体100上,将第二盒体314密封连接在机械区阀体200上,再将第一盒体312的对应端、第二盒体314的对应端及连接膜片320的对应端密封连接即可,制造方便,安装方便。
可选地,所述第一盒体312及所述第二盒体314均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盒体312的内凹面与所述第二盒体314的内凹面相对设置。如此设置,第一盒体312与第二盒体314的弧形结构有利于弹性膜片300的弹性变形,从而便于第二顶杆600通过弹性膜片300顶动或松开第一顶杆50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312及第二盒体314也可为方形、梯形等结构,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维修阀还包括复位弹簧700。所述冷媒区阀体100靠近所述弹性膜片300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弹簧安装孔130。所述复位弹簧700设于所述弹簧安装孔130中,且所述复位弹簧700套设在所述第一顶杆500的外侧。所述第一顶杆500的外侧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复位弹簧700的限位凸缘510。如此设置,在完成工作后,复位弹簧700可起到复位第一顶杆500的作用,使得第一顶杆500松开空调阀的气门芯,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
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安全维修阀还包括操作旋钮800。所述操作旋钮800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杆600远离所述弹性膜片300的一端。如此,操作者可通过操作旋钮800转动第二顶杆600,使得第二顶杆600相对于机械区阀体200转动从而顶动或松开第一顶杆500,操作更加便捷。
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维修阀还包括具有贯穿内腔的连接接头900。所述连接接头900的一端与所述冷媒区阀体100远离所述弹性膜片30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接头900的另一端与维修口接头400连接。所述第二顶杆600穿过冷媒区阀体100的内腔、连接接头900的内腔伸入至所述维修口接头400内。如此,冷媒区阀体100远离弹性膜片300的一端通过连接接头900与维修口接头400连接。
本实施例的安全维修阀,可适用于空调安装与维修中,作为空调加液安全阀使用,可消除密封安全风险,具有使用寿命久,更换周期长,安全系数高的特征。此外,也可适用于其他采用顶针结构安全阀的场合中,不限于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区阀体、机械区阀体、弹性膜片、维修口接头、第一顶杆以及第二顶杆,所述冷媒区阀体的外侧设有冷媒管接口,所述弹性膜片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与所述机械区阀体之间,所述维修口接头设于所述冷媒区阀体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所述第一顶杆贯穿所述冷媒区阀体的两端,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维修口接头内,所述第二顶杆贯穿所述机械区阀体,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机械区阀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片包括膜片盒体、连接膜片以及抵接件,所述膜片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一安装孔处与所述冷媒区阀体密封连接,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二安装孔处与所述机械区阀体密封连接,所述抵接件设于所述膜片盒体的内部,所述抵接件通过所述连接膜片与所述膜片盒体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抵接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抵接件的另一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一安装孔处与所述冷媒区阀体焊接,所述膜片盒体在其第二安装孔处与所述机械区阀体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为具有厚度的抵接板,所述抵接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匹配的第一抵接槽、和与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匹配的第二抵接槽,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槽中,所述第二顶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包括相对接的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所述连接膜片夹设于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之间,所述连接膜片的四周边缘伸出所述抵接件并与所述膜片盒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盒体包括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密封对接,所述第一盒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盒体上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及所述第二盒体均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盒体的内凹面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内凹面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冷媒区阀体靠近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弹簧安装孔中,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顶杆的外侧,所述第一顶杆的外侧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复位弹簧的限位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杆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安全维修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贯穿内腔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媒区阀体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接头的另一端与维修口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穿过冷媒区阀体的内腔、连接接头的内腔伸入至所述维修口接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68404.3U CN209084147U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安全维修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68404.3U CN209084147U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安全维修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84147U true CN209084147U (zh) | 2019-07-09 |
Family
ID=6711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68404.3U Active CN209084147U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安全维修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84147U (zh) |
-
2018
- 2018-09-07 CN CN201821468404.3U patent/CN2090841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240450B1 (en) | A shut-off valve assembly | |
CN209084147U (zh) | 安全维修阀 | |
CN107013999A (zh) | 一种快速连接接头以及空调 | |
CN207073887U (zh) | 一种快速连接接头以及空调 | |
CN214305423U (zh) | 一种多功能气路切换系统装置 | |
CN107356377B (zh) | 一种适用于插焊式截止阀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111853272A (zh) | 阀 | |
CN113295348B (zh) | 一种机床主轴油冷区域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14309346U (zh) | 一种密封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11574269U (zh) | 一种自密封截止阀 | |
CN210661405U (zh) | 一种法兰连接金属硬密封蝶阀 | |
CN109357035B (zh) | 一种阀杆轴向密封球阀 | |
CN209943541U (zh) | 一种带吹扫口支耳式三偏心蝶阀 | |
CN210169706U (zh) | 一种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 |
CN218152942U (zh) | 管路接头 | |
CN116558339B (zh) | 热管装置以及排气方法 | |
CN219933001U (zh) | 一种制冷剂可视的球阀 | |
CN221591900U (zh) | 一种终止煤油泄回的气控阀 | |
CN219366927U (zh) | 一种球阀阀体密封结构 | |
CN210196566U (zh) | 可与sae法兰和接头连接、锥面密封的止回阀 | |
CN212131313U (zh) | 一种新型截止阀 | |
CN218294683U (zh) | 一种高温高压仪表阀 | |
CN213598589U (zh) |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蝶阀 | |
CN218761698U (zh) | 一种自动封闭耐高温阀门 | |
CN216447448U (zh) | 一种防泄漏的全衬四氟法兰蝶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