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009104U - 可折叠箱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9104U
CN209009104U CN201821788836.2U CN201821788836U CN209009104U CN 209009104 U CN209009104 U CN 209009104U CN 201821788836 U CN201821788836 U CN 201821788836U CN 209009104 U CN209009104 U CN 209009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vertical support
bending
plug division
collapsib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88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88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9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9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9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箱,其涉及了一种搬运或存储物件的载具,包括:四个拐角机构,拐角机构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至少一个拐角机构包括:铰链,铰链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铰链一端的的第一垂直支撑件,第一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铰链另一端的第二垂直支撑件,第二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两个弯折机构,弯折机构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至少一个弯折机构包括: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的弯折件;分别连接在弯折件两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垂直支撑件、第四垂直支撑件,第三垂直支撑件、第四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围板机构。本申请能够有效增加其自身的承重能力,并防止拐角处的损伤。

Description

可折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搬运或存储物件的载具,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箱。
背景技术
在不同的生产商或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系列产品流通过程和进出口过程中,通常使用大容量的搬运用箱盒作为安全且方便地存储和搬运物件的手段。搬运用箱盒根据存储和搬运物件的特性及体积已制造出由瓦楞材料形成的纸箱、由木材形成的木箱、利用塑料的塑料箱、由铁板材料形成的集装箱等多种搬运用包装箱并选择性使用。
当回收包装箱或以空包装箱状态保管包装箱时,包装箱内部处于空置状态,因此当回收搬运用包装箱或保管空包装箱时,可使其体积最小化。即,当搬运货物时,将搬运用组装箱以四角箱形态展开来使用,当回收空箱时,可通过折叠来使箱的体积最小化。一般而言,这类可折叠的包装箱为了在某些环节方便人工进行搬运或移动,其需要较为轻便。出于上述目的,目前大多使用的可折叠的包装箱整体结构都是由塑料件构成,折叠部对箱体形成骨架并支撑承受整体箱体的重量,因外部基本全为塑料,所以整体受力性较大的拐角处易出现损伤,并且外部易发生变形,搬运时也会导致货物损坏。同时,由于该类可折叠的包装箱整体骨架的强度较低,无法承受较大的重量,因此当可折叠的包装箱内装载有重量较大的物件时,其无法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多层堆叠,这样会不利于运输时的装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箱,其能够有效增加其自身的承重能力,并防止拐角处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箱,所述可折叠箱包括:
四个拐角机构,所述拐角机构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至少一个所述拐角机构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所述铰链一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所述铰链另一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
两个弯折机构,两个所述弯折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弯折机构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至少一个所述弯折机构包括: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的弯折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弯折件两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垂直支撑件、第四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
相邻所述拐角机构的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之间、所述拐角机构的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和所述弯折机构的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之间、所述拐角机构的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和所述弯折机构的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之间的围板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0度至90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0度至180度。
优选的,所述铰链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匹配的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接部相匹配的第四插接部,所述第四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二插接部。
优选的,所述弯折件具有弯折部和位于弯折部两端的第五插接部和第六插接部,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五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七插接部,所述第五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七插接部,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六插接部相配合的第八插接部,所述第六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八插接部。
优选的,所述弯折件的所述弯折部由软质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和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中至少一个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一镂空部;所述铰链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二镂空部。
优选的,所述硬质金属至少包括铝、铁和铝铁合金之一。
优选的,所述可折叠箱还包括:
上托板,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上端具有第一台阶部,所述上托板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配合;
下托板,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下端具有第二台阶部,所述下托板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可折叠箱还包括: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用于覆盖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上部,所述上盖板上具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用于托住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下部,所述下盖板具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所述下盖板具有向下凸起的支撑座,所述下盖板的上方具有容纳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下部的收容部。
优选的,所述围板机构包括中空板,所述中空板中具有相交连接的横向加强框架和纵向加强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拐角机构中采用由硬质金属制成铰链从而使得拐角机构一方面能够实现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的转动,另外一方面由于铰链的材质因素可以保证可折叠箱在四个角处的强度,从而使得可折叠箱在搬运或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防止拐角机构发生扭曲或形变,从而保证可折叠箱内部四个角处存放的物件的完好性。其次,铰链的两端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由质金属制成的第一垂直支撑件和第二垂直支撑件,弯折机构的两端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由硬质金属制成的第三垂直支撑件、第四垂直支撑件,第一垂直支撑件和第二垂直支撑件不仅提高了可折叠箱整体骨架的稳定和牢固强度,而且与第三垂直支撑件、第四垂直支撑件使得可折叠箱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高强度的支撑部件,如此可折叠箱自身具有了很强的承重能力,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多层的堆叠,从而有利于其装载物件时的保管或运输。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弯折机构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拐角机构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在堆叠时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拐角机构;11、铰链;111、第一插接部;112、第二插接部;113、第二镂空部;12、第一垂直支撑件;121、第三插接部;122、第一卡槽;13、第二垂直支撑件;131、第四插接部;132、第二卡槽;2、弯折机构;21、弯折件;211、弯折部;212、第五插接部;213、第六插接部;22、第三垂直支撑件;221、第七插接部;222、第三卡槽;23、第四垂直支撑件;231、第八插接部;232、第四卡槽;3、围板机构;4、上托板;5、下托板;6、上盖板;7、下盖板;71、支撑座;8、第一镂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有效增加自身的承重能力,并防止拐角处的损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箱,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弯折机构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拐角机构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箱可以包括:四个拐角机构1,拐角机构1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至少一个拐角机构1包括:铰链11,铰链11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铰链11一端的第一垂直支撑件12,第一垂直支撑件12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铰链11另一端的第二垂直支撑件13,第二垂直支撑件13由硬质金属制成;两个弯折机构2,弯折机构2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至少一个弯折机构2包括: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的弯折件21;分别连接在弯折件21两端的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由硬质金属制成;两个弯折机构2相对设置;相邻拐角机构1的第一垂直支撑件12之间、拐角机构1的第二垂直支撑件13和弯折机构2的第三垂直支撑件22之间、拐角机构1的第二垂直支撑件13和弯折机构2的第四垂直支撑件23之间连接有围板机构3。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箱的拐角机构1中采用由硬质金属制成铰链11从而使得拐角机构1一方面能够实现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的转动,另外一方面由于铰链11的材质因素可以保证可折叠箱在四个角处的强度,从而使得可折叠箱在搬运或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防止拐角机构1发生扭曲或形变,从而保证可折叠箱内部四个角处存放的物件的完好性。其次,铰链11的两端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由硬质金属制成的第一垂直支撑件12和第二垂直支撑件13,弯折机构2的两端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由硬质金属制成的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第一垂直支撑件12和第二垂直支撑件13不仅提高了可折叠箱整体骨架的稳定和牢固强度,而且与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使得可折叠箱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高强度的支撑部件,如此可折叠箱自身具有了很强的承重能力,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多层的堆叠,从而有利于其装载物件时的保管或运输。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可折叠箱,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可折叠箱至少具有两种状态,具体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如图1和图5所示,可折叠箱处于展开状态,在此状态下,可折叠箱大体呈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如图3所示,可折叠箱处于折叠状态。
如图1所示,可折叠箱的四个角处为拐角机构1,拐角机构1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大致在0度至90度,如此,拐角机构1在转动下使得可折叠箱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拐角机构1可以包括:铰链11;连接在铰链11一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垂直支撑件12;连接在铰链11另一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垂直支撑件13。通过铰链11的转动从而使得拐角机构1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同时,铰链11由硬质金属制成,硬质金属可以是强度硬度等较高的一类金属或金属合金,如此可以使得铰链11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从而使得可折叠箱在搬运或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防止拐角机构1发生扭曲或形变,保证可折叠箱内部四个角处存放的物件的完好性。第一垂直支撑件12由硬质金属制成,第二垂直支撑件13由硬质金属制成,第一垂直支撑件12和第二垂直支撑件13位于可折叠箱的边角处,其可以有效提高可折叠箱整体骨架的稳定和牢固强度,同时两者在竖直方向上成为可折叠箱中高强度的支撑部件,在边角处承受大部分重量,如此使得可折叠箱自身具有了很强的承重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铰链11和围板机构3承受过多的载荷。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折叠箱在堆叠时的示意图,当围板机构3进行堆叠时,下层的可折叠箱边角处的第一垂直支撑件12和第二垂直支撑件13承受住上层可折叠箱的大部分重量,且能保证整个堆叠的可折叠箱的稳定性,不易发生侧倒。例如,硬质金属可以选择铝、铁或铝铁合金等材料。当然作为优选的,硬质金属可以优选选择密度较小的金属,从而降低整个可折叠箱的重量,例如铝。
如图4所示,铰链1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插接部112,第一垂直支撑件12具有与第一插接部111相匹配的第三插接部121,第三插接部121沿垂直方向插入第一插接部111,第二垂直支撑件13具有与第二插接部112相匹配的第四插接部131,第四插接部131沿垂直方向插入第二插接部112。第一垂直支撑件12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卡槽122,第二垂直支撑件1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卡槽132,第一卡槽122和第二卡槽132用于插入围板机构3。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第一垂直支撑件12、第二垂直支撑件13与铰链11、围板机构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垂直支撑件12、第二垂直支撑件13中至少一个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一镂空部8,铰链11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二镂空部113。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基础上,该第一镂空部8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垂直支撑件12、第二垂直支撑件13的重量,第二镂空部113可以降低铰链11的重量,从而减轻可折叠箱的重量,也可以节约第一垂直支撑件12、第二垂直支撑件13、铰链11的耗材。
如图1和图3所示,弯折机构2位于可折叠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两个弯折机构2相对设置。弯折机构2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大致在0度至180度,如此,弯折机构2在转动下使得可折叠箱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可折叠箱在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进行切换时,弯折机构2转动以向可折叠箱的内部凹陷,第三垂直支撑件22和第四垂直支撑件23相紧贴,如此同时,拐角机构1转动以使第一垂直支撑件12和第二垂直支撑件13相紧贴,进而折叠箱切换至图3中的折叠状态。
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弯折机构2可以包括: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的弯折件21;分别连接在弯折件21两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弯折件21具有弯折部211和位于弯折部211两端的第五插接部212和第六插接部213,弯折部211可以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弯折部211由软质塑料制成,弯折部211位于可折叠箱的内壁侧,如此便于弯折机构2向可折叠箱内部凹陷。
如图3所示,第三垂直支撑件22具有与第五插接部212相配合的第七插接部221,第五插接部212沿垂直方向插入第七插接部221,第四垂直支撑件23具有与第六插接部213相配合的第八插接部231,第六插接部213沿垂直方向插入第八插接部231。第三垂直支撑件22的另一端具有第三卡槽2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的另一端具有第四卡槽232,第三卡槽222和第四卡槽232用于插入围板机构3。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与弯折件21、围板机构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第三垂直支撑件22和第四垂直支撑件23中至少一个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一镂空部8,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基础上,该第一镂空部8可以有效降低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的重量,从而减轻可折叠箱的重量,也可以节约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的耗材。第三垂直支撑件22、第四垂直支撑件23由硬质金属制成,其优点在上文中已有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相邻拐角机构1的第一垂直支撑件12之间、拐角机构1的第二垂直支撑件13和弯折机构2的第三垂直支撑件22之间、拐角机构1的第二垂直支撑件13和弯折机构2的第四垂直支撑件23之间通过围板机构3连接,围板机构3插设在第一卡槽122、第二卡槽132、第三卡槽222和第四卡槽232中。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围板机构3可以包括中空板,中空板中具有相交连接的横向加强框架和纵向加强框架。采用中空板可以有效减轻围板机构3的重量,同时横向加强框架和纵向加强框架可以保证整个围板机构3的牢固强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围板机构3也可以直接采用复合板,当然,围板机构3也可以由其它类型的板材构成,在本申请中并不对围板机构3进行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可折叠箱还可以包括:上托板4,拐角机构1、弯折机构2和围板机构3的上端具有第一台阶部,上托板4与第一台阶部相配合;下托板5,拐角机构1、弯折机构2和围板机构3的下端具有第二台阶部,下托板5与第二台阶部相配合。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托板4的边缘处由金属边框构成,中间插入塑料中空板,由于上托板4不承受重量,因此上述结构可以减轻其重量。下托板5的边缘处由金属边框构成,中间填入防静电木板,防静电木板一方面可以承受可折叠箱内部装载物件的重量,同时其还能够起到绝缘的目的。
如图1所示,可折叠箱还可以包括:上盖板6和下盖板7。上盖板6用于覆盖拐角机构1、弯折机构2和围板机构3的上部,下盖板7用于托住拐角机构1、弯折机构2和围板机构3的下部。上盖板6和下盖板7可以由塑料制成,其通过开模的方式加工而成。上盖板6和下盖板7上均具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从而达到提高上盖板6和下盖板7强度的目的。在可折叠箱处于展开状态下时,上盖板6和下盖板7的覆盖面超出可折叠箱的围板机构3,如此可以防止外部渗水通过围板机构3进入可折叠箱内部。下盖板7具有向下凸起的支撑座71,在放置可折叠箱时支撑座71可以使得可折叠箱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如此便于可折叠箱的搬运。同时,下盖板7的上方具有容纳拐角机构1、弯折机构2和围板机构3下部的收容部,拐角机构1、弯折机构2和围板机构3下部的部分嵌入在收容部中,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定位。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箱包括:
四个拐角机构,所述拐角机构能够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至少一个所述拐角机构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所述铰链一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连接在所述铰链另一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
两个弯折机构,两个所述弯折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弯折机构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至少一个所述弯折机构包括:能够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进行弯折的弯折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弯折件两端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垂直支撑件、第四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由硬质金属制成;
相邻所述拐角机构的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之间、所述拐角机构的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和所述弯折机构的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之间、所述拐角机构的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和所述弯折机构的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之间的围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0度至90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0度至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匹配的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接部相匹配的第四插接部,所述第四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二插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件具有弯折部和位于弯折部两端的第五插接部和第六插接部,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五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七插接部,所述第五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七插接部,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六插接部相配合的第八插接部,所述第六插接部沿垂直方向插入所述第八插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件的所述弯折部由软质塑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二垂直支撑件、所述第三垂直支撑件和所述第四垂直支撑件中至少一个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一镂空部;所述铰链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设的第二镂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金属至少包括铝、铁和铝铁合金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箱还包括:
上托板,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上端具有第一台阶部,所述上托板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配合;
下托板,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下端具有第二台阶部,所述下托板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箱还包括: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用于覆盖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上部,所述上盖板上具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用于托住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的下部,所述下盖板具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所述下盖板具有向下凸起的支撑座,所述下盖板的上方具有容纳所述拐角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所述围板机构下部的收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机构包括中空板,所述中空板中具有相交连接的横向加强框架和纵向加强框架。
CN201821788836.2U 2018-11-01 2018-11-01 可折叠箱 Active CN209009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8836.2U CN209009104U (zh) 2018-11-01 2018-11-01 可折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8836.2U CN209009104U (zh) 2018-11-01 2018-11-01 可折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9104U true CN209009104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40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8836.2U Active CN209009104U (zh) 2018-11-01 2018-11-01 可折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91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2686A (zh) * 2021-05-31 2021-07-23 石鹏 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建筑结构
CN114056713A (zh) * 2021-12-24 2022-02-18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和可折叠容器
CN114162424A (zh) * 2021-12-24 2022-03-11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2686A (zh) * 2021-05-31 2021-07-23 石鹏 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建筑结构
CN114056713A (zh) * 2021-12-24 2022-02-18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和可折叠容器
CN114162424A (zh) * 2021-12-24 2022-03-11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3630B2 (en) Combination knockdown pallet structure and article container
US20110168598A1 (en) Collapsible crate
CN209009104U (zh) 可折叠箱
US6581769B2 (en) Corrugated shipping container with self-hinged door
US20110308993A1 (en) Collapsible bulk bin container
JPH09315433A (ja) ロール製品輸送用コンテナ
US3073500A (en) Container
WO2000030946A1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a liquid
MXPA06012233A (es) Concepto de charola.
WO2009053687A1 (en) Collapsible crate
US2709547A (en) Containers
US8910786B2 (en) Packaging for motors
US3096923A (en) Moving and storage container and strengthening frame therefor
US3481457A (en) Container
US10494138B1 (en) Brace assembly for a container
WO2006065490A1 (en) Collapsible crate
KR101598209B1 (ko) 가변형 파레트
KR101815280B1 (ko) 물품 포장박스
CN113329955B (zh) 折叠式集装箱
AU718750B2 (en) Reusable crate for film rolls
RU216015U1 (ru) Временная упаковка для защиты грузов пр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е
US2494275A (en) Collapsible crate
JP3242579U (ja) 折りたたみ箱
CN222629811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包装盒
CN113365927B (zh) 折叠式集装箱的前板和后板旋转支撑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