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4271U - 凹印水墨平台 - Google Patents
凹印水墨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74271U CN208774271U CN201821318107.0U CN201821318107U CN208774271U CN 208774271 U CN208774271 U CN 208774271U CN 201821318107 U CN201821318107 U CN 201821318107U CN 208774271 U CN208774271 U CN 208774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oard
- air supply
- dust cover
- gravure 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凹印水墨平台,包括机台和设置在所述机台内的若干个的印刷辊;在所述机台上活动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连通送风装置;通过送风装置将气流经送风管从进风口送入防尘罩内部,利用气流将印染在纸上的水性墨水吹干,从而避免墨水印染时因不能及时干燥而使得在纸张经多个印刷辊印染后纸张过湿而起皱,或是在印刷完后纸张堆叠时发生粘连,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凹印水墨平台。
背景技术
凹印机是印版直接制在印版滚筒上,印制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收纸。
印版滚筒的着墨一般是浸墨或喷墨方式,印制的墨层较厚,因此当采用水性墨水进行印制时由于水性墨水的渗透性好,经滚筒多次印刷后墨水容易浸湿纸张,从而导致起皱或是因为墨色重叠导致印记不清晰,影响了印刷质量。同时在将印刷完未完全干透的纸张堆叠时也容易因墨水的黏性而相互粘连,不利于存放。因此,对印刷纸张进行及时的干燥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印水墨平台,具有对印刷纸张进行及时干燥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凹印水墨平台,包括机台和设置在所述机台内的若干个的印刷辊;在所述机台上活动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连通送风装置。
如此设置,通过送风装置将气流经送风管从进风口送入防尘罩内部,利用气流将印染在纸上的水性墨水吹干,从而避免墨水印染时因不能及时干燥而使得在纸张经多个印刷辊印染后纸张过湿而起皱,或是在印刷完后纸张堆叠时发生粘连,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送风装置为热风机,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
如此设置,使得气流能够按照由上至下的方向对印刷中的纸张进行较为均匀地吹干,并通过热风机将气流加温,从而加快对印染在纸上的墨水的干燥;当热风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机台内部的温度将升高,从而进一步促进对墨水的干燥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位于所述印刷辊的两端设置有供所述印刷辊穿过的防尘挡板。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防尘挡板,能够配合防尘罩起到防止灰尘以及异物进入设备内部的作用,同时减少吹入防尘罩内部空气的外泄量,从而保证气能够以较快速度掠过纸张表面,加快干燥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防尘挡板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与所述机台固定连接,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外板的内板面抵接;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印刷辊穿过的让位槽。
如此设置,当内板和外板相固定时,分别位于两者上的两个U型的让位槽拼合形成供印刷辊通过的圆孔;从而便于印刷辊穿过,同时进一步减小防尘罩内气体的外泄。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防尘罩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机台固定的气缸。
如此设置,使得通过控制气缸,能够实现对防尘罩的打开和闭合,便于操作人对设备进行内部维护和查看。
进一步设置:所述气缸的顶杆与所述防尘罩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机台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可先将气缸的顶杆与防尘罩连接,之后转动气缸以便于调整缸体使其对准机台的安装位置,起到精确安装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防尘罩上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转轴;在所述顶杆的端部设置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轴环,所述转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如此设置,通过转轴穿过轴环,从而实现气缸顶杆与连接座的相对转动,同时通过加设限位螺母能够限制轴环在转轴上的滑移,保证安装的可靠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送风管为波纹软管。
如此设置,波纹软管作为一种柔性耐压管件,具有柔性好、质量轻、耐腐蚀、抗疲劳、耐高低温等特点;在起到顺畅送风的作用的同时,又能够起到减振、消音等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凹印水墨平台能够在印刷的同时对纸张进行及时烘干,避免墨水过湿而影响印刷效果或是造成纸张堆叠时的粘连;
2. 凹印水墨平台具有一定的防尘效果,保证设备不受灰尘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凹印水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凹印水墨平台另一视角的示意图,用于展示进风口、出风口和送风管的特征;
图4为凹印水墨平台中进风口、出风口、送风管和送风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机台;2、印刷辊;3、防尘罩;4、进风口;5、出风口;6、送风管;7、送风装置;8、防尘挡板;801、外板;802、内板;9、让位槽;10、气缸;11、顶杆;12、缸体;13、连接座;14、转轴;15、轴环;16、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凹印水墨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机台1、防尘罩3和送风装置7。
结合图2,在机台1内部沿其高度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的印刷辊2;且在机台1上、位于印刷辊2的两端设置有供印刷辊2穿过的防尘挡板8。具体地,防尘挡板8包括外板801和内板802,其中,外板801与机台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板802与外板8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内板802抵接在外板801的内板802面上;在外板801和内板802上均开设有供印刷辊2穿过的让位槽9,让位槽9呈U型设置,其宽度略大于印刷辊2两端的直径。当内板802和外板801相固定时,分别位于两者上的两个让位槽9拼合形成供印刷辊2通过的圆孔。
结合图3和图4,防尘罩3呈矩形设置,其两侧的内壁滑移抵接外板801向外的板面上,在防尘罩3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4和出风口5。其中,进风口4位于出风口5的上方,进风口4和出风口5均连通有送风管6,送风管6与送风装置7连通并形成循环管路。同时,为提高送风管6布置的灵活性,送风管6优选波纹软管,且可通过松紧带直接卡紧在进风口4和出风口5上。
结合图2,在防尘罩3靠近四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气缸10,气缸10的缸体12与机台1用螺栓直接固定,在气缸10的顶杆11端部设置有轴环15,在防尘罩3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上设置有穿过轴环15的转轴14;转轴14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6以防止轴环15脱离转轴14。
为提高对印刷后纸面上水墨烘干的效率,送风装置7优选为热封机。
工作过程:当凹印水墨平台工作时,纸张经过覆有水墨的印刷辊2并与印刷辊2接触,在滚动的印刷辊2的带动下水墨被印到纸上并将纸输送到另一印刷辊2继续印刷。期间热风机将热风经送风管6从进风口4吹入防尘罩3内部,纸上的水墨在热风的作用下被烘干,同时热风逐渐降温并从出风口5再次经送风管6被热封机吸入重新加热排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送风,机台1内的温度将会升高,进而提高对水墨的烘干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凹印水墨平台,包括机台(1)和设置在所述机台(1)内的若干个的印刷辊(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台(1)上活动连接有防尘罩(3),所述防尘罩(3)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4)和出风口(5),所述进风口(4)和所述出风口(5)均连通有送风管(6),所述送风管(6)连通送风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水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7)为热风机,所述进风口(4)位于所述出风口(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水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台(1)上、位于所述印刷辊(2)的两端设置有供所述印刷辊(2)穿过的防尘挡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印水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挡板(8)包括外板(801)和内板(802),所述外板(801)与所述机台(1)固定连接,所述内板(802)与所述外板(80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外板(801)的内板(802)面抵接;在所述外板(801)和所述内板(802)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印刷辊(2)穿过的让位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水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尘罩(3)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机台(1)固定的气缸(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凹印水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0)的顶杆(11)与所述防尘罩(3)转动连接,所述气缸(10)的缸体(12)与所述机台(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印水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尘罩(3)上固定有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上设置有转轴(14);在所述顶杆(11)的端部设置有供所述转轴(14)穿过的轴环(15),所述转轴(14)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水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6)为波纹软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18107.0U CN208774271U (zh) | 2018-08-15 | 2018-08-15 | 凹印水墨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18107.0U CN208774271U (zh) | 2018-08-15 | 2018-08-15 | 凹印水墨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74271U true CN208774271U (zh) | 2019-04-23 |
Family
ID=66156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18107.0U Active CN208774271U (zh) | 2018-08-15 | 2018-08-15 | 凹印水墨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742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1507A (zh) * | 2020-04-29 | 2020-07-10 | 珠海炫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喷墨用墨水流平控制装置 |
-
2018
- 2018-08-15 CN CN201821318107.0U patent/CN2087742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1507A (zh) * | 2020-04-29 | 2020-07-10 | 珠海炫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喷墨用墨水流平控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8207485A (ja) | 印刷機及び印刷方法 | |
US8333149B2 (en) | Drying equipment with false air treatment for printing machines | |
CN208774271U (zh) | 凹印水墨平台 | |
CN108582971A (zh) | 一种柔版印刷装置 | |
CN207736954U (zh) | 一种不干胶印刷装置 | |
CN206678562U (zh) | 印刷机用的自动干燥装置 | |
CN109624525A (zh) | 一种数码印花纸打印机的烘干装置 | |
CN208438862U (zh) | 一种柔版印刷装置 | |
CN109094178A (zh) | 一种凹版印刷机减风增浓排风系统 | |
CN210415899U (zh) | 一种新型药盒印刷装置 | |
CN208020998U (zh) | 一种写真机 | |
CN106671567B (zh) | 一种带增强型干燥系统的胶印机 | |
CN214188899U (zh) | 一种环保印刷机 | |
JP3703796B2 (ja) | 印刷機における案内面を有した枚葉紙ガイド装置 | |
DK176520B1 (da) | Arkoffsetmaskine, törreenhed samt fremgangsmåde til törring i arkoffsetmaskine | |
CN212796183U (zh) | 一种双面双色柔板印刷机 | |
CN206186510U (zh) | 一种热风吹干墨水的双色滚印机 | |
CN208664629U (zh) | 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 | |
CN213675928U (zh) |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胶印机 | |
CN219564484U (zh) | 数码印刷机的节能涂色装置 | |
CN214688555U (zh) | 一种多功能绿色印刷干燥装置 | |
CN221339881U (zh) | 一种双面印刷机 | |
CN210415900U (zh) | 一种胶印机用输纸装置 | |
CN211251782U (zh) | 一种柔版印刷机用干燥装置 | |
CN205291918U (zh) | 一种印刷机风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