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1874U - 管接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管接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51874U CN208651874U CN201821165678.5U CN201821165678U CN208651874U CN 208651874 U CN208651874 U CN 208651874U CN 201821165678 U CN201821165678 U CN 201821165678U CN 208651874 U CN208651874 U CN 2086518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base
- joint body
- elastic component
- shell
- pipe f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10000000515 too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10392 Bon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6670 Multipl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265 Polyparaphen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491 Polyphenyl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469816 Va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85 pee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hen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12287 polyphenylene 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174 sulfone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支撑座、外壳及弹性件。支撑座套设于接头本体上,支撑座的一端与接头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壁与接头本体的外壁围成一容置腔。外壳的一端套设于支撑座上,并与支撑座卡接,外壳的另一端与接头本体的外壁围成一收紧腔,外壳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插入口,插入口通过收紧腔与容置腔相连通,收紧腔的尺寸向靠近插入口方向减小。弹性件套设于接头本体上,并位于收紧腔内。在使用时,将管件由插入口插入,并进一步插设于收紧腔及容置腔内,使得弹性件能够套设于管件上。当向外拔管件时,收紧腔的内壁对弹性件的压力逐渐增加,进而限制管件脱离管接头结构。上述管接头结构安装使用过程方便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管接头常采用的有钳压式和螺母卡套式结构。然而,钳压式接头需用专用压钳进行安装,费时费力。而螺母卡套式接头需用扳手扭紧螺母进行安装,更加费时费力。如果安装人员没有扭紧螺母,或是一段时间后螺母发生松动,管件连接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压钳、扳手等外部安装工具即可实现管件有效连接的管接头结构。
一种管接头结构,包括:
接头本体;
支撑座,套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接头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壁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壁围成一容置腔;
外壳,一端套设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支撑座卡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壁围成一收紧腔,所述外壳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通过所述收紧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收紧腔的尺寸向靠近所述插入口方向减小;及
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并位于所述收紧腔内。
上述管接头结构在安装时,将支撑座套设于接头本体上,使得支撑座的一端与接头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壁与接头本体的外壁围成一容置腔。将弹性件套设于接头本体上,使得弹性件位于支撑座另一端的一侧。进一步将外壳的一端套设于支撑座上,并与支撑座卡接,另一端与接头本体围成一收紧腔,使得弹性件位于收紧腔内。在管接头结构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安装工具即可有效连接。在使用时,将需要连接的管件由插入口插入,并进一步插设于收紧腔及容置腔内,使得弹性件能够套设于管件上。由于收紧腔的尺寸向靠近插入口方向减小,当向外拔管件时,管件带动弹性件向靠近插入口的方向移动,进而收紧腔的内壁对弹性件的压力逐渐增加。因此,当管件往外拔时,弹性件与接头本体对管件的压紧力越大,限制管件脱离管接头结构,实现管件的可靠连接。上述管接头结构,不仅安装过程简单,同时,在使用时,管件连接的过程更加简单,只需将管件由插入口插入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形成有卡板,所述卡板能够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所述导向槽远离所述卡槽的一侧贯通所述支撑座另一端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尺寸向靠近所述支撑座另一端的端面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窥视孔,所述第一窥视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窥视孔位于所述卡槽背向于所述导向槽的一侧,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二窥视孔,所述第二窥视孔与所述第一窥视孔相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形成有卡台,所述接头本体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卡台能够卡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本体上设有第一凸环及与所述第一凸环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位于所述第一凸环背向于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凸环及所述接头本体共同围成所述固定槽,所述第一凸环的尺寸向靠近所述弹性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尺寸向远离所述插入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插入口的表面与所述外壳另一端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接头本体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的尺寸向远离所述插入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爪环,所述弹性爪环套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所述弹性爪环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弹性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接头本体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支撑座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弹性爪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管接头结构与管件安装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所示拉动管件后的管接头结构与管件安装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结构10,用于管件连接中,在安装或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压钳、扳手等外部安装工具即可实现管接头结构10的安装及管件的连接,安装使用过程方便简单。具体地,管接头结构10包括接头本体100、支撑座200、外壳300及弹性件400。
支撑座2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支撑座200的一端与接头本体100连接,另一端的内壁与接头本体100的外壁围成一容置腔110。外壳300的一端套设于支撑座200上,并与支撑座200卡接,外壳300的另一端与接头本体100的外壁围成一收紧腔120,外壳300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插入口310,插入口310通过收紧腔120与容置腔110相连通。收紧腔120的尺寸向靠近插入口310方向减小。弹性件4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并位于收紧腔120内。
上述管接头结构10在安装时,将支撑座2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使得支撑座200的一端与接头本体100连接,另一端的内壁与接头本体100的外壁围成一容置腔110。将弹性件4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使得弹性件400位于支撑座200另一端的一侧。进一步将外壳300的一端套设于支撑座200上,并与支撑座200卡接,另一端与接头本体100围成收紧腔120,使得弹性件400位于收紧腔120内。在管接头结构10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安装工具即可有效安装。
在使用时,将需要连接的管件由插入口310插入,并进一步插设于收紧腔120及容置腔110内,使得弹性件400能够套设于管件上。由于收紧腔120的尺寸向靠近插入口310方向减小,当向外拔管件时,管件带动弹性件400向靠近插入口310的方向移动,进而收紧腔120的内壁对弹性件400的收紧力逐渐增加。因此,当管件往外拔时,弹性件400与接头本体100对管件的收紧力越大,限制管件脱离管接头结构10。上述管接头结构10,不仅安装过程简单,同时,在使用时,管件连接的过程更加简单,只需将管件由插入口310插入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2,具体地,接头本体100上开设有贯通孔130,贯通孔130贯通接头本体100相对的两端。支撑座200为两个,两个支撑座200相背对套设于接头本体100的相对两端上。每一支撑座200对应一外壳300及弹性件400。使用时,一管件能够套设于接头本体100的一端,另一管件能够套设于接头本体100的另一端,进而实现两个管件的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头本体100上还可以开设有盲孔,或不开孔。使用时,一管件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进而堵塞管件,形成堵头。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100为直通接头。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头本体10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成弯头、三通接头或其他数量的接头数。
接头本体100上形成有固定槽140,支撑座200的一端形成有卡台210,卡台210能够卡设于固定槽140内,支撑座200的另一端的内壁与接头本体100的外壁围成一容置腔110。通过固定槽140与卡台210配合实现支撑座200与接头本体100的卡接,而不需要安装工具。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头本体100上还可以设有外螺纹,支撑座200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进而将支撑座200固定于接头本体100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座200的一端还可以通过卡箍固定于接头本体100上,或者其他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使得支撑座200的一端固定于接头本体100上即可。
具体地,接头本体100上设有第一凸环141及与第一凸环141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环142。第二凸环142位于第一凸环141背向于弹性件400的一侧,第一凸环141、第二凸环142及接头本体100共同围成固定槽140。第一凸环141的尺寸靠近弹性件400的方向逐渐减小。安装时,支撑座200的一端经过第一凸环141,由于第一凸环141的尺寸靠近弹性件400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支撑座200的一端更加容易卡入第一凸环141与第二凸环142之间,进一步方便支撑座200的安装。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100相对于第二凸环142为对称结构,第二凸环142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凸环141,分别围成一固定槽14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第二凸环142的一侧设有第一凸环141。
进一步地,接头本体100上第二凸环142背向于第一凸环141的一侧设有多个防脱齿150。当管件插设于容置腔110与收紧腔120内时,防脱齿150能够抵接于管件的内壁上,进而能够增加管件与接头本体100之间摩擦力,进一步避免管件脱落。更进一步地,防脱齿150并列设置。
具体地,接头本体100上第一凸环141背向于第二凸环142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槽160,密封槽160用于设置密封圈170,进一步密封管件与接头本体10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密封槽160为两个,两个密封槽160间隔设置,每一密封槽160内均设置有一密封圈170,进一加强管件与接头本体100之间密封,防止管件内的液体由管件与接头本体100之间流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圈170还可以为一个、三个等其他数目个。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100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使得接头本体100具有一定强度即可。
请参阅图3及图4,支撑座200的一端卡接于接头本体100上。具体地,支撑座200一端的内径尺寸向靠近支撑座200一端端面的方向增大,能够方便支撑座200卡入到接头本体100上的第一凸环141与第二凸环142之间。进一步地,支撑座200一端的内径的最小尺寸大于第二凸环142的最大尺寸,以形成卡台210,使得卡台210能够有效卡设于第一凸环141与第二凸环142围成的固定槽140内,使得支撑座200与接头本体100有效卡接。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0由强度较高的PPSU(Polyphenylene sulfoneresins,聚亚苯基砜树脂)或高温尼龙等塑料注塑成型,进而能够降低支撑座200的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同时,使得支撑座200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卡台210经过第一凸环141,卡入到固定槽140内。具体地,支撑座200大致为中孔圆柱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座200还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支撑座200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220,外壳300的侧壁上形成有卡板320,卡板320能够卡设于卡槽220内。通过卡板320与卡槽220的配合实现支撑座200与外壳300的卡接,不需要通过连接件或锁紧件等的连接,即可实现支撑座200与外壳300的安装。
具体地,卡槽220的深度由支撑座20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外壳300由支撑座200的另一端套设于支撑座200上,使得卡板320卡设于卡槽220,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卡板320脱离卡槽220,避免外壳300脱离支撑座200。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卡槽220为多个,多个卡槽220沿支撑座200的周向间隔设置。卡板320与卡槽220的数量相对应,每一卡槽220对应一卡板320。通过多个卡槽220与卡板320的配合,使得外壳300与支撑座200的卡接更加有效,进一步避免外壳300相对于支撑座200活动。具体地,卡槽220为四个,四个卡槽220沿支撑座200的周向间隔设置。卡板320为四个,每一卡槽220对应一卡板320。
进一步地,支撑座200的外壁上还设有挡环230,挡环230位于卡槽220朝向支撑座200的一端的一侧。外壳300由支撑座200的另一端套设于支撑座200上,并能够抵接于挡环230上,同时卡板320卡设于卡槽220,使得外壳300有效固定于支撑座200上,有效避免外壳300脱离支撑座200或相对于支撑座200活动。
支撑座200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导向槽240,导向槽240与卡槽220相连通,导向槽240远离卡槽220的一侧贯通支撑座200的端面。通过导向槽240能够有效将外壳300定位于支撑座200上,使得卡板320能够沿着导向槽240滑入卡槽220内,进一步方便外壳300的安装。
具体地,导向槽240的尺寸向靠近支撑座200另一端的端面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提高外壳300在支撑座200上定位的效率,通过导向槽240的相对两侧壁对外壳300的卡板320进行约束,使得卡板320沿着导向槽240有效卡入卡槽220内,大大提高支撑座200与外壳300的装配效率。
支撑座200上开设有第一窥视孔250,第一窥视孔250与容置腔110相连通,第一窥视孔250位于卡槽220背向于导向槽240的一侧。外壳300上开设有第二窥视孔330,第一窥视孔250与第二窥视孔330相对应连通。通过第一窥视孔250与第二窥视孔330能够观察管件是否有效插入到容置腔110内,避免管件没有深入到容置腔110,导致管件与管接头结构10连接不稳定。
具体地,第一窥视孔250开设于挡环230与卡槽220之间,进一步提高管件深入到容置腔110的深度,进一步提高管件与管接头结构10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窥视孔250为四个,四个第一窥视孔250沿支撑座200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窥视孔330与第一窥视孔250的数量相对应,一第一窥视孔250对应与一第二窥视孔330相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窥视孔250还可以为一个、两个等其他数目个,只要能够观察管件插入容置腔110内的深度即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窥视孔250还可以开设于挡环230背向于卡槽220的一侧,第一窥视孔250与容置腔110相连通。外壳300上还可以省略第二窥视孔330。
请参阅图5及图6,卡板320形成与外壳300一端的侧壁上,并向外壳300内凹陷形成。具体地,卡板320由外壳300一端的侧壁切割而成,卡板320靠近第二窥视孔330的一侧边与外壳300固定连接。卡板320的其他侧边与外壳300切断,并向外壳300内内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板320还可以在外壳300的侧壁上向外壳300内冲压形成。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卡板320为方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板320还可以为多边形或圆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只要能够有效卡设于卡槽220内即可。
具体地,外壳300的另一端的内壁尺寸向靠近另一端端面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外壳300与接头本体100能够有效形成收紧腔120。进一步地,插入口310开设于外壳300另一端的端面上。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外壳300由不锈钢或其它强度和弹性较好的金属制成。通过外壳300能够进一步增加管接头结构10的外部结构强度,进而可以保护支撑座200不被碰坏。同时,由于外壳300由金属制成,制得外壳300的壁厚可以降低,进而能够有效节省安装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300还可以由强度和弹性较好的塑料等其他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7,弹性件4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并位于收紧腔120内。通过弹性件400能够有效将管件有效固定于收紧腔120内,避免管件脱离管接头结构10。具体地,弹性件400的尺寸向远离插入口310的方向逐渐增大,弹性件400朝向插入口310的表面与外壳300另一端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距,使得弹性件400由管件点动向外移动时,具有移动空间。
进一步地,弹性件400为环形,并形成有断口410,使得弹性件400具有一定的收缩余量。在自由状态下,弹性件400的内径小于管件的外径,因此,当管件插入收缩腔内,弹性件400套设于管件上时,使得弹性件400能够有效将管件收紧在收紧腔120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00还可以为完整的环形,并具有一定弹性。
请参阅图8,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00上的断口410还可以不完全使弹性件400断开,只要弹性件400对管件具有一定的收紧作用即可。具体地,弹性件400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断口410。通过多个断口能够将弹性件400分割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片,弹片之间相互作用进而达到收紧管件的作用。
弹性件400朝向接头本体100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齿420,第一卡齿420的尺寸向远离插入口310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第一卡齿420能够增加弹性件400与管件的摩擦力。具体地,在自由状态下,第一卡齿420的最小尺寸小于管件外壁的尺寸,使得第一卡齿420能够有效卡设于管件的外壁上。当管件插入收紧腔120内后,弹性件400的第一卡齿420能够有效卡设于管件的外壁上,并对管件有一定的抱紧力。同时,在管件向外移动时,通过第一卡齿420能够有效带动弹性件400向外移动,进而使得弹性件400对管件的抱紧力更大,避免管件进一步外移。
进一步地,第一卡齿420的尺寸向靠近插入口310的方向逐渐减小。当管件由插入口310插入的过程中,避免第一卡齿420干扰管件的插入。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齿420为两个,两个第一卡齿420沿靠近插入口310的方向并列设置,进一步增加弹性件400与管件的摩擦力。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齿420还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其他数目个,只要能够增加管件与弹性件400之间的摩擦力即可。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00由硬度较高、弹性较好的塑料注塑工艺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00也可由弹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加工制成。
请参阅图9,管接头结构10还包括弹性爪环500,弹性爪环5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弹性爪环500位于支撑座200与收紧件之间。通过弹性爪环500进一步限制管件外移。
具体地,弹性爪环500包括环本体510及多个第二卡齿520,多个第二卡齿520间隔设置于环本体510的内侧,第二卡齿520由收紧腔120向容置腔110方向延伸倾斜设置,更加方便管件的插入。安装时,将弹性爪环5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使得弹性爪环500设置于弹性件400与支撑座200之间。
进一步地,环本体510的内径大于管件的外径。第二卡齿520背向于环本体510的一侧围成的口的尺寸小于管件的外径,使得第二卡齿520能够有效抵接于管件的外壁上。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支撑座200另一端的内径向另一端端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支撑座200的另一端形成喇叭形的内锥面260。而弹性爪环500抵接在支撑座200的另一端的端面上。通过设置喇叭形的内锥面260能够防止弹性爪环500的第二卡齿520过度向容置腔110方向倾斜,而导致屈服破坏。通过喇叭形的内锥260为第二卡齿520形成活动空间。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弹性爪环500由强度较高、弹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避免管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导致弹性爪环500强度及弹性不足而断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爪环500还可以由强度较高、弹性较好的塑料等其他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10与图11,上述管接头结构10在安装时,将密封圈170套入密封槽160内,再将支撑座2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使得支撑座200的卡台210卡设于固定槽140内。进一步将弹性爪环500及弹性件400装入外壳300内,将装有弹性爪环500及弹性件400套设于支撑座200上,使得弹性爪环500及弹性件400套设于接头本体100上,并位于支撑座200的另一端的一侧。外壳300的卡板320有导向槽240滑入卡槽220,进而将外壳300卡设于支撑座200上,防止外壳300脱出。当然,还可以进一步用冲压头冲压卡板320,使得卡板320进一步有效卡设于卡槽220内。
上述管接头结构10在使用时,对管件20的端面进行倒角,更加方便管件20的安装。将管件20有插入口310插入,并进一步插设于收紧腔120及容置腔110内。通过第一窥视孔250与第二窥视孔330进行观察,观察管件20是否有效插入到容置腔110内。接头本体100上的防脱齿150、弹性件400的第一卡齿420及弹性爪环500的第二卡齿520均对管件20有一定爪紧力,实现三重防脱,增加管件20与管接头结构10的连接稳定性。此时,弹性件400朝向插入口310的表面与外侧的另一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H。
请参阅图12及图13,当沿管件20的轴向拉动管件20时,通过第一卡齿420,管件20外移时进一步带动弹性件400外移,同时,通过第二卡齿520,管件20外移时进一步带动弹性爪环500外移。此时,弹性件400朝向插入口310的表面与外侧的另一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h,其中h小于H。由于收紧腔120的尺寸向靠近插入口310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管件20带动弹性件400及弹性爪环500外移的同时,收紧腔120的内壁对弹性件400的收紧力逐渐增加,进而使得弹性件400对管件20的收紧力逐渐增加,避免管件20继续外移。同时,弹性爪环500的第二卡齿520由朝向容置腔110延伸的倾斜设置,逐渐向收紧腔120靠近,使得第二卡齿520之间围成的口越来越小,进而对管件20的抓紧力越来越大,进一步避免管件20继续外移。
上述管接头结构10,不仅安装过程简单,不需要使用到任何安装工具。同时,在使用时,管件20连接的过程更加简单,只需将管件20由插入口310插入即可,不需要其他锁紧连接接,也不要使用到任何安装工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本体;
支撑座,套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接头本体连接,另一端的内壁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壁围成一容置腔;
外壳,一端套设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支撑座卡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壁围成一收紧腔,所述外壳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通过所述收紧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收紧腔的尺寸向靠近所述插入口方向减小;及
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并位于所述收紧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形成有卡板,所述卡板能够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所述导向槽远离所述卡槽的一侧贯通所述支撑座另一端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尺寸向靠近所述支撑座另一端的端面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窥视孔,所述第一窥视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窥视孔位于所述卡槽背向于所述导向槽的一侧,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二窥视孔,所述第二窥视孔与所述第一窥视孔相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形成有卡台,所述接头本体上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卡台能够卡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上设有第一凸环及与所述第一凸环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位于所述第一凸环背向于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凸环及所述接头本体共同围成所述固定槽,所述第一凸环的尺寸向靠近所述弹性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尺寸向远离所述插入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插入口的表面与所述外壳另一端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接头本体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一卡齿的尺寸向远离所述插入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爪环,所述弹性爪环套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上,所述弹性爪环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弹性件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65678.5U CN208651874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管接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65678.5U CN208651874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管接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51874U true CN208651874U (zh) | 2019-03-26 |
Family
ID=6578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65678.5U Active CN208651874U (zh) | 2018-07-23 | 2018-07-23 | 管接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518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16577A (zh) * | 2018-07-23 | 2018-10-30 | 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 | 管接头结构 |
-
2018
- 2018-07-23 CN CN201821165678.5U patent/CN2086518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16577A (zh) * | 2018-07-23 | 2018-10-30 | 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 | 管接头结构 |
CN108716577B (zh) * | 2018-07-23 | 2024-04-05 | 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 | 管接头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16577A (zh) | 管接头结构 | |
EP2263033B1 (en) | Connector, gasket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same | |
CN109538865B (zh) | 管道连接结构和洗碗机 | |
CN100595461C (zh) | 压缩空气快速管接头 | |
CN208997526U (zh) | 管件连接结构 | |
CN209960045U (zh) | 连接管件 | |
CN103807542B (zh) | 快速连接器接头 | |
US3822074A (en) | Releasable coupling for tubular member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ing said coupling | |
US20100253075A1 (en) | Sanitary Retainer | |
WO2020019732A1 (zh) | 管接头结构 | |
JP2017526511A (ja) | 薬液導管のためのベントコネクタ | |
CN208651874U (zh) | 管接头结构 | |
CN103925440A (zh) | 一种压缩空气快速管接头 | |
CN212430054U (zh) | 一种可拆装多齿防脱内密封快插装置 | |
CN203395430U (zh) | 一种带卡爪锁紧结构的气动管接头 | |
EP3064821B1 (en) | Device for coupling between pipes | |
CN201237049Y (zh) | 管接头 | |
EP2000725A3 (en) | Tube connector | |
CN202243444U (zh) | 软管快速接头 | |
CN103398254B (zh) | 波纹软管的管接头 | |
CN109431419B (zh) | 接头管和洗碗机 | |
CN209067996U (zh) | 一种连接管 | |
US20110163539A1 (en) | Connector for pipe-line | |
CN104989893B (zh) | 自锁防松脱快速接头装置 | |
CN210716453U (zh) | 一种软管的快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