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76U - 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 - Google Patents
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376U CN2086376U CN 90214731 CN90214731U CN2086376U CN 2086376 U CN2086376 U CN 2086376U CN 90214731 CN90214731 CN 90214731 CN 90214731 U CN90214731 U CN 90214731U CN 2086376 U CN2086376 U CN 20863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ustion chamber
- water
- coal
- boiler
- fil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在燃煤炉体内分层设置
有多层燃烧室及相应的进煤、出渣通道。本实用新型
的锅炉与现有锅炉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烧水速度快、
蒸汽产出量大、可确保连续、旺盛火力的特点。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
为了降低环境污染,推广使用型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89213082.2号公开了一种燃用型煤的锅炉。该锅炉由盛水锅筒和燃煤炉体共同构成,燃煤炉体的燃烧室一侧设置进煤通道,另一侧设置出渣通道,出渣口兼作进风口,燃烧室的上部与贯穿锅筒筒体的烟道相连通。该实用新型锅炉热效率较高,并且较好地解决了锅炉燃用型煤的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由于该锅炉的燃烧室单层设置,当锅炉较大、烧水量较多而需较大较猛火力时,如果为满足火力需要而以多层叠放的方式加入大量型煤,则有可能产生部分型煤燃烧不完全的现象,降低锅炉的热效率。因此,该锅炉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烧水量大、烧水速度快、型煤燃烧完全的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在上述现有型煤锅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将上述锅炉的单层燃烧室改为多层燃烧室,并相应设置了分别与各层燃烧室相连通的进煤通道和出渣通道。为便于燃用型煤,上下各层燃烧室相互连通,以炉桥对上下层燃烧室进行分隔,并使最上层的燃烧室与贯穿锅筒筒体的烟道相连通。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时,燃煤通过分别与各层燃烧室相连通的各进煤通道分别推入各层燃烧室燃烧,燃烬的余渣通过各排渣通道排出。型煤燃烧时,各出渣口均为进风口,位于下层燃烧室内的燃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其上部燃烧室内的型煤与燃烧室侧壁的间隙汇集于烟道排出。在本实用新型的锅炉中,由于设置了多层燃烧室,与原有锅炉相比,从根本上消除了煤块多层重叠燃烧时的不完全燃烧现象,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另外。由于在炉体内可同时燃烧多层型煤,火力旺盛,可以加快烧水速度,增加烧水量和蒸汽产出量,因此可制成燃用型煤的蒸汽锅炉,扩大型煤锅炉的应用范围。炉体内设置多层燃烧室后,还可对锅炉操作进行改进,使各层燃烧室的加煤过程交错进行,避免出现因加煤而使炉体内火力骤然降低的现象,从而保证锅炉体内始终具有连续、旺盛的火力。本实用新型锅炉的这一特点,是上述现有型煤锅炉和现有散煤锅炉都不具备的。此外,在本实用新型锅炉中,为了更进一步利用多层燃烧室内燃煤产生的大量热量,加快烧水速度和增加蒸汽产出量,还特别地在燃烧室与锅筒内侧壁之间以及炉体内的横空方向上分别设置了盛水夹层。设置于锅筒内侧壁处的盛水夹层较薄,其与锅筒盛水层之间仅有狭孔相连通。该薄型夹层因紧靠燃烧室,易于吸收燃烧室的热量,加之其受热面积大而盛水量不多,与锅筒之间又仅有狭孔相通,夹层内盛装的水不易与锅筒内盛装的水较快地进行热交换,因此夹层内盛水升温极快,可以很快达到沸腾、汽化。沸腾、汽化后的夹层内盛水压力增大,强行从较上部的连通狭孔进入锅筒盛水层,而锅筒盛水层内的较低温水从较下部的连通狭孔补充给薄型夹层。在锅炉烧水过程中,这一过程将持续进行,即高温水从夹层进入锅筒,低温水从锅筒进入夹层。这一过程使锅筒内水体产生扰动,有利于促进水分子的热交换,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盛水夹层可为一层,也可为多层。另外,由于上述盛水夹层内的水温较高,夹层位于燃烧室一侧的侧壁温度也相应较高,因此在燃烧室与锅筒侧壁之间设置薄型夹层之后,即使不再在燃烧室内设置传统的保温耐火材料层,也不会出现因燃烧室侧壁温度过低而影响燃烧的现象。从而既可免除保温耐火材料层的设置和维护,又可充分利用燃烧室的热量。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炉体内横向设置的盛水夹层是对现有锅炉的横水管的一种改进。这一改进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加快烧水速度。横向盛水夹层与锅筒盛水层直接连通,受燃烧室火力直接烧烤加热的夹层内盛水迅速与锅筒内盛水进行热对流,并可在锅炉水沸腾后提高蒸汽产出量。在此夹层内可以交错设置挡流片,利用其增加水流扰动,促进热交换。在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盛水夹层可设置多个,并可利用横向盛水夹层作为分层设置的燃烧室及进煤、出渣通道的分隔层,使之既起到充分利用热量、加快烧水速度和增加蒸汽产出量的作用,又起到辅助构成多层燃烧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与现有型煤锅炉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烧水速度快、蒸汽产出量大、可确保连续、旺盛火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结合实施例作更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剖视图。
图3是B-B剖视图。
图4是C-C剖视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锅炉具有预热水室1、开水室2和热水室3。在锅炉炉体中设置了上下两层燃烧室,即上燃烧室4和下燃烧室8。同时,与上燃烧室4相对应,设置了上进煤通道5、上出渣通道6和炉桥7。与下燃烧室8相对应,设置了下进煤通道9和下出渣通道10。在本实施例中,炉桥7将上、下燃烧室分隔。为便于进煤和排渣,将炉桥7延伸至上进煤通道5的入口和上出渣通道6的出口,使之兼作进煤和排渣的滑轨。在下燃烧室8及下进煤、出渣通道9、10中,也设置有进煤、出渣滑轨11。另外,上燃烧室4的上部与贯穿锅筒筒体的烟道12相连通。在烟道12内设置有可延长烟气滞留时间的挡烟板13和翻板形式的控火阀14。在本实施例中,在燃烧室4、8与热水室3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薄型盛水夹层15,盛水夹层15与热水室3之间通过上连通狭孔16和下连通狭孔17相连通。同时,在炉体内还分别设置有四组与热水室相连通的横向盛水夹层18、19、20、21,其中横向盛水夹层18兼作分层设置的上、下燃烧室及进煤、出渣通道的分隔层。在各横向盛水夹层内,均设置有挡流片22。在进煤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封闭门23。
Claims (3)
1、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由锅筒和燃煤炉体共同构成,燃煤炉体燃烧室的一侧设置进煤通道,另一侧设置出渣通道,其特征是分层设置有至少两个燃烧室(4)、(8)以及分别与各层燃烧室相连通的进煤通道(5)、(9)和出渣通道(6)、(10),分层设置的燃烧室(4)、(8)之间上、下相连通,其间由炉桥(7)相分隔,位于最上部的燃烧室(4)与贯穿锅筒筒体的烟道(12)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锅炉,其特征是在燃烧室与锅筒盛水层(3)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薄型盛水夹层(15),薄型盛水夹层(15)与锅筒盛水层(3)之间由狭孔(16)、(17)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煤锅炉,其特征是在炉体内横向设置有与锅筒盛水层(3)相连通的横向盛水夹层(18)、(19)、(20)、(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0214731 CN2086376U (zh) | 1990-07-04 | 1990-07-04 | 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0214731 CN2086376U (zh) | 1990-07-04 | 1990-07-04 | 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376U true CN2086376U (zh) | 1991-10-09 |
Family
ID=489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0214731 Withdrawn CN2086376U (zh) | 1990-07-04 | 1990-07-04 | 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37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7817A (zh) * | 2015-06-11 | 2017-01-04 | 全爱军 | 一种快速升温采暖炉 |
CN106838861A (zh) * | 2015-12-03 | 2017-06-13 | 晏廷书 | 一种煤的燃烧工艺及其燃烧炉 |
CN112047652A (zh) * | 2020-10-20 | 2020-12-08 | 黄加成 | 立式煤矸石活化窑炉 |
-
1990
- 1990-07-04 CN CN 90214731 patent/CN208637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7817A (zh) * | 2015-06-11 | 2017-01-04 | 全爱军 | 一种快速升温采暖炉 |
CN106838861A (zh) * | 2015-12-03 | 2017-06-13 | 晏廷书 | 一种煤的燃烧工艺及其燃烧炉 |
CN106838861B (zh) * | 2015-12-03 | 2019-04-12 | 晏廷书 | 一种煤的燃烧工艺及其燃烧炉 |
CN112047652A (zh) * | 2020-10-20 | 2020-12-08 | 黄加成 | 立式煤矸石活化窑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48325U (zh) | 一种多燃料型清洁燃烧环保节能炊事采暖炉具 | |
CN2086376U (zh) | 多层燃烧室式型煤锅炉 | |
CN201764676U (zh) | 炭化气混燃常压锅炉 | |
CN201382553Y (zh) | 一种卧式煤气锅炉 | |
CN201772617U (zh) | 碳氢混燃压力锅炉 | |
CN207539881U (zh) | 气固混燃高水分燃料蒸汽锅炉 | |
CN113405104A (zh) | 一种大容量高负荷的双炉膛垃圾焚烧装置 | |
CN2257895Y (zh) | 正反双向燃烧立式常压锅炉 | |
CN206018713U (zh) | 适用于小颗粒燃料的自动落料的多功能炉具 | |
CN2110784U (zh) | 高效多功能型煤生活锅炉 | |
CN2335095Y (zh) | 积木式蜂窝煤常压热水锅炉 | |
CN101858644A (zh) | 白热汽化强对流燃烧锅炉 | |
CN201488009U (zh) | 节能环保供暖炊事多用炉 | |
CN207422652U (zh) | 一种小型板式换热逆向燃烧的生物质锅炉 | |
CN2391134Y (zh) | 常压型煤热水锅炉 | |
CN207279956U (zh) | 一种板式换热逆向燃烧的生物质锅炉 | |
CN202040971U (zh) | 一种具有反向均匀送风装置的燃煤锅炉 | |
CN107152675A (zh) | Cwng系列生物质热水锅炉 | |
CN201764675U (zh) | 碳氢混燃双火口锅炉 | |
CN2536955Y (zh) | 常压节能环保热水锅炉 | |
CN201392002Y (zh) | 白热汽化强对流燃烧锅炉 | |
CN2335084Y (zh) | 多管隔板式节能锅炉 | |
CN2718392Y (zh) | 多层、多区组合式煤气锅炉 | |
CN118167988A (zh) | 多次燃烧生物质采暖炉 | |
CN201764682U (zh) | 碳氢混燃单火口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