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400414U -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0414U
CN208400414U CN201821248465.9U CN201821248465U CN208400414U CN 208400414 U CN208400414 U CN 208400414U CN 201821248465 U CN201821248465 U CN 201821248465U CN 208400414 U CN208400414 U CN 208400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hell
display device
side wall
mainboard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484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昌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484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0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0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0414U/zh
Priority to US16/415,911 priority patent/US10757822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后壳具有顶壁及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一体成型,且所述侧壁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孔设置成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主板上的连接端子相对应。本申请中通过将顶壁与侧壁一体成型,在降低显示装置的物料成本的同时,还可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常采用分体式的后壳,该后壳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壳主体,另一部分为端子孔支架,该壳主体及端子孔支架配合,以便在罩盖主板的同时,还可使其他结构通过端子孔支架上的端子孔与主板上的端子连接,但由于此壳主体与端子孔支架为分体设置,因此会使显示装置的组装起来更复杂,同时,还会增加螺钉等固定件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以及增加了显示装置的物料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能够降低物料成本及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后壳,所述后壳具有:
顶壁;及
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一体成型,且所述侧壁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孔设置成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主板上的连接端子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垂直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顶端与所述顶壁连接,且所述侧壁的底端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局部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侧部设有所述端子孔。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侧部在垂直于所述顶壁的方向上竖直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侧部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底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为塑胶后壳。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背板;
主板,安装于所述背板,且所述主板设置有连接端子;以及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壳,所述后壳罩盖所述主板并与所述背板连接,且所述端子孔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具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呈环状,所述加强筋条环绕所述后壳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与所述加强筋条的内侧相抵靠。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此后壳具有顶壁及侧壁,该侧壁设有与连接端子相对应的端子孔,以便于其他结构通过端子孔与连接端子相连接,且该侧壁与顶壁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采用的后壳为一体式结构,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采用分体式的后壳的方案,可省略端子孔支架与壳主体或背板连接的步骤,由于省略了端子孔支架与壳主体或背板连接的步骤,因此节省了显示装置装配工时以及节省了固定件(例如:螺钉等)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及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物料成本,另外,由于本申请的后壳为一体式结构,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采用分体式的后壳的方案,还可减少制作后壳的材料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物料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后壳、背板及主板装配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后壳、背板及主板装配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后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后壳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后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后壳的侧视图。
图1中:
10、背板;11、主板;111、连接端子;12、后壳;121、壳主体;122、端子孔支架;1221、端子孔;
图2至图6中;
20、背板;201、加强筋条;21、主板;211、连接端子;22、后壳;221、顶壁;222、侧壁;2221、侧部;2222、端子孔;223、连接壁;224、支撑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采用分体式的后壳12,该后壳12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壳主体121,另一部分为端子孔支架122,该壳主体121及端子孔支架122配合,以便在罩盖主板11的同时,还可使其他结构通过端子孔支架122上的端子孔1221与主板11上的连接端子111连接,但由于此壳主体121与端子孔支架122为分体设置,因此,在组装显示装置时,需要先将主板11装到背板10上并打螺钉固定,再将端子孔支架122装到背板10上并打螺钉固定,然后盖上后壳12并将该后壳12与背板10及端子孔支架12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由此可知,壳主体121与端子孔支架122分体设置,会导致显示装置组装起来更复杂,同时,还会增加螺钉等固定件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以及增加了显示装置的物料成本。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后壳,应用于显示装置,如图2至图6所示,此后壳22可罩盖显示装置的主板21并与背板20连接,换言之,后壳22罩盖在背板20上并与背板20围成容纳腔,而主板21位于此容纳腔内。
具体地,该后壳22具有顶壁221及侧壁222,该侧壁222设有端子孔2222,此端子孔2222设置成与主板21上的连接端子211相对应,以便于其他结构(例如:外接端子)通过端子孔2222与连接端子211相连接。
且侧壁222与顶壁221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采用的后壳22为一体式结构,在组装显示装置时,可先将主板21装到背板20上并打螺钉固定,然后盖上一体成型的后盖并将此后盖与背板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这样相比于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可省略端子孔支架122与壳主体121或背板10连接的步骤,由于省略了端子孔支架122与壳主体121或背板10连接的步骤,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后壳22一体成型,可节省显示装置的装配工时以及节省固定件(例如:螺钉等)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及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物料成本,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后壳22为一体式结构,因此,相比于如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本实施例方式还可减少制作后壳22的材料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物料成本。
具体地,后壳22可以包括顶壁221及环状壁,该顶壁221可为平板结构,其形状可为矩形,也可为不规则形状,且该顶壁221与主板21相对设置并相互平行,而环状壁与顶壁221一体成型,且该环状壁与顶壁221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端由背板20封盖,主板21安装于背板20并位于此容纳腔内。
其中,环状壁上靠近连接端子211的部位可为侧壁222,此侧壁222设有与连接端子211相对应的端子孔2222,该端子孔222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者腰圆形等,具体视连接端子211的形状而定,即:在连接端子2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此端子孔2222的形状也为圆形。
需要说明的是,端子孔2222的面积可略大于连接端子211的截面面积,以便于连接端子211伸入或伸出端子孔2222,并与其他结构相连接。
举例而言,后壳22还可具有连接壁223及支撑壁224,该连接壁223与顶壁221平行设置,且该连接壁223的一端与侧壁222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壁224连接,该支撑壁224可与连接壁223垂直设置,并支撑在背板20上,也就是说,此连接壁223与支撑壁224呈L型连接,这样在使后壳22支撑于背板20的同时,还可避免后壳22在罩盖于背板20上时与背板20上的凸出部发生干涉的情况。
其中,顶壁221、侧壁222、连接壁223、支撑壁224一体成型。
此外,后壳22可采用塑胶材料注塑而成,也就是说,该后壳22可以是塑胶后壳,一方面可以减轻显示装置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使后壳22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后壳22装配。
通常情况下,考虑到主板21上的端子或背板20上的一些凸出结构对后壳22侧装至背板20的影响,即:在后壳22从侧向(即:与顶壁221平行的方向)装配至背板20时,后壳22会与主板21上的端子或背板20上的一些凸出结构发生干涉,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可将后壳22从竖向(即:与顶壁221垂直的方向)装配至背板20。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后壳22的侧壁222可与顶壁221垂直设置,此后壳22适用于罩盖连接端子211凸出主板21板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的主板21,通过将后壳22的侧壁222与顶壁221垂直设置,在防止后壳22从竖向装配至背板20时与主板21上的连接端子211发生干涉的情况的同时,还可节省制作后壳22的材料,以降低后壳22的物料成本。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后壳22的侧壁222的顶端与顶壁221连接,侧壁222的底端向远离主板21的方向倾斜,其中,在侧壁222的顶端与顶壁221的边缘连接时,也可说,侧壁222的底端是向远离顶壁221的方向倾斜的,由于侧壁222的底端是向远离主板21的方向倾斜的,这样增大了侧壁222与主板21之间的间隙,因此,此后壳22不仅适用于罩盖连接端子211凸出主板21板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mm的主板21,而且还适用于罩盖连接端子211凸出主板21板边的长度大于2mm的主板21,例如,适用于具有RF端子的主板21,也就是说,此后壳22可适用多种规格的主板21,提高了后壳22的通用性。
其中,在侧壁222的底端向远离顶壁221的方向倾斜设置时,还可使侧壁222的局部向远离主板2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该凸起的侧部2221设有端子孔2222,通过形成凸起可增加端子孔2222与主板21之间的间隙距离(此间隙距离为在与顶壁221的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缓解在后盖罩盖于背板20时连接端子211的局部伸出端子孔2222的情况,这样在提高显示装置的外观质感同时,还可缓解外界物体与连接端子211发生碰撞导致连接端子211损坏的情况,延长了连接端子21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凸起的侧部2221在垂直于顶壁221的方向上竖直设置,即:凸起的侧部2221的内表面(此内表面为侧部2221上靠近主板21的面)及外表面(此外表面为侧部2221上背离主板21的面)均为竖直平面,以保证端子孔2222各处与主板21之间的间隙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连接端子211各处伸入端子孔2222的尺寸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端子211为RF端子时,此RF端子伸出端子孔2222,通过将凸起的侧部2221在垂直于顶壁221的方向上竖直设置,可保证RF端子各处伸出端子孔2222的尺寸相同,以保证RF端子与其他结构的连接稳定性,另外,还可保证显示装置的外观质感,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进一步地,凸起的侧部2221延伸至侧壁222的底端,也就是说,侧部2221的底端面为侧壁222的底端面的一部分,这样设计使得侧壁222的大部分外表面为竖直平面,其余小部分为倾斜平面,该倾斜平面与注塑模具中前模(该前模用于加工后壳22的外表面)的拔模斜面相匹配。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侧壁222的大部分外表面为竖直平面,因此,用于加工此后壳22的注塑模具的前模(该前模为用于形成后壳22的外表面的模块)也可用来加工顶壁221与侧壁222垂直的后壳22,也就是说,在使用注塑模具加工完顶壁221与侧壁222垂直设置的后壳22后,要想使用此注塑模具加工侧壁222的底端向远离顶壁221的方向倾斜设置的后壳22时,只需要更换后模(此后模为用于形成后壳22的内表面的模块),不用对前模进行更换,这样在保证加工出来的后壳22满足结构功能需要及间隙要求的同时,增加了注塑模具的可生产性,减少了注塑模具的成本。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可应用于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器件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包括背板20、主板21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后壳22,其中,背板20属于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的一部分,此背板20可为铁背板,也就是说,背板20可采用铁质材料制作而成,以提高背板20的散热效率,当然,此背板20也可采用其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主板21可安装于背板20上,且该主板21设置有连接端子211,此连接端子211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其中,连接端子211可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子、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端子、RF(Radio Frequency,射频)端子;而后壳22可罩盖显示装置的主板21并与背板20连接,且该后壳22上的端子孔2222与连接端子211相对应。
如图2所示,背板20可具有加强筋条201,此加强筋条201可由背板20的局部向后壳22所在的方向凸出形成,以加强背板20的结构强度。
其中,加强筋条201可呈环状,该加强筋条201环绕后壳22设置,这样在加强背板2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对后壳22与背板20的连接处进行侧向遮挡,以保证显示装置的侧向外观面呈一整个面,从而可提高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及外观质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此外,后壳22可与加强筋条201的内侧相抵靠,使得加强筋条201还具有限位的作用,以缓解后壳22与背板20发生侧向移动的情况,提高了后壳22与背板20的装配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具有:
顶壁;及
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一体成型,且所述侧壁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孔设置成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主板上的连接端子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的顶端与所述顶壁连接,且所述侧壁的底端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的局部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侧部设有所述端子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侧部在垂直于所述顶壁的方向上竖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侧部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为塑胶后壳。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主板,安装于所述背板,且所述主板设置有连接端子;以及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壳,所述后壳罩盖所述主板并与所述背板连接,且所述端子孔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呈环状,所述加强筋条环绕所述后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加强筋条的内侧相抵靠。
CN201821248465.9U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400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8465.9U CN208400414U (zh)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US16/415,911 US10757822B2 (en) 2018-08-03 2019-05-17 Rear shell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8465.9U CN208400414U (zh)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0414U true CN208400414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29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48465.9U Active CN208400414U (zh)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7822B2 (zh)
CN (1) CN208400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900A1 (zh) * 2020-03-19 2021-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2817A (ja) * 2005-01-18 2006-08-03 Orion Denki Kk コネクタ端子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TWM280095U (en) * 2005-06-03 2005-11-01 Innolux Display Corp Heat sink
TWI327248B (en) * 2006-05-12 2010-07-1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241805B2 (ja) * 2006-11-22 2009-03-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表示装置の電源スイッチ取付構造
KR20090080009A (ko) * 2008-01-19 2009-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널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4945668B2 (ja) * 2010-08-11 2012-06-06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900A1 (zh) * 2020-03-19 2021-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US11930609B2 (en) 2020-03-19 2024-03-12 Hefei Boe Vision-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Rear housing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57822B2 (en) 2020-08-25
US20200045836A1 (en)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0909B2 (en) Housing assembly, dual-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2548266B (zh) 电子装置壳体
US8032194B2 (en) Housing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046881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ring thereof
CN203150693U (zh) 可防止无线信号屏蔽的一体化天线组件及智能移动终端
US8446740B2 (en) Frame reinforc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CN208400414U (zh)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CN102573347A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5725869U (zh) 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US11930609B2 (en) Rear housing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6584845U (zh) 一种终端侧按键结构、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4887462U (zh) 受话器
CN110389626A (zh) 电子设备
CN212727623U (zh) 电子设备
CN209330394U (zh) 扬声器箱
CN222282220U (zh) 一种用于全金属后盖的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6700585U (zh) 一种显示器背板和显示装置
JP2021044781A (ja) 板状部材の固定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972917A (zh) 一种组合式冰箱门端盖、冰箱门及冰箱
CN112736360A (zh) 一种电池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6640654U (zh) 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5378408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
CN101577741A (zh) 手机外壳
CN209930309U (zh) 一种手机壳体的补强结构
CN201898061U (zh) 便携式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