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7493U - 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77493U CN208077493U CN201721869313.6U CN201721869313U CN208077493U CN 208077493 U CN208077493 U CN 208077493U CN 201721869313 U CN201721869313 U CN 201721869313U CN 208077493 U CN208077493 U CN 2080774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rker
- invisible
- layer
- transfer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包括基层和转印层,所述转印层设置在基层的上方,所述转印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图文印刷层和结合层,所述保护层和图文印刷层之间设置有隐形防伪标识,所述隐形防伪标识设有隐形油墨层和荧光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被破坏、防复制以及防窜货的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学名防伪标识,又名防伪商标,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某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防止措施。
一方面,一般的转印防伪标识大多为可视标识物,极易被破坏,影响使用,且隐密性差,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复制,生产伪造产品,损害正品生产商家的利益;另一方面,现有的大多数防伪标签不具备防窜货功能,容易出现窜货现象,扰乱市场秩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被破坏、防复制以及防窜货的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包括基层和转印层,所述转印层设置在基层的上方,所述转印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图文印刷层和结合层,所述保护层和图文印刷层之间设置有隐形防伪标识,所述隐形防伪标识设有隐形油墨层和荧光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基层为纸质基层或塑膜基层中的一种。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保护层为PET透明离型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隐形油墨层采用隐形紫外油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荧光层采用无机荧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转印的方式对隐形防伪标识固化在基层的表面,该隐形防伪标识与基层表面融为一体,保持图案的美观,本实用新型的隐形油墨层和荧光层可印刷不同的形式,如logo、二维码、文字或条形码,便于识别,有效防止窜货的现象出现,采用特定的光源照射该隐形防伪标签时,隐形防伪标识的隐形油墨层显现,以作防伪辨认,同时荧光层吸收光能,荧光层激发出荧光效果,极不易被破坏和复制,防伪效果更好。
2、基层可以为纸质基层或塑膜基层中的一种,以此作为产品包装,提供了多种转印载体,可将防伪内容转印到基层上,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产品的防伪能力。
3、保护层为PET透明离型层,用于保护隐形防伪标识不被破坏和复制,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能力。
4、隐形油墨层采用隐形紫外油墨,由于隐形防伪标识为隐形状态,并由紫外光线照射下才可显现,因此不易被破坏,防止防伪内容被复制而利用在伪造产品上,且避免了窜货的现象出现,保证正品生产厂家的利益不被伤害。
5、荧光层采用无机荧光材料,当紫外光源照射下,荧光层吸收紫外光线,即显现出荧光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包括基层1和转印层2,所述转印层2设置在基层1的上方,所述转印层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23、图文印刷层22和结合层21,所述保护层23和图文印刷层22之间设置有隐形防伪标识3,所述隐形防伪标识3设有隐形油墨层31和荧光层32。
基层1可以为纸质基层或塑膜基层中的一种,以此作为产品包装,提供了多种转印载体,可将防伪内容转印到基层1上,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产品的防伪能力。
保护层23为PET透明离型层,用于保护隐形防伪标识不被破坏和复制,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能力。
隐形油墨层31采用隐形紫外油墨,由于隐形防伪标识为隐形状态,并由紫外光线照射下才可显现,因此不易被破坏,防止防伪内容被复制而利用在伪造产品上,且避免了窜货的现象出现,保证正品生产厂家的利益不被伤害。
荧光层32采用无机荧光材料,当紫外光源照射下,荧光层32吸收紫外光线,即显现出荧光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转印的方式对隐形防伪标识3固化在基层的表面,该隐形防伪标识3与基层1表面融为一体,保持图案的美观,本实用新型的隐形油墨层31和荧光层32可印刷不同的形式,如logo、二维码、文字或条形码,便于识别,有效防止窜货的现象出现,采用特定的光源照射该隐形防伪标识3时,隐形防伪标识3的隐形油墨层31显现,以作防伪辨认,同时荧光层32吸收光能,荧光层32激发出荧光效果,极不易被破坏和复制,防伪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包括基层和转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层设置在基层的上方,所述转印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保护层、图文印刷层和结合层,所述保护层和图文印刷层之间设置有隐形防伪标识,所述隐形防伪标识设有隐形油墨层和荧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纸质基层或塑料薄膜基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PET透明离型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油墨层采用隐形紫外油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采用无机荧光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9313.6U CN208077493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9313.6U CN208077493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77493U true CN208077493U (zh) | 2018-11-09 |
Family
ID=64032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69313.6U Active CN208077493U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774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3915A (zh) * | 2022-06-15 | 2022-08-30 | 广东美纳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耐高温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12-26 CN CN201721869313.6U patent/CN20807749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73915A (zh) * | 2022-06-15 | 2022-08-30 | 广东美纳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耐高温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973915B (zh) * | 2022-06-15 | 2024-03-29 | 广东美纳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重防伪功能的耐高温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10075B (zh) | 光学效应层的制造方法 | |
US10259256B2 (en) | Process for securing a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and secure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 |
EA009829B1 (ru) |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с зависящим от угла наблюдения внешним видом | |
JP2005505444A5 (zh) | ||
EP2511104A1 (en) | A security docum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BRPI0714335A2 (pt) | revestimento de imagem orientando sobre um substrato transparente | |
TW201405504A (zh) | 隨機浮凸防偽標籤及其製造方法 | |
CN104794988A (zh) | 一种防转移标签 | |
ES2279838T3 (es) | Etiqueta con un perfeccionamiento para mejorar la seguridad contra la falsificacion. | |
CN207637406U (zh) | 一种具有隐形多重防伪的图案标识 | |
CN109272858B (zh) | 一种具有多层防伪技术的吊牌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8077493U (zh) | 一种带转印隐形防伪功能的标识物 | |
WO2004029915A1 (fr) | Etiquette holographique composee d'un code a barre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
CN203995165U (zh) | 全息防伪烫印箔 | |
CN104160430B (zh) | 用于视障人士的可听凭证识别 | |
JP2015528955A (ja) | 微粒子、特に製品の偽造防止マーキングのための微粒子 | |
US7175206B2 (en) | Anti-counterfeiting marker for affixing variable entries on a support to be marked, method and resulting mark | |
CN206758010U (zh) | 一种新型激光潜入式塑膜标签 | |
CN205354524U (zh) | 护卡膜防伪标签 | |
CN207731545U (zh) | 一种自带可变溯源码的可转移文字防伪标签 | |
CN203966156U (zh) | 防伪纤维标识 | |
JP2000015939A (ja) |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および印画物 | |
CN206163001U (zh) | 一种具有安全线的光学防伪标签 | |
CN205486286U (zh) | 一种防伪标签和防伪验证系统 | |
JP2005153445A (ja) | 偽造防止策が施されたidカー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