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7876U - 一种呼吸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47876U CN207847876U CN201820207049.8U CN201820207049U CN207847876U CN 207847876 U CN207847876 U CN 207847876U CN 201820207049 U CN201820207049 U CN 201820207049U CN 207847876 U CN207847876 U CN 2078478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chamber
- oil
- fixed piston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泵,包括左右端盖及泵体,左右端盖及泵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一端设置有与恒压直流电源连接的定活塞,另一端设置有与交变电压电源连接的动活塞,所述定活塞产生稳定磁场,所述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所述动活塞进行左右伸缩运动,形成正负交变的压力,达到吸油压油的目的。所述动活塞的一端连接伸缩膜,所述伸缩膜通过过度端盖与所述泵体固定;所述泵体和所述伸缩膜构成的体积可变的油腔。这种呼吸泵,不仅无泄漏,而且不需要外接动力装置,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技术领域,具体说,属于容积式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泵。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泵体主要采用活塞式、叶片式、柱塞式等结构,这些结构普遍需要外部接入动力源,由于外接动力源,因此存在传动机构等动力装置,由于传动机构等动力装置的存在,会产生能量的损耗及泄漏问题的存在,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泵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呼吸泵,这种呼吸泵,不仅无泄漏,而且不需要外接动力装置,生产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呼吸泵,包括左右端盖及泵体,左右端盖及泵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泵体内一端设置有与恒压直流电源连接的定活塞,另一端设置有与交变电压电源连接的动活塞,所述定活塞产生稳定磁场,所述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所述动活塞进行左右伸缩运动,以泵送油液。
进一步,所述动活塞的一端连接伸缩膜,所述伸缩膜通过过度端盖与所述泵体固定;所述泵体和所述伸缩膜构成体积可变的油腔。
进一步,所述伸缩膜通过联结片与所述动活塞连接。
进一步,所述左右端盖中靠近所述动活塞的端盖,其内端设置有一凹槽,为所述动活塞的伸缩运动留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所述泵体内分布有一个或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内设置有一个定活塞和一个动活塞;每个腔室的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进油口,另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出油口。
进一步,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泵体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应的密封油道和总进油口,另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应的密封油道和总出油口,所述总进油口和总出油口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密封油道与各腔室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腔室的外侧壁板上设置有滑轨结构,所述定活塞和动活塞上相对应的均设置有滑块结构,滑轨结构与相对应的滑块结构配合工作。
进一步,当腔室有多个时,所述每个腔室均由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两侧隔板组成;所述腔室的外侧壁板和内侧壁板上均设置有滑轨结构,所述定活塞和动活塞上相对应的均设置有滑块结构,滑轨结构与相对应的滑块结构配合工作。
进一步,所述外侧壁板的滑轨结构内壁上接有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泵体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至少有两对,其中一对对应恒压直流电源,另一对或多对对应相应的交变电压电源。
进一步,所述定活塞包括定活塞本体,所述动活塞包括动活塞本体,所述定活塞本体和动活塞本体上均饶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通过相对应的定活塞电极或动活塞电极、相对应的滑轨结构内壁电极与所述泵体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活塞电极设置在所述定活塞本体外侧的滑块结构上,所述动活塞电极设置在所述动活塞本体外侧的滑块结构上。
进一步,所述滑轨结构为 “T”型滑槽结构;所述滑块结构为“T”型滑块结构;所述滑轨结构的电极设置在 “T”型滑槽的两肩下侧,所述定活塞电极或动活塞电极设置在相对应“T”型滑块的两肩下侧。
进一步,所述泵体是多腔室圆筒状泵体,各腔室周向排列、沿轴向布置。
进一步,所述多个腔室分为两组或三组,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
进一步,所述泵体和左右端盖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该呼吸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接入传动机构等动力装置,生产效率高,无泄漏。
(2)本实用新型,由泵体、伸缩膜构成体积可变的油腔,当外部动活塞端子接上交变电压时,泵体内部的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外部定活塞接线端子接恒压直流电源,定活塞产生稳定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使得动活塞推动伸缩膜,或者拉回伸缩膜,进而改变泵体内腔的容积,形成正负交变的压力,达到吸油压油的目的,开辟了呼吸泵的新技术。
(3)本实用新型,由于每个腔是独立的,可以将多个腔室分为两组或三组,两组或三组动活塞组交替往复运动,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经过总的进油口和吸油口形成连续的吸压油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呼吸泵的爆炸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泵体的主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泵体的左视图;
图4:图2的A-A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定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左端盖;2—左密封圈;3—定活塞;31—定活塞电极;4—单向阀;5—泵体;6—定活塞接线端子;7—动活塞接线端子;8—动活塞;81—动活塞电极;9—伸缩膜;10—联结片;11—过度端盖;12—右密封圈;13—右端盖;14—总进油口;15—总出油口;16—进油口;17—出油口;18—电极;19—密封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呼吸泵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呼吸泵的爆炸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呼吸泵,包括左端盖1、泵体5和右端盖13,左端盖1和右端盖13分别与泵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泵体5内一端设置有与恒压直流电源连接的定活塞3,另一端设置有与交变电压电源连接的动活塞8;定活塞3产生稳定磁场,动活塞8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动活塞8进行左右伸缩运动,形成正负交变的压力,达到吸油压油的目的,以泵送油液。
优选地,动活塞8的一端设置有伸缩膜9,伸缩膜9通过联结片10与动活塞8连接,伸缩膜9通过过度端盖11与泵体5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泵体5和伸缩膜9构成体积可变的油腔。
优选地,左右两端盖中靠近动活塞8的端盖,其内端设置有一凹槽,为动活塞8的伸缩留有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中,右端盖13内端设置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有一定的深度为动活塞8的伸缩留有一定距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泵体5和左右端盖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本实施例中,左端盖1和泵体5之间设置有左密封圈2,泵体5和右端盖13之间设置有右密封圈12。
优选地,泵体5内分布有一个或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内设置有一个定活塞3和一个动活塞8;每个腔室的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进油口16,另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出油口1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泵体的主视图及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泵体5内分布有六个腔室。
优选地,进油口16和出油口17处均设置有单向阀4,如图1所示。
优选地,泵体5两端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泵毂,泵体5一端的泵毂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密封油道19和总进油口14,另一端的泵毂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密封油道19和总出油口15,总进油口14和总出油口15通过相对应的密封油道19与各腔室的进油口16和出油口17对应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图3式本实施方式中泵体的外观图。
优选地,腔室的外侧壁板上设置有滑轨结构,定活塞和动活塞上相对应的均设置有滑块结构,滑轨结构与相对应的滑块结构配合工作。
优选地,当多个腔室时,所述每个腔室均由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两侧隔板组成。所述腔室的外侧壁板和内侧壁板上均设置有滑轨结构,定活塞3和动活塞8上相对应的均设置有滑块结构,滑轨结构与相对应的滑块结构配合工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腔室的外侧壁板和内侧壁板上均设置有两条滑轨结构,定活塞3和动活塞8的外侧面和内侧标记面上均设置有两排滑块结构。
优选地,外侧壁板的滑轨结构内壁上接有电极18,所述电极与泵体5外表面上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至少有两对,其中一对是定活塞接线端子6对应连接恒压直流电源,另一对或多对是动活塞接线端子7对应连接交变电压电源,如图1和图2所示。
优选地,定活塞3和动活塞8包括定活塞本体和动活塞本体,定活塞本体和动活塞本体上均饶有励磁线圈,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定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励磁线圈通过相对应的定活塞电极31或动活塞电极81、相对应的滑轨结构内壁上电极18与泵体5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结构为 “T”型滑槽结构;所述滑块结构为“T”型滑块结构;所述滑轨结构的电极设置在 “T”型滑槽的两肩下侧,所述定活塞电极或动活塞电极设置在相对应“T”型滑块的两肩下侧。
优选地,泵体5是多腔室圆筒状泵体,各腔室周向排列、沿轴向布置。
优选地,腔室有多个时,所述多个腔室分为两组或三组,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本实施例中,腔室有六个,间隔分布的三个腔室作为一组,共分成两组,两组动活塞交替往复动作,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
本实用新型中,由泵体、伸缩膜构成体积可变的油腔,当外部动活塞端子接上交变电压时,泵体内部的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外部定活塞接线端子接恒压直流电源,定活塞产生稳定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使得动活塞推动伸缩膜,或者拉回伸缩膜,进而改变泵体内腔的容积,形成正负交变的压力,达到吸油压油的目的。由于每个腔是独立的,所以可以置三个交替的动活塞为一组,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经过总的进油口和吸油口形成连续的吸压油路,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接入传动机构等动力装置,生产效率高,无泄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呼吸泵,包括左右端盖及泵体,左右端盖及泵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一端设置有与恒压直流电源连接的定活塞,另一端设置有与交变电压电源连接的动活塞,所述定活塞产生稳定磁场,所述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所述动活塞进行左右伸缩运动,以泵送油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活塞的一端连接伸缩膜,所述伸缩膜通过过度端盖与所述泵体固定;所述泵体和所述伸缩膜构成体积可变的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端盖中靠近所述动活塞的端盖,其内端设置有凹槽,为所述动活塞的伸缩运动留有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分布有一个或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内设置有一个定活塞和一个动活塞;每个腔室的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进油口,另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应的密封油道和总进油口,另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应的密封油道和总出油口,所述总进油口和总出油口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密封油道与各腔室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外侧壁板上设置有滑轨结构,所述定活塞和动活塞上相对应的均设置有滑块结构,滑轨结构与相对应的滑块结构配合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当腔室有多个时,所述每个腔室均由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两侧隔板组成;所述腔室的外侧壁板和内侧壁板上均设置有滑轨结构,所述定活塞和动活塞上相对应的均设置有滑块结构,滑轨结构与相对应的滑块结构配合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板的滑轨结构内接有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泵体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至少有两对,其中一对对应恒压直流电源,另一对或几对对应相应的交变电压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活塞包括定活塞本体,所述动活塞包括动活塞本体,所述定活塞本体和动活塞本体上均饶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通过相对应的定活塞电极或动活塞电极、相对应的滑轨结构内电极与所述泵体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定活塞电极设置在所述定活塞本体外侧的滑块结构上,所述动活塞电极设置在所述动活塞本体外侧的滑块结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泵,其特征在于,当腔室有多个时,所述多个腔室分为两组或三组,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07049.8U CN207847876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呼吸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07049.8U CN207847876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呼吸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47876U true CN207847876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11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0704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7876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呼吸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478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31268A (zh) * | 2018-02-06 | 2018-06-0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呼吸泵 |
-
2018
- 2018-02-06 CN CN201820207049.8U patent/CN2078478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31268A (zh) * | 2018-02-06 | 2018-06-0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呼吸泵 |
CN108131268B (zh) * | 2018-02-06 | 2024-03-1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呼吸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91694A (zh) | 一种自驱动的精密步进式液压动力装置 | |
CN207847876U (zh) | 一种呼吸泵 | |
CN208040674U (zh) | 一种磁力呼吸泵泵体 | |
CN207847922U (zh) | 一种磁力呼吸泵活塞 | |
CN101832245B (zh) | 一种双柱塞无脉动流量复合方法及直驱式柱塞泵 | |
CN107781144B (zh) | 一种双腔单振子压电泵 | |
CN108131268A (zh) | 一种呼吸泵 | |
CN108087249B (zh) | 一种磁力呼吸泵泵体 | |
CN108119355A (zh) | 一种磁力呼吸泵活塞 | |
CN207830060U (zh) | 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 | |
CN216922513U (zh) | 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及压缩机 | |
CN215486510U (zh) | 一种气动高压隔膜泵 | |
CN202579118U (zh) | 压电振子双侧驱动流体的串联泵 | |
CN207212661U (zh) | 一种提高流量稳定性的电磁泵 | |
CN205349668U (zh) | 自动排气微型供气泵 | |
CN111287935A (zh) | 一种脉冲磁推式气压器 | |
CN103590994B (zh) | 流体源动力控制切换单柱塞的往复泵 | |
CN207989279U (zh) | 一种微型液体泵 | |
CN207830113U (zh) | 一种机动阀配流的双向径向柱塞泵 | |
CN203939573U (zh) | 发动机 | |
CN207621018U (zh) | 一种软磁增强型泵 | |
CN101144473A (zh) | 等宽曲线双定子轴向滑块泵 | |
CN205841176U (zh) | 柱塞式楼宇供水泵 | |
CN103851188A (zh) | 液压缸密封件 | |
CN221762314U (zh) | 一种液压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