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2697U - 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42697U CN207842697U CN201721755969.5U CN201721755969U CN207842697U CN 207842697 U CN207842697 U CN 207842697U CN 201721755969 U CN201721755969 U CN 201721755969U CN 207842697 U CN207842697 U CN 2078426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harging
- locating module
- charging pile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其中,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显示器,定位模块用于对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定位,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显示器与定位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获取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将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送到显示屏,使司机按照显示屏上显示的相位位置控制和调整车辆的位置,提高了充电桩与车辆对接的接触精度,实现了仅靠司机单人停靠操作,有效减少了停靠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车辆与充电桩的对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常采用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当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进入充电场充电时,在停靠充电桩过程中,因受电动汽车与充电枪接触范围的限制,必须停靠在指定区域内才能使电动汽车与充电枪有效接触,进而开展充电操作。
有的充电站通过在地上画停止线提醒司机停靠或通过车下有人指挥司机调整,停止线在晚上及雨雪天气时不易识别,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模糊,需定期维护,同时不同厂家及不同长度车辆,快速充电装置安装位置不同,停止线需绘制多条,容易造成司机的混乱,分不清停靠的充电桩对应的是哪条线,而车下人员指挥方法需要增加一个人操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公开号为“CN201985575U”,名称为“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的中国专利,该专利的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上对应设有检测汽车到位情况的到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通过在车辆端和充电桩端分别安装红外线感应器和发射器,实现车辆到达指定位置时的检测,但由于红外感应方式的发射和接触面小,当车辆停靠倾斜或停靠有偏差时,仍无法接收到该信号,且司机无法判断需调整的角度和距离,使车辆与充电桩无法精确的对接,停靠效率低,增加司机车辆停靠操作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用于解决车辆充电时充电桩与车辆不能精确对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包括以下方案:
系统方案一,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显示器,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定位,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
系统方案二,在系统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受电弓电连接。
系统方案三,在系统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受电弓,所述受电弓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汇流排电连接。
系统方案四、系统方案五、系统方案六,分别在系统方案一、系统方案二或系统方案三的基础上,还包括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为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
系统方案七、系统方案八、系统方案九,分别在系统方案四、系统方案五或系统方案六的基础上,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设置在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系统方案十、系统方案十一、系统方案十二,分别在系统方案七、系统方案八或系统方案九的基础上,所述定位模块为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或摄像头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下方案:
车辆方案一,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充电系统,所述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显示器,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定位,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
车辆方案二,在车辆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受电弓电连接。
车辆方案三,在车辆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受电弓,所述受电弓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汇流排电连接。
车辆方案四、车辆方案五、车辆方案六,分别在车辆方案一、车辆方案二或车辆方案三的基础上,还包括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为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
车辆方案七、车辆方案八、车辆方案九,分别在车辆方案四、车辆方案五或车辆方案六的基础上,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设置在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车辆方案十、车辆方案十一、车辆方案十二,分别在车辆方案七、车辆方案八或车辆方案九的基础上,所述定位模块为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或摄像头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以下方案:
充电桩方案一,一种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且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上的充电接口定位,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与车辆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与车辆上的显示器连接。
充电桩方案二,在充电桩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充电装置为受电弓,所述受电弓用于与车辆上的汇流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桩或车辆上安装定位模块、车辆上的显示屏、以及在充电桩和车辆上均安装的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时获取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将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送到显示屏,使司机按照显示屏上显示的相位位置控制和调整车辆的位置,提高了充电桩与车辆对接的接触精度,实现了仅靠司机单人停靠操作,有效减少了停靠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车辆与充电桩的对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电桩与车辆自动对接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充电系统设置在车辆上,用于与充电桩1对接实现充电,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该充电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2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显示器,定位模块用于对充电桩1上的充电接口定位,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桩1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显示器与定位模块连接。车辆2上的充电装置可以为汇流排7、受电弓。其中,显示器为车辆上的显示屏9,当车辆上的充电装置为汇流排时,那么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是受电弓6;当车辆上的充电装置为受电弓时,那么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设置的是汇流排。
车辆上还包括触发装置,触发装置为翘板开关8,翘板开关8与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定位模块的开启。司机按下翘板开关后,定位模块检测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事先存储的车辆上的充电装置的位置对比,将两者的相对位置信息发送给车辆上的显示屏,司机通过查看显示屏上的位置信息调整车辆的位置,从而使车辆上的充电装置与充电桩的充电接口对接,为车辆充电。
进一步地,车辆上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5,无线通信模块5与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定位模块的开启,且无线通信模块5用于与设置在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4连接。即当车辆需要充电时,司机按下翘板开关启动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发射定位模块启动信号,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收到该启动信号后,触发车辆上的定位模块启动,定位模块检测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事先存储的车辆上的充电装置的位置对比,将两者的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到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然后由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车辆上的显示屏,司机通过查看显示屏上的位置信息调整车辆的位置,从而使车辆上的充电装置与充电桩的充电接口对接,为车辆充电。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由定位模块直接将检测到的两者的相对位置信息发送给车辆上的显示屏供司机查看以调整车辆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定位模块设置在车辆上,作为其他实施方方式,定位模块还可以设置在充电桩1上,充电桩上还设置有充电装置及无线通信模块4,定位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4连接,且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定位,该充电装置用于与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对接,无线通信模块4用于通过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5与车辆上的显示屏9连接。当车辆需要充电时,司机按下翘板开关启动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发射定位模块启动信号,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收到该启动信号后,触发充电桩上的定位模块启动,定位模块检测车辆上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事先存储的充电桩上的充电装置的位置对比,将两者的相对位置信息通过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车辆,车辆端的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相对位置信息后,同步到车辆上的显示屏,司机通过查看显示屏上的位置信息调整车辆的位置,从而使车辆上的充电装置与充电桩的充电接口对接,为车辆充电。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模块为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3,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定位模块也可以是摄像头识别装置。其中,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3中存储有车辆上的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或充电桩上的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与已经存储的相关位置信息进行对比识别,并通过雷达对相关特征的信号反馈时间进行测距,本实施例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发射和接收信号,同理,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也可发射和接收信号,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对应设置,分别设置在充电桩的设定位置处和车辆顶部的设定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的受电弓,其结构和工作原理都与现有的受电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因此,本实施例中对受电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做过多的说明。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导电设备与车辆受电连接。
下面以图1中给出的对接系统结构图为例,具体说明车辆2的充电过程当车辆需要充电时,车辆驶入充电桩1附近后,按下翘板开关8,触发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5向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4发射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3的启动信号,且该发射过程不停止,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4接收到该启动信号后,触发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3启动并识别设置在车辆顶部的汇流排7的位置,并与设置在充电桩横向延伸部分的底部的受电弓6的中心位置对比,将该相对位置信号通过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4传递给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5,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5接收该位置信号,并将该位置信号同步给车辆仪表台上的显示屏9,司机通过查看车辆仪表台上的显示屏9上显示的汇流排7与受电弓6的相对位置信息,调整车辆的位置,直到受电弓与汇流排对接成功。
受电弓与汇流排对接成功后,司机按下翘板开关进行复位,车辆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停止向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停止发射信号,充电桩端的无线通信模块在一直不能接收到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的启动信号后,触发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3关闭,本实施例的方法使司机能够准确调整车辆位置停靠在充电桩下,提高了充电桩端和车辆端的接触精度,提高了电动汽车采用充电桩充电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的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的启动、关闭,可为通过连续接收车辆端无线信号启动,停止接收则关闭,也可为接收特定的启动、关闭信号且信号为非连续的、一次性的,来控制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的启动、关闭,且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也可安装在车辆端,此外,受电弓与汇流排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充电桩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指示灯指示的方式进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且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上的充电接口定位,充电装置用于与车辆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与车辆上的显示器连接。由于关于充电桩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充电系统,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显示器,定位模块用于对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定位,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显示器与定位模块连接。车辆充电系统在车辆进行充电时使用,由于车辆充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路在于上述基本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各种变形的模型、公式、参数并不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显示器,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定位,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受电弓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受电弓,所述受电弓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汇流排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为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设置在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为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或摄像头识别装置。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充电系统,所述车辆充电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显示器,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定位,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受电弓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为设置在车辆上的受电弓,所述受电弓用于与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上设置的汇流排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为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用于触发所述定位模块的开启,且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设置在充电桩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为微波雷达识别定位装置或摄像头识别装置。
13.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上的充电装置、定位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且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上的充电接口定位,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与车辆上的充电接口对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车辆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与车辆上的显示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为受电弓,所述受电弓用于与车辆上的汇流排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55969.5U CN207842697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55969.5U CN207842697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42697U true CN207842697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20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55969.5U Active CN207842697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4269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8095A (zh) * | 2018-09-14 | 2019-03-01 |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弓电极接触范围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9720231A (zh) * | 2018-12-13 | 2019-05-07 | 上海易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对准车辆充电导轨与受电弓的定位装置、以及车辆充电导轨对准受电弓的定位方法 |
CN110014964A (zh) * | 2017-12-15 | 2019-07-16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CN111055714A (zh) * | 2018-10-17 | 2020-04-24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车辆充电定位方法和新能源车辆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21755969.5U patent/CN2078426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14964A (zh) * | 2017-12-15 | 2019-07-16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CN109398095A (zh) * | 2018-09-14 | 2019-03-01 |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弓电极接触范围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11055714A (zh) * | 2018-10-17 | 2020-04-24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车辆充电定位方法和新能源车辆 |
CN109720231A (zh) * | 2018-12-13 | 2019-05-07 | 上海易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对准车辆充电导轨与受电弓的定位装置、以及车辆充电导轨对准受电弓的定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42697U (zh) | 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
CN109878355B (zh) | 一种自动充电车及其运行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 |
CN109878354B (zh) | 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4192017B (zh) | 一种自主移动式电动车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 |
CN108521149B (zh) | 基于摄像头的与机器人低耦合的智能充电桩系统及方法 | |
CN107069995B (zh) |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 |
US20190217718A1 (en) |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 |
CN108382242B (zh) | 电动汽车无线快速充电方法 | |
CN110014964A (zh) | 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充电桩及车辆 | |
US12043132B2 (en) | Automatic charging vehicle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and automatic charging system | |
CN106444748A (zh) | 一种实现自机器人主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248436A (zh) | 充电桩端控制设备、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充电控制方法 | |
CN208337219U (zh) | 机器人用的无线充电桩 | |
CN111092465A (zh) | 一种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 |
CN108039780B (zh) |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激光供能系统 | |
CN206685986U (zh) |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 | |
KR20180129121A (ko) | 전기 차량용 무선 충전장치 | |
CN110970986A (zh) |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信息发送/接收装置、方法及系统 | |
CN204668414U (zh) | 双面贴胶装置 | |
CN202449012U (zh) | 一体化安全预警型太阳能车挡表示器 | |
CN210957843U (zh) | 一种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的充电系统 | |
CN110871702A (zh) | 一种泊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533592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对准装置 | |
KR20190012765A (ko) | 태양광을 활용한 ess 지상 급전차량 시스템 | |
KR102475136B1 (ko) | 비접촉 방식의 자동화 충전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Yutong Industrial Zone, eighteen Li River,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