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4495U - 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 - Google Patents
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24495U CN207824495U CN201820014494.2U CN201820014494U CN207824495U CN 207824495 U CN207824495 U CN 207824495U CN 201820014494 U CN201820014494 U CN 201820014494U CN 207824495 U CN207824495 U CN 207824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support
- knife
- tool magazine
- bottom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刀库不能很好适用于大型刀具存放或换刀的问题,提供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刀具托盘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设置于底板之上的刀具支撑组件。刀具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刀托和两个支撑凸起。两个支撑凸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彼此间隔并设置于底板之上,用于容许刀桥跨搭于两者之上。第一刀托设置于底板之上并位于两个支撑凸起之间。第一刀托开第一凹槽用于配合支撑刀具的刀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较好地适用大型刀具的存放和换刀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中心因其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加工精度较高,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现实情况中,一般的机床设备由于刀库的限制与刀具尺寸的原因不能配置大型刀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床设备的加工能力与加工范围;若要配置大型刀具就必须将大型刀具放置在机床外部,当要使用这些刀具时,再进行人工换刀,这种加工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刀具托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刀库不能很好适用于大型刀具存放或换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刀具托盘的刀具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刀具支架的刀库。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刀库的加工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刀具托盘,其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设置于底板之上的刀具支撑组件。刀具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刀托和支撑部。支撑部和第一刀托分别设置于底板之上,且支撑部和第一刀托沿刀具轴向间隔地支撑刀具。第一刀托设有第一凹槽,用于配合支撑刀具的刀杆。
本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采用承托的方式,能够可靠承载具有较大重量、尺寸的大型刀具。该刀具托盘设置多个刀具支撑组件时,可同时存放多个上述刀具,并且刀具的存放、换刀不容易发生相互干涉。
本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使用时,刀具托盘该将待承托刀具的刀柄一端支撑配合于第一刀托的第一凹槽中,另一端支撑于支承部,实现对刀具的可靠承托和定位,方便刀具的存放、换刀操作等。在普通刀库中,这些大型刀具将占用多个刀位,并且由于这些大型刀具重量、尺寸较大,极易与刀库中的其他刀具发生干涉等问题;此时一般会采取人工换刀,每次操作换刀工序都需要先将工作程序停止,再手动进行更换刀具,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增加了劳动强度,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支撑部为第二刀托,第二刀托具有用于配合支撑刀杆的光轴段的第二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中:
其用于承托由刀杆和刀桥构成的刀具。支撑部为两个支撑凸起。两个支撑凸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彼此间隔并设置于底板之上,用于容许刀桥跨搭于两者之上。两个支撑凸起和第一刀托均在刀具的轴向间隔。该实施方式下的刀具托盘使用时,刀具托盘该将待承托刀具的刀桥跨搭于一刀具支撑组件的两个支撑凸起之间,同时,刀具的刀杆配合于第一刀托的第一凹槽中,实现对刀具的可靠承托和定位,方便刀具的存放、换刀操作等。在普通刀库中,这些大型刀具将占用多个刀位,并且由于这些大型刀具重量、尺寸较大,极易与刀库中的其他刀具发生干涉等问题;此时一般会采取人工换刀,每次操作换刀工序都需要先将工作程序停止,再手动进行更换刀具,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增加了劳动强度,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支撑凸起为底板的板面上凸形成凸起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支撑凸起为可拆卸连接于底板的刀具垫板。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孔,至少一个刀具垫板通过对应的长孔沿第一预设方向可调节地连接于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为开口朝上、沿刀具轴向贯通的圆弧形槽。第一凹槽内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用于配合于两刀柄圆环之间的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限位凸起的端面与其两侧面之间夹角均大于90度,形成靠近第一凹槽底面一侧厚度较大、外侧厚度较小的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内还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凸起在轴向间隔,并具有用于抵顶和限定刀柄圆环轴向位移的限位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刀具托盘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位,多个刀位沿垂直刀具轴向的方向排列。至少一个刀位用于设置刀具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刀具支架,其包括多层依次叠加并固定连接的前述的刀具托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刀库,其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及前述的刀具支架。刀具支架可滑动地支撑于底座之上。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刀具支架,并被构造成能够带动刀具支架相对底座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工中心,其包括前述的刀库。加工中心的机床主轴和刀库被配置成能够相对运动至使机床主轴正对刀库,并从刀库取放刀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能够很好地承托具备刀桥和刀杆的大型刀具,并且,通过配合使用该刀具托盘,能够较好地适用大型刀具的存放和换刀操作。
综合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至少用于承载大型刀具,尤其是由刀桥和刀杆构成的刀具的刀库的设置解决了机床设备由于不能配置大型刀具而导致的加工能力受限的技术问题,将工件固定于工作台上,可以调用大型刀具实现对工件大尺寸特征、大面积待加工区域的切削加工;
(2)两个刀库合理配置,充分地利用了机床有效的操作空间,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设置了较多的刀位;
(3)加工中心设置有大型刀具专用刀库,解决了普通刀库不能配置大型刀具的技术问题,进而解决了机械加工设备不能够完成大型刀具自动换刀的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换刀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具备刀桥和刀杆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展示了本实施例中的刀库的内部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的第一视角视图(承载刀具的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的第二视角视图(承载刀具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刀托的第一视角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刀托的第二视角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刀托和刀具配合的第一视角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刀托和刀具配合的第二视角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刀托的第一视角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刀托的第二视角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库的第一视角视图。
图标:001-加工中心;010-刀库;020-床身;030-滑台;040-工作台;050-Z轴立柱;060-机床主轴;070-普通刀库;701-刀库体;702-刀库链条;703-刀套;704-滑轨;705-换刀机构;706-换刀臂;300-刀库滑座;200-防护罩;100-刀具支架;10-刀具托盘;20-支撑轴;10a-刀具支撑组件;10b-底板;11-刀具垫板;12-第一刀托;12c-定位凸起;13-第二刀托;12a-第一限位凸起;12b-第二限位凸起;900-刀具;910-刀杆;911-刀柄圆环;920-刀桥;C1-第一凹槽;C2-第二凹槽;C3-刀柄键槽;C4-定位槽;K1-长孔;P2-端面;P3-侧面;P4-端面;P5-内侧面;P6-上端面;P7-下端面;Y1-第一预设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加工中心001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加工中心001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两者共同展示本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001的结构。
请配合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001包括床身020;床身020上安装有滑台030,滑台030上安装有工作台040以及传动连接工作台040并用于驱动工作台040沿X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床身020上安装有Z轴立柱050,以及传动连接Z轴立柱050并用于驱动Z轴立柱050沿Y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Z轴立柱050上安装有机床主轴060以及传动连接机床主轴060并用于驱动机床主轴060沿Z轴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机床主轴060垂直于Z轴立柱050。由此,本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001中,其机床主轴060能够在Y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配合工作台040的X方向运动,能够方便地对夹持于工作台040的工件进行各种形式的加工。
继续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001设置有两个刀库,可以实现自动换刀、自动对刀等操作;尤其是可以实现大型刀具900的自动换刀。
本实施例中的刀库包括一个用于设置普通刀具的普通刀库070和一个至少能够承托由刀杆910和刀桥920构成的大型刀具900(参见图3)的刀库010。
该处所说的普通刀具可以是不设刀桥而仅有刀杆的刀具。这种刀具一般为重量较轻,直径、长度尺寸较小的刀具。
需要说明的是,该处所定义的普通刀具与大型刀具只是对于一般意义而言,所述“普通”与“大型”并不对刀具规格进行严格意义上的限定;在现实操作中,界定刀具是否属于大型刀具或者普通刀具应根据机床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机床设备的具体情况对刀具规格进行界定。
可选地,普通刀库070为链式刀库,其包括刀库体701,刀库体701设置有刀库链轮(未示出),刀库链轮上设置有刀库链条702,刀库链条702上设置有若干刀套703,普通刀具放置于所述刀套703中;普通刀具设置于刀套703时其轴线与机床主轴060轴线垂直设置,即沿X方向;刀库体701一侧设置有滑轨704,所述滑轨704与Z轴立柱050固定连接,滑轨704上滑动连接有换刀机构705,所述换刀机构705包括换刀臂706,通过换刀机构705实现普通刀具的自动切换。本实施例中的普通刀库070还可使用其他形式的刀库,例如斗笠式刀库、圆盘式刀库等,以实现普通刀具的存储及方便换刀,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能够承托由刀杆910和刀桥920构成的刀具900的刀库010设置于Z轴立柱050一侧,即机床主轴060的位于普通刀库070的另一侧。该刀库010中设置有多个刀位,刀库010中配置有多把刀具900,其中至少部分刀具900的直径、长度较大且重量较重,刀具900轴线与机床主轴060轴线平行设置;该刀库010通过传动机构(未示出)滑动配合于床身020上,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该刀库010可以沿X方向运动;在执行装刀或卸刀动作时,机床主轴060与该刀库010依次向换刀位移动,机床主轴060直接抓取或松放大型刀具,实现装刀和卸刀。
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床身020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优选为伺服电机,未示出),其动力输出端通过丝杠与刀库滑座300传动连接;刀具支架100固定在刀库滑座300之上,实现沿X方向运动。丝杠优选为精密滚珠丝杠,导轨为精密滚柱线性导轨。
本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001优选为数控加工中心,其还设置有机床控制系统、切削液供给系统、液压供给系统、机床护罩、电器柜部分、油雾除尘装置等,在机床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各操纵指令。
参见图2、图4,刀库010内部为由沿竖向分层设置的多层刀具托盘10构成的刀具支架100。每层刀具托盘10依次叠加并固定连接;相邻层刀具托盘10通过同轴设置的多个支撑轴20固定连接。刀具支架100由刀具托盘10、支撑轴20划分为多行多列,形成放置刀具900的多个刀位,每个刀位都对应有相应的坐标。刀具支架100固定设置于刀库滑座300上,刀库滑座300可在前述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沿X方向移动,实现带动刀具支架100沿X方向的移动。刀库010外部设置有防护罩200。
参见图5、图6,本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10至少可用于承托由刀杆910和刀桥920构成的刀具900(该刀具900参见图3),如用于镗削加工的镗刀,尤其是大型镗刀。刀具托盘10包括底板10b和至少一个设置于底板10b之上的刀具支撑组件10a;图中示出了底板10b上设置有刀具支撑组件10a并放置有大型刀具900的情形。
其中,刀具支撑组件10a包括第一刀托12和支撑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为两个支撑凸起;两个支撑凸起沿第一预设方向Y1彼此间隔并设置于底板10b之上,即所述两个支撑凸起设置于第一刀托12或刀杆两侧,用于容许刀桥920跨搭于两者之上。该处的第预设方向Y1优选为垂直于待支承的大型刀具900轴向、并平行于底板10b。
所述支撑凸起可以与底板10b一体设置,也可以与底板10b可拆卸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凸起为刀具垫板11,刀具垫板11优选为长条形板件,其长向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Y1。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底板10b上开设有若干沿第一预设方向Y1延伸的长孔K1,至少一个刀具垫板11可通过对应的长孔K1沿第一预设方向Y1可调节地连接于底板10b。本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10可通过调节刀具垫板11在长孔K1中固定的位置来设置各个不同刀具支撑组件10a的刀具垫板11为不同间距,进而适配承托不同刀桥920长度的刀具9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凸起可以为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板10b上的调节螺栓(未示出),可以调节所述调节螺栓的位置与轴向高度,进而适配承托不同规格的刀具900;当然,所述支撑凸起也可以为与底板10b一体设置的凸块或其他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自行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第一刀托12设置于底板10b之上并位于两个刀具垫板11之间;第一刀托12开第一凹槽C1用于配合支撑刀具900的刀杆910。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第一刀托12的定位安装,底板10b的上表面开设定位槽C4;第一刀托12的底面设有和定位槽C4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12c。
第一刀托12位于两个刀具垫板11之间并靠近刀具垫板11的长向一端。第一刀托12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C1,用于配合支撑刀具900的刀杆910。采用承托的方式,能够可靠承载具有较大重量、尺寸的刀具900。
本实施例中的刀具托盘10使用时,刀具托盘10该将待承托刀具900的刀桥920跨搭于一刀具支撑组件10a的两个刀具垫板11之间,同时,刀具900的刀杆910配合于第一刀托12的第一凹槽C1中,实现对刀具900的可靠承托和定位,方便刀具900的存放、换刀操作等。在普通刀库070中,这些刀具900将占用多个刀位,并且由于这些刀具900重量、尺寸较大,极易与刀库010中的其他刀具发生干涉。此时一般会采取人工换刀,每次操作换刀工序都需要先将工作程序停止,再手动进行更换刀具900,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增加了劳动强度,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图7、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刀托12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10为第一刀托12和刀具900配合的示意图。参见图7、图8、图9、图10,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刀托12整体为块状结构,第一刀托12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C1,第一凹槽C1为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Y1贯通的圆弧形槽。第一凹槽C1内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12a。第一限位凸起12a为环形凸起结构,第一限位凸起12a用于配合于两刀柄圆环911之间的凹槽中。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起12a的端面P2与其两侧面P3之间夹角均大于90度,形成靠近第一凹槽C1底面一侧厚度较大、外侧厚度较小的形状,其截面近似一底边较大的等腰梯形,第一限位凸起12a的厚度小于两刀柄圆环911之间的凹槽的宽度。
继续参见图7、图8、图9、图10,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12a设置于第一凹槽C1的轴向中间位置,其轴向一侧或两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12b,第二限位凸起12b为环形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12b的端面P4与内侧面P5夹角为90度;优选的,第一刀托12的上端面P6低于刀柄键槽C3的下端面P7,以保证机床主轴060在抓取刀具时机床主轴端面键可以卡入至刀柄键槽C3中。该内侧面P5作为用于抵顶和限定刀柄圆环911轴向位移的限位侧面,实现对刀具900的轴向限位。
参见图6、图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刀具支撑组件10a还包括第二刀托13。第二刀托13设置于底板10b之上并位于两个刀具垫板11之间;第二刀托13和第一刀托12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Y1的方向上相互间隔。配合参见图11、图12,第二刀托13具有用于配合支撑刀杆910的光轴段的第二凹槽C2。第二刀托13辅助支撑刀具900的刀杆910,实现对刀杆910的稳定支撑和精确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刀库010可以用于放置大型刀具、尤其是由刀杆910和刀桥920构成的大型刀具900,进而实现大型刀具的自动换刀;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对上述技术方案做出创造性改进的前提下,所述刀库010同样可以用于放置普通刀具,或者用于同时放置大型刀具与普通刀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赘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述两个支撑凸起取消不设置,而采用前述的第二刀托13作为所述支撑部,即刀具900仅由第一刀托12和第二刀托13两者支撑。
实施例二
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所述刀库010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刀库01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刀库010与加工中心001其他结构分体设置,所述刀库010包括底座、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刀具支架100,刀具支架100固定设置于刀库滑座300上;刀库底座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未示出),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刀库底座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优选为伺服电机,未示出),其动力输出端通过丝杠与刀库滑座300传动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所述刀具支架100与所述底座相对滑动。
本实施例中的加工中心001至少可实现下述使用方法:
(1)将工件固定于机床的工作台040上,在机床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机床主轴060调用大型刀具900对工件大尺寸特征、大面积待加工区域进行加工;在此步骤中机床需要通过机床主轴060抓取或松放大型刀具900完成一系列的装刀与卸刀动作;
装刀动作:伸镗杆-夹刀-抬刀-缩镗杆-刀库010退回至原点;
卸刀动作:伸镗杆-放刀-松刀-缩镗杆;
(2)机床主轴060调用普通刀库070的普通刀具对工件小尺寸特征、小面积待加工区域进行加工。在此步骤中机床需要通过换刀臂706完成一系列的装刀与卸刀动作。
综合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用于承载由刀桥920和刀杆910构成的刀具900的刀库010的设置解决了机床设备由于不能配置大型刀具900而导致的加工能力受限的技术问题,将工件固定于工作台040上,可以调用大型刀具900实现对工件大尺寸特征、大面积待加工区域的切削加工;
(2)两个刀库合理配置,充分地利用了机床有效的操作空间,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设置了较多的刀位;
(3)加工中心001设置有大型刀具900专用刀库010,解决了普通刀库070不能配置大型刀具900的技术问题,进而解决了机械加工设备不能够完成大型刀具900自动换刀的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换刀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托盘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设置于底板之上的刀具支撑组件;所述刀具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刀托和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刀托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之上,且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刀托沿刀具轴向间隔地支撑刀具;
所述第一刀托设有第一凹槽,用于配合支撑刀具的刀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为第二刀托,所述第二刀托具有用于配合支撑刀杆的光轴段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用于承托由刀杆和刀桥构成的刀具:
所述支撑部为两个支撑凸起;两个所述支撑凸起沿第一预设方向彼此间隔并设置于所述底板之上,用于容许刀桥跨搭于两者之上;两个所述支撑凸起和所述第一刀托均在刀具的轴向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凸起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刀具垫板;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长孔,至少一个所述刀具垫板通过对应的长孔沿第一预设方向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为开口朝上、沿刀具轴向贯通的圆弧形槽;
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用于配合于两刀柄圆环之间的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端面与其两侧面之间夹角均大于90度,形成靠近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一侧厚度较大、外侧厚度较小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轴向间隔,并具有用于抵顶和限定刀柄圆环轴向位移的限位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刀具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托盘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位,多个所述刀位沿垂直刀具轴向的方向排列;至少一个所述刀位用于设置所述刀具支撑组件。
9.一种刀具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支架包括多层依次叠加并固定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刀具托盘。
10.一种刀库,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具支架;所述刀具支架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底座之上;
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刀具支架,并被构造成能够带动所述刀具支架相对所述底座滑动。
11.一种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中心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刀库;
所述加工中心的机床主轴和所述刀库被配置成能够相对运动至使所述机床主轴正对所述刀库,并从所述刀库取放刀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4494.2U CN207824495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4494.2U CN207824495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24495U true CN207824495U (zh) | 2018-09-07 |
Family
ID=6339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14494.2U Active CN207824495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2449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02507A (zh) * | 2018-11-26 | 2019-01-15 |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刀具夹座及刀具库 |
CN111251039A (zh) * | 2020-03-30 | 2020-06-09 | 北京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自适应加工中心刀库 |
-
2018
- 2018-01-04 CN CN201820014494.2U patent/CN20782449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02507A (zh) * | 2018-11-26 | 2019-01-15 |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刀具夹座及刀具库 |
CN111251039A (zh) * | 2020-03-30 | 2020-06-09 | 北京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自适应加工中心刀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17543U (zh) | 双轴复合数控机床 | |
CN202742144U (zh) | 转盘式多工位数控加工中心 | |
CN201664859U (zh) | 一种高光机 | |
WO2010088181A4 (en) | Machining center for a wind turbine hub | |
CN209207055U (zh) | 刀库组件及加工中心 | |
CN106670823A (zh) | 一种新型的立卧复合加工中心 | |
CN207824495U (zh) | 刀具托盘、刀具支架、刀库及加工中心 | |
CN201756025U (zh) | 一种多功能雕刻机 | |
US9751174B2 (en) | Multiple tool changer for machining center | |
CN210877739U (zh) | 立卧复合加工中心 | |
EP1247611B1 (en) | A multi-axis work centre, for multiple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for wood working | |
CN209157698U (zh) | 双主轴双工作台卧式加工中心 | |
CN208759110U (zh) | 背对式多工位上下料仓储装置 | |
CN208306231U (zh) | 一种带有机械手的数控精雕机 | |
CN207464785U (zh) | 一种可实现自动换刀的双主轴双z轴数控机床 | |
CN104607981B (zh) | 刀库以及使用该刀库的机床 | |
US20180015633A1 (en) | Machining center | |
CN209395486U (zh) | 一种带刀库的数控精雕机 | |
DE102011080457A1 (de) | Werkzeugmaschine zur Bearbeitung von Werkstücken | |
CN209256004U (zh) | 一种带有刀库及ccd的数控高光机 | |
CN203409506U (zh) | 一种便捷转换钻铣功能的深孔钻孔机床 | |
US11628526B2 (en) | Machine tool for cylindrical workpieces | |
CN216152732U (zh) | 橱柜板加工设备 | |
CN216576789U (zh) | 一种用于自动线的电机轴夹具通用机构 | |
TWI725897B (zh) | 線性馬達直角座標刀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