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761762U - 一种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1762U
CN207761762U CN201721832609.0U CN201721832609U CN207761762U CN 207761762 U CN207761762 U CN 207761762U CN 201721832609 U CN201721832609 U CN 201721832609U CN 207761762 U CN207761762 U CN 207761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bracket
connecting plate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326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玉杰
霍雷
高峰
祝成祥
韩腾
赵恺
单志公
秦玉福
徐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326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1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1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17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和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一端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支架本体,连接于支架本体另一端的卡箍,及设于支架本体上的减震装置;卡箍用于卡紧SCR箱。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上的预留孔以及发动机上方的未被利用的空间,为SCR箱提供一个安装空间,将SCR箱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动机上,能够解决采用新的尾气排放方案后SCR箱无法布置在整车车架上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发动机的震动不会影响SCR箱的工作;提升了发动机在不同行业产品适应性,保证了工程机械车辆的尾气排放能够满足国四排放标准,降低整车设计成本;而且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减小发动机工作时的震动对SCR箱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工程机械车辆、重型车辆等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目前工程机械车辆、重型车辆等的尾气排放均需要满足国四排放标准。
目前发动机的尾气处理方案一般采用的是电控高压共轨,增压中冷以及SCR后处理。其中SCR后处理系统采用道路机动车辆的SCR后处理系统,道路机动车辆结构中的SCR后处理系统的SCR箱布置在整车车架上。由于工程机械车辆、重型车辆等采用上述新的尾气排放方案后,受整车空间结构的限制,导致整车空间结构不足,无法将SCR箱布置在整车车架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能够解决工程机械车辆、重型车辆等采用新的尾气排放方案后因整车空间结构的限制导致SCR箱无法布置在整车车架上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和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一端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支架本体,连接于支架本体另一端的卡箍,及设于支架本体上的减震装置;卡箍用于卡紧SCR箱。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与所述卡箍连接的第一支架,及连接于第一支架且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机体的第二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卡箍和第二支架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位置设有所述减震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预留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卡箍;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一侧,以及连接所述卡箍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减震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第三连接板,用于固定卡箍的固定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架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紧固结构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所述减震装置通过所述紧固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第一紧固组件,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钉和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第四螺钉,所述第一紧固组件的第三螺钉穿过所述减震装置和第三连接板并螺纹连接于第四螺钉的一端,所述第四螺钉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组件,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钉和L型连接件,第二紧固组件的第三螺钉穿过减震装置和第三连接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L型连接件的一端,所述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一侧连接于支撑板的固定板,设于固定板另一侧的套设架,所述SCR箱由所述套设架支撑;所述卡箍穿过相应的所述套设架并紧贴所述SCR箱设置,所述SCR箱夹设于所述卡箍和所述套设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套设架上设有支撑所述SCR箱的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上的预留孔以及发动机上方未被利用的空间,为SCR箱提供了一个安装空间,将SCR箱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动机上,能够解决采用新的尾气排放方案后SCR箱无法布置在整车车架上的问题;而且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减小发动机工作时的震动对SCR箱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防护板、第三连接板以及第二减震垫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本体;11、第一支架;111、U型安装板;112、安装竖板;12、第二支架;121、第一连接板;1211、第四连接孔;122、第二连接板;123、加强筋;13、第三连接板;131、第五连接孔;14、固定架;141、固定板;142、套设架;1421、第一固定板;1422、第二固定板;1423、弧形板;15、支撑板;
2、卡箍;21、卡箍带;31、第一减震垫;32、第二减震垫;41、第一销轴;42、第二销轴;
10、第一螺钉;20、第二螺钉;30、螺栓;40、第三螺钉;50、L型连接件;501、第六连接孔;60、第四螺钉;5、防护板;51、第一防护板;52、第二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和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一端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支架本体1,连接于支架本体1另一端的卡箍2,及设于支架本体1上的减震装置;卡箍2用于卡紧SCR箱。
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上的预留孔以及发动机上方的未被利用的空间,为SCR箱提供了一个安装空间,将SCR箱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动机上,能够解决采用新的尾气排放方案后SCR箱无法布置在整车车架上的问题;而且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减小发动机工作时的震动对SCR箱的影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WP9H型号的发动机为例,WP9H型号的发动机也就是本实施例所指的发动机本体,WP9H型号的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有六个第一预留孔,分别设于发动机本体的机体的顶壁和一侧壁,本实施例利用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的上述六个第一预留孔将SCR箱固定在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的结构以及发动机本体与固定支架的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与所述卡箍2连接的第一支架11,及连接于第一支架11且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的第二支架12。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架11位于卡箍2和第二支架12之间,第一支架11具体包括U型安装板111,位于所述U型安装板111内部且平行于所述U型安装板111侧壁的两个安装竖板112,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12关于所述U型安装板111对称分布。所述安装竖板112远离所述U型安装板111底壁的一端的端面、以及所述U型安装板111的侧壁远离所述U型安装板111底壁的一端的端面均设有用于支撑所述SCR箱的弧形面。
通过所述U型安装板111的两侧壁上的所述弧形面以及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12上的所述弧形面支撑所述SCR箱。
本实施例所述卡箍2设有两个,每个卡箍2包括两个卡箍带21,其中一个卡箍2的两个所述卡箍带2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41安装于所述U型安装板111的一侧壁和靠近该侧壁的所述安装竖板112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42连接。另一个卡箍2的两个卡箍带21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41安装于所述U型安装板111的另一侧壁和靠近该侧壁的所述安装竖板112之间,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42连接。通过两个卡箍2将SCR箱夹设在卡箍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架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22,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所述第二连接板12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上与发动机本体的机体的顶壁上的第一预留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122上与发动机本体的机体的侧壁上的第一预留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螺钉10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旋入发动机本体的机体的顶壁上的第一预留孔内;第二螺钉20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并旋入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侧壁上的第一预留孔内,进而将第二支架12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别设置有三个。
所述第二连接板122和第一连接板121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加强筋123,用于提高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的连接强度。
由于发动机是工程机械车辆主要的震动来源之一,为了减小发动机震动对SCR箱的影响,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支架11连接卡箍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为第一减震垫31。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U型安装板111的两侧壁和靠近相应侧壁的所述安装竖板112形成U型腔体,每个所述U型腔体内的底壁设有两个第三连接孔(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上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四连接孔1211。如图2所示,螺栓30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1一侧的第一减震垫31、第三连接孔、第一支架11另一侧的第一减震垫31以及第四连接孔1211并通过螺母紧固,实现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位于不同的方向上,因此需要将支架本体1设计为两个支架的组合结构,即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减小发动机的震动对SCR箱的影响。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一侧的所述第一减震垫31与所述螺栓30的螺帽之间设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为T型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51、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板51的第二防护板52。所述第二防护板52贯穿所述第一减震垫31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板51抵压于所述第一减震垫31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减震垫31均匀承压,起到保护第一减震垫31的作用,防止第一减震垫31因为一直处于挤压状态被失效,通过设置所述防护板5,所述第一减震垫31只有在出现震动时,才会起作用,延长了第一减震垫31的使用寿命。
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另一侧的所述第一减震垫31与所述第二支架12之间也设有所述防护板5。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WP6型号的发动机为例,WP6型号的发动机也就是本实施例所指的发动机本体,WP6型号的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有四个第二预留孔,本实施例所述发动机利用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的上述四个第二预留孔将SCR箱固定在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的结构以及发动机本体与固定支架的连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第三连接板13,用于固定卡箍2的固定架14,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13和所述固定架14的支撑板15。
本实施例所述支撑板1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15平行分布且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两个支撑板15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3构成一个U型腔,所述第三连接板13位于U型腔内的部分设有通孔,用于避让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零部件。如图7所示,所述第三连接板13位于U型腔外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五连接孔131。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支架本体1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一侧,以及连接所述卡箍2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为第二减震垫32。具体的,所述第二减震垫32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厚度方向的两侧。为了保护第二减震垫32,所述第二减震垫32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一端分别设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叙。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三连接板13通过紧固结构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所述减震装置通过所述紧固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具体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第一紧固组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钉40和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第四螺钉60,通过第三螺钉40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第三连接板13一侧的防护板5、第三连接板13上的第五连接孔131以及位于第三连接板13另一侧的防护板5,并螺纹连接于第四螺钉60的一端,使得第四螺钉60的端面抵压于所述防护板5,所述第四螺钉60的另一端直接旋入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相应的第二预留孔内。所述连接板13上的两个所述第五连接孔131通过第一紧固组件连接于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相应的第二预留孔。
所述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钉40和L型连接件50,为了避让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的零部件,另外两个所述第五连接孔131通过第二紧固组件连接于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相应的第二预留孔。具体的,第二紧固组件的第三螺钉40穿过减震装置和第三连接板13并螺纹连接于所述L型连接件50的一端,所述L型连接件5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
通过第三螺钉40的一端依次穿过位于第三连接板13一侧的防护板5、第三连接板13上的第五连接孔131以及位于第三连接板13另一侧的防护板5,并螺纹连接于L型连接件50的一端,使得L型连接件50的一端的端面抵压于所述防护板5。如图5所示,所述L型连接件50的另一端设有第六连接孔501,通过第五螺钉(图中未示出)贯穿第六连接孔501并旋入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相应的第二预留孔内。
至于是穿设于哪两个第五连接孔131的第三螺钉40中连接于L型连接件50是根据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需要避让零部件的位置确定。
如图6和8所示,所述固定架14包括一侧连接于支撑板15的固定板141,两个设于固定板141另一侧且关于所述固定板141对称分布的套设架142,所述SCR箱由两个所述套设架142支撑。所述卡箍2设有两个,每个卡箍2穿过相应的所述套设架142并紧贴所述SCR箱设置,所述SCR箱夹设于所述卡箍2和所述套设架142之间。
两个所述套设架142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141长度方向(图8中L方向)的两端;每个所述套设架142包括沿所述固定板141宽度方向(图8中W方向)分布且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固定板1421,及沿固定板141的宽度方向分布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421设置的第二固定板1422;每个所述套设架142位于固定板141宽度方向同一端的第一固定板1421和第二固定板1422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套设架142的第二固定板1422位于该套设架142的第一固定板1421靠近另一所述套设架142的一侧。
所述套设架142还包括由两个第一固定板1421以及两个第二固定板1422支撑的弧形板1423;所述弧形板1423用于支撑所述SCR箱。将卡箍2的一端从弧形板1423、两个固定板1421以及两个固定板1422围成的腔室穿过后,将SCR箱放置到两个套设架142的弧形板1423后,使卡箍2穿过所述腔室的部分紧贴弧形板1423,同时使得卡箍2的其他部分紧贴SCR箱,而后通过销轴将卡箍2开口的两端紧固起来,即可实现SCR箱的固定。
采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发动机固定SCR箱时,对SCR箱进行结构模态计算发现,一阶模态频率能够达到90.04Hz以上,二阶模态频率能够达到95.54Hz以上,三阶模态频率能够达到103.7Hz以上;而SCR箱的模态频率一般要求达到86Hz以上即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固定SCR箱时,SCR箱的模态频率完全满足要求,即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本体1的隔震作用以及减震装置的减震作用,发动机的震动不会对SCR箱的工作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新的尾气排放方案后SCR箱无法布置在整车车架上的问题,同时保证了经过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的震动不会影响SCR箱的工作;提升了WP9H机型发动机在不同行业产品适应性,保证了工程机械车辆的尾气排放能够满足国四排放标准,降低整车设计成本。
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中的发动机本体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发动机,只需根据发动机型号将固定支架的具体结构做相应的更改即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本体,和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支架本体(1),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卡箍(2),及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减震装置;所述卡箍(2)用于卡紧SCR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与所述卡箍(2)连接的第一支架(11),及连接于第一支架(11)且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机体的第二支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位于卡箍(2)和第二支架(12)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的连接位置设有所述减震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2)与所述第一支架(11)通过销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22),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所述第二连接板(12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1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22)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机体上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预留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于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所述支架本体(1)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位置设有所述减震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第三连接板(13),用于固定卡箍(2)的固定架(14),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13)和所述固定架(14)的支撑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通过紧固结构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上;所述减震装置通过所述紧固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包括第一紧固组件,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钉(40)和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的第四螺钉(60),所述第一紧固组件的第三螺钉(40)穿过所述减震装置和第三连接板(13)并螺纹连接于第四螺钉(60)的一端,所述第四螺钉(6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组件,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钉(40)和L型连接件(50),第二紧固组件的第三螺钉(40)穿过减震装置和第三连接板(13)并螺纹连接于所述L型连接件(50)的一端,所述L型连接件(5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缸盖。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4)包括连接于支撑板(15)的固定板(141),以及设于固定板(141)的套设架(142);所述卡箍(2)穿过相应的所述套设架(142)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设架(142)上设有支撑所述SCR箱的弧形板(1423)。
CN201721832609.0U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1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2609.0U CN207761762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2609.0U CN207761762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1762U true CN207761762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3260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1762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17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5675A (zh) * 2019-04-08 2019-06-21 锋宏泰尼克精密件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筒体固定用可调节支架高度的轧带套件
CN111271159A (zh) * 2020-04-01 2020-06-12 重庆铱格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5675A (zh) * 2019-04-08 2019-06-21 锋宏泰尼克精密件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筒体固定用可调节支架高度的轧带套件
CN111271159A (zh) * 2020-04-01 2020-06-12 重庆铱格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042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stening an exhaust gas converter module
JP2013506806A (ja) 自動車用のcngコンテナーの治具及び取付け具
CN207761762U (zh) 一种发动机
CN102943833B (zh) 减振单元、减振装置及应用该减振装置的发动机试验系统
CN204547752U (zh) 用于车辆的消声器安装装置及自卸车
JP2012017836A (ja) ディーゼル機関の防振方法
CN104554307A (zh) 动车组车体及其内风挡安装结构
CN103661609B (zh) 一种汽车车身与副车架安装结构
CN205423668U (zh) 黏弹性减振器
CN201963381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连接结构
CN218232975U (zh) 锁紧夹及钢轨吸振器
CN203395066U (zh) 吸振器
CN209692523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的连接结构
CN202811032U (zh) 发动机排气歧管隔热罩
CN103625276B (zh) 一种cng高压储气瓶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CN213838738U (zh) 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布置安装结构及发动机
CN115628162A (zh) 一种发动机空滤的支撑组件
CN210240425U (zh) 一种氮气弹簧用锁止装置
CN202806750U (zh) 一种内燃动车用传动箱安装座弹性支承
SE538989C2 (sv) Monteringsanordning vid ett fordon
CN202360674U (zh) 新型车用传动轴扭振吸振器装置
CN203009478U (zh) 发动机罩盖的连接装置及汽车发动机
CN208085810U (zh) 连接结构及减震器总成
CN220622594U (zh) 一种轨道车轮降噪阻尼环连接装置
CN110450746A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侧防护装置横管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