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1240U - 管道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道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81240U CN207581240U CN201721762629.5U CN201721762629U CN207581240U CN 207581240 U CN207581240 U CN 207581240U CN 201721762629 U CN201721762629 U CN 201721762629U CN 207581240 U CN207581240 U CN 207581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crossbeam
- conveying device
- lifting part
- support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运输装置。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起吊装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所述起吊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且所述起吊装置的两端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进行上下摆动,以用于将管道起吊。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施工过程中吊装大口径管道的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在在施工现场较为普遍,在施工现场管道吊装运输工作大部分由起重机机械和拖车完成,有时候单根管道运输会使用叉车,叉车的工作范围限制在小口径管道或者长度较小的大口径管道,当某处施工需要更换或者增加一段较长的大口径管道,并且位置位于狭窄路段,使用起重机械和运输车辆成本较高,叉车又无法完成时。
因此如何解决在吊装大口径管道的成本高、效率低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运输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施工过程中吊装大口径管道的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起吊装置;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所述起吊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且所述起吊装置的两端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进行上下摆动,以用于将管道起吊。
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包括:第一吊装件、第二吊装件和横梁;
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且所述横梁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进行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吊装件和所述第二吊装件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件和所述第二吊装件用于与管道的两端连接,以将管道起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装件包括吊环和吊带;
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吊带的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所述吊带的另一端用于起吊管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装件包括吊钩和手拉葫芦;
所述吊钩设置在所述横梁远离所述吊环的一端,所述手拉葫芦的与所述吊钩连接,且所述手拉葫芦用于起吊管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两端还设置有推杆和横向拉杆;
所述推杆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吊装件的一端,所述横向拉杆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吊装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加固件;
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横梁靠近所述第二吊装件的一端,所述加固件用于提高所述横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包括:槽钢、连杆和斜拉杆;
所述槽钢与所述连杆垂直设置,所述斜拉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拉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槽钢的两侧,所述斜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槽钢连接,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端,且所述连杆与所述横梁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梁和两个副梁;
两个所述副梁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两端,所述副梁的下端设置有两根门柱,且两根所述门柱间隔设置,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两根所述门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轮胎;
所述轴承座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设置在两根门柱上,所述轮胎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副梁能够相对所述主梁进行伸缩,以调节两个所述副梁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起吊装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所述起吊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且所述起吊装置的两端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进行上下摆动,以用于将管道起吊。采用上述的方案,在需要移动管道时,由于,支撑架的上设置了两个移动组件,可以使整体的运输装置移动至管道的所在的位置,在将起吊装置的一端摆动至与管道接近,然后将管道的一端吊装,再将起吊装置的另一端摆动至与管道的另一端接近的位置,将管道的另一端吊装,并调整管道的位置,使起吊装置恢复平衡,移动支撑架将管道运输到指定的位置。通过管道运输装置转运管道能够省去汽车吊吊装、运输车运输和起重机械卸车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单管道运输效率,从而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施工过程中吊装大口径管道的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固定件的主视图。
图标:100-支撑架;200-起吊装置;110-移动组件;120-主梁;130-副梁;210-第二吊装件;220-横梁;230-加固件;240-第一吊装件;111-轮胎;112-轴承座;131-门柱;211-吊钩;212-手拉葫芦;221-推杆;222-横向拉杆;231-槽钢;232-连杆;233-斜拉杆;241-吊环;242-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架100和起吊装置200;
所述支撑架100上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110,所述起吊装置20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0的顶端,且所述起吊装置200的两端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100的顶端进行上下摆动,以用于将管道起吊。
其中,支撑架100优选为门式框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架100和起吊装置200;所述支撑架100上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110,所述起吊装置20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0的顶端,且所述起吊装置200的两端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100的顶端进行上下摆动,以用于将管道起吊。采用上述的方案,在需要移动管道时,由于,支撑架100的上设置了两个移动组件110,可以使整体的运输装置移动至管道的所在的位置,在将起吊装置200的一端摆动至与管道接近,然后将管道的一端吊装,再将起吊装置200的另一端摆动至与管道的另一端接近的位置,将管道的另一端吊装,并调整管道的位置,使起吊装置200恢复平衡,移动支撑架100将管道运输到指定的位置。通过管道运输装置转运管道能够省去汽车吊吊装、运输车运输和起重机械卸车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单管道运输效率,从而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施工过程中吊装大口径管道的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200包括:第一吊装件240、第二吊装件210和横梁220;
所述横梁22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0的顶端,且所述横梁22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100进行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吊装件240和所述第二吊装件210设置在所述横梁220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件240和所述第二吊装件210用于与管道的两端连接,以将管道起吊。
其中,第一吊装件240将和第二吊装件210可结构相同,均包括驱动电机、卷筒、齿轮和链条,驱动电机、卷筒和齿轮均设置在横梁220的一端,链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齿轮上或横梁220上,链条的另一端设置在卷筒上,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卷筒转动,以使卷筒和齿轮之间的链条的长度变长或变短,以使链条能够穿过管道的底端,将管道进行起吊。
横梁220与支撑架100的顶端铰接。
本实施例中,横梁220设置在支撑架100的顶端,并且能够相对支撑架100进行相对的摆动,横梁220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架10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在吊装管道时,先将第一吊装件240的一端摆动至靠近管道的一端,将管道的一端起吊,再将第二吊装件210摆动至管道的另一端将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吊装件210上,实现对管道的吊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装件240包括吊环241和吊带242;
所述吊环241设置在所述横梁220的一端,所述吊带242的一端与所述吊环241连接,所述吊带242的另一端用于起吊管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装件210包括吊钩211和手拉葫芦212;
所述吊钩211设置在所述横梁220远离所述吊环241的一端,所述手拉葫芦212的与所述吊钩211连接,且所述手拉葫芦212用于起吊管道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吊装管道时,在确保需运输的大口径管道的被垫起,垫起的高度应不影响所述手拉葫芦212和吊带242的穿入,将支撑架100移动到大口径管道正上方,然后将横梁220一端下压与大口径管道上表面接触,然后将吊带242从大口径管道底面穿入,由于,吊带242固定在吊环241上,吊带242穿过后即将大口径的管道的一端吊装,然后将手拉葫芦212的链条从大口径管道另一端底部穿入,手拉葫芦212固定在吊钩211上,然后拉动手拉葫芦212将大口径管道向上提起,使大口径管道前后保持平衡,从而完成对大口径管道的吊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横梁220的两端还设置有推杆221和横向拉杆222;
所述推杆221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吊装件240的一端,所述横向拉杆222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吊装件210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在将大口径管道吊装完成之后,通过推杆221和横向拉杆222将支撑架100进行移动,实现对大口管道的移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固定件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200还包括:加固件230;
所述加固件230设置在所述横梁220靠近所述第二吊装件210的一端,所述加固件230用于提高所述横梁220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在横梁220靠近第二吊装件210的一端设置了加固件230,加固件230的设置可以提高横梁220工作中的稳定性,且便于横向拉杆222的设置,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230包括:槽钢231、连杆232和斜拉杆233;
所述槽钢231与所述连杆232垂直设置,所述斜拉杆233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拉杆233对称设置在所述槽钢231的两侧,所述斜拉杆233的一端与所述槽钢231连接,所述斜拉杆23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232连接,所述连杆232设置在所述横梁220上端,且所述连杆232与所述横梁220相互垂直。
本实施中,槽钢231垂直于连杆232设置,且连杆232与横梁220垂直,即槽钢231垂直与横梁220的Z向,连杆232与横梁220X向垂直,且在槽钢231与连杆232之间还设置了两个斜栏杆,两个斜拉杆233对称设置在槽钢231的两侧,这样,可以提高横梁220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的可能,提高使用者的安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装置的支撑架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100包括主梁120和两个副梁130;
两个所述副梁130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梁120的两端,所述副梁130的下端设置有两根门柱131,且两根所述门柱131间隔设置,所述移动组件110设置在两根所述门柱131之间。
其中,副梁130和主梁120均为厚壁管道。
本实施例中,两个副梁130对称设置在主梁120的两端,并在每个副梁130的下端设置有两根门柱131,移动组件110设置在两根门柱131之间,移动组件110可拆卸地设置在两根门柱131之间,在具体移动支撑架100时,移动组件110的移动即可带动支撑架100移动,从而实现将支撑架100上的起吊的大口径管道进行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110包括轴承座112和轮胎111;
所述轴承座112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112分别设置在两根门柱131上,所述轮胎111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座112之间。
本实施例中,每根门柱131上均设置有一个用于轴承穿过的轴承孔,且每根立柱上轴承孔的位置相同,轴承座112设置在轴承孔的位置,轮胎111设置一侧的两个立柱之间,通过轴承将轮胎111设置在一侧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副梁130能够相对所述主梁120进行伸缩,以调节两个所述副梁130之间的间距。
其中,副梁130能够相对主梁120进行伸缩方式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副梁130的直径小于主梁120的直径,并将主梁120内部两端分别设置两个液压伸缩气缸,两个液压伸缩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以两个副梁130连接,通过液压伸缩气缸的伸缩,以调节两个副梁130之间的间距。
再有,可以在主梁120内部两端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凸起或凹槽,在副梁130靠近主梁12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或凹槽匹配的环形凹槽或是环形凸起,以实现主梁120和副梁130之间位置的相对调节。
还有,可在主梁120内部设置对称设置有两个滑道,副梁130的边沿设置在两个滑道之间,这样,副梁130与主梁120之间即可以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实现调节两个副梁130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副梁130能够相对主梁120进行伸缩,在面对狭窄道路时,可以自由调整支撑架100的宽度,灵活自有的行使,将管道有效运输至指定位置,运输平稳、安全,移动灵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起吊装置;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所述起吊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且所述起吊装置的两端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进行上下摆动,以用于将管道起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第一吊装件、第二吊装件和横梁;
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且所述横梁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进行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吊装件和所述第二吊装件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件和所述第二吊装件用于与管道的两端连接,以将管道起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件包括吊环和吊带;
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吊带的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所述吊带的另一端用于起吊管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装件包括吊钩和手拉葫芦;
所述吊钩设置在所述横梁远离所述吊环的一端,所述手拉葫芦的与所述吊钩连接,且所述手拉葫芦用于起吊管道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还设置有推杆和横向拉杆;
所述推杆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吊装件的一端,所述横向拉杆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吊装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加固件;
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横梁靠近所述第二吊装件的一端,所述加固件用于提高所述横梁的稳定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包括:槽钢、连杆和斜拉杆;
所述槽钢与所述连杆垂直设置,所述斜拉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拉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槽钢的两侧,所述斜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槽钢连接,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端,且所述连杆与所述横梁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梁和两个副梁;
两个所述副梁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两端,所述副梁的下端设置有两根门柱,且两根所述门柱间隔设置,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两根所述门柱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轮胎;
所述轴承座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设置在两根门柱上,所述轮胎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能够相对所述主梁进行伸缩,以调节两个所述副梁之间的间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62629.5U CN207581240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管道运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62629.5U CN207581240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管道运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81240U true CN207581240U (zh) | 2018-07-06 |
Family
ID=6273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62629.5U Active CN207581240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管道运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812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8561A (zh) * | 2019-04-20 | 2019-06-14 | 徐州易尚饰家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大口径管件平移装置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21762629.5U patent/CN2075812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8561A (zh) * | 2019-04-20 | 2019-06-14 | 徐州易尚饰家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大口径管件平移装置 |
CN109878561B (zh) * | 2019-04-20 | 2024-06-11 | 徐州易尚饰家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大口径管件平移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24855U (zh) | 一种起重机升降装置 | |
CN102303821B (zh) |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 |
CN107654246A (zh) | 隧道用三臂三篮钢拱架安装机及钢拱架施工方法 | |
CN105384094B (zh) | 吊车的操作方法以及吊车 | |
CN110155886B (zh) | 一种可调式建筑起重机 | |
IE42743B1 (en) |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ipes or pipelines | |
CN207581240U (zh) | 管道运输装置 | |
CN202296907U (zh) |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 |
CN104533461B (zh) |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横向移动装置 | |
CN103482488A (zh) | 一种带叉头可自动调平伸缩吊臂工程车 | |
CN101949169B (zh) | 大型管道挖淤机 | |
CN205932963U (zh) | 一种多支腿轮胎式铺轨起重机 | |
CN212608025U (zh) | 管道抓取移动装置 | |
CN211226069U (zh) | 一种管道施工用起重机械 | |
CN210597308U (zh) | 一种钢管桩拔桩器 | |
CN209835475U (zh) | 一种自爬式重型提升机 | |
CN204000636U (zh) | 行走式桥梁防撞墙模板吊装装置 | |
CN207795282U (zh) | 一种隧道钢拱架台车 | |
CN207862788U (zh) | 一种连接于悬灌挂篮上的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 | |
CN210341680U (zh) | 一种门式波形钢腹板安装及悬挑式吊架结构 | |
CN201128882Y (zh) | 桥梁拱肋吊运及支撑支架一体化施工装置 | |
CN210973587U (zh) | 一种小型移动吊装机 | |
CN206588506U (zh) | 一种大型罐体焊接升降平台 | |
CN114135325A (zh) | 一种隧道内拱形钢结构拼装设备及方法 | |
CN113481972A (zh) | 一种钢筋笼上料运输及下笼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50000 Industrial North Road 297,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OWER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Industrial North Road 297,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