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2433U - 一种风机盘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盘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22433U CN207422433U CN201721406921.3U CN201721406921U CN207422433U CN 207422433 U CN207422433 U CN 207422433U CN 201721406921 U CN201721406921 U CN 201721406921U CN 207422433 U CN207422433 U CN 2074224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pipe
- fan
- fan coil
- coil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盘管本体,所述风机盘管本体上设置有回风口、风机、出风口和表冷器;所述表冷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盘管本体的内侧,且所述表冷器和所述风机均位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盘管本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除湿的制冷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除湿时,通过制冷系统和风机盘管本体的相互配合,既不会降低室内温度,风机盘管运行的能耗也非常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机盘管。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依靠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空气调节以实现空气环境的舒适性。中央空调包括冷源端(制冷机房)、末端(风机盘管)及连接冷源端和末端的冷冻水循环管路。中央空调的基本原理是从冷源端供给给末端风机盘管7℃的冷冻水,在风机盘管中与室内循环空气换热,把室内空气温度降低到24℃,同时把室内空气中多余的湿度冷凝除去,最终得到温度和湿度均适中的舒适环境。
从全年来看,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相当比例的天数是不需要供冷的,此时外界环境温度已经处于空调目标温度附近甚至更低。但是,对于某些特殊地区,如纬度较低的沿海潮湿地区,在春、秋、冬季节里不供冷的时间段内虽然气温不高,但室内空气湿度较高,使得人的舒适感较差。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如果通过开启中央空调系统来达到除湿的目的,一则使得室内空气温度降低,使人感到冷冻不舒适;二则中央空调系统在低效率的部分负荷率下运行,能耗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盘管,在无须开启中央空调系统的情况下,仅依靠自带除湿功能的制冷系统的运行即可解决非供冷季节的除湿问题,既节能又提高了人体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盘管本体,所述风机盘管本体上设置有回风口、风机、出风口和表冷器;
所述表冷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盘管本体的内侧,且所述表冷器和所述风机均位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盘管本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除湿的制冷系统。
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盘管和冷凝盘管,所述压缩机通过蒸发盘管出口管与所述蒸发盘管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凝盘管入口管与所述冷凝盘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通过蒸发盘管入口管与所述蒸发盘管连接,所述节流阀通过冷凝盘管出口管与所述冷凝盘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表冷器内部设置有水路盘管,所述水路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冷冻水入口管和冷冻水出口管。
优选的,所述水路盘管呈U型。
优选的,所述水路盘管包括前排盘管和后排盘管,所述前排盘管和所述后排盘管均由若干组盘管组成。
优选的,所述蒸发盘管为所述前排盘管中的一组盘管,所述冷凝盘管为所述后排盘管中的一组盘管。
优选的,所述前排盘管和所述后排盘管并列设置,且所述前排盘管位于靠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所述后排盘管则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表冷器的下侧还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固定在所述风机盘管本体上,所述接水盘通过管道连接至室外。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风机盘管在无须开启中央空调系统的情况下,能够仅依靠自带除湿功能的制冷系统即可解决非供冷季节的除湿问题。
2、本风机盘管将冷凝盘管设置在蒸发盘管的下风口,这样被蒸发盘管冷却后的室内空气在流经冷凝盘管外侧时与冷凝盘管内部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流经的空气温度升高的同时也冷却了冷凝盘管内部制冷剂,不仅只实现了除湿不降温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运转效率,使制冷剂达到降温的效果。
3、本风机盘管将水路盘管上的两组管排分别改造为蒸发盘管和冷凝盘管,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也方便了在原有风机盘管上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回风口;2、风机;3、风机盘管本体;4、冷冻水入口管;5、出风口;6、冷冻水出口管;7、接水盘;8、冷凝盘管出口管;9、节流阀;10、蒸发盘管入口管;11、制冷系统;12、压缩机;13、冷凝盘管入口管;14、蒸发盘管出口管;15、蒸发盘管;16、冷凝盘管;17、水路盘管;18、表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盘管本体3,风机盘管本体3包括风机2、回风口1、出风口5、表冷器18和制冷系统。通过制冷系统和风机盘管本体的相互配合,既不会降低室内温度,风机盘管运行的能耗也非常低。具体的,回风口1设置在风机盘管本体3的下侧,出风口5设置在回风口1的右侧,风机2设置在风机盘管本体3的内部,表冷器18固定安装在风机盘管本体3的内部,且表冷器18设置在回风口1和出风口5之间,表冷器18上设置有水路盘管17,水路盘管17呈蛇形弯曲在表冷器18内,水路盘管17的一端通过冷冻水入口管4连接至中央空调系统冷源端,水路盘管17的另一端连接至冷冻水出口管6。当中央空调系统正常向末端供给冷冻水的时候,来自中央空调系统冷源端的冷冻水从冷冻水入口管4进入风机盘管本体3的表冷器18中,流经连通的蛇形水路盘管17后,经冷冻水出口管6排出风机盘管本体3的表冷器18。在风机2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回风口1进入风机盘管本体3,流经表冷器18外侧的金属翅片并与水路盘管17中的冷冻水进行换热,空气的温度降低,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被部分冷凝成液态水(即除湿),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达到舒适性要求的目标,最后空气经出风口5送回室内。
为了方便冷凝后的液态水流出风机盘本体3,在表冷器18的下侧还设置有接水盘7,接水盘7固定在风机盘管本体3上,所述接水盘7通过管道连接至室外,以便除湿产生的冷凝液态水汇聚到接水盘7中,然后经管道排至室外。
此外,风机盘管本体3内还设置有制冷系统11,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2、冷凝盘管16、蒸发盘管15、冷凝盘管入口管13、冷凝盘管出口管8、蒸发盘管入口管10、蒸发盘管出口管14和节流阀9;压缩机12通过冷凝盘管入口管13连接至冷凝盘管16的入口,冷凝盘管16的出口连接至冷凝盘管出口管8,冷凝盘管出口管8通过节流阀9连接至蒸发盘管入口管10,蒸发盘管入口管10连接至蒸发盘管15的入口,蒸发盘管15的出口通过蒸发盘管15连接回压缩机12。
由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经冷凝盘管入口管13进入冷凝盘管16,在冷凝盘管16中被流经冷凝盘管16外侧的循环空气冷却,然后经冷凝盘管出口管8排出,再经节流阀9节流降压后由蒸发盘管入口管10流入蒸发盘管15,经节流阀9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在蒸发盘管15中蒸发吸热,使得流经蒸发盘管15外侧的室内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部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完成除湿目标。蒸发后的制冷剂经蒸发盘管出口管14回到压缩机12,完成一个封闭的循环。
具体的,蒸发盘管15和冷凝盘管16前后相邻,且蒸发盘管15位于冷凝盘管16的空气侧上游,即蒸发盘管15位于靠近回风口1的一侧,冷凝盘管16则位于靠近出风口5的一侧。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室内空气流经蒸发盘管15外侧的翅片的时候,会在制冷系统11作用下冷却到低于露点温度不仅达到了除湿的目的,同时也使室内循环的空气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室内的舒适感降低。将冷凝盘管16设置在蒸发盘管15的后侧,这样被蒸发盘管15冷却后的室内空气在流经冷凝盘管16外侧时与冷凝盘管16内部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流经的空气温度升高的同时也冷却了冷凝盘管16内部制冷剂。不仅实现了除湿不降温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运转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水路盘管17包括前排盘管和后排盘管,前排盘管和后排盘管均由若干组U形盘管组成,蒸发盘管15为前排盘管中的一组U型盘管,冷凝盘管16为后排盘管中的一组U型盘管。前排盘管和后排盘管并列设置,且前排盘管位于靠近回风口1的一侧,后排盘管则位于靠近出风口5的一侧。将水路盘管17上的两组盘管分别改造为蒸发盘管15和冷凝盘管16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也方便了在原有风机盘管上的改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盘管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当中央空调系统正常向末端供给冷冻水的时候,来自中央空调系统冷源端的冷冻水从冷冻水入口管4进入风机盘管本体3的表冷器18中,流经连通的蛇形水路盘管17后,经冷冻水出口管6排出风机盘管本体3的表冷器18。
在风机2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回风口1进入风机盘管本体3,流经表冷器18外侧的金属翅片并与水路盘管17中的冷冻水进行换热,空气的温度降低,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被部分冷凝成液态水(即除湿),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达到舒适性要求的目标,最后经出风口5送回室内。除湿产生冷凝的液态水则汇聚到接水盘7中,经管道排至室外。在上述中央空调系统正常向末端供给冷冻水的工况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系统11不参与运行。
当环境温度接近舒适性目标温度(24℃左右)甚至更低时,中央空调系统处于停止向末端供给冷冻水的停机工况。但对于低纬度或沿海地区来说,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仍可能很高,人体的舒适感很差,空气调节仍然有除湿的需求(但没有显热降温的负荷需求)。
此时,若仍旧开启中央空调系统,通过供给冷冻水给风机盘管本体进行除湿,则一方面中央空调系统处于部分负荷率的低效率工况运行,能源浪费大,另一方面还会在除湿的过程中持续降低室内温度,使得人的体感寒冷,不能起到增加舒适度的目的。
因此,在上述冷冻水停止供给的情况下,开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系统11,由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经冷凝盘管入口管13进入冷凝盘管16,在其中被流经表冷器18的循环空气冷却,然后经冷凝盘管出口管8排出,再经节流阀9节流降压后由蒸发盘管入口管10流入蒸发盘管15,在其中蒸发吸热,使得流经其外侧的室内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部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完成除湿目标。蒸发后的制冷剂经蒸发盘管出口管14回到压缩机12,完成一个封闭的循环。
在上述制冷系统11循环运行的同时,室内空气也在风机2的驱动下在风机盘管本体3内循环流动。潮湿的空气依次经回风口1和风机2到达表冷器18,其中大部分的空气只是穿过表冷器18的翅片,未被降温除湿,但少部分的空气则流经前述蒸发盘管15外侧的翅片,并被制冷系统11冷却到低于露点温度并达到冷凝除湿目的的状态,除湿产生的液态冷凝水经接水盘7排至室外。这部分被除掉湿度的空气温度也同时降低了,但因为其离开蒸发盘管15外侧的翅片后立即又进入了冷凝盘管16外侧的翅片,并在此处被加热回基本等于其除湿前的温度状态,由此实现了只除湿不降温的目标。
根据上述实施原理,一方面,室内空气的湿度会被持续降低,从而达到人体舒适的状态。另一方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盘管进行除湿,只需要额外增加一个驱动小型制冷系统11运行的较小能耗,这与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供给冷冻水除湿的方式相比,能耗大幅度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盘管本体能够有效解决高湿地区在春、秋、冬等非供冷季节的室内节能除湿问题。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盘管本体,所述风机盘管本体上设置有回风口、风机、出风口和表冷器;
所述表冷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盘管本体的内侧,且所述表冷器和所述风机均位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盘管本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除湿的制冷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盘管和冷凝盘管,所述压缩机通过蒸发盘管出口管与所述蒸发盘管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凝盘管入口管与所述冷凝盘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通过蒸发盘管入口管与所述蒸发盘管连接,所述节流阀通过冷凝盘管出口管与所述冷凝盘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内部设置有水路盘管,所述水路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冷冻水入口管和冷冻水出口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盘管呈U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盘管包括前排盘管和后排盘管,所述前排盘管和所述后排盘管均由若干组盘管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盘管为所述前排盘管中的一组盘管,所述冷凝盘管为所述后排盘管中的一组盘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盘管和所述后排盘管并列设置,且所述前排盘管位于靠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所述后排盘管则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的下侧还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固定在所述风机盘管本体上,所述接水盘通过管道连接至室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6921.3U CN207422433U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一种风机盘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6921.3U CN207422433U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一种风机盘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22433U true CN207422433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1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06921.3U Active CN207422433U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一种风机盘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22433U (zh) |
-
2017
- 2017-10-27 CN CN201721406921.3U patent/CN2074224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29759B (zh) | 一种辐射空调用新风控温除湿系统及控温除湿方法 | |
CN105352042B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2844635B (zh) | 具有连续膨胀的制冷系统以及方法 | |
CN206094356U (zh) | 一种基于热泵热回收及双蒸发温度的高效新风除湿机 | |
CN100588885C (zh) | 等温除湿空调器 | |
CN112050618B (zh) | 三效热回收型混风式热泵烘干系统及其应用 | |
CN106895520A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恒温、恒湿、恒氧空调机组 | |
CN102628626A (zh) | 一种空调除湿蒸发式冷凝三工况冷热水机组 | |
CN105020807B (zh) | 过冷型热泵式溶液调湿与蒸发冷却复合的空调系统 | |
CN205481659U (zh) | 恒温恒湿毛细管空调新风双冷源除湿系统 | |
CN202254035U (zh) | 紧凑型再循环管式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机组 | |
CN204593668U (zh) | 适用于地铁环控系统内具有通风功能的空调系统 | |
CN202562130U (zh) | 一种空调除湿蒸发式冷凝三工况冷热水机组 | |
CN205593083U (zh) | 一种适用湿热地区的多级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装置 | |
CN112710100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671835B (zh) |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及方法 | |
CN207422433U (zh) | 一种风机盘管 | |
CN206786902U (zh) | 冷水系统、除湿机、空调及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 | |
CN206875643U (zh) | 复合冷源冷水机组 | |
JP2010071497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1041470U (zh) | 一种制冷系统 | |
CN105571020B (zh) | 一种适用湿热地区的多级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装置 | |
CN2397415Y (zh) | 一种调温除湿机 | |
CN104613673B (zh) | 一种喷射‑吸收式制冷除湿机组 | |
CN106839171A (zh) | 冷水系统、除湿机、空调及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