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5731U -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45731U CN207345731U CN201820085426.5U CN201820085426U CN207345731U CN 207345731 U CN207345731 U CN 207345731U CN 201820085426 U CN201820085426 U CN 201820085426U CN 207345731 U CN207345731 U CN 2073457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mper
- protective shell
- mounting base
- shell
- ca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包括设置在汽车主体前后两端的保险杠主体,所述保险杠主体包括与汽车主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座和与安装座平行设置的承撞板,所述承撞板正对安装座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伸缩杆,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伸缩杆相对应的伸缩安装孔,所述伸缩杆插入伸缩安装孔内,且位于承撞板与安装座之间的伸缩杆杆身上套设有承撞缓冲弹簧,所述保险杠主体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设置在保险杠主体正面的正面保护壳和设置在保险杠主体两端的拐角保护壳,所述正面保护壳和拐角保护壳上设置有碰撞传感器,能够降低保险杠的使用成本,防止汽车的拐角记忆底盘受到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一般汽车的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
保险杠属于易耗部件,只要发生正面碰撞,无论后果严重与否,一旦损坏就必须整体更换。这很大程度上给车主带来了沉重的使用成本,同时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主旨相违背,同时现有的保险杠只能为汽车的前后两端提供保护,对于汽车的拐角以及底盘则无法保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保险杠的使用成本,防止汽车的拐角记忆底盘受到损坏的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包括设置在汽车主体前后两端的保险杠主体,所述保险杠主体包括与汽车主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座和与安装座平行设置的承撞板,所述承撞板正对安装座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伸缩杆,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伸缩杆相对应的伸缩安装孔,所述伸缩杆插入伸缩安装孔内,且位于承撞板与安装座之间的伸缩杆杆身上套设有承撞缓冲弹簧;
所述保险杠主体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设置在保险杠主体正面的正面保护壳和设置在保险杠主体两端的拐角保护壳,所述正面保护壳和拐角保护壳上设置有碰撞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保护壳由若干安装件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保护壳和拐角保护壳的下端设置有底部保护壳,所述底部保护壳上也设置有碰撞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保护壳的高度与汽车主体的底盘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主体内部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碰撞传感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险杠主体以及在保险杠主体上设置保护壳,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很好地保护车辆以及其内人员的安全,由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被撞体会先与保护壳,若撞击的力度较小,则只会使保护壳被破坏,从而保护了保险杠,从而在车辆发生轻微碰撞后无需更换保险杠主体,降低了汽车的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险杠的主体的设置拐角保护壳,在汽车转弯以及倒车时能后为汽车提供保护,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正面保护壳由若干安装件组成,其中一块安装件被撞击而损坏时不会影响其他安装件的性能,从而可以正对性地更换损坏的安装件,避免一旦发生碰撞就要更换整个正面保护壳,从而降低保护壳的使用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中的正面保护壳、拐角保护壳和底部保护壳上均设置有碰撞传感器,并且碰撞传感器与设置在汽车主体内部的警报器相连,这样一旦正面保护壳、拐角保护壳和底部保护壳与物体发生碰撞就会驱使警报器,提醒汽车主体内部的驾驶者,同时底部保护壳的高度与汽车主体的底盘高度相同,一旦设置在底部保护壳上的碰撞传感器,则说明汽车主体的底盘无法通过该路段,防止汽车主体被路面上的凸起处顶起,避免汽车主体的底盘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汽车主体;2-保险杠主体;3-安装座;4-承撞板;5-伸缩杆;6-伸缩安装孔;7-承撞缓冲弹簧;8-保护壳;9-正面保护壳;10-拐角保护壳;11-碰撞传感器;12-若干安装件;13-底部保护壳;14-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包括设置在汽车主体1前后两端的保险杠主体2,所述保险杠主体2包括与汽车主体1固定连接的安装座3和与安装座3平行设置的承撞板4,所述承撞板4正对安装座3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伸缩杆5,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与伸缩杆5相对应的伸缩安装孔6,所述伸缩杆5插入伸缩安装孔6内,且位于承撞板4与安装座3之间的伸缩杆5杆身上套设有承撞缓冲弹簧7。
在本使用新型中,当车辆的前后两端发生碰撞时,撞击的承受体为保险杠主体2,从而有效保护汽车主体1,防止汽车主体1内部的人员受到伤害,而在保险杠主体2中,安装座3与汽车主体1固定连接,其位于承撞板4的内侧,也会受到承撞板4的保护,当承撞板4受到撞击后会向后方的安装座3移动,而在其移动时,设置在其上的伸缩杆5会逐渐插入安装孔6内,同时套设在伸缩杆5外部的承撞缓冲弹簧7也会逐渐被压缩,吸收承撞板4的动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承撞板4作为承受撞击的主体,其由钢板等结构强度高的材料制成,使其在被撞击时不会出现断裂或形变,当其上的某个点受到撞击时,整个承撞板4都会向后移动,从而使得所有的承撞缓冲弹簧7都能够吸收动能,从而有效减缓碰撞的冲击力,保护车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险杠主体2连接有保护壳8,所述保护壳8包括设置在保险杠主体2正面的正面保护壳9和设置在保险杠主体2两端的拐角保护壳10,所述正面保护壳9由若干安装件12组成,所述正面保护壳9和拐角保护壳10上设置有碰撞传感器11,所述正面保护壳9和拐角保护壳10的下端设置有底部保护壳13,所述底部保护壳13上也设置有碰撞传感器11,所述底部保护壳13的高度与汽车主体1的底盘高度相同,所述汽车主体1内部设置有警报器14,所述警报器14与碰撞传感器11相连。
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在实际用车时,出现强烈碰撞的可能性较小,而出现轻微碰撞的可能小较大,当保险杠只要发生正面碰撞,无论后果严重与否,一旦损坏就必须整体更换。这很大程度上给车主带来了沉重的使用成本,同时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主旨相违背。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壳8,在发生剧烈碰撞时,碰撞的发生会先损坏保护壳8,再损坏保险杠主体2,保护壳8在损坏的过程中也能降低一部分碰撞的冲击力,从而为汽车的安全提供保护,当冲击力较小时,碰撞的发生只会损坏保护壳8,从而保护了保险杠主体2,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降低保险杠的使用成节约资源,也能降低一部分碰撞的冲击力,从而为汽车的安全提供保护,当汽车拐弯或倒车时,常常会使汽车的拐角与一些物体发生碰撞,这样也会损坏汽车主体1,通过设置拐角保护壳,可以很好地保护汽车主体1。
值得说明的时,上述说明中的正面保护壳9由若干安装件12组成,其中一块安装件12被撞击而损坏时不会影响其他安装件12的性能,从而可以正对性地更换损坏的安装件1,避免一旦发生碰撞就要更换整个正面保护壳9,从而降低保护壳8的使用成本。
在上述说明未被提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正面保护壳9、拐角保护壳10和底部保护壳13上均设置有碰撞传感器11,并且碰撞传感器11与设置在汽车主体1内部的警报器14相连,这样一旦正面保护壳9、拐角保护壳10和底部保护壳13与物体发生碰撞就会驱使警报器14,提醒汽车主体1内部的驾驶者,同时底部保护壳13的高度与汽车主体1的底盘高度相同,一旦设置在底部保护壳13上的碰撞传感器11,则说明汽车主体1的底盘无法通过该路段,防止汽车主体1被路面上的凸起处顶起,避免汽车主体1的底盘受到损坏。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主体(1)前后两端的保险杠主体(2),所述保险杠主体(2)包括与汽车主体(1)固定连接的安装座(3)和与安装座(3)平行设置的承撞板(4),所述承撞板(4)正对安装座(3)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伸缩杆(5),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与伸缩杆(5)相对应的伸缩安装孔(6),所述伸缩杆(5)插入伸缩安装孔(6)内,且位于承撞板(4)与安装座(3)之间的伸缩杆(5)杆身上套设有承撞缓冲弹簧(7);
所述保险杠主体(2)连接有保护壳(8),所述保护壳(8)包括设置在保险杠主体(2)正面的正面保护壳(9)和设置在保险杠主体(2)两端的拐角保护壳(10),所述正面保护壳(9)和拐角保护壳(10)上设置有碰撞传感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保护壳(9)由若干安装件(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保护壳(9)和拐角保护壳(10)的下端设置有底部保护壳(13),所述底部保护壳(13)上也设置有碰撞传感器(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保护壳(13)的高度与汽车主体(1)的底盘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主体(1)内部设置有警报器(14),所述警报器(14)与碰撞传感器(11)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85426.5U CN207345731U (zh) | 2018-01-18 | 2018-01-18 |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85426.5U CN207345731U (zh) | 2018-01-18 | 2018-01-18 |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45731U true CN207345731U (zh) | 2018-05-11 |
Family
ID=62350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8542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45731U (zh) | 2018-01-18 | 2018-01-18 |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457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3583A (zh) * | 2018-09-04 | 2019-01-25 | 四川理工学院 | 一种纯电动汽车 |
-
2018
- 2018-01-18 CN CN201820085426.5U patent/CN2073457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3583A (zh) * | 2018-09-04 | 2019-01-25 | 四川理工学院 | 一种纯电动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27846A (zh) | 一种多级缓冲吸能式汽车保险杠装置 | |
CN206217824U (zh) | 一种多级缓冲吸能式汽车保险杠装置 | |
CN104590178A (zh) | 一种汽车吸能盒 | |
CN207345725U (zh) | 一种车型防撞梁 | |
CN207345731U (zh) |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 |
CN206254949U (zh) |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 |
CN206551983U (zh) |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 |
CN206633952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5417487U (zh) | 一种汽车后钢梁防撞吸能装置 | |
CN204659642U (zh) | 一种保险杠 | |
CN204801697U (zh) | 防撞梁 | |
CN208730933U (zh) | 一种带限位功能的汽车吸能盒 | |
CN210822128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681954Y (zh) | 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险缓冲装置 | |
CN109866721A (zh) | 一种汽车尾部用减少小碰撞维修成本的防撞梁 | |
CN202294637U (zh) | 用于chb011的后保险杠横梁 | |
CN206049579U (zh) | 一种新型吸能盒 | |
CN201220646Y (zh) | 机动车保险杠 | |
CN201026851Y (zh) | 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 | |
CN208593359U (zh) | 一种用于商用车保险杠的结构组件 | |
CN202115458U (zh) | 一种汽车用伸缩式防撞支架 | |
CN207523789U (zh) | 驱动轴安装结构 | |
CN207274603U (zh) | 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 | |
CN205417486U (zh) |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保险杠 | |
CN207481836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