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2835U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82835U CN207282835U CN201721101915.7U CN201721101915U CN207282835U CN 207282835 U CN207282835 U CN 207282835U CN 201721101915 U CN201721101915 U CN 201721101915U CN 207282835 U CN207282835 U CN 2072828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cover body
- pedestal
- rear end
- accommodating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基座,该基座两侧分别设有导电端子容置槽及一插接槽;一屏蔽板,插设固定于该基座的插接槽内;多个导电端子,插设固定于该基座的导电端子容置槽内;一绝缘罩体,罩覆于该基座前缘,且其上分别设有一第一盖体与一第二盖体;一遮蔽壳体,罩覆该绝缘罩体及基座前缘;使其与绝缘罩体前端形成一可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对接口;一可插设于该插接口内的盖体,该盖体通过该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互夹持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可供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以下简称USB)规格的电连接器结构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可谓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传输界面之一,由于USB界面的方便易用、尺寸小且成本合理,因此在各个不同工作场域都随处可见USB的踪迹。不论是家庭的核心娱乐装置如电视、个人的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或是办公室的工作用计算机、打印机,乃至于汽车的多媒体通讯娱乐系统,时常都依赖USB来进行数据传输的任务。
除了提供方便、快速而又可靠的数据传输外,USB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多媒体电子装置接口的相互连接来进行电力传输,也就是所谓的充电。然而,目前的USB充电最高仍只能提供到7.5瓦的电力,这样的供电规格进化虽然能符合手持式可携装置如手机或音乐媒体播放器(MP3)的充电需求,但通常需耗时较长,且要能满足大尺寸并需消耗较大功率产品如屏幕显示器或笔记本电脑的供电,则是稍嫌不足。
为了更加普及USB在不同装置供电上的应用,并提供携带方便及更轻薄的多媒体电子产品,同时减少因USB插入方向或接线方向错误而发生无法传输的情况,全新的通用串行总线Type C便应运而生。USB国际制定标准协会(USB-IF)于日前宣布了这项名为USBType C接口的标准规范,旨在通过高达100瓦的电力传输量,让各种装置均能通过单独一条USB线缆满足供电需求,使其缩短装置充电时间的优点,更能优化行动应用的便利性。
另外,USB Type C接口将支持各种设备的全新超薄设计,从手机、平板计算机、二合一产品、笔记本电脑到桌面计算机以及其他众多更具体用途的设备。
这项采用业界新标准的薄型接口可以传输数据、电力和视讯,将成为人们结合各种设备传输所需的唯一接口,由于传输数据量的同步大量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相对应的电磁辐射,以致干扰其它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有鉴于此,业界普遍都会以接地方式来降低电磁干扰(EMI)的产生。
但,USB Type C接口由于其导电端子数量较多,且体积也随着变小,除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克服电磁干扰(EMI)的产生外,如何解决在端子数量多的情况下还能稳定制作组装,将会是此产品亟需克服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仍有诸多缺陷,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所衍生的各项缺陷,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以通过插接组合方式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固设置于电连接器上的盖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基座,该基座两侧分别形成一可供对接组装的前端及与前端相对应的后端,该前端上设有一插接槽,该后端上则设有多个导电端子容置槽,而该导电端子容置槽自后端贯穿前端;一屏蔽板,该屏蔽板包括有两个夹持部及连接两个夹持部的连接部,该夹持部前端形成有一接触部,后端则形成有一插接部,使得该屏蔽板通过插接部插设固定于该基座的插接槽内固定;多个导电端子,其包括有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该导电端子自基座后端插设组装定位,组装后的接触部外露于该基部前端,焊接部则外露于基部后端;一绝缘罩体,该绝缘罩体前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末端则设有多个端子槽,而绝缘罩体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开槽,又该容置空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盖体及一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的夹持部朝容置空间弹性延伸设置,该绝缘罩体插设组装于该基座前端,并通过上述端子槽及开槽分别容置该导电端子及该屏蔽板,组装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及屏蔽板两侧的接触部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一遮蔽壳体,罩覆该绝缘罩体及基座前缘;使其与绝缘罩体前端形成一可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插接口,借以供对接连接器电性插接;通过上述组件分别插设组装,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其中,该基座的插接槽两侧分别设有一贯穿至后端的插接口,而该屏蔽板的夹持部后端则形成有一插接部,使得该屏蔽板通过插接部插设固定于该基座的插接口。
其中,该基座外缘设有至少一凸部,而该遮蔽壳体两侧则分别设有与基座凸部相对应的穿孔。
其中,该屏蔽板的夹持部前端形成有一接触部。
其中,该绝缘罩体的容置空间末端则设有多个能够容置导电端子的端子槽。
其中,该绝缘罩体的盖体分别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上、下两侧,使其分别形成一第一盖体及一第二盖体。
其中,该绝缘罩体的容置空间末端则设有多个端子槽借以容置导电端子。
其中,该遮蔽壳体内形成有一包覆空间,且于末端分别延伸有多个焊接部。
其中,该遮蔽壳体末端分别朝外侧方向延伸有一延伸部及自延伸部上折弯的焊接部。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该连接器的盖体包括有一可容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容置空间,使得盖体得以将电连接器完整包覆,而该容置空间顶端则朝对接口方向延伸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卡扣凸部及一卡扣凹部,使其略呈一波浪状结构;当盖体罩覆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上时,该电连接器的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的夹持部夹持于该盖体定位部的卡扣凹部上,并通过卡扣凸部顶抵固定,使得盖体得以稳固与电连接器相互连接固定,避免电连接器于电性焊接过程中,发生盖体脱落的情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又一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再一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盖体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盖体与电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盖体与电连接器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
11-前端
12-后端
13-插接槽
14-插接口
15-导电端子容置槽
16-凸部
2-屏蔽板
21-夹持部
22-连接部
23-接触部
24-插接部
3-导电端子
31-固定部
32-接触部
33-焊接部
4-绝缘罩体
41-容置空间
42-端子槽
43-开槽
44-第一盖体
45-第二盖体
46-夹持部
5-遮蔽壳体
51-包覆空间
52-焊接部
53-穿孔
54-延伸部
6-插接口
7-盖体
71-容置空间
72-定位部
73-卡扣凸部
74-卡扣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列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有:
一基座1,该基座1两侧分别形成一可供对接组装的前端11及与前端11相对应的后端12,该前端11上水平设有一插接槽13,该插接槽13两侧分别设有一贯穿至后端12的插接口14,该后端12上则设有多个自后端贯穿前端的导电端子容置槽15,而基座1外缘则设有多个凸部16;
一屏蔽板2,为金属材质所制成,该屏蔽板2包括有两个夹持部21及连接两个夹持部21的连接部22,使其整体略呈工字型结构,该夹持部21前端形成有一接触部23,后端则形成有一插接部24,使得该屏蔽板2通过插接部24插设固定于该基座1的插接口14,而该连接部22则位于插接槽13内;
多个导电端子3,其包括有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31两端分别延伸的接触部32及焊接部33,该导电端子3自基座1后端插设于导电端子容置槽15内组装定位,组装后的接触部32外露于该基部1前端11,焊接部33则外露于基部1后端12;
一绝缘罩体4,该绝缘罩体4前端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41,容置空间41末端则设有多个端子槽42借以容置导电端子3,而绝缘罩体4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开槽43,该容置空间4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盖体44及一第二盖体45,该第一盖体44与第二盖体45分别延伸有多个夹持部46,且该夹持部46朝容置空间41弹性延伸设置,使其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41的上、下两侧,而该绝缘罩体4插设组装于该基座1前端11,并通过上述端子槽42及开槽43分别容置该导电端子3及该屏蔽板2,组装后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2及屏蔽板2两侧的接触部23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41内;
一遮蔽壳体5,为金属材质所制成,该遮蔽壳体5内形成有一包覆空间51,该包覆空间51末端分别朝外侧方向延伸有一延伸部54及自延伸部54上折弯的焊接部52,具体而言,该焊接部52与遮蔽壳体5间略呈垂直方向设置,使得遮蔽壳体5得以通过焊接部52采用直立的方向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而遮蔽壳体5两侧则分别设有与基座1凸部16相对应的穿孔53,当遮蔽壳体5罩覆该绝缘罩体4及基座1前缘后,该凸部16与穿孔53则会相互卡扣固定,而前端则自然形成一可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插接口6,借以供对接连接器电性插接。
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连接器的盖体,该盖体7为绝缘材质所制成,且其内包括有一可容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容置空间71,使得盖体7得以将电连接器完整包覆,而该容置空间71顶端则朝对接口6方向延伸有一定位部72,该定位部72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卡扣凸部73及一卡扣凹部74,使其略呈波浪状结构;
当盖体7罩覆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上时,该电连接器的第一盖体44及第二盖体45的夹持部46夹持于该盖体7的定位部72的卡扣凹部73上,并通过卡扣凸部73顶抵固定,使得盖体7得以稳固与电连接器相互连接固定,避免电连接器于电性设置于电子装置上时,发生盖体脱落的情况,提高盖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的屏蔽板及导电端子分别自基座的前端与后端两侧方向组装插设定位,大幅简化电连接器的制作流程,并降低电连接器的制作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连接器的盖体特别设置有一定位部,且于该定位部上设有卡扣凸部及卡扣凹部,使其得以与电连接器间相互夹持固定,有效提高盖体的保护实用性。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基座,分别形成一前端及与前端相对应的后端,该前端上设有一插接槽,而该后端上则设有多个自后端贯穿前端的导电端子容置槽;
一屏蔽板,包括有两个夹持部及连接两个夹持部的连接部,并通过该连接部插设于该基座的插接槽内;
多个导电端子,其包括有固定于基座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该导电端子自基座后端插设于导电端子容置槽内,而该接触部外露于基部前端,焊接部则外露于该基部后端;
一绝缘罩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罩体两侧则分别形成有一能够容置屏蔽板夹持部的开槽,绝缘罩体外则分别设有一具有夹持部的盖体,且该夹持部朝容置空间弹性延伸设置;
一遮蔽壳体,包覆上述组件,使其前端形成一对接口,该遮蔽壳体末端折弯有一能够供直立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插接槽两侧分别设有一贯穿至后端的插接口,而该屏蔽板的夹持部后端则形成有一插接部,使得该屏蔽板通过插接部插设固定于该基座的插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外缘设有至少一凸部,而该遮蔽壳体两侧则分别设有与基座凸部相对应的穿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板的夹持部前端形成有一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罩体的容置空间末端则设有多个能够容置导电端子的端子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罩体的盖体分别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上、下两侧,使其分别形成一第一盖体及一第二盖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罩体的容置空间末端则设有多个端子槽借以容置导电端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内形成有一包覆空间,且于末端分别延伸有多个焊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末端分别朝外侧方向延伸有一延伸部及自延伸部上折弯的焊接部。
10.一种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能够容置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容置空间,而该容置空间顶端则朝电连接器的对接口方向延伸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两侧则分别形成有可供绝缘罩体的夹持部夹持固定的卡扣凸部,其中该卡扣凸部旁再设有一卡扣凹部,使卡扣凸部与卡扣凹部间呈波浪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01915.7U CN207282835U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01915.7U CN207282835U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82835U true CN207282835U (zh) | 2018-04-27 |
Family
ID=6198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01915.7U Active CN207282835U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82835U (zh) |
-
2017
- 2017-08-30 CN CN201721101915.7U patent/CN2072828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04185B1 (en) | An eSATA connector | |
WO2015089893A1 (zh) | Usb电连接器的转接模块 | |
CN204809464U (zh) |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连接器 | |
CN204577749U (zh) | 电连接器 | |
TWM621401U (zh) | 具有對接孔的板端連接器 | |
TW201205978A (en) | Intellectual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1601256U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07282835U (zh)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 |
CN217935429U (zh) | 电源适配器 | |
CN204927626U (zh) | 电连接器 | |
TWM505087U (zh) | 電連接器結構 | |
TWM557917U (zh) |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之蓋體 | |
CN20579059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608397U (zh) | 整合型电连接器 | |
TWM614642U (zh) | 具有對接槽之帶線連接器 | |
CN101931152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94609U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01312037Y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5429235U (zh) | 电连接器 | |
TWM507088U (zh) | 電連接器 | |
CN217903608U (zh) | 具弯折金属端子及金属遮蔽件的连接器 | |
CN204179374U (zh) | 电连接器 | |
JP3208616U (ja) | 複合式接続ソケット | |
TWM451680U (zh) | 線纜連接器組合 | |
CN203415733U (zh) |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