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8412U -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08412U CN207208412U CN201720978489.9U CN201720978489U CN207208412U CN 207208412 U CN207208412 U CN 207208412U CN 201720978489 U CN201720978489 U CN 201720978489U CN 207208412 U CN207208412 U CN 2072084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control panel
- bull stick
- switch control
- saving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06010013647 Drown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包括链绳,以及固定于链绳上的救生装置,所述救生装置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外壳,外壳上设有进水口,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卡接,外壳内设有充气装置和气囊,充气装置和气囊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装置上设有充气开关,充气开关上设有一控制充气开关的开关控制装置,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开关控制板和解锁机构,所述开关控制板一端与充气开关连接,另一端与解锁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佩戴方便,发生以外溺水时能够自动救生,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救生圈、救生衣等是人们在进行水上娱乐和作业时常用的救生设备,但是由于救生圈、救生衣等安全设备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一旦遇上意外溺水很难及时自救,尤其是溺水者水性较差时溺亡可能性更大。因此,人们急需一种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可自动救生装置实现溺水时的自救,减小溺亡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包括链绳,以及固定于链绳上的救生装置,所述救生装置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外壳,外壳上设有进水口,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卡接,外壳内设有充气装置和气囊,充气装置和气囊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装置上设有充气开关,上述充气开关上设有一控制充气开关的开关控制装置,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开关控制板和解锁机构,开关控制板一端与充气开关连接,另一端与解锁机构连接;上述解锁机构包括与开关控制板另一端连接的拉伸弹簧,通过转轴一连接在外壳上的锁扣,以及通过转轴二与开关控制板连接的转杆,锁扣用于阻止开关控制板和转杆的运动,转杆一端横向设有一挡杆,挡杆上安装有阻止转杆转动的锁块,挡杆一端通过转轴三连接在外壳上,挡杆另一端设有浮子,所述浮子与外壳可脱离的连接。在水中浮子与外壳相脱离并在浮力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打开解锁机构,使气囊充满气体,展开的气囊将卡接的上下壳体相分离。
进一步的,上述转杆在与挡杆接触的位置还固定连接一横杆,横杆末端与转杆的垂直距离大于锁块厚度,从而实现浮子向上下两个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的,上述开关控制板上设有条形通孔,锁扣一端倒钩在开关控制板末端,锁扣另一端通过转轴四连接有卡板,卡板可穿过条形通孔抵接在转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上述卡板带有凹槽,上述转杆的另一端设有凸起装置,卡板穿过开关控制板上的条形通孔与凸起装置相卡接,通过凹槽与凸起装置相连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述将浮子与外壳可脱离连接的装置包括固定于外壳上的拱起弹性膜、连杆、以及定位架,所述连杆一端穿过定位架并与弹性膜连接,连杆另一端插入浮子中,用于固定浮子。使用过程中水压使弹性膜产生变形,带动连杆向外壳一侧运动,进而使连杆与浮子脱离。
进一步的,上述浮子为梯形。
进一步的,上述充气装置与开关控制板之间设有三角形支撑装置作为支点,支点位置的不同进一步改变长短臂比例,优化开关控制板两端的受力。
进一步的,上述气囊位于充气装置与拉伸弹簧之间,增大长臂的尺寸。
进一步的,上述位于外壳上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有效防止杂物堵塞进水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的解锁机构,当便携式自动救生装置进入水中后,水压使弹性膜产生变形,变形弹性膜带动连杆向外壳一侧运动,使连杆与浮子相分离,浮子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转动,进而使转杆转动打开锁扣,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开关控制板向下运动,打开充气装置的开关,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后展开的气囊将卡接的上下壳体分离,并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浮力。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在水中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自动救生,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杆、横杆、挡杆、锁块及浮子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控制板、条形通孔、锁扣、卡板及转轴四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如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包括链绳,以及固定于链绳上的救生装置,所述救生装置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外壳1,外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2,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卡接,外壳1内设有充气装置3和气囊4,充气装置3和气囊4通过导气管5连接,充气装置3上设有充气开关,充气开关上设有一控制充气开关的开关控制装置,上述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开关控制板7和解锁机构,开关控制板7一端与充气开关连接,另一端与解锁机构连接;上述解锁机构包括与开关控制板7另一端连接的拉伸弹簧6,通过转轴一19连接在外壳1上的锁扣8,以及通过转轴二20与开关控制板7连接的转杆11,其中弹簧另一端连接在外壳底部,气囊放置在弹簧与充气装置之间。上述锁扣8用于阻止开关控制板7和转杆11的运动,转杆11一端横向设有一挡杆12,挡杆12上安装有阻止转杆11转动的锁块13,挡杆12一端通过转轴三21连接在外壳1上,挡杆12另一端设有梯形浮子14,所述浮子14与外壳1可脱离的连接。
上述转杆11在与挡杆12接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23,横杆23末端与转杆11的垂直距离是锁块13厚度的1.5倍;上述开关控制板7上设有条形通孔24,锁扣8一端倒钩在开关控制板7末端,锁扣8另一端通过转轴四22连接有卡板9,卡板9上带有凹槽,且转杆11的另一端设有凸起装置10,卡板9穿过开关控制板7上的条形通孔24与凸起装置10相卡接。
上述将浮子14与外壳1可脱离连接的装置包括固定于外壳1上的拱起弹性膜17、连杆15、以及定位架16,连杆15一端穿过定位架16并与弹性膜17连接,连杆15另一端插入浮子14中,用于固定浮子14。
此外,上述充气装置3与开关控制板7之间还设有三角形支撑点,上述外壳1两侧的进水口2设有过滤网。
当佩戴有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的人落入水中,水通过外壳1两侧的进水口2进入救生装置腔内,腔内的水对弹性膜17产生压力使其变形,由于弹性膜17与连杆15固定连接,所以变形的弹性膜17会带动连杆15向外壳一侧运动,从而连杆15与浮子14相脱离,浮子14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挡杆12上的锁块13亦向上转动,进而使转杆11摆脱锁块13的限制实现自由转动,转杆11转动进一步解锁开关控制板7,开关控制板7在拉伸弹簧6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触发充气装置3上的充气开关,接通导气管5,使气囊4充满气体,充气的气囊4会使卡接的上下壳自动分离,与此同时,充气后的气囊4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浮力,使落水者实现自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包括链绳,以及固定于链绳上的救生装置,所述救生装置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外壳(1),外壳(1)上设有进水口(2),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卡接,外壳(1)内设有充气装置(3)和气囊(4),所述充气装置(3)和气囊(4)通过导气管(5)连接,充气装置(3)上设有充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开关上设有一控制充气开关的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开关控制板(7)和解锁机构,所述开关控制板(7)一端与充气开关连接,另一端与解锁机构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开关控制板(7)另一端连接的拉伸弹簧(6),通过转轴一(19)连接在外壳(1)上的锁扣(8),以及通过转轴二(20)与开关控制板(7)连接的转杆(11),所述锁扣(8)用于阻止开关控制板(7)和转杆(11)的运动,所述转杆(11)一端横向设有一挡杆(12),挡杆(12)上安装有阻止转杆(11)转动的锁块(13),所述挡杆(12)一端通过转轴三(21)连接在外壳(1)上,挡杆(12)另一端设有浮子(14),所述浮子(14)与外壳(1)可脱离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1)在与挡杆(12)接触的位置还固定连接一横杆(23),所述横杆(23)末端与转杆(11)的垂直距离大于锁块(13)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板(7)上设有条形通孔(24),所述锁扣(8)一端倒钩在开关控制板(7)末端,所述锁扣(8)另一端通过转轴四(22)连接有卡板(9),所述卡板(9)可穿过条形通孔(24)抵接在转杆(11)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9)带有凹槽,所述转杆(11)的另一端设有凸起装置(10),所述卡板(9)穿过开关控制板(7)上的条形通孔(24)与凸起装置(10)相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浮子(14)与外壳(1)可脱离连接的装置包括固定于外壳(1)上的拱起弹性膜(17)、连杆(15)、以及定位架(16),所述连杆(15)一端穿过定位架(16)并与弹性膜(17)连接;连杆(15)另一端插入浮子(14)中,用于固定浮子(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4)为梯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3)与开关控制板(7)之间设有三角形支撑装置(18)作为支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位于充气装置(3)与拉伸弹簧(6)之间。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外壳(1)上的进水口(2)设有过滤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78489.9U CN207208412U (zh) | 2017-08-07 | 2017-08-07 |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78489.9U CN207208412U (zh) | 2017-08-07 | 2017-08-07 |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08412U true CN207208412U (zh) | 2018-04-10 |
Family
ID=6181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7848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08412U (zh) | 2017-08-07 | 2017-08-07 |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084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9889A (zh) * | 2018-08-31 | 2019-01-08 | 郑丽娟 | 一种基于水压充气的低空航拍起飞降落装置 |
CN109850097A (zh) * | 2019-03-26 | 2019-06-07 | 黄博诚 | 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 |
-
2017
- 2017-08-07 CN CN201720978489.9U patent/CN2072084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9889A (zh) * | 2018-08-31 | 2019-01-08 | 郑丽娟 | 一种基于水压充气的低空航拍起飞降落装置 |
CN109850097A (zh) * | 2019-03-26 | 2019-06-07 | 黄博诚 | 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40785Y (zh) | 水上充气救生球 | |
CN207208412U (zh) |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 |
CN109229301A (zh) | 一种伞骨架自充气救生装置 | |
CN110065601A (zh) | 一种便携式海上自救求生终端 | |
CN108528663A (zh) | 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
CN201404615Y (zh) | 多功能救生器 | |
CN111017157B (zh) |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 |
KR20140007536A (ko) | 구명벨트 | |
CN102452466A (zh) |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衣 | |
JP5564081B2 (ja) | 不倒翁型の救命チャンバー | |
CN202163605U (zh) | 快速充气腰带式水中应急救生圈 | |
CN215851796U (zh) | 一种救生设备 | |
CN211543836U (zh) |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 |
CN201169379Y (zh) | 救生腰带 | |
CN105083496B (zh) | 一种水难逃生潜囊 | |
CN107554723A (zh) | 一种紧急救生项圈 | |
CN210258783U (zh) | 一种自主膨胀充气托起式溺水救援设备 | |
CN205076012U (zh) | 一种水难逃生潜囊 | |
CN208498759U (zh) | 开放式气胀救生筏 | |
CN108284927A (zh) | 一种救生气囊 | |
CN207670631U (zh) | 一种紧急救生项圈 | |
CN201769997U (zh) | 一种快捷充气式救生装置 | |
CN209581795U (zh) | 水面救生碟 | |
CN207100748U (zh) | 附带救生气囊的登山杖 | |
CN118637048B (zh) |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