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637048B -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637048B
CN118637048B CN202411119032.3A CN202411119032A CN118637048B CN 118637048 B CN118637048 B CN 118637048B CN 202411119032 A CN202411119032 A CN 202411119032A CN 118637048 B CN118637048 B CN 118637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fixedly connected
box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1190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637048A (zh
Inventor
朱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hua Fangyu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hua Fangyu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hua Fangyu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hua Fangyu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1190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637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8637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37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637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37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3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attachable to body member, e.g. arm, neck, head or waist
    • B63C9/1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attachable to body member, e.g. arm, neck, head or waist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 B63C9/15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attachable to body member, e.g. arm, neck, head or waist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infla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包括固定带,固定带上固定安装有气囊,气囊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上固定连接有气盒,气盒上设置有空气瓶,气盒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腰带,固定带上固定安装有钩面子母贴,固定带上开设有固定槽,将固定带固定在遇难者身上,然后就可以通过空气瓶向气盒内注入空气,从而可以通过连接软管将空气注入气囊内,从而就会使气囊膨胀产生浮力将遇难者抬起露出水面,同时通过气囊的膨胀可与患者紧密贴合同时配合钩面子母贴与毛面子母贴相互牵制,这样就可以避免气囊从遇难者身上脱落,同时避免使用救生圈时由于救生圈大小不合适导致遇难者再次遇险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在自然湖泊或海洋中的水面搜救落水者的过程中,传统的救援方式主要依靠救援人员携带救生器具靠近后施救,施救过程难度大,对救生员的体力耐力要求高,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现有的大多救生员为了使遇难者浮出水面呼吸空气会选择使用救生圈来帮助遇难者,但是遇难者的体型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就会导致出现救生圈无法套在遇难者身上,或者出现救生圈太大导致遇难者与救生圈分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具备避免使用救生圈时由于救生圈大小不合适导致遇难者再次遇险的情况等优点,解决了大多救生员为了使遇难者浮出水面呼吸空气会选择使用救生圈来帮助遇难者,但是遇难者的体型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就会导致出现救生圈无法套在遇难者身上,或者出现救生圈太大导致遇难者与救生圈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避免使用救生圈时由于救生圈大小不合适导致遇难者再次遇险的情况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包括固定带,固定带上固定安装有气囊,气囊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上固定连接有气盒,气盒上设置有空气瓶,气盒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腰带,固定带上固定安装有钩面子母贴,固定带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安装有毛面子母贴,气囊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上固定连接有浮球。
优选的,所述腰带上固定连接有方块,连接块右侧开设有连接槽,方块与连接槽活动连接,方块上开设有圆槽,圆槽内活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活动贯穿连接槽上内壁,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圆盒a,升降杆活动贯穿圆盒a上壁,升降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环,升降杆上固定套接有升降环,升降环上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a,压力弹簧a上端与圆盒a上内壁固定连接,气盒上侧固定安装有圆环。
优选的,所述气盒上固定连接有短管,短管上滑动套接有移动管,移动管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壁槽,环形壁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套接在短管上,短管内固定安装有横条,空气瓶上固定连接有气管,气管上设置有按压式气阀,气管与移动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管上固定连接有螺纹管a,螺纹管a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移动管上固定连接有螺纹管b,螺纹管b内侧壁开设有螺纹,螺纹管b与螺纹管a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管内侧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环形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固定套接在短管上。
优选的,所述短管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半环,活动半环上固定安装有活动条,活动条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管,旋转管内旋转连接有小柱。
优选的,所述小柱与气盒固定连接,活动半环上固定安装有拨动块,气盒左壁固定贯穿有圆盒b。
优选的,所述圆盒b右内壁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b,压力弹簧b左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柱,伸缩柱左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块,半球块设置在拨动块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上消防救援设备,通过救生员将腰带固定在身上,在遇到遇难者后,将固定带绕在遇难者身上,然后就可以通过钩面子母贴与毛面子母贴进行固定,然后就可以将固定带固定在遇难者身上,然后就可以通过空气瓶向气盒内注入空气,从而可以通过连接软管将空气注入气囊内,从而就会使气囊膨胀产生浮力将遇难者抬起露出水面,同时通过气囊的膨胀可与患者紧密贴合同时配合钩面子母贴与毛面子母贴相互牵制,这样就可以避免气囊从遇难者身上脱落,同时避免使用救生圈时由于救生圈大小不合适导致遇难者再次遇险的情况。
2、该水上消防救援设备,通过向上移动拉环,就可以带动升降杆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方块插入连接槽内,然后松开拉环,压力弹簧a的回弹配合升降环就会带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到圆槽内,从而将方块与连接块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进行连接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拆卸,从而可以在救生员救完一个遇难者后可以快速分离方块与连接块,然后就可以将圆环挂在救援船等装置上,然后救生员就可以快速连接新的气囊等装置前去营救下一个遇难者。
3、该水上消防救援设备,通过向气盒方向按压空气瓶,就可以带动按压式气阀向横条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开启按压式气阀,从而可以使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注入气盒内,再没有遇到遇难者时可以将固定带与气囊卷起,从而方便携带,当需要救援时可以通过空气瓶快速向气囊内注入空气营救遇难者。
4、该水上消防救援设备,通过旋转就可以将螺纹管a与螺纹管b进行拆卸或者分离,从而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拆卸与安装空气瓶,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在空气瓶内压缩空气不足时快速更换新的空气瓶前往营救遇难者。
5、该水上消防救援设备,通过环形限位槽与限位环相互配合可以避免移动管与短管分离,从而可以避免移动管与短管分离导致空气瓶内的空气无法注入气囊内。
6、该水上消防救援设备,通过将活动半环套在短管上,这样就可以抵住移动管,从而避免空气瓶向气盒方向移动释放空气,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营救前气囊内被注入空气导致臃肿不方便携带,同时通过将拨动块向下旋转移动到半球块下方,这样就可以通过压力弹簧b的压力避免活动半环在救生员移动时产生旋转导致无法抵住移动管,同时由于半球块表面的弧形,可以在气囊需要注入空气时,用力向上移动拨动块就可以挤压半球块向圆盒b内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固定带的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连接块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气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移动管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圆盒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活动半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带;2、气囊;3、连接软管;4、连接块;5、腰带;6、圆环;7、气盒;8、空气瓶;9、固定槽;10、浮球;11、连接绳;12、毛面子母贴;13、钩面子母贴;14、拉环;15、圆盒a;16、压力弹簧a;17、升降环;18、升降杆;19、方块;20、圆槽;21、连接槽;22、活动半环;23、圆盒b;24、移动管;25、螺纹管b;26、按压式气阀;27、螺纹管a;28、气管;29、限位环;30、环形壁槽;31、密封圈;32、短管;33、环形限位槽;34、压力弹簧b;35、半球块;36、伸缩柱;37、拨动块;38、活动条;39、小柱;40、旋转管;41、横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包括固定带1,固定带1上固定安装有气囊2,气囊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3,连接软管3上固定连接有气盒7,气盒7上设置有空气瓶8,气盒7上设置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设置有腰带5,固定带1上固定安装有钩面子母贴13,固定带1上开设有固定槽9,固定槽9内固定安装有毛面子母贴12,气囊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1,连接绳11上固定连接有浮球10,通过救生员将腰带5固定在身上,在遇到遇难者后,将固定带1绕在遇难者身上,然后就可以通过钩面子母贴13与毛面子母贴12进行固定,然后就可以将固定带1固定在遇难者身上,然后就可以通过空气瓶8向气盒7内注入空气,从而可以通过连接软管3将空气注入气囊2内,从而就会使气囊2膨胀产生浮力将遇难者抬起露出水面,同时通过气囊2的膨胀可与患者紧密贴合同时配合钩面子母贴13与毛面子母贴12相互牵制,这样就可以避免气囊2从遇难者身上脱落,同时避免使用救生圈时由于救生圈大小不合适导致遇难者再次遇险的情况,腰带5上固定连接有方块19,连接块4右侧开设有连接槽21,方块19与连接槽21活动连接,方块19上开设有圆槽20,圆槽20内活动连接有升降杆18,升降杆18活动贯穿连接槽21上内壁,连接块4上固定连接有圆盒a15,升降杆18活动贯穿圆盒a15上壁,升降杆18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环14,升降杆18上固定套接有升降环17,升降环17上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a16,压力弹簧a16上端与圆盒a15上内壁固定连接,气盒7上侧固定安装有圆环6,通过向上移动拉环14,就可以带动升降杆18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方块19插入连接槽21内,然后松开拉环14,压力弹簧a16的回弹配合升降环17就会带动升降杆18向下移动到圆槽20内,从而将方块19与连接块4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进行连接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拆卸,从而可以在救生员救完一个遇难者后可以快速分离方块19与连接块4,然后就可以将圆环6挂在救援船等装置上,然后救生员就可以快速连接新的气囊2等装置前去营救下一个遇难者,气盒7上固定连接有短管32,短管32上滑动套接有移动管24,移动管24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壁槽30,环形壁槽30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31,密封圈31套接在短管32上,短管32内固定安装有横条41,空气瓶8上固定连接有气管28,气管28上设置有按压式气阀26,气管28与移动管24连接,通过向气盒7方向按压空气瓶8,就可以带动按压式气阀26向横条41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开启按压式气阀26,从而可以使空气瓶8内的压缩空气注入气盒7内,再没有遇到遇难者时可以将固定带1与气囊2卷起,从而方便携带,当需要救援时可以通过空气瓶8快速向气囊2内注入空气营救遇难者,气管28上固定连接有螺纹管a27,螺纹管a27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移动管24上固定连接有螺纹管b25,螺纹管b25内侧壁开设有螺纹,螺纹管b25与螺纹管a27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就可以将螺纹管a27与螺纹管b25进行拆卸或者分离,从而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拆卸与安装空气瓶8,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在空气瓶8内压缩空气不足时快速更换新的空气瓶8前往营救遇难者,移动管24内侧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33,环形限位槽33内活动连接有限位环29,限位环29固定套接在短管32上,通过环形限位槽33与限位环29相互配合可以避免移动管24与短管32分离,从而可以避免移动管24与短管32分离导致空气瓶8内的空气无法注入气囊2内,短管32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半环22,活动半环22上固定安装有活动条38,活动条38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管40,旋转管40内旋转连接有小柱39,小柱39与气盒7固定连接,活动半环22上固定安装有拨动块37,气盒7左壁固定贯穿有圆盒b23,圆盒b23右内壁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b34,压力弹簧b34左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柱36,伸缩柱36左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块35,半球块35设置在拨动块37上方,通过将活动半环22套在短管32上,这样就可以抵住移动管24,从而避免空气瓶8向气盒7方向移动释放空气,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营救前气囊2内被注入空气导致臃肿不方便携带,同时通过将拨动块37向下旋转移动到半球块35下方,这样就可以通过压力弹簧b34的压力避免活动半环22在救生员移动时产生旋转导致无法抵住移动管24,同时由于半球块35表面的弧形,可以在气囊2需要注入空气时,用力向上移动拨动块37就可以挤压半球块35向圆盒b23内移动。
在使用时,第一步:通过救生员将腰带5固定在身上,在遇到遇难者后,将固定带1绕在遇难者身上,然后就可以通过钩面子母贴13与毛面子母贴12进行固定,然后就可以将固定带1固定在遇难者身上,然后就可以通过空气瓶8向气盒7内注入空气,从而可以通过连接软管3将空气注入气囊2内,从而就会使气囊2膨胀产生浮力将遇难者抬起露出水面,同时通过气囊2的膨胀可与患者紧密贴合同时配合钩面子母贴13与毛面子母贴12相互牵制,这样就可以避免气囊2从遇难者身上脱落,同时避免使用救生圈时由于救生圈大小不合适导致遇难者再次遇险的情况。
第二步:通过向上移动拉环14,就可以带动升降杆18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方块19插入连接槽21内,然后松开拉环14,压力弹簧a16的回弹配合升降环17就会带动升降杆18向下移动到圆槽20内,从而将方块19与连接块4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进行连接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拆卸,从而可以在救生员救完一个遇难者后可以快速分离方块19与连接块4,然后就可以将圆环6挂在救援船等装置上,然后救生员就可以快速连接新的气囊2等装置前去营救下一个遇难者。
第三步:通过向气盒7方向按压空气瓶8,就可以带动按压式气阀26向横条41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开启按压式气阀26,从而可以使空气瓶8内的压缩空气注入气盒7内,再没有遇到遇难者时可以将固定带1与气囊2卷起,从而方便携带,当需要救援时可以通过空气瓶8快速向气囊2内注入空气营救遇难者。
第四步:通过旋转就可以将螺纹管a27与螺纹管b25进行拆卸或者分离,从而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拆卸与安装空气瓶8,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在空气瓶8内压缩空气不足时快速更换新的空气瓶8前往营救遇难者。
第五步:通过环形限位槽33与限位环29相互配合可以避免移动管24与短管32分离,从而可以避免移动管24与短管32分离导致空气瓶8内的空气无法注入气囊2内。
第六步:通过将活动半环22套在短管32上,这样就可以抵住移动管24,从而避免空气瓶8向气盒7方向移动释放空气,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营救前气囊2内被注入空气导致臃肿不方便携带,同时通过将拨动块37向下旋转移动到半球块35下方,这样就可以通过压力弹簧b34的压力避免活动半环22在救生员移动时产生旋转导致无法抵住移动管24,同时由于半球块35表面的弧形,可以在气囊2需要注入空气时,用力向上移动拨动块37就可以挤压半球块35向圆盒b23内移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

1.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包括固定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上固定安装有气囊(2),气囊(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3),连接软管(3)上固定连接有气盒(7),气盒(7)上设置有空气瓶(8),气盒(7)上设置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设置有腰带(5),固定带(1)上固定安装有钩面子母贴(13),固定带(1)上开设有固定槽(9),固定槽(9)内固定安装有毛面子母贴(12),气囊(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1),连接绳(11)上固定连接有浮球(10),腰带(5)上固定连接有方块(19),连接块(4)右侧开设有连接槽(21),方块(19)与连接槽(21)活动连接,方块(19)上开设有圆槽(20),圆槽(20)内活动连接有升降杆(18),升降杆(18)活动贯穿连接槽(21)上内壁,连接块(4)上固定连接有圆盒a(15),升降杆(18)活动贯穿圆盒a(15)上壁,升降杆(18)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环(14),升降杆(18)上固定套接有升降环(17),升降环(17)上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a(16),压力弹簧a(16)上端与圆盒a(15)上内壁固定连接,气盒(7)上侧固定安装有圆环(6),气盒(7)上固定连接有短管(32),短管(32)上滑动套接有移动管(24),移动管(24)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壁槽(30),环形壁槽(30)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31),密封圈(31)套接在短管(32)上,短管(32)内固定安装有横条(41),空气瓶(8)上固定连接有气管(28),气管(28)上设置有按压式气阀(26),气管(28)与移动管(24)连接,气管(28)上固定连接有螺纹管a(27),螺纹管a(27)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移动管(24)上固定连接有螺纹管b(25),螺纹管b(25)内侧壁开设有螺纹,螺纹管b(25)与螺纹管a(27)螺纹连接,移动管(24)内侧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33),环形限位槽(33)内活动连接有限位环(29),限位环(29)固定套接在短管(32)上,短管(32)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半环(22),活动半环(22)上固定安装有活动条(38),活动条(38)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管(40),旋转管(40)内旋转连接有小柱(39),小柱(39)与气盒(7)固定连接,活动半环(22)上固定安装有拨动块(37),气盒(7)左壁固定贯穿有圆盒b(23),圆盒b(23)右内壁固定安装有压力弹簧b(34),压力弹簧b(34)左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柱(36),伸缩柱(36)左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块(35),半球块(35)设置在拨动块(37)上方。
CN202411119032.3A 2024-08-15 2024-08-15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Active CN118637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119032.3A CN118637048B (zh) 2024-08-15 2024-08-15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119032.3A CN118637048B (zh) 2024-08-15 2024-08-15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37048A CN118637048A (zh) 2024-09-13
CN118637048B true CN118637048B (zh) 2024-11-12

Family

ID=9266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119032.3A Active CN118637048B (zh) 2024-08-15 2024-08-15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63704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38016U (zh) * 2016-01-29 2016-11-30 陈华伟 一种便携式充气救生腰带
CN110182336A (zh) * 2019-06-19 2019-08-30 楼海锋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遥控救生圈
CN219237338U (zh) * 2022-12-27 2023-06-23 扬州江亚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救援服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7536A (ko) * 2012-07-09 2014-01-20 주식회사 천지건업 구명벨트
CN206107519U (zh) * 2016-09-27 2017-04-19 惠安益源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防溺水腰带
CN214493297U (zh) * 2021-02-18 2021-10-26 董月阳 一种便携式游泳圈
CN114275123A (zh) * 2021-12-31 2022-04-05 江苏百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随身充气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38016U (zh) * 2016-01-29 2016-11-30 陈华伟 一种便携式充气救生腰带
CN110182336A (zh) * 2019-06-19 2019-08-30 楼海锋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遥控救生圈
CN219237338U (zh) * 2022-12-27 2023-06-23 扬州江亚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救援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37048A (zh) 2024-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6734U (zh) 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
US20030236040A1 (en) Apparatus to be worn as a necklace around the neck of a small child, which, when submerged in water, will inflate an float the child's head above water
CN111703561B (zh) 一种新型口含式多功能潜水呼吸辅助器
CN118637048B (zh) 一种水上消防救援设备
CN207208412U (zh) 一种便携式水中自动救生装置
CN202670079U (zh) 一种手镯形水中自救装置
CN102452466A (zh)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衣
CN2778322Y (zh) 高楼逃生降落伞
CN2628416Y (zh) 自动充气式便携救生圈
CN210258783U (zh) 一种自主膨胀充气托起式溺水救援设备
CN215155547U (zh) 水中应急救生呼吸器
CN110641652B (zh) 一种防溺水自动救生项链及其工作方法
CN205076012U (zh) 一种水难逃生潜囊
CN107672767A (zh) 一种小型手环式快速充气救生装置
CN201494614U (zh) 自救游泳衣
CN21028455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充气功能的救生腰包
CN203844991U (zh) 一种游泳保护装置
CN107554723A (zh) 一种紧急救生项圈
CN208498759U (zh) 开放式气胀救生筏
CN210228933U (zh) 一种气囊式深井救生器
CN201597738U (zh) 快速充气救生设备
CN207670631U (zh) 一种紧急救生项圈
CN218617135U (zh) 一种水域救援韧性高的救援绳
CN222629543U (zh) 一种充气型救援水带漂浮装置
CN212220516U (zh) 一种防溺水自动充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