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1685U - 一种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61685U CN207161685U CN201720505455.8U CN201720505455U CN207161685U CN 207161685 U CN207161685 U CN 207161685U CN 201720505455 U CN201720505455 U CN 201720505455U CN 207161685 U CN207161685 U CN 2071616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end cap
- output
- motor
- planet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用于防抱死制动系统,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且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的行星组件,齿轮箱还设置有端盖,壳体套设于电机的表面并向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伸出,端盖与壳体的伸出于电机的部分固定连接,端盖内设置有与行星组件啮合的内齿圈,端盖的端面还设置输出孔,行星组件设于端盖内且设置有输出部,输出部伸入输出孔内,输出部上套设有定位轴承并通过定位轴承与端盖可转动地连接,连接轴与输出部驱动连接。输出部通过定位轴承可转动地固定于端盖上,行星组件与电机同轴心,行星组件只能在垂直于输出轴的轴线的平面内旋转,有效的避免了行星组件在垂直输出轴轴线的平面内平动,避免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错齿,减小传动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抱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
背景技术
防抱死制动系统中多采用平行轴齿轮轮第或皮带传动的形式,此两种结构均体积较大。作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常以行星组件作为传动机构,行星组件具有体积小、传动比大的优点。
但是现在有技术中,采用行星组件作为输出零件时,行星组件上的行星架和行星齿轮均处于浮动状态,由于存在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之间存在间隙,行星齿轮与内齿圈之间存在间隙,以及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轴自己存在间隙,行星组件在在垂直于轴线平面上转动时,还可以在平面上微小距离内平动,导致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之间出现错齿、齿轮传动噪音大等问题;即使齿轮间隙减小,存在传动不顺和卡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防抱死系统中因行星组件平动而造成的错齿、传动噪音大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箱,用于防抱死制动系统,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的行星组件,所述齿轮箱还设置有端盖,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表面并向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伸出,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的伸出于电机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内设置有与所述行星组件啮合的内齿圈,所述端盖的端面还设置输出孔,所述行星组件设于所述端盖内且设置有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伸入所述输出孔内,所述输出部上套设有定位轴承并通过所述定位轴承与所述端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输出部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组件包括太阳齿轮、至少两个行星齿轮、行星架、行星齿轮轴和输出架,所述行星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台,所述输出架与各所述凸台的端面抵接并固定于各所述凸台上,所述输出部设于所述输出架上,各所述行星齿轮轴设置于所述凸台之间,各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架和所述行星架连接,各所述行星齿轮套设于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太阳齿轮啮合于各所述行星齿轮之间并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还包括固定环,各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面设置有圆台,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圆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面且所述环形垫片的内环套设于所述圆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凸台对应设置的连接柱,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行星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对应且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固定环的连接孔,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固定环,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输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第一凹位,各所述限位部对应容置于一所述第一凹位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端盖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翻边,所述端盖的外圆周上设置定位面,所述端盖嵌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定位面与所述翻边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包括端面部和圆环部,所述圆环部与所述端面部的边缘连接,所述内齿圈设置于所述圆环部的内表面,所述输出孔设置于所述端面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架还包括呈圆盘状的连接部,所述输出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面上且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端面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部与连接轴驱动连接,所述输出部设置有内花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对应的外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用于电机减速增扭,齿轮箱位于电机和刹车油泵之间,具体是行星组件连接于电机和刹车油泵之间,输出部通过定位轴承可转动地固定于端盖上,即行星组件整体可转动地固定于端盖上;端盖通过壳体与电机固定连接,使端盖与电机固定连接,端盖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固定,行星组件整体可转动地固定于端盖上时,输出轴与行星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当输出轴驱动行星组件转动时,行星组件只能在垂直于输出轴的轴线的平面内旋转,有效的避免了行星组件在垂直输出轴轴线的平面内平动,进而避免行星组件内的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错齿,减小传动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箱与电机装配状态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箱与电机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电机 11--输出轴 12--圆台
20--行星组件 21--太阳齿轮 22--行星齿轮
23--行星架 231--凸台 232--固定环
2321--第一凹位 233--连接孔 24--行星齿轮轴
25--输出架 251--输出部 252--连接部
26--连接柱 261--限位部 30--壳体
31--翻边 32--第二凹位 40--端盖
41--内齿圈 42--输出孔 421--台阶
43--定位面 40a--端面部 40b--圆环部
50--定位轴承 60--环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至附图9 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用于防抱死制动系统且与电机10驱动连接。具体地,齿轮箱包括行星组件20、壳体30和端盖40,壳体30套设于电机10的表面并向电机10的输出轴11方向伸出,行星组件20 设置于壳体30内且与电机1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端盖40与壳体30的伸出于电机的部分固定连接,端盖40内设置有与行星组件20啮合的内齿圈41,端盖 40的端面还设置输出孔42,行星组件20设置有输出部251且行星组件20设于端盖40内,输出部251伸入输出孔42内,输出部251上套设有定位轴承50并通过定位轴承50与端盖40可转动地连接。齿轮箱应用于防抱死系统时,电机 10的输出轴11输出驱动力,经行星组件20减速后输送至输出部251,输出部 251与连接轴(图中未标示)驱动连接,偏心轴承(图中未标示)套设于连接轴上,连接轴带动偏心轴承转动,偏心轴承驱动刹车油泵(图中未标示)工作。齿轮箱位于电机10和刹车油泵之间,行星组件20连接于电机10和刹车油泵之间,输出部251通过定位轴承50可转动地固定于端盖40上,即行星组件20整体可转动地固定于端盖40上;端盖40通过壳体30与电机10固定连接,使端盖40与电机10固定连接,因而端盖40与输出轴11的相对位置固定,行星组件20整体可转动地固定于端盖40上时,输出轴11与行星组件20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当输出轴11驱动行星组件20转动时,行星组件20只能在垂直于输出轴11的轴线的平面内旋转,有效的避免了行星组件20在垂直输出轴11轴线的平面内平动,进而避免行星组件20内的太阳齿轮21与行星齿轮22错齿,减小传动噪音。
进一步地,输出轴11与输出孔42同轴设置,即行星组件20的旋转中心与输出轴11的轴线同轴,如此可减少输出轴11行星组件20之间的相对平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定位轴承50可以是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4所示,行星组件20包括太阳齿轮21、至少两个行星齿轮22、行星架23、行星齿轮轴24和输出架25,行星架2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台231,输出架25与各凸台231的端面抵接并固定于各凸台231上,输出部251设置于输出架25上,各行星齿轮轴24设置于凸台231之间,各行星齿轮轴24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架25和行星架23连接,各行星齿轮22套设于行星齿轮轴24上并与内齿圈41啮合,太阳齿轮21啮合于各行星齿轮22之间并与电机10输出轴11驱动连接。行星组件20同时包括行星架23和输出架25,行星架23用于固定各行星齿轮22,行星架23通过多个凸台231与输出架25固定连接,行星架23与输出架25连接牢固,动力传输稳定,行星组件20不易扭曲变形,各行星齿轮轴24的两端分别通过行星架23和输出架25固定,整个行星组件20稳定性好,避免了各行星齿轮22因行星架23变形和输出架25变形而导致的行星齿轮22相对与太阳齿轮21平动。具体地,各行星齿轮轴24设置于凸台231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便于均匀设置行星齿轮2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至少设置两个凸台231,如可设置两个凸台231、三个凸台231、四个凸台231以及四个以上的凸台231,。本实施例优选设置有三个凸台231,对应地,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22和三根行星齿轮轴24。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行星架23还包括固定环232,各凸台231设置于固定环232上,电机10的输出端面设置有圆台12,固定环232套设于圆台12 上。固定环232为圆环状,固定环232套设于圆台12上,且固定环232的内环与圆台12之间具有间隙,如此可充分利用电机10的输出端至圆台12端面之间的空间,空间利用率高,能够缩减齿轮箱的轴向尺寸。
进一步地,各凸台231均匀分布与固定环232上,太阳齿轮21与各行星齿轮22啮合时动力传动均匀,各行星齿轮22与内齿圈41啮合时动力传动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30内还设置有环形垫片60,环形垫片 60设置于电机10的输出端面且环形垫片60的内环套设于圆台12上。环形垫片 60的作用在于防止行星组件20直接碰触到电机10,减小行星组件20与电机10 之间的摩擦,防止电机10的外壳磨损以及防止行星组件20磨损。
本实施例中,环形垫片60优选为耐磨性能好以及低摩擦系数的材料。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行星组件20还包括与凸台231对应设置的连接柱26,各连接柱2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261,行星架23上还设置有与连接柱26对应且贯穿凸台231和固定环232的连接孔233,位于连接柱26的一端限位部261抵接固定环232,连接柱26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孔233并与输出架25 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柱26使连接部252输出架25与凸台23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柱26具体可以是末端设置有外螺纹的螺栓,限位部261为螺栓上的螺帽。连接柱26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柱26的另一端与输出架25 铆接,把行星架23和输出架25连接为一体,避免行星组件20长期使用或者震动而导致的连接松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固定环232靠近电机10的端面设置有与限位部261 对应的第一凹位2321,各限位部261对应容置于一第一凹位2321内。第一凹位 2321用于放置限位部261,如此可防止限位部261突出于固定环232的表面,缩减行星组件20的轴向尺寸,防止限位部261碰触电机10或者碰触环形垫片 60。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9所示,壳体30与端盖40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翻边 31,端盖40的外圆周上设置定位面43,端盖40嵌设于壳体30且定位面43与翻边31抵接。壳体30套设于端盖40的外圆周上,两者之间具有一段较长的连接部位,能够牢固的固定端盖40,有效的防止端盖40晃动或者松动。
进一步地,端盖40与壳体30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完全避免壳体30与端盖40之间的连接间隙,更进一步地防止端盖40晃动或者松动。
具体地,壳体30成圆筒状,套设于电机10外,壳体30的端部套设于端盖 40上。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壳体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位32,第二凹位从翻边31向壳体30的另一端延伸。具体地,第二凹位32的长度大于端盖40 与壳体30的连接长度。第二凹位32把壳体30上的与端盖40连接的部分分割,在安装端盖40时挤压壳体30,壳体30上的与端盖40连接的部分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因而端盖40更容易安装,而且不会因过盈配合而对壳体30和端盖40造成损伤。
具体地,第二凹位3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者八个以上的数量。当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二凹位32时,第二凹位 32把壳体30上的与端盖40连接的部分分割成多个部分,在安装端盖40时,各部分均因端盖40的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端盖40更容易安装,而且不会因过盈配合而对壳体30和端盖40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如图7、图8所示,端盖40包括端面部40a和圆环部40b,圆环部40b与端面部40a的边缘连接,内齿圈41设置于圆环部40b的内表面,输出孔42设置于端面部40a上。端盖40仅仅包括前述两个结构,结构简单,能快速加工成型,同时能够高效利用端盖40内的空间,最大限度的缩减齿轮箱的尺寸。
具体地,圆环部40b的靠近端面部40a的端部设置有环绕圆环部40b外圆周的环形台阶(图中未标示),环形台阶的一侧端面为定位面43,端盖40与壳体30连接时,圆环部40b嵌入壳体30内,环形台阶抵接翻边31,具体是定位面43抵接翻边31。除去环形台阶所在的一段,圆环部40b的其他部分均嵌入壳体30内,端盖40与壳体30两者之间具有一段较长的连接部位,能够牢固的固定端盖40,有效的防止端盖40晃动或者松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输出架25还包括连接部252,连接部252呈圆盘状,输出部251设置于连接部252的远离电机10的端面上且位于连接部252的端面的中心。连接部252与固定环232结构对应,便于组装连接,在动力传动是不易变形。
本实施例中,行星架23具有一固定环232,输出架25具有一呈圆盘状的连接部252,固定环232和连接部252均为圆而扁的结构,使得行星组件20的轴向尺寸非常小,能够最大限度的缩减齿轮箱的尺寸。
进一步地,输出部251呈柱状,具体可以是圆柱状,以增加输出部251与连接轴的连接长度,提高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输出部251设置有内花键,连接轴的一端部设置有与内花键对应的外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配合连接。本是实施例中,输出部251内还可以设D形孔,对应的连接轴的一端部与D形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输出孔42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轴承50的结构,具体地,安装定位轴承50的结构可以是安装槽(图中未标示),或者是设置于输出孔42 内的台阶421,定位轴承50固定于台阶421上。定位轴承50的端面与台阶421 的端面抵接,防止定位轴承50沿轴向向内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可通过沿轴向扩展采用二级或多级行星传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输出架25上设置输出部251,输出部251上套设有定位轴承50并通过定位轴承50与端盖40可转动地连接,端盖40与壳体30固定连接,实现行星组件20与电机10的高度同心,限制行星组件20只能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旋转,而不能平动,避免了行星组件20偏心和错齿现象,从而实现高可靠性、平稳传动和低噪音传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齿轮箱,用于防抱死制动系统,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的行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还设置有端盖,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表面并向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伸出,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的伸出于所述电机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内设置有与所述行星组件啮合的内齿圈,所述端盖的端面还设置输出孔,所述行星组件设于所述端盖内且设置有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伸入所述输出孔内,所述输出部上套设有定位轴承并通过所述定位轴承与所述端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输出部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组件包括太阳齿轮、至少两个行星齿轮、行星架、行星齿轮轴和输出架,所述行星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台,所述输出架与各所述凸台的端面抵接并固定于各所述凸台上,所述输出部设于所述输出架上,各所述行星齿轮轴设置于所述凸台之间,各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架和所述行星架连接,各所述行星齿轮套设于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太阳齿轮啮合于各所述行星齿轮之间并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还包括固定环,各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面设置有圆台,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圆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面且所述环形垫片的内环套设于所述圆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凸台对应设置的连接柱,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行星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对应且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固定环的连接孔,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固定环,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输出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电机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第一凹位,各所述限位部对应容置于一所述第一凹位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端盖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翻边,所述端盖的外圆周上设置定位面,所述端盖嵌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定位面与所述翻边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端面部和圆环部,所述圆环部与所述端面部的边缘连接,所述内齿圈设置于所述圆环部的内表面,所述输出孔设置于所述端面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架还包括呈圆盘状的连接部,所述输出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面上且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端面的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与连接轴驱动连接,所述输出部设置有内花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对应的外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配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05455.8U CN207161685U (zh) | 2017-05-08 | 2017-05-08 | 一种齿轮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05455.8U CN207161685U (zh) | 2017-05-08 | 2017-05-08 | 一种齿轮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61685U true CN207161685U (zh) | 2018-03-30 |
Family
ID=61709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05455.8U Active CN207161685U (zh) | 2017-05-08 | 2017-05-08 | 一种齿轮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616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62572A1 (zh) * | 2018-09-29 | 2020-04-02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减速箱电机 |
-
2017
- 2017-05-08 CN CN201720505455.8U patent/CN2071616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62572A1 (zh) * | 2018-09-29 | 2020-04-02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减速箱电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85270A (zh) | 行星齿轮变速器及行星齿轮变速器组件 | |
CN110185748B (zh) | 一体式机器人关节结构 | |
CN106838138A (zh) | 一种具有弹性支撑行星架的星型齿轮减速器 | |
CN102638126A (zh) | 轮毂马达 | |
CN110139999A (zh) |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 |
CN113580922A (zh) | 轮毂驱动集成装置 | |
CN207161685U (zh) | 一种齿轮箱 | |
CN110121610A (zh) |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 |
CN107575539A (zh) | 一种具有二级减速功能的新型端面传动装置 | |
CN207246102U (zh) | 一种叶轮总成结构 | |
CN102954190B (zh) | 减速装置 | |
CN206419433U (zh) |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 |
CN204607412U (zh) | 一种带花键车轮的驱动装置 | |
CN207333624U (zh) | 一种组合齿轮 | |
CN219388534U (zh) | 用于搬运机器人的减速机 | |
CN206409496U (zh) | M72连接螺套 | |
CN221081085U (zh) | 一种电机蜗锁结构 | |
CN205736916U (zh) | 搬运车驱动总成 | |
CN215980472U (zh) | 用于连接有级离合器片的单向轴承结构 | |
CN211692931U (zh) | 一种油泵轴 | |
CN112128258B (zh) | 用于联轴器上的抱轴装置 | |
CN217508471U (zh) | 一种连接结构 | |
CN214305179U (zh) | 一种齿轮箱内齿槽错位的传动结构 | |
CN220891049U (zh) | 一种行星齿轮传动结构及装置 | |
CN215806944U (zh) | 一种天然气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Dragon King Temple Industrial Park 1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echatronics, mechatronics and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Dragon King Temple Industrial Park 18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 Electronics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