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144615U -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4615U
CN207144615U CN201721191406.8U CN201721191406U CN207144615U CN 207144615 U CN207144615 U CN 207144615U CN 201721191406 U CN201721191406 U CN 201721191406U CN 207144615 U CN207144615 U CN 207144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perimposed
superimposed layer
width
top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14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宇
程艳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Longshan Funeral Supplies Sa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Longshan Funeral Supplies Sa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Longshan Funeral Supplies Sa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Longshan Funeral Supplies Sa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914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4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4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4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包括设置在坑穴里的多层地宫,地宫包括顶层和多个叠加层;多个叠加层上下层叠到一起,顶层的宽度小于最上层的叠加层宽度;顶层左、右、上三侧封闭,前、后两侧开口或前、后、左、右封闭,上侧开口;地宫前侧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地宫入口,地宫入口从侧面与叠加层的开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顶层的宽度小于叠加层宽度,位置更高,可以把辈分和家族地位较高的人的骨灰盒放到顶层,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每层都为有一个平面,可以前后左右放置多个骨灰盒存放空间更大;充分考虑了辈分低的人口数量增加,叠加层宽度比顶层更大,充分满足需求;放置骨灰盒时从地宫入口进入,放置更方便、平稳;容积率大。

Description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殡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公墓墓穴容量为每一墓穴安葬一个骨灰盒。国家规定的墓穴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可超过一平方米,但是我国有13亿以上人口,并且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现有公墓面积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如果再增加公墓土地供应量,势必占用更多的土地,所以如何提高单个墓穴的容积率成为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320868504.6”,专利名称为“一种阶梯状立体墓穴”的实用新型专利,和专利号为“200920213982.7”,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增加墓穴容量的骨灰盒架”的实用新型专利,都提供了一种可放多个骨灰盒的墓穴,但上述专利的拿取骨灰盒方式均为上侧拿取,十分不便,且分层后上下层均相同,没有宽窄变化形成主副位的区分,不符合中国人对辈分、家族地位等多种因素的区分。
所以现急需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来满足一个墓穴内,放置多个骨灰盒的需求,减小土地占用量,并且可以根据主体生前家族中的辈分、家族地位等因素,考虑放置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解决现有墓穴防止骨灰盒不方便,上下层没有宽窄变化形成主副位区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包括设置在坑穴里的多层地宫,所述地宫包括顶层和多个叠加层;所述叠加层为包括横层板和纵支板,所述纵支板分别支撑在所述横层板左右两侧,使叠加层的前后两侧开口;多个所述叠加层上下层叠到一起,相邻的两个叠加层中,上层的叠加层宽度小于或等于下层的叠加层宽度;所述顶层设置在最上层的叠加层上方,顶层的宽度小于最上层的叠加层宽度;所述顶层左、右、上三侧封闭,前、后两侧开口或前、后、左、右封闭,上侧开口;所述地宫前侧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地宫入口,所述地宫入口从侧面与所述叠加层的开口连通;所述地宫入口上方盖设有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叠加层的数量为两个。
再进一步的,上层的所述叠加层宽度小于下层的所述叠加层宽度;上层的叠加层层叠到下层的叠加层的宽度中间,在下层叠加层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所述顶层层叠到上层的叠加层的宽度中间,在上层的叠加层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叠加层和顶层均进入坑穴中。
再进一步的,上层的所述叠加层宽度等于下层的所述叠加层宽度;顶层层叠到上层的叠加层的宽度中间,在上层的叠加层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叠加层进入坑穴中,顶层留在地平面以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顶层的开口留在上侧,前、后、左、右封闭;顶层的前侧与最上层的所述叠加层前侧之间留有错台,所述盖体压在所述错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顶层的宽度小于叠加层宽度,位置更高,可以把辈分和家族地位较高的人的骨灰盒放到顶层,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每层都为有一个平面,可以前后左右放置多个骨灰盒存放空间更大;充分考虑了辈分低的人口数量增加,叠加层宽度比顶层更大,充分满足需求;放置骨灰盒时从地宫入口进入,侧向面对叠加层,放置更方便、平稳,更显尊敬;这种深挖式地下多层墓穴在国家要求的一平米土地范围内,由原来只能安放两个骨灰,发展为要以安放多代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骨灰,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扩大了单个墓穴的容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地宫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地宫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地宫与地宫入口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地宫与地宫入口配合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地宫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地宫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地宫与地宫入口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地宫与地宫入口配合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宫;2、顶层;3、叠加层;4、横层板;5、纵支板; 6、地宫入口;7、盖体;8、错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放置在坑穴里的多层地宫1,坑穴用砖砌或大理石板或水泥板拼接而成的一个方形坑。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宫1包括顶层2和两个叠加层3。所述叠加层3为包括横层板4和纵支板5,所述纵支板5分别支撑在所述横层板4左右两侧,使叠加层3的前后两侧开口。两个所述叠加层3上下层叠到一起,上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小于下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所述顶层2叠加在最上层的叠加层3上方,顶层2的宽度小于最上层的叠加层3宽度。上层的叠加层3层叠到下层的叠加层3的宽度中间,在下层叠加层3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所述顶层2层叠到上层的叠加层3的宽度中间,在上层的叠加层3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本具体实施例中,顶层的左、右、上三侧封闭,前、后两侧开口,叠加层3和顶层2均进入坑穴中。所述地宫1前侧用砖砌或大理石板砌或水泥板砌的向上开口的地宫入口6,所述地宫入口6从侧面与所述叠加层3和顶层的前侧开口连通。所述地宫入口6上方盖设有盖体7,平常盖体处于封闭状态,当需要放置骨灰盒时,打开盖体,人从地宫入口进入,可以到达放置入口处,将骨灰盒放置到地宫内部,然后人可以返回地面,盖好盖体。
如图5、6、7、8所示,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放置在坑穴里的多层地宫1,坑穴用砖砌或大理石板或水泥板拼接而成的一个方形坑。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宫1包括顶层2和两个叠加层3。所述叠加层 3为包括横层板4和纵支板5,所述纵支板5分别支撑在所述横层板4左右两侧,使叠加层3的前后两侧开口。两个所述叠加层3上下层叠到一起,上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下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本具体实施例中,上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等于下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所述顶层2叠加在最上层的叠加层3上方,顶层2的宽度小于最上层的叠加层3宽度。由于上层的叠加层3与下层的叠加层3的宽度相等,所以上层的叠加层3与下层的叠加层3 上下对齐,所述顶层2层叠到上层的叠加层3的宽度中间,在上层的叠加层3 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本具体实施例中,前、后、左、右封闭,上侧开口,叠加层3进入坑穴中,顶层2留在地平面以上。所述地宫1前侧用砖砌或大理石板砌或水泥板砌的向上开口的地宫入口6,所述地宫入口6从侧面与所述叠加层 3的前侧开口连通。所述地宫入口6上方盖设有盖体7,顶层2的前侧与最上层的所述叠加层3前侧之间留有错台8,所述盖体7压在所述错台8上,使地宫入口的顶面盖的盖体更严密。平常盖体处于封闭状态,当需要放置骨灰盒时,打开盖体,人从地宫入口进入,可以到达放置入口处,将骨灰盒放置到地宫内部,然后人可以返回地面,盖好盖体。顶层的上开口上再盖一个盖板,顶层的内部骨灰盒从顶面放入,顶层在地面以上,作为地上宫,放置骨灰盒更方便,造型也更独特;地上宫做为墓碑的一部分,在墓碑本身附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基础上,以地宫高度增加视觉上墓碑的高度,并且可以在造型上更多样化,解决了墓碑矮小,单一化的问题,满足了客户的心理愿望。并且可以解决山地多石头不好深挖地下部分的问题。其它的叠加层在地下,容量更大,且放置骨灰盒时从地宫入口进入,侧向面对叠加层,放置更方便、平稳,更显尊敬。
以上两种具体实施例中,前侧地宫入口都可在每个墓穴的前侧路面位置,不占用墓穴本身的位置,可能更大限度的扩大墓穴容积率。并且在二次使用的时候不使已安放的骨灰暴露在阳光下。入口位置的地板部分略低于最底层墓穴,以备排出地宫内因温差造成的部分湿气。
每层叠加层和顶层内都可以放置多个骨灰盒,容量更大,中国人讲究家庭成员之间每代人的墓地要在一起,形成祖坟,这种多代人的家庭合葬墓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可以实现购买一块墓地,解决家庭几代人的安放问题,避免了多次购买墓穴,多处祭扫的麻烦,最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且顶端小,下端大的金字塔设计,更显尊贵。辈分较高的放上层,辈分较低的放下层,由于辈分低的人数增加,叠加层大于顶层,下侧的叠加层大于上侧的叠加层,更充分地满足需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坑穴里的多层地宫(1),所述地宫(1)包括顶层(2)和多个叠加层(3);所述叠加层(3)为包括横层板(4)和纵支板(5),所述纵支板(5)分别支撑在所述横层板(4)左右两侧,使叠加层(3)的前后两侧开口;多个所述叠加层(3)上下层叠到一起,相邻的两个叠加层(3)中,上层的叠加层(3)宽度小于或等于下层的叠加层(3)宽度;所述顶层(2)设置在最上层的叠加层(3)上方,顶层(2)的宽度小于最上层的叠加层(3)宽度;所述顶层(2)左、右、上三侧封闭,前、后两侧开口或前、后、左、右封闭,上侧开口;所述地宫(1)前侧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地宫入口(6),所述地宫入口(6)从侧面与所述叠加层(3)的开口连通;所述地宫入口(6)上方盖设有盖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层(3)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其特征在于:上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小于下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上层的叠加层(3)层叠到下层的叠加层(3)的宽度中间,在下层叠加层(3)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所述顶层(2)层叠到上层的叠加层(3)的宽度中间,在上层的叠加层(3)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叠加层(3)和顶层(2)均进入坑穴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其特征在于:上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等于下层的所述叠加层(3)宽度;顶层(2)层叠到上层的叠加层(3)的宽度中间,在上层的叠加层(3)两侧留有相同的距离;叠加层(3)进入坑穴中,顶层(2)留在地平面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2)的开口留在上侧,前、后、左、右封闭;顶层(2)的前侧与最上层的所述叠加层(3)前侧之间留有错台(8),所述盖体(7)压在所述错台(8)上。
CN201721191406.8U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Active CN207144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1406.8U CN207144615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1406.8U CN207144615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4615U true CN207144615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1406.8U Active CN207144615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4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44615U (zh) 一种侧梯式多代家庭墓穴
CN207144616U (zh) 一种内凹式多代家庭墓穴
CN205577589U (zh) 含内置式墓碑的墓室结构
Perra The land of the ancestors and socioeconomic dynamics in nuragic Sardinia
CN215168625U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墓碑
CN210768084U (zh) 鼎形墓冠及墓葬结构
CN210264135U (zh) 梯田环山地下公墓
CN203097408U (zh) 室内陵园
CN102619379A (zh) 一种生态景观式公墓建造方法
CN202645115U (zh) 楼塔碑万国公墓
Ruz A., 1965," Tombs and funerary practices in the Maya lowlands,"
CN202007568U (zh) 公墓楼
CN101230760A (zh) 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
CN205531618U (zh) 具有美化环境功能的墓室以及墓冠
CN204920427U (zh) 一种多功能仿石坝
CN105649398B (zh) 坡面花园陵园
CN205955359U (zh) 一种开放式/管式节地景观墓
KR101614269B1 (ko) 다층식 공동묘
CN215168623U (zh) 一种家族组合式墓碑
CN217872112U (zh) 一种共享式骨灰地宫安放祭祀亭
CN209670448U (zh) 一种国画式卧碑景观葬
CN219012131U (zh) 一种立式墓碑
CN206903353U (zh) 一种升降式家族墓葬装置
CN202520050U (zh) 具有隐蔽式供台的壁葬
CN210264134U (zh) 家族式树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