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8510U - 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28510U CN207128510U CN201721017719.1U CN201721017719U CN207128510U CN 207128510 U CN207128510 U CN 207128510U CN 201721017719 U CN201721017719 U CN 201721017719U CN 207128510 U CN207128510 U CN 2071285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tire shoulder
- circumferential
- shoulder
- type pneuma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所述轮胎花纹部包括位于所述轮胎主体中间部分并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周向环绕的中心区域,和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内、外两侧的第一胎肩和第二胎肩;并且,构成所述第一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小于构成所述第二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型充气轮胎,通过所述中心区域、所述第一胎肩和所述第二胎肩的设置,构成所述第一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较大,可以有效增加接地面积,提高操控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二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较小,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第二胎肩的刚性,在保证操控稳定性的同时,平衡了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轮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了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噪声、舒适性及干湿地操控性能的轿车运动型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轿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磨耗性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随着全球汽车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理念的不断提高,尤其近年SUV车型的不断流行,对提供承载力、传递驱动力的轮胎在操控性能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般地,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轿车轮胎花纹有大块花纹、小块花纹之分、对称花纹、非对称花纹和单导向花纹之分,大块花纹有利于提高轮胎的操控性,因此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而小块花纹有利于降低轮胎的噪声,并提高乘驾舒适性能,但小块花纹不利于轮胎的干/湿地操控性能。
因此,如何在提高轮胎的操控稳定性能的同时,保证轮胎的磨耗性能,降低轮胎的噪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该运动型充气轮胎具有良好操控性能,有效的平衡了操控性、噪声、磨耗等方面的性能,较为圆满的满足了现在轿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所述轮胎花纹部包括位于所述轮胎主体中间部分并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周向环绕的中心区域,和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内、外两侧的第一胎肩和第二胎肩;并且,构成所述第一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小于构成所述第二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中心区域包括间隔排列的周向花纹筋条和花纹主沟槽,所述周向花纹筋条、所述第一胎肩以及所述第二胎肩上均设有不同深度、长度和形状的若干细小沟槽以及与所述细小沟槽间隔排列的横向花纹浅沟。
优选的,所述第一胎肩上的横向花纹浅沟沿所述轮胎花纹部的横向延伸,所述第二胎肩上的横向花纹浅沟包括沿所述轮胎花纹部的横向延伸的横向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胎肩的外侧并沿所述轮胎花纹部的周向延伸的周向部分。
优选的,所述花纹主沟槽的宽度为8-19mm,沟壁角度为8-12°。
优选的,所述周向花纹筋条包括第一周向花纹筋条、第二周向花纹筋条以及第三周向花纹筋条,所述第一周向花纹筋条和所述第三周向花纹筋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周向花纹筋条的两侧,并且,在同一周向花纹筋条上设置的所述细小沟槽均沿周向排列,并且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胎肩与所述第一周向花纹筋条之间设有第一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一周向花纹筋条与所述第二周向花纹筋条之间设有第二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二周向花纹筋条与所述第三周向花纹筋条之间设有第三花纹主沟槽,所述第三周向花纹筋条与所述第二胎肩之间设有第四花纹主沟槽。
优选的,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0.45~0.60,所述第一胎肩与所述第二胎肩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0.40~0.55。
优选的,所述第一胎肩和所述第二胎肩均设有四种节距宽度,并且所述第一胎肩和所述第二胎肩的节距宽度为20-35mm,所述第一胎肩的节距数量为70-78个,所述第二胎肩的节距数量为62-70个。
优选的,所述轮胎主体的直径≥16寸,所述轮胎主体的宽度≥195mm。
优选的,所述第二胎肩的内侧周向还设有可将所述第二胎肩分割为两部分的周向花纹浅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所述轮胎花纹部包括位于所述轮胎主体中间部分并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周向环绕的中心区域,和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内、外两侧的第一胎肩和第二胎肩;并且,构成所述第一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小于构成所述第二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该运动型充气轮胎,通过所述中心区域、所述第一胎肩和所述第二胎肩的设置,构成所述第一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较大,可以有效增加接地面积,提高操控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二胎肩的花纹块的尺寸较小,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第二胎肩的刚性,在保证操控稳定性的同时,平衡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型充气轮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胎肩、2-第一花纹主沟槽、3-第一周向花纹筋条、4-第二花纹主沟槽、5-第二周向花纹筋条、6-第三花纹主沟槽、7-第三周向花纹筋条、8-第四花纹主沟槽、9-第二胎肩、10-周向花纹浅沟、11-横向花纹浅沟、12-细小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该运动型充气轮胎能够有效的平衡轮胎的操控性、噪声、磨耗等方面的性能,满足使用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型充气轮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运动型充气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轮胎花纹部包括中心区域和位于中心区域两侧的胎肩区域。
具体的,中心区域位于轮胎主体中间部分并沿轮胎主体的周向环绕,胎肩区域包括分别位于中心区域内、外两侧的第一胎肩1和第二胎肩9。并且,构成第一胎肩1的花纹块的尺寸小于构成第二胎肩9的花纹块的尺寸。
该运动型充气轮胎,通过中心区域、第一胎肩1和第二胎肩9的设置,构成第一胎肩1的花纹块的尺寸较大,可以有效增加接地面积,提高操控稳定性,同时,第二胎肩9的花纹块的尺寸较小,可以有效降低第二胎肩9的刚性,在保证操控稳定性的同时,平衡了舒适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中心区域包括间隔排列的周向花纹筋条和花纹主沟槽,周向花纹筋条、第一胎肩1以及第二胎肩9上均设有不同深度、长度和形状的细小沟槽12以及与细小沟槽12间隔排列的细小横向花纹浅沟1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细小沟槽12是指通过在轮胎加工模具上设置若干不同深度、长度和形状的钢片,加工而成的位于轮胎花纹部上的细槽。
上述设置中,细小沟槽12能有效降低中心区域的刚度,配合窄细小沟槽12和细小横向花纹浅沟11相间排列,在启动/制动/转弯时,相比于宽的沟槽,可增加胎面橡胶在变形时的相互支撑,减少过度变形,增强周向花纹筋条的刚度,在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有效保持轮胎的操控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胎肩1上的细小横向花纹浅沟11沿轮胎花纹部的横向延伸,第二胎肩9上的细小横向花纹浅沟11包括沿轮胎花纹部的横向延伸的横向部分以及位于第二胎肩9的外侧并沿轮胎花纹部的周向延伸的周向部分。
具体的,轮胎外侧封闭宽大的第二胎肩9设计,侧重轮胎的操控稳定性能设计,内侧的花纹块相对外侧小块,主要侧重轮胎的湿地排水性能设计及舒适性能,使得该轮胎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配以特殊胎面顶弧曲线设计及高白炭黑含量的胎面配方,保证轮胎在行驶时能提供更好的干、湿地操控稳定性、转向响应性,从而提供良好的运动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花纹主沟槽的宽度为8-19mm,沟壁角度为8-12°。
上述设置,花纹主沟槽的沟壁采用不同倾角设计,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夹石子,花纹主沟槽具有迅速排水能力及防夹石的自洁能力,可提供优异的湿地防湿滑性能及转弯稳定性和精准的转向响应性,有利于湿地安全性能的提高,从而提高运动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周向花纹筋条包括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以及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和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分别位于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的两侧,并且,在同一周向花纹筋条上设置的细小沟槽12均沿周向排列,并且延伸方向相同,保证各周向花纹筋条性能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中心区域的刚度。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胎肩1与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之间设有第一花纹主沟槽2,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与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之间设有第二花纹主沟槽4,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与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之间设有第三花纹主沟槽6,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与第二胎肩9之间设有第四花纹主沟槽8。
具体的,中心区域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0.45~0.60,第一胎肩1与第二胎肩9的宽度之和与胎面宽度之比为0.40~0.55。
进一步,第一胎肩1和第二胎肩9均设有四种节距宽度,并且第一胎肩1和第二胎肩9的节距宽度为20-35mm,第一胎肩1的节距数量为70-78个,第二胎肩9的节距数量为62-70个。
具体的,在每列的胎肩花纹块组中设有多个细小横向花纹浅沟11与细小沟槽12,即设置多个侧沟和细小沟槽12,胎肩花纹块与相邻的中间区域周向花纹筋条间通过周向宽大的花纹主沟槽隔开,胎肩花纹块部位通过特殊的胎面部位弧度设计来优化轮胎的胎肩部位的接地印痕形状及接地应力分布,防止胎肩部位早期磨损及增强轮胎的操控稳定性能,具体的,胎肩花纹块部位,即胎肩区域的胎面部位弧度应当根据轮胎的实际使用环境进行设计。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轮胎主体的直径≥16寸,轮胎主体的宽度≥195mm。具体的,该轮胎结构需用于轮辋直径16寸以上,断面宽度为195及以上的轮胎规格,才能发挥这种结构的良好操控及运动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胎肩9的内侧周向还设有可将第二胎肩9分割为两部分的周向花纹浅沟10。
上述设置中,第二胎肩9通过大块的花纹块设计,有效增加接地面积,提高操控稳定性,同时外侧的胎肩花纹块配合一条细小的周向花纹浅沟10,用于降低外侧花纹块的刚性,在保证操控稳定性的同时,平衡了舒适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周向花纹筋条的顶弧设计都采用多段弧的防偏磨设计,四条周向连续的宽大花纹沟槽具有倾斜的角度沟壁设计,不仅提高了轮胎的自洁性能,宽大的周向直沟槽能够迅速排水,可提供优异的湿地防湿滑性能及转弯稳定性和精准的转向响应性,有利于湿地安全性能的提高,胎面花纹采用内、外侧各4种小节距宽度、多节距数量设计,有利于轮胎噪声的降低与提高乘坐舒适性能。
同时,该轮胎采用非对称胎面花纹结构设计,由中心区域和分属两边的胎肩区域组成,周向花纹筋条及花纹块胎肩之间由宽大的周向花纹槽间隔开,周向花纹筋条及花纹块胎肩中间镶嵌不同形状、长度、深度的细小沟槽12,起到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花纹块刚度,增加乘坐舒适性作用。而且,各周向花纹筋条之间,采用细小的横向花纹浅沟11和窄细小沟槽12做间隔,能有效降低中间部位刚度,减少过度变形,提高轮胎舒适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型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胎花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花纹部包括位于所述轮胎主体中间部分并沿所述轮胎主体的周向环绕的中心区域,和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内、外两侧的第一胎肩(1)和第二胎肩(9);并且,构成所述第一胎肩(1)的花纹块的尺寸小于构成所述第二胎肩(9)的花纹块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域包括间隔排列的周向花纹筋条和花纹主沟槽,所述周向花纹筋条、所述第一胎肩(1)以及所述第二胎肩(9)上均设有不同深度、长度和形状的若干细小沟槽(12)以及与所述细小沟槽(12)间隔排列的横向花纹浅沟(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肩(1)上的横向花纹浅沟(11)沿所述轮胎花纹部的横向延伸,所述第二胎肩(9)上的横向花纹浅沟(11)包括沿所述轮胎花纹部的横向延伸的横向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胎肩(9)的外侧并沿所述轮胎花纹部的周向延伸的周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主沟槽的宽度为8-19mm,沟壁角度为8-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花纹筋条包括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以及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所述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和所述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的两侧,并且,在同一周向花纹筋条上设置的所述细小沟槽(12)均沿周向排列,并且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肩(1)与所述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之间设有第一花纹主沟槽(2),所述第一周向花纹筋条(3)与所述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之间设有第二花纹主沟槽(4),所述第二周向花纹筋条(5)与所述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之间设有第三花纹主沟槽(6),所述第三周向花纹筋条(7)与所述第二胎肩(9)之间设有第四花纹主沟槽(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0.45~0.60,所述第一胎肩(1)与所述第二胎肩(9)的宽度与胎面宽度之比为0.40~0.5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肩(1)和所述第二胎肩(9)均设有四种节距宽度,并且所述第一胎肩(1)和所述第二胎肩(9)的节距宽度为20-35mm,所述第一胎肩(1)的节距数量为70-78个,所述第二胎肩(9)的节距数量为62-70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的直径≥16寸,所述轮胎主体的宽度≥19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动型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胎肩(9)的内侧周向还设有可将所述第二胎肩(9)分割为两部分的周向花纹浅沟(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17719.1U CN207128510U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17719.1U CN207128510U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28510U true CN207128510U (zh) | 2018-03-23 |
Family
ID=6163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17719.1U Active CN207128510U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28510U (zh) |
-
2017
- 2017-08-14 CN CN201721017719.1U patent/CN2071285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49780U (zh) | 充气轮胎 | |
CN101772429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4553623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1722795B (zh) | 载重轮胎 | |
CN101111398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3507573B (zh) | 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 |
JP5073568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4057782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4349915B (zh) | 充气轮胎 | |
JP2014094683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4114380B (zh) | 低磨耗轮胎胎面带 | |
JP2014118123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4220277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5026180A (zh) | 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 |
CN108215669A (zh) | 轮胎 | |
CN103465732B (zh) | 硬地形使用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 |
US9283813B2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2233794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427406B (zh) | 一种中长途导向轮轮胎花纹 | |
CN204136706U (zh) | 新型耐磨、舒适、低噪音全钢客车轮胎 | |
CN207128510U (zh) | 一种运动型充气轮胎 | |
CN207128509U (zh) | 一种充气轮胎 | |
CN207128508U (zh) | 一种静音充气轮胎 | |
CN208774431U (zh) | 一种花纹对称胎面层及其越野轮胎 | |
CN206287759U (zh) | 中长途导向轮轮胎花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