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095036U -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5036U
CN207095036U CN201721097982.6U CN201721097982U CN207095036U CN 207095036 U CN207095036 U CN 207095036U CN 201721097982 U CN201721097982 U CN 201721097982U CN 207095036 U CN207095036 U CN 207095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noise reduction
reduction layer
bottom wall
hydrophobic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79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向阳
姚琦
罗金柳生
刘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79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5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5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5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其中,所述内胆的底壁和至少侧壁底部的内表面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用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内胆内表面的速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器中,通过在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内表面设置降噪层,延缓气泡脱离所述内胆内表面的速度,从而降低所述液体加热器加热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液体加热器,例如电热水壶,在烧水温度达到一定温度(例如40度)就会开始产生大量的噪音,而且加热温度越高,产生的噪音越大,使得用户体验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液体加热器烧水过程中噪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胆,所述内胆的底壁和至少侧壁底部的内表面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用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内胆内表面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降噪层为疏水性涂层。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涂层的接触角为θ,且90°<θ<120°。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涂层为氟涂层、硅涂层或PEEK涂层。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涂层的厚度尺寸为d,且10μm≤d≤200μm。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涂层为氟涂层或硅涂层,且10μm≤d≤50μm。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涂层为PEEK涂层,且100μm≤d≤200μm。
优选地,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内表面经激光或微纳米加工处理以形成所述降噪层。
优选地,所述降噪层的表面粗糙度为a,且0.5μm≤a≤5μm。
优选地,1μm≤a≤3μm。
优选地,所述降噪层的表面形成有圆形或多边形图案。
优选地,所述内胆包括底壁和呈筒状的侧壁,所述底壁的周缘设有沿轴向向上延伸的环状翻边或者所述侧壁下端的周缘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翻边,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内胆,所述内胆的底壁和至少侧壁底部的内表面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用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内胆内表面的速度。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胆的底壁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电磁线圈盘或红外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加热器包括内胆,所述内胆的底壁和侧壁底部的内表面设有降噪层,该降噪层可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降噪层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液体加热器在烧水过程中,与加热装置相对位置的内胆的底壁会产生大量的小气泡,小气泡产生后会迅速脱离内胆的底壁,小气泡中所含的能量比较少,在上升一点高度就会因被内胆底部温度较低的水吸收大部分热量而发生破裂。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内胆的底壁和侧壁内表面附着能减少气泡脱离速度的降噪层,这样小气泡在脱离内胆底壁之前可以尽可能长大,以与周边的小气泡聚合成大气泡,由于大气泡要上升更长高度才破裂,其被周围液体吸取的能量也越多,相应的破裂时发出的噪音也小。进而抑制了气泡内爆产生的声音,最终降低了所述液体加热器加热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且,至少所述内胆的侧壁底部的内表面同时设有降噪层,增加了降噪层与气泡的接触面积,更多的小气泡从所述内胆底部脱离的速度将受到延缓,因而有利于聚合更多的小气泡,增加所述液体加热器的降噪效果,同时也避免所述底壁聚合过多的气泡影响所述内胆底部的传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内胆与加热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液体加热器 4 盖件
1 内胆 5 开盖按键
11 底壁 6 手柄
12 侧壁 7 开关
13 环状翻边 8 底座
2 降噪层 9 外壳
3 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器,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器的一实施例,所述液体加热器包括内胆,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内胆1的底壁11和至少侧壁12底部的内表面设有降噪层2,所述降噪层2用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内胆1内表面的速度。
液体加热器100可以是电热水壶或咖啡壶等,以下将以电热水壶为例进行介绍,以下液体加热器100即为电热水壶,液体加热器100其他部分的具体结构组成在这不做具体限制,只要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加热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器100的保护范围内,液体加热器100可以是双层壶体结构,即为包括内胆和外壳,也可以单层壶体结构,即为只包括内胆,具体地,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器100包括盖件4、开盖按键5、手柄6、开关7、底座8以及外壳9,内胆1和加热装置3设于外壳9内,一般加热装置3是设于内胆1的的底壁11,所述加热装置3可以是发热管、电磁线圈盘或红外加热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内胆1的底部受热均匀,加热装置3是通过金属导热板来与内胆1的底部热导接的,一般金属导热板的材料为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加热器100包括内胆1,所述内胆1的底壁11和侧壁12底部的内表面设有降噪层2,该降噪层2可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降噪层2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液体加热器100在烧水过程中,与加热装置3相对位置的内胆1的底壁11会产生大量的小气泡,小气泡产生后会迅速脱离内胆1的底壁11,小气泡中所含的能量比较少,在上升一点高度就会因被内胆1底部温度较低的水吸收大部分热量而发生破裂。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内胆1的底壁11和侧壁12内表面附着能减少气泡脱离速度的降噪层2,这样小气泡在脱离内胆1的底壁11之前可以尽可能长大,以与周边的小气泡聚合成大气泡,由于大气泡要上升更长高度才破裂,其被周围液体吸取的能量也越多,相应的破裂时发出的噪音也小。进而抑制了气泡内爆产生的声音,最终降低了所述液体加热器100加热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且,至少所述内胆1的侧壁12底部的内表面同时设有降噪层2,增加了降噪层2与气泡的接触面积,更多的小气泡从所述内胆1底部脱离的速度将受到延缓,因而有利于聚合更多的小气泡,增加所述液体加热器100的降噪效果,同时也避免所述底壁11聚合过多的气泡,影响所述内胆1底部的传热。
具体地,通过降噪层2的设置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内胆1内表面的速度,要达到此技术效果的降噪层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请参阅图4,降噪层2为疏水性涂层,疏水性涂层表面微观上是高低不平的,疏水性涂层的表面能较低,从而延缓了气泡脱离所述内胆1内表面的速度。
进一步,为了较好地降低液体加热器100加热时所产生的噪音,必须让其气泡不易从疏水性涂层的表面脱离,在本实施例中,疏水性涂层的接触角为θ,且90°<θ<120°,如此,通过限制疏水性涂层的接触角的范围,不但避免了接触角太小时,气泡易脱离液体加热器100的底部,导致起不到良好的降噪效果,而且,也避免了接触角过大,气泡很难脱离,在液体加热器100的底部聚集,易导致膜态沸腾的发生,从而在液体加热器100的底部形成蒸汽垫,不利于液体加热器100的底部传热效果。
综合考虑到疏水性涂层的实际使用环境及制造成本,在本实施例中,疏水性涂层为氟涂层、硅涂层或PEEK涂层,如此设置,疏水性涂层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化学性质稳定和不粘性,且无毒,使水垢不易集结,符合食品用具的使用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疏水性涂层不但起到降噪的效果,实际上疏水性涂层在液体加热器100的底部还起到热传导的作用,故为了保证疏水性涂层的传热和降噪效果,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疏水性涂层的厚度尺寸为d,且10μm≤d≤200μm,如此设置,在保证了疏水性涂层良好的降噪和传热性能的前提下,还避免了疏水性涂层过厚,导致疏水性涂层传热效率慢、易脱落的问题,也减少了疏水性涂层的材料损耗,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根据疏水性涂层的材料的不同,各项性能参数都会有所差异,故导致不同材料的疏水性涂层需要设置的厚度也不同,当疏水性涂层为氟涂层或硅涂层时,疏水性涂层的厚度尺寸为d为10μm到50μm之间;当疏水性涂层为PEEK涂层时,疏水性涂层的厚度尺寸为d为100μm到200μm之间,如此设置,都能使疏水性涂层达到较高的性价比。
降噪层2的设置方式除了上述的疏水性涂层之外,还可以是在底壁11和侧壁12的内表面经激光或微纳米加工处理以形成降噪层2,液体加热器100的底壁11和侧壁12的内表面经激光或微纳米加工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将发生改变,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不但可以增加底壁11和侧壁1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凹凸不平的结构的表面能较低,从而延缓了气泡脱离所述内胆1内表面的速度。
具体地,经激光或微纳米加工处理形成的降噪层2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的降噪层2的降噪效果,当降噪层2的表面粗糙度为a,且0.5μm≤a≤5μm时,不但有利于液体加热器100的底部气泡的聚合,还能避免降噪层2的表面粗糙度过大,反而因降噪层2的表面的阻碍不利于气泡的聚合,并且也便于清洗底壁11和侧壁12上的水垢,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当降噪层2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到5μm之间时,保证降噪层2的降噪效果和易于清洗,综合性能较佳。
为了保证液体加热器100的美观,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降噪层2的表面形成有圆形或多边形图案,如此设置,圆形或多边形图案既提高了底壁11和侧壁12中部周围的传热和影响液体对流的效果,也提高了底壁11和侧壁12的美观性,并且,一般圆形或多边形图案设有多个,且呈同心设置,使得气泡的产生和聚合变得更加均匀,从而使降噪层2降噪的效果更好。
为了便于降噪层2无间断的同时设置在内胆1的底壁11和侧壁12的内表面,内胆1最好为无缝内胆。无缝内胆由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内胆1包括底壁11和呈筒状的侧壁12,底壁11的周缘设有沿轴向向上延伸的环状翻边13,将侧壁12与底壁11对焊之后在底壁11和侧壁12连接处抛光;另一种是内胆1包括底壁11和呈筒状的侧壁12,侧壁12下端的周缘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翻边12,将侧壁12与底壁11焊接之后在底壁11和侧壁12连接处抛光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壁和至少侧壁底部的内表面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用以延缓气泡脱离所述内胆内表面的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层为疏水性涂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涂层的接触角为θ,且90°<θ<12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涂层为氟涂层、硅涂层或PEEK涂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涂层的厚度尺寸为d,且10μm≤d≤200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涂层为氟涂层或硅涂层,且10μm≤d≤50μ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涂层为PEEK涂层,且100μm≤d≤20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内表面经激光或微纳米加工处理以形成所述降噪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层的表面粗糙度为a,且0.5μm≤a≤5μ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1μm≤a≤3μm。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层的表面形成有圆形或多边形图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底壁和呈筒状的侧壁;
所述底壁的周缘设有沿轴向向上延伸的环状翻边或者所述侧壁下端的周缘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翻边;
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焊接连接。
13.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内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胆的底壁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电磁线圈盘或红外加热器。
CN201721097982.6U 2017-08-29 2017-08-29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Active CN207095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7982.6U CN207095036U (zh) 2017-08-29 2017-08-29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7982.6U CN207095036U (zh) 2017-08-29 2017-08-29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5036U true CN207095036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7982.6U Active CN207095036U (zh) 2017-08-29 2017-08-29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5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590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590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3374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7095036U (zh)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CN207168372U (zh) 电水壶
CN207285912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08371541U (zh) 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
CN105011733B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胆
CN103494507B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12591589U (zh) 烹饪锅具和烹饪装置
CN210540722U (zh) 一种加热杯体
CN203564068U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07023939U (zh) 内锅及烹饪设备
CN208435286U (zh) 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
CN202843313U (zh) 一种电热保温杯
CN208677017U (zh) 电热煮饭器
CN208371538U (zh) 内胆以及液体加热器
CN207755044U (zh) 一种电磁加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08371498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07166810U (zh) 发热盘和电烹饪器具
CN219353583U (zh) 一种0涂层不粘烹饪器具
CN206603579U (zh)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CA2833220A1 (en) Energy-saving pot structure
CN206507771U (zh) 一种新型低噪电水壶
CN108433537A (zh) 电水壶
CN118000580B (zh) 一种电水壶
CN221511589U (zh) 一种电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