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089439U - A柱装配体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A柱装配体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9439U
CN207089439U CN201720449044.1U CN201720449044U CN207089439U CN 207089439 U CN207089439 U CN 207089439U CN 201720449044 U CN201720449044 U CN 201720449044U CN 207089439 U CN207089439 U CN 207089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s
plate
column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plates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490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云
刘余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490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9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9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9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柱装配体及汽车,包括: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朝向车体内侧覆盖有A柱内板,以及限位器安装板;A柱加强板向车体外部凹陷形成腔体,腔体的两侧形成侧壁,侧壁朝向车体内的一侧形成安装面;限位器安装板包括设置在腔体内部的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朝向车体内侧的表面形成有定位部,定位部的表面与A柱内板贴合,通过使限位器安装板的支撑板设置在A柱加强板的腔体内,同时使第一连接板与A柱加强板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定位部与A柱内板贴合,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以通过支撑板配合A柱内板更好地抵抗撞击产生的作用力,有效减小了A柱内板的变形,提高了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A柱装配体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A柱装配体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安全性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组成汽车的重要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如何提高汽车部件的连接强度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汽车车门的最大开启角度,在车门的两个铰链之间设置限位器。限位器一般包括限位盒、限位臂以及固定片,限位臂的一端与固定片铰接,限位臂的另一端设置限位凸起且设置在限位盒内;固定片通过限位器安装板与A柱加强板连接,限位盒安装在车门上,限位盒内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凸起与限位块配合以限制车门开启的角度。
A柱加强板设置在汽车前门的前部并与车架连接,A柱内板与A柱加强板相连,前围板焊接在A柱内板上,A柱内板与A柱加强板之间形成空腔,限位器安装板呈板状且设置在空腔内,限位器安装板具有与A柱加强板贴合的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成一定角度的第二面,第一面焊接在A柱加强板上,第二面上焊接有螺母,固定片上具有相应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螺母配合,将固定片固定到限位器安装板上,从而实现对限位器的固定。
然而,现有技术中A柱内板与A柱加强板之间存在空腔,导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A柱内板容易发生变形、甚至由A柱内板与前围板的连接处撕裂,进而使前围板失去固定突入驾驶室,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柱装配体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A柱内板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柱装配体包括:A柱加强板、覆盖在所述A柱加强板朝向车体内侧表面的A柱内板,以及限位器安装板;所述A柱加强板向车体外部凹陷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形成侧壁,所述侧壁朝向车体内侧的一侧形成安装面;所述限位器安装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内部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车体内侧的表面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表面与所述A柱内板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车体前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朝向所述车体后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面上。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前围板与所述定位部相连。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的通孔以及与所述通孔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紧固螺母。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所述定位部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车体内侧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设置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与所述A柱加强板的所述腔体底面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装配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腔体的两侧侧壁表面贴合。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所述前围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A柱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通孔与所述紧固螺母配合。
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优选地,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车门的一侧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前门限位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架以及如上所述的A柱装配体;所述A柱装配体与所述车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A柱装配体及汽车,通过使限位器安装板的支撑板设置在A柱加强板的腔体内,同时使第一连接板与A柱加强板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定位部与A柱内板贴合,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以通过支撑板配合A柱内板更好地抵抗撞击产生的作用力,有效减小了A柱内板的变形,提高了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A柱装配体与车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柱加强板与限位器安装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限位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A柱装配体与车身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柱加强板与限位器安装板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限位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A柱装配体,包括A柱加强板10、覆盖在A柱加强板10朝向车体内侧的A柱内板20,以及限位器安装板30;A柱加强板10向车体外部凹陷形成腔体,腔体的两侧形成侧壁,侧壁朝向车体内侧的一侧形成安装面;限位器安装板30包括设置在腔体内部的支撑板301,以及与支撑板30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02,且第一连接板302朝向车体内侧的表面形成有定位部303,定位部303的表面与A柱内板20贴合;第一连接板302与A柱加强板10固定连接。
具体地,A柱加强板10可以呈板状,A柱加强板10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设置于汽车前门的前端,用以固定车门以及支撑汽车顶棚;A柱加强板10上形成有腔体,该腔体可包括朝向车体外部的底面以及位于底面前、后两侧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朝向车体内的一侧表面分别形成第一安装面101和第二安装面102,第一安装面101与第二安装面102处于同一平面内。
A柱内板20覆盖在腔体朝向车体内部的一侧,且A柱内板20具有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优选地,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分别与第一安装面101和第二安装面10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限位器安装板30的支撑板301与第一连接板302可以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地,支撑板301向腔体的底面延伸并与底面固定连接,和/或支撑板301向第一、第二侧壁延伸并与第一、第二侧壁固定连接。
定位部303可以是由第一连接板302上朝向车体内形成的凸台,凸台与A柱内板20朝向车体外侧的侧面相贴合;优选地,在凸台与A柱内板20相接触的部位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302与A柱加强板10可以通过任何能够使第一连接板302固定在A柱加强板10上的方式固定连接,例如,第一连接板302向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延伸并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抵接,在第一连接板302与第一、第二侧壁相接触的部位采取焊接的方式连接,或者在第一连接板302上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抵接的位置形成折弯,在折弯处开设第一螺栓孔,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开设与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将第一连接板302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起来。
设有本实施例提供的A柱装配体的汽车在发生碰撞时,A柱加强板10受力导致A柱加强板10向腔体内部变形,进而使覆盖在A柱加强板10上的A柱内板20发生形变,第一连接板302的定位部303与A柱内板20贴合而且第一连接板302与A柱加强板10固定连接,从而支撑板与A柱内板共同抵抗外部撞击产生的作用力。此外,还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工艺手段或特定材质来加工限位器安装板30,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变形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A柱装配体,通过使限位器安装板30的支撑板301设置在A柱加强板10的腔体内,同时使第一连接板302与A柱加强板10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定位部303与A柱内板20贴合,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以通过支撑板配合A柱内板更好地抵抗撞击产生的作用力,有效减小了A柱内板20的变形,提高了结构强度。
具体地,第一连接板30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02朝向车体前端的第一连接部304以及朝向车体后端的第二连接部305,第一连接部304和第二连接部305与定位部303一体成型,且第一连接部304和第二连接部305固定连接在安装面上;第一连接部304与第二连接部305用于与A柱加强板10相连;第一连接部304和第二连接部305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二安装面102上和第一安装面101上,用以增加A柱加强板10沿汽车运行方向的抗变形能力。
具体地,前围板40与定位部303相连;定位部303包括在第一连接板302上开设的通孔以及与通孔对应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02上的紧固螺母;前围板40上开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A柱内板20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紧固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通孔与紧固螺母配合;处于汽车前端的前围板40,一端与车身相连,另一端与A柱内板20相连;紧固螺母与通孔对应且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02远离车体内部的一侧,并且紧固螺母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02上;紧固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通孔与紧固螺母配和,以使前围板40、A柱内板20和第一连接板302连接在一起,用以加强对A柱内板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前围板40受到向车体内部的撞击力的作用,进而向车体内部运动,由于前围板40与定位部303和A柱内板20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可以有效的限制前围板40向车内运动,进而保护车内人员免受伤害。
具体地,定位部303的表面凸出于第一连接部304和第二连接部305朝向车体内侧的表面;第一连接板302的通孔周围且不与紧固螺母相连的表面向车体内部凸出,方便与前围板40连接。
具体地,支撑板301还包括与第一连接板302背离设置的装配部306,装配部306与A柱加强板10的腔体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板301朝向腔体底面形成有装配部306,装配部306可以是与腔体底面贴合的平面,将平面焊接到腔体底面上,或者在腔体和平面开设过孔,螺栓穿过过孔将平面固定在腔体底面上。
具体地,支撑板301包括位于装配部306与第一连接板302之间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腔体的两侧侧壁表面贴合;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介于装配部306和第一连接板302之间,优选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与腔体的两侧侧壁贴合的部位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用以使支撑板301能够更加牢靠的与A柱加强板10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支撑板301靠近车门的一侧形成有安装部307,安装部307与前门限位器相连。
优选地,安装部307包括支撑板301沿A柱加强板10的腔体朝向车门的侧壁形成的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的螺母或者开设在第二连接板上的螺纹孔,第二连接板与腔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前门限位器可以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或者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的方式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架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A柱装配体;A柱装配体与车架相连,其中A柱装配体的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优选地,A柱装配体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其他的方式与车架固定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加强板、覆盖在所述A柱加强板朝向车体内侧表面的A柱内板,以及限位器安装板;所述A柱加强板向车体外部凹陷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形成侧壁,所述侧壁朝向车体内侧的一侧形成安装面;所述限位器安装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内部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车体内侧的表面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表面与所述A柱内板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车体前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朝向所述车体后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前围板与所述定位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的通孔以及与所述通孔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紧固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车体内侧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设置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与所述A柱加强板的腔体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装配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腔体的两侧侧壁表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A柱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通孔与所述紧固螺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柱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靠近车门的一侧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前门限位器相连。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装配体;所述A柱装配体与所述车架相连。
CN201720449044.1U 2017-04-26 2017-04-26 A柱装配体及汽车 Active CN207089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9044.1U CN207089439U (zh) 2017-04-26 2017-04-26 A柱装配体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9044.1U CN207089439U (zh) 2017-04-26 2017-04-26 A柱装配体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9439U true CN207089439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49044.1U Active CN207089439U (zh) 2017-04-26 2017-04-26 A柱装配体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9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3733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6494513A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结构
JP2000190868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378939A (zh) 用于制造车体侧板的方法
CN107458192A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
CN206914437U (zh)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279640U (zh) 车辆及其车架支柱结构
CN209921015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
CN205651946U (zh) 汽车前门下铰链的安装结构
CN207089439U (zh) A柱装配体及汽车
CN11360236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碳纤维后围总成
JPS6361234B2 (zh)
CN209535227U (zh) 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
WO2024259824A1 (zh) 车身及车辆
CN108032907B (zh)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的车身侧铰链安装结构
CN206297633U (zh) 重卡白车身结构
CN214607725U (zh) 一种d柱上接头结构、车身尾门门洞系统及车辆
CN212243575U (zh) 一种后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04801898U (zh) 一种发动机罩z向装配偏差快速调整结构
CN207092755U (zh) 一种汽车后门锁环用安装支架和汽车
CN108016508A (zh) 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108859971B (zh) 前门后视镜密封支架结构
CN206155569U (zh) 一种侧围外板加强结构
CN219823344U (zh) 一种轿厢前壁、轿厢侧围和轿厢
CN220905113U (zh) 后部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