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0378U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00378U CN207000378U CN201720632841.3U CN201720632841U CN207000378U CN 207000378 U CN207000378 U CN 207000378U CN 201720632841 U CN201720632841 U CN 201720632841U CN 207000378 U CN207000378 U CN 2070003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 beam body
- absorbing
- cushion
- impulsive fo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梁体、挡板、限位孔、缓冲层、固定孔、减震接头、连接头、纵梁、伸缩柱、螺旋弹簧、液压腔和吸能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梁体一侧连接缓冲层,且在梁体与纵梁之间增加了减震接头,使汽车发生碰撞时,撞击力首先经过缓冲层,缓冲层与梁体之间的伸缩柱和螺旋弹簧对冲击力进行了减缓和吸收,使冲击力到梁体上的力度减小,保护了梁体,降低梁体变形的概率。冲击力经过梁体进入到减震接头,减震接头内部的蜂窝形吸能壳体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使冲击力在减震接头内部得到衰减,减少对纵梁的冲击,提高了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保护了车辆内部的人员,减少了碰撞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属于汽车配件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普及,为了出行方便,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拥有私家车。随着道路上车辆的增多,发生车祸的概率也随之增加。汽车发生碰撞时,前后都有保险杠和防撞梁吸能减震,防止车辆变形,减小碰撞产生的损失。防撞梁是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现有的汽车防撞梁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防撞梁基本上都是中空设置的一种横梁,在使用中减震效果较差,一旦发生碰撞,梁体容易变形,且对车体两边的纵梁冲击力较大,影响车整体的安全性能。且碰撞带来的损失惨重,不能有效的保护车内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梁体、挡板和纵梁;所述梁体一侧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梁体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一侧设置有多组限位孔,所述挡板一端两侧均连接有减震接头,所述减震接头一侧连接 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固定孔,且所述连接头通过固定孔连接有纵梁,所述梁体与缓冲层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多组伸缩柱,且所述伸缩柱外部四周活动连接有螺旋弹簧,所述梁体靠近缓冲层一侧设置有多组液压腔,所述梁体通过液压腔连接伸缩柱。
优选的,为了使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在减震接头处得到有效衰减,减小对纵梁的影响,所述减震接头内部设置有吸能壳体。
优选的,为了使伸缩柱可以在液压腔内部自由伸缩,发生撞击时可以伸缩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伸缩柱与液压腔之间呈活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梁体更加结实,受到撞击时冲击力能分散到两边,不容易发生变形,所述梁体的外形结构呈圆弧形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减震接头更坚固,拥有更好的吸收冲击力的能力,所述吸能壳体的内部呈多层蜂窝状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防撞梁可以多方位的保护纵梁,使正面和斜角处均能保护纵梁不被撞击,所述梁体的长度大于两个纵梁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梁体一侧连接缓冲层,且在梁体与纵梁之间增加了减震接头,使汽车发生碰撞时,撞击力首先经过缓冲层,缓冲层与梁体之间的伸缩柱和螺旋弹簧对冲击力进行了减缓和吸收,使冲击力到梁体上的力度减小,保护了梁体,降低梁体变形的概率。冲击力经过梁体进入到减震接头,减震接头内部的蜂窝形吸能壳体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使冲击力在减震接头内部得到衰减,减少对纵梁的冲击,提高了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保护了车辆内部的人员,减少了碰撞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梁体与缓冲层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梁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梁体;2、挡板;3、限位孔;4、缓冲层;5、固定孔;6、减震接头;7、连接头;8、纵梁;9、伸缩柱;10、螺旋弹簧;11、液压腔;12、吸能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梁体1、挡板2和纵梁8;梁体1一侧连接有挡板2,且梁体1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层4,缓冲层4一侧设置有多组限位孔3,挡板2一端两侧均连接有减震接头6,减震接头6一侧连接有连接头7,连接头7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固定孔5,且连接头7通过固定孔5连接有纵梁8,梁体1与缓冲层4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多组伸缩柱9,且伸缩柱9外部四周活动连接有螺旋弹簧10,梁体1靠近缓冲层4一侧设置有多组液压腔11,梁体1通过液压腔11连接伸缩柱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减震接头6内部设置有吸能壳体12,使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在减震接头6处得到有效衰减,减小对纵梁8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伸缩柱9与液压腔11之间呈活动连接,使伸缩柱9可以在液压腔11内部自由伸缩,发生撞 击时可以伸缩起到缓冲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梁体1的外形结构呈圆弧形设置,使梁体1更加结实,受到撞击时冲击力能分散到两边,不容易发生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吸能壳体12的内部呈多层蜂窝状设置,使减震接头6更坚固,拥有更好的吸收冲击力的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梁体1的长度大于两个纵梁8之间的距离,使防撞梁可以多方位的保护纵梁8,正面和斜角处均能保护纵梁8不被撞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梁体1安装在纵梁8一端,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撞击力首先经过缓冲层4,缓冲层4与梁体1之间的伸缩柱9和螺旋弹簧10对冲击力进行了减缓和吸收,使冲击力到梁体1上的力度减小,保护了梁体1,降低梁体1变形的概率。接着冲击力经过梁体1进入到减震接头6,减震接头6内部的蜂窝形吸能壳体12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使冲击力在减震接头6内部得到衰减,减少对纵梁8的冲击,提高了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保护了车辆内部的人员,减少了碰撞带来的损失。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梁体(1)、挡板(2)和纵梁(8);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一侧连接有挡板(2),且所述梁体(1)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层(4),所述缓冲层(4)一侧设置有多组限位孔(3),所述挡板(2)一端两侧均连接有减震接头(6),所述减震接头(6)一侧连接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固定孔(5),且所述连接头(7)通过固定孔(5)连接有纵梁(8),所述梁体(1)与缓冲层(4)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多组伸缩柱(9),且所述伸缩柱(9)外部四周活动连接有螺旋弹簧(10),所述梁体(1)靠近缓冲层(4)一侧设置有多组液压腔(11),所述梁体(1)通过液压腔(11)连接伸缩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接头(6)内部设置有吸能壳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9)与液压腔(11)之间呈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的外形结构呈圆弧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壳体(12)的内部呈多层蜂窝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的长度大于两个纵梁(8)之间的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32841.3U CN207000378U (zh) | 2017-06-02 | 2017-06-02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32841.3U CN207000378U (zh) | 2017-06-02 | 2017-06-02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00378U true CN207000378U (zh) | 2018-02-13 |
Family
ID=6144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3284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00378U (zh) | 2017-06-02 | 2017-06-02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0037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8992A (zh) * | 2018-06-28 | 2018-10-12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汽车保险杠零件的安装结构 |
CN109017651A (zh) * | 2018-08-27 | 2018-12-18 |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
-
2017
- 2017-06-02 CN CN201720632841.3U patent/CN2070003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8992A (zh) * | 2018-06-28 | 2018-10-12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汽车保险杠零件的安装结构 |
CN109017651A (zh) * | 2018-08-27 | 2018-12-18 |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85237B (zh) | 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上的应用 | |
CN106394685B (zh) | 电动汽车底盘总成防撞系统 | |
KR102182842B1 (ko) | 차체충돌방지구조 | |
CN204845824U (zh) | 一种新型防撞梁吸能盒 | |
CN106476891B (zh) | 电动汽车底盘系统 | |
CN211391452U (zh) | 汽车车身框架装置及汽车 | |
CN207000378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 |
CN205059492U (zh) | 一种车辆及前防撞梁总成 | |
CN206394590U (zh) |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 |
CN104786969B (zh) | 一种碰撞被动安全装置及汽车 | |
CN207345725U (zh) | 一种车型防撞梁 | |
CN107284382A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防撞梁 | |
CN207670360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上的应用 | |
CN206510873U (zh) | 一种低速电动汽车前防撞梁装置 | |
CN106494337A (zh) | 三级缓冲减震防撞梁 | |
CN203438964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
CN210760623U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111703392A (zh) | 一种能够缓冲吸能的汽车保险杠 | |
CN212243246U (zh) | 一种能够缓冲吸能的汽车保险杠 | |
CN205168407U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 |
CN210502579U (zh) | 一种高强度吸能式保险杠 | |
CN20950566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保护梁结构 | |
CN207078104U (zh) | 一种蜂窝斜面结构吸能盒 | |
CN212195361U (zh) | 一种车辆吸能盒 | |
CN105365722A (zh) | 球式吸能缓冲汽车防撞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