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976628U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6628U
CN206976628U CN201720975098.1U CN201720975098U CN206976628U CN 206976628 U CN206976628 U CN 206976628U CN 201720975098 U CN201720975098 U CN 201720975098U CN 206976628 U CN206976628 U CN 206976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ard
insulating body
card coupler
shielding casing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50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朱昭晖
周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750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6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6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66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上,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共同形成有沿插拔方向插入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顶壁及自顶壁两侧向下弯折的一对侧壁,该侧壁设有安装至电路板上的焊接脚,所述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共同固持于遮蔽壳体的顶壁上,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下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弹性臂。所述遮蔽壳体下侧与电路板形成有收容空间,以降低电子卡连接器的高度,实现小型化,且该收容空间下侧没有其它结构,有利于扩展电子卡连接器与其它结构配合,实现多元化使用。

Description

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且可扩展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04558701号揭示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共同夹持有收容腔,以供具有电子卡的卡托插入。然而,该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绝缘本体需要保持足够的厚度,以提升绝缘本体的强度,且该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两侧均具有绝缘本体及遮蔽壳体,由此增加了电子卡连接器的整体高度,不能适应现有电子卡连接器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请再参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第CN106450844号揭示了另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该导电端子由金属板一体冲压而成,且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遮蔽壳体扣持于绝缘本体上且共同形成以供具有电子卡的卡托插入的收容腔。本发明将金属板一体冲压而成并一体注塑成绝缘本体上,虽然可以降低绝缘本体的厚度,然而收容腔两侧具有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不利于电子卡连接器达到进一步小型化需求,且使得该电子卡连接器只能插接特定需求的电子卡,不利于连接器的扩展应用。
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且可扩展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上,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顶壁及自顶壁两侧向下弯折的一对侧壁,该侧壁设有安装至电路板上的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固持于遮蔽壳体的顶壁上,该绝缘本体和遮蔽壳体与电路板共同形成有沿插拔方向插入电子卡的收容空间,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下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弹性臂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在遮蔽壳体的顶壁上,且该顶壁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有位于顶壁上表面且开口向外逐渐变大的倒角部,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填满倒角部的扣持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设有位于其前端且向内突伸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前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为自遮蔽壳体的顶壁向内凸伸的凸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为自遮蔽壳体的顶壁撕裂且向内延伸的弹片,并向内倾斜延伸。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其前端的倾斜导引部,所述倾斜导引部下侧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导引部下侧,所述导引部位于倾斜导引部的前方且部分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部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横向上排成一排,且所述焊接部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弹性臂的高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沿插拔方向延伸入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弹性臂均朝向绝缘本体的后端延伸。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排布成两排,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弹性臂沿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横向延伸入收容空间且彼此相对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壳体的侧壁设有向收容空间侧凸伸的弹性卡持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设有一体注塑于弹性卡持部上的绝缘凸块,所述绝缘凸块凸伸入收容空间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其后端的后端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部的侦测端子及组装于后端部的弹性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由同一料带冲压落料成型且设有暴露于后端部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后端部的焊接部,所述侦测端子的焊接部与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布成一排,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弯曲延伸入收容空间的弯曲部及位于弯曲部自由末端的抵接部,所述弹性端子的抵接部位于侦测端子的接触部后端且抵接于侦测端子的接触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上,且自顶壁两侧向下弯折的一对侧壁,遮蔽壳体和绝缘本体位于收容空间的一侧,以降低电子卡连接器的高度,实现小型化,且该收容空间下侧没有其它机构,有利于电子卡连接器与其它机构扩展配合,实现多元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100,该电子卡连接器100可安装至电路板(未图示)上并用以具有电子卡的卡托(未图示)插入。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围的遮蔽壳体3。所述绝缘本体1和遮蔽壳体3与电路板共同形成有沿插拔方向插入电子卡的收容空间101,即遮蔽壳体3和绝缘本体1位于收容空间101的一侧,以降低电子卡连接器的空间,实现小型化,容后详述。所述导电端子2由端子料带一体冲压成型形成,以减少成型工序,降低成本。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在注塑于导电端子2及遮蔽壳体3的过程中成型。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主体11及位于主体11后端的后端部12,所述收容空间101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主体11下方。所述端子料带以镶埋成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上,再将端子料带上的导电端子2彼此切断分开。
所述导电端子2设有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向下凸伸入收容空间101内的弹性臂22及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焊接部23。所述导电端子2排布成两排,所述导电端子2的弹性臂22沿插拔方向延伸入收容空间101内,且所述弹性臂22均可朝向绝缘本体1的后端部12运动以对接相应的电子卡。所述焊接部23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后端部12且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横向上排成一排,同时所述焊接部23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弹性臂22的高度。
结合图5及图6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具有顶壁31及自顶壁31两侧向下弯折的一对侧壁32,所述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1共同固持于遮蔽壳体3的顶壁31上。所述顶壁31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贯穿孔33及位于其前端且向收容空间101内突伸的导引部34。所述贯穿孔33设有位于顶壁31上表面且开口向外逐渐变大的倒角部330,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在遮蔽壳体3的顶壁31上且具有填满倒角部330的扣持部13,进一步降低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3的高度,实现小型化,不仅保持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的固持效果,且实现遮蔽壳体顶壁的平整度。所述贯穿孔33用以绝缘本体1注塑时模具的定位,所述扣持部13则将绝缘本体1稳固的固定在遮蔽壳体3的顶壁31上而不易脱落。
结合图7所示,所述导引部34为自遮蔽壳体3的顶壁31撕裂且向内收容空间101延伸的弹片,并向内倾斜延伸,方便导引电子卡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的主体11设有位于其前端的倾斜导引部14,所述倾斜导引部14下侧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遮蔽壳体3的导引部34下侧,所述导引部34位于倾斜导引部14的前方且部分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当所述卡托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101时,所述卡托先会受到遮蔽壳体3的导引部34的导引,然后沿着绝缘本体1的倾斜导引部14滑动最终容纳至收容空间101内;由此避免了所述卡托在插入时直接碰撞或刮擦绝缘本体1的主体11的情况发生。
所述遮蔽壳体3的侧壁32设有与顶壁31不相连的弹性卡持部35及安装至电路板上的焊接脚36。所述弹性卡持部35向收容空间101内凸伸,以锁扣具有电子卡的卡托。所述焊接脚36与焊接部23处于同一平面内,以共同焊接于电路板上,保证电子卡连接器100稳定的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
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还包括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部12的侦测端子4及组装于后端部12的弹性端子5,所述侦测端子4与导电端子2由同一料带冲压落料成型且设有暴露于后端部12的接触部41及延伸出后端部12的焊接部42,所述侦测端子4的焊接部42与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3排布成一排。所述弹性端子5包括弯曲延伸入收容空间101的弯曲部51及位于弯曲部51自由末端的抵接部52,所述弹性端子5的抵接部52位于侦测端子4的接触部41后端且抵接于侦测端子的接触部41。所述卡托未插入时,所述弹性端子5的抵接部52抵接于侦测端子的接触部41;所述卡托完全插入时,所述卡托向后顶推弹性端子5使得所述弹性端子5的抵接部52与侦测端子的接触部41分离,从而形成卡托插入时的侦测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绝缘本体1与导电端子2设置在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上,且自顶壁31两侧向下弯折的一对侧壁32,该侧壁32设有安装至电路板上的焊接脚36,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1的下侧与电路板共同形成有收容空间101,以降低电子卡连接器的高度,实现小型化,且该收容空间101下侧没有其它机构,有利于扩展电子卡连接器与其它机构配合,实现多元化使用,方便客户不同需求做调整,如下侧可以安置其它连接器进行配合使用,只需该一套电子卡连接器即可实现,无需另外开模,并且降低电子卡连接器的模具制造成本。
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卡连接器200,该电子卡连接器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所述电子卡连接器200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100的区别在于如下情况:
所述遮蔽壳体3的导引部34为自遮蔽壳体3的顶壁31向收容空间101内凸伸的凸肋,可维持电子卡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强度,所述导引部34位于倾斜导引部14的前方且与所述绝缘本体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导电端子2排布成两排,所述两排导电端子2的弹性臂22沿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横向延伸入收容空间101内且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电子卡连接器200设有一体注塑于弹性卡持部35上的绝缘凸块37,所述绝缘凸块37凸伸入收容空间101内。所述电子卡连接器20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100的结构略有区别,然其均可在对应的电子卡连接器中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上,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顶壁及自顶壁两侧向下弯折的一对侧壁,该侧壁设有安装至电路板上的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固持于遮蔽壳体的顶壁上,该绝缘本体和遮蔽壳体与电路板共同形成有沿插拔方向插入电子卡的收容空间,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下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弹性臂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在遮蔽壳体的顶壁上,且该顶壁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有位于顶壁上表面且开口向外逐渐变大的倒角部,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填满倒角部的扣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设有位于前端且向内突伸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为自遮蔽壳体的顶壁向内凸伸的凸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为自遮蔽壳体的顶壁撕裂且向内延伸的弹片,并向内倾斜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其前端的倾斜导引部,所述倾斜导引部下侧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导引部下侧,所述导引部位于倾斜导引部的前方且部分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横向上排成一排,且所述焊接部在垂直于插拔方向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弹性臂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沿插拔方向延伸入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弹性臂均朝向绝缘本体的后端延伸。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排布成两排,所述两排导电端子的弹性臂沿垂直于插拔方向的横向延伸入收容空间且彼此相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侧壁设有向收容空间侧凸伸的弹性卡持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设有一体注塑于弹性卡持部上的绝缘凸块,所述绝缘凸块凸伸入收容空间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其后端的后端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部的侦测端子及组装于后端部的弹性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由同一料带冲压落料成型且设有暴露于后端部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后端部的焊接部,所述侦测端子的焊接部与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布成一排,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弯曲延伸入收容空间的弯曲部及位于弯曲部自由末端的抵接部,所述弹性端子的抵接部位于侦测端子的接触部后端且抵接于侦测端子的接触部。
CN201720975098.1U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卡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76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5098.1U CN206976628U (zh)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5098.1U CN206976628U (zh)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6628U true CN206976628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39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509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976628U (zh)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66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716A (zh) * 2017-08-04 2019-02-2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11048932A (zh) * 2019-12-24 2020-04-2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式卡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0716A (zh) * 2017-08-04 2019-02-2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9390716B (zh) * 2017-08-04 2024-07-30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11048932A (zh) * 2019-12-24 2020-04-2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式卡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7379B2 (en) Connector
CN1192463C (zh) 印刷布线板用接插件
JP449371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068433B1 (ko)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US7927114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additional ground contact facilitating grounding of inserted memory module
EP2228871A2 (en) EMI shielded connector mounted on a PCB
CN102142648B (zh) 连接器
US8128429B2 (en) FPC U-shaped nail
JP5311599B1 (ja) コネクタ
US9246267B2 (en)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including a mating shell and having a mated-state maintaining structure
US201801982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wer profile
US20250070514A1 (en) Low-height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US2009028642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s each with free guiding end
CN206976628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32327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7465011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JP618737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01841091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7681299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5264940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20190296467A1 (en) Board connector
CN204190022U (zh) 电连接器
US20060128229A1 (en) Battery connector
US6431917B1 (en) Modular telephone jack
US9240640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retainer and retainer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