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0319U - 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00319U CN206900319U CN201720737915.XU CN201720737915U CN206900319U CN 206900319 U CN206900319 U CN 206900319U CN 201720737915 U CN201720737915 U CN 201720737915U CN 206900319 U CN206900319 U CN 2069003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ar
- vehicle body
- sensor
- sensors
- radar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0356 Congenital anom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70916 Paeonia officina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484 Paeonia officinal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该雷达布置结构包括若干雷达传感器,若干雷达传感器绕车身周向布置,且若干雷达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相互配合形成环绕车身的360°检测区,若干雷达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上述的若干雷达传感器可采用同类型的雷达传感器,也可以根据安装位置、车身结构等特征选用相应功能的雷达传感器,以更好的提升雷达检测效果;通过上述的雷达布置结构,能够在车身周围形成全方位360°无死角的检测区,从而在车辆前进、后退及转弯过程中对车身周围障碍物进行实时检测,及时提醒驾驶员当前路况,协助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预防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雷达是汽车上的一种辅助装置,其可为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提供安全辅助、驾驶辅助等功能,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当属汽车雷达的安全辅助功能,即障碍物检测功能。
目前,不论是在小型家用汽车上还是在卡车上,雷达布置均为在车前/车后布置雷达,对于小型家用汽车来说,由于其车身长度、宽度较小,上述雷达布置结构能够保证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但对于车身长度、宽度及高度等参数均较大的卡车来说,上述的雷达布置结构会存在较多的盲区,尤其是在车身两侧,例如,目前卡车上的雷达布置结构通常为车头处布置四个超声波雷达,车后方布置两个毫米波雷达,这种布置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但由于其车身较长,宽度较大,在转弯时,其车身侧面极易刮擦障碍物甚至行人,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如何改善雷达布置结构,消除检测盲区,及时为驾驶员提供预警,确保行车安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布置结构,以使其能够消除检测盲区,及时为驾驶员提供预警,确保行车安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雷达布置结构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布置结构,包括若干雷达传感器,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绕车身周向布置,且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相互配合形成环绕所述车身的360°检测区,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优选地,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分别布置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后端、两侧、两个前端角以及两个后端角。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前端中央布置有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两个前端角处分别布置有四线激光雷达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前端在所述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之间还布置有用于消除所述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之间检测盲区的超声波雷达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两侧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两个后端角分别布置有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后端布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消除两个所述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之间检测盲区的超声波雷达传感器。
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布置于所述车身上的雷达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达布置结构,主要用于卡车等车身较长、宽度较大的汽车,当然也可以用于小型汽车,包括若干雷达传感器,若干雷达传感器绕车身周向布置,且若干雷达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相互配合形成环绕车身的360°检测区,上述的若干雷达传感器可采用同类型的雷达传感器,也可以根据安装位置、车身结构等特征选用相应功能的雷达传感器,以更好的提升雷达检测效果,比如若干雷达传感器可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通过上述的雷达布置结构,能够在车身周围形成全方位360°无死角的检测区,从而在车辆前进、后退及转弯过程中对车身周围障碍物进行实时检测,及时提醒驾驶员当前路况,协助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预防事故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设置于车身上的雷达传感器,车身上的雷达传感器按照上述的雷达布置结构排布在车身上,由于上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雷达布置结构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布置结构形成的检测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布置结构,该雷达布置结构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消除检测盲区,及时为驾驶员提供预警,确保行车安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雷达布置结构的汽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布置结构形成的检测区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布置结构,主要用于卡车等车身1较长、宽度较大的汽车,当然也可以用于小型汽车,该雷达布置结构包括若干雷达传感器,若干雷达传感器绕车身1周向布置,且若干雷达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相互配合形成环绕车身1的360°检测区,上述的若干雷达传感器可采用同类型的雷达传感器,也可以根据安装位置、车身1结构等特征选用相应功能的雷达传感器,以更好的提升雷达检测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方案为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由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构成,以达到各类型传感器功能互补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达布置结构,能够在车身1周围形成全方位360°无死角的检测区,从而在车辆前进、后退及转弯过程中对车身1周围障碍物进行实时检测,及时提醒驾驶员当前路况,协助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预防事故的发生。
若干雷达传感器可根据需要布置于车身1各处,只要能够使各雷达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能够连成一片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若干雷达传感器分别布置于车身1的前端(即车头的前端面,通常位于进气格栅下方,前保险杠上)、后端(通常为后保险杠)、两侧、两个前端角(指前保险杠向车身1侧面过渡的位置)以及两个后端角(后保险杠向车身1侧面过渡的位置)。
当然上述的布置位置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优先选择,实际并不局限于此,雷达传感器可根据车身1结构及雷达传感器的特性布置于其他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如上所述,若干雷达传感器可以为同一种技术类型的传感器,比如可均为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等等,但是若全车采用同一技术类型的雷达传感器,由于该型雷达传感器自身的先天短板容易导致整个雷达布置结构存在缺陷,比如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只在车速低于20km/h时有效,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在车身1附近盲区较大,上述两者在高度方向上的测量均存在先天短板,上述问题将导致使用单一类型的雷达传感器的布置结构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雷达布置结构至少使用两种不同技术类型的雷达传感器,以实现功能互补的目的,即从应用较为广泛的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以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等传感器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三种)选取至少两种组合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要使用了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三种较为常见的雷达传感器,具体的,如图1所示,车身1的前端中央布置的雷达传感器为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a。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a能够在全天候场景下快速感知0-300米范围内周边环境物体距离、速度、方位角等信息的传感器,因此将其布置于车身1的前端中央作为防撞传感器。
如上所述,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在高度方向的测量上均存在先天短板,为弥补这一缺陷,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车身1的两个前端角处的雷达传感器采用了能够测量高度方向信息的激光雷达传感器2c,优选为四线激光雷达传感器。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车车身1较宽,仅在车身1前端布置上述三个雷达传感器容易在靠近车头的位置形成检测盲区,为消除这一问题,车身1的前端在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a与激光雷达传感器2c之间还应当布置其他的雷达传感器以消除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a与激光雷达传感器2c之间检测盲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a与激光雷达传感器2c之间为超声波雷达传感器2b。
这样,在车身1前端配置了三种雷达传感器,在车辆启动时,速度较慢,此时超声波雷达传感器2b对车身1附近进行检测,当车辆速度高于20km/h后,利用四线激光雷达传感器2c获得高度信息,可获取空间上的数据信息,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a动态获取路况信息,使上述三种雷达传感器优势互补,形成3D检测效果,更好地保证行车安全。
由于在转弯、倒车的过程中,车速通常不会很高,对于探测精度、距离等要求不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车身1的两侧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d。更进一步地,车身1的两个后端角也分别布置有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d。
当然,在车身1两侧以及两个后端角处布置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d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此处的雷达传感器可用其他雷达传感器,如激光雷达传感器2c、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a等替代。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与车身1前端类似,在车身1的后端布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消除两个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d之间检测盲区的超声波雷达传感器2b,这样,在行车速度较慢时,可利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2b对车身1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弥补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2d的不足。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雷达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1以及设置于车身1上的雷达传感器,车身1上的雷达传感器按照上述的雷达布置结构排布在车身1上。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雷达布置结构,所以汽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雷达传感器,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绕车身周向布置,且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相互配合形成环绕所述车身的360°检测区,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雷达传感器分别布置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后端、两侧、两个前端角以及两个后端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前端中央布置有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两个前端角处分别布置有四线激光雷达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在所述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之间还布置有用于消除所述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之间检测盲区的超声波雷达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两侧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两个后端角分别布置有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后端布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消除两个所述24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之间检测盲区的超声波雷达传感器。
9.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布置于所述车身上的雷达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传感器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雷达布置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37915.XU CN206900319U (zh) | 2017-06-22 | 2017-06-22 | 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37915.XU CN206900319U (zh) | 2017-06-22 | 2017-06-22 | 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00319U true CN206900319U (zh) | 2018-01-19 |
Family
ID=6128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37915.XU Active CN206900319U (zh) | 2017-06-22 | 2017-06-22 | 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00319U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33589A (zh) * | 2018-03-13 | 2018-07-27 | 苏州青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障碍物检测装置 |
CN108919842A (zh) * | 2018-05-21 | 2018-11-30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雷达位置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9243203A (zh) * | 2018-10-25 | 2019-01-18 | 湖北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雷达的卡车防撞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09460025A (zh) * | 2018-11-16 | 2019-03-1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
CN109747555A (zh) * | 2019-03-06 | 2019-05-14 | 阮忠诚 | 一种多应用场景的智能驾驶汽车雷达安装装置 |
CN110161505A (zh) * | 2019-05-21 | 2019-08-23 |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后防撞预警方法 |
CN110641367A (zh) * | 2019-10-31 | 2020-01-03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系统布置结构 |
CN111098851A (zh) * | 2019-11-29 | 2020-05-05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盲区障碍物的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汽车 |
WO2020147518A1 (zh) * | 2019-01-15 | 2020-07-2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雷达阵列、障碍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2444808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设备 |
RU2808685C1 (ru) * | 2022-04-27 | 2023-12-01 | Хунань Синобум Интеллиджент Эквипмент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антистолкновительног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а вилочного погрузчика и вилочный погрузчик |
-
2017
- 2017-06-22 CN CN201720737915.XU patent/CN2069003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33589A (zh) * | 2018-03-13 | 2018-07-27 | 苏州青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障碍物检测装置 |
CN108919842A (zh) * | 2018-05-21 | 2018-11-30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雷达位置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9243203A (zh) * | 2018-10-25 | 2019-01-18 | 湖北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雷达的卡车防撞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09460025A (zh) * | 2018-11-16 | 2019-03-1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
WO2020147518A1 (zh) * | 2019-01-15 | 2020-07-2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雷达阵列、障碍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
US11933893B2 (en) | 2019-01-15 | 2024-03-19 |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 Ultrasonic radar array, and obstacl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CN109747555A (zh) * | 2019-03-06 | 2019-05-14 | 阮忠诚 | 一种多应用场景的智能驾驶汽车雷达安装装置 |
CN110161505A (zh) * | 2019-05-21 | 2019-08-23 |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后防撞预警方法 |
CN112444808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设备 |
CN110641367A (zh) * | 2019-10-31 | 2020-01-03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系统布置结构 |
CN111098851A (zh) * | 2019-11-29 | 2020-05-05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盲区障碍物的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汽车 |
RU2808685C1 (ru) * | 2022-04-27 | 2023-12-01 | Хунань Синобум Интеллиджент Эквипмент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антистолкновительног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а вилочного погрузчика и вилочный погрузчи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00319U (zh) | 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 |
CN105480229B (zh) |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智能变道辅助方法 | |
WO2020221123A1 (zh) | 一种基于障碍物高度的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 |
CN106740633B (zh) | 一种检测车后方障碍物位置和高度的方法 | |
CN106448190B (zh) | 高速公路自车周围车流量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 |
CN104332071B (zh) | 一种匝道车辆汇入主干道的安全提示装置及提示方法 | |
CN105291978A (zh) | 车辆变道辅助预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344552A (zh) | 动态监测全方位汽车防撞预警系统 | |
CN103661190A (zh) | 大型汽车转弯时的侧防撞装置及侧防撞方法 | |
CN103802720B (zh) | 一种电动车防撞方法 | |
CN104442812A (zh) | 一种汽车变道辅助探测装置及探测办法 | |
CN106740838A (zh) | 一种车辆危险预警系统 | |
CN110979338B (zh) | 牵引车盲区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202345598U (zh) | 一种车辆换道危险预警装置 | |
CN203126700U (zh) | 一种汽车盲区预警装置 | |
CN102700415A (zh) | 一种驾驶员视觉辅助装置及其视觉辅助方法 | |
CN115167367B (zh) | 基于主动安全和v2x技术的倒车避撞系统 | |
CN205930493U (zh) | 车辆行车侧面警示系统 | |
CN110422132A (zh) | 一种汽车倒车雷达系统 | |
US20150097702A1 (en) | Blind spot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205292418U (zh) | 车辆变道辅助预警系统 | |
CN204452201U (zh) | 一种行车时前后车距危险报警装置 | |
CN111762102A (zh) | 防止车辆上部碰撞的物体空间高度判定系统 | |
CN208430461U (zh) |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 |
JP2013045142A (ja) | 接近警報装置、接近警報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