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670312U -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0312U
CN206670312U CN201620918672.5U CN201620918672U CN206670312U CN 206670312 U CN206670312 U CN 206670312U CN 201620918672 U CN201620918672 U CN 201620918672U CN 206670312 U CN206670312 U CN 206670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section
furnace
gas outlet
garbage
rotary h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186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进峰
贾懿曼
肖磊
吴道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186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0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0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03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转底炉、风机、加热炉、垃圾干燥装置,转底炉具有可转动的环形炉底,用于放置垃圾,在其炉膛上部设置有辐射管,转底炉依次具有进料区、干燥区、热解区、出料区,干燥区与进料区、热解区之间分别设置有挡板;干燥区的出气口连接风机进气口,风机出气口连接加热炉进气口,加热炉出气口连接垃圾干燥装置的进气口,垃圾干燥装置的垃圾出口连接进料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纯度水蒸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将会面临一个广阔的前景。因此,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已成为继废水、废气处理研究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其中,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是指采用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可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垃圾热解法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利用垃圾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对其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发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再从中提取燃料油、可燃气等。
现有技术中涉及到一种辐射管隔绝烟气加热的转底炉,转底炉为环形结构,炉体由转动炉底和固定炉墙、炉顶组成,炉底由炉底机械带动旋转,被加热的散状物料铺放在炉底上,物料随炉底转动,并且相对于炉底处于静止状态,从装料口转到出料口的过程完成加热和化学反应。炉膛内设有若干辐射管加热装置,以辐射方式对炉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转底炉对垃圾进行热解处理时,垃圾在炉内随炉底转动,逐渐加热升温完成干燥、热解过程。据此,可将转底炉分为进料区、干燥区、热解区、出料区。在干燥区内,垃圾中水分被蒸发,形成水蒸汽,同时由于辐射管温度较高,会有少量垃圾发生热解,形成可燃热解气。一般情况下,干燥形成的水蒸汽及垃圾热解形成的热解气会一起被送往气液分离系统进行气液分离,水蒸汽被冷凝成液态水。在此过程中,干燥区生成的水蒸汽没有被有效利用,而该水蒸汽量大,约为垃圾质量的30%~50%,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实现对转底炉内垃圾热解产生水蒸汽的有效利用,将水蒸汽加热升温后,用于垃圾原料的干燥。本实用新型可控制转底炉生成的水蒸汽中可燃气的含量,避免水蒸汽中热量的浪费,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转底炉、风机、加热炉、垃圾干燥装置;
所述转底炉具有可转动的环形炉底,用于放置所述垃圾;所述转底炉炉膛上部设置有辐射管;
所述转底炉依次具有进料区、干燥区、热解区、出料区;所述进料区与所述干燥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干燥区与所述热解区之间设有挡板;
所述干燥区具有出气口;
所述风机具有风机进气口和风机出气口;所述风机进气口连接所述干燥区的出气口;
所述加热炉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该进气口连接所述风机的出气口;
所述垃圾干燥装置具有进气口,该进气口连接所述加热炉的出气口;
所述垃圾干燥装置具有垃圾出口,该垃圾出口连接所述进料区。
进一步的,所述转底炉、垃圾干燥装置、风机的各个区域上设有多个进气口或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为间接加热炉。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管为间接加热辐射管。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干燥装置为滚筒式烘干机。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区的出气口处设有温度检测仪表和可燃气成分检测仪表。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区中设有垃圾翻转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区中设有多台压力检测仪表。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间接加热辐射管对转底炉炉底上的垃圾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辐射管的温度以及转底炉各区域的压力,并对垃圾进行翻转,可有效避免在干燥区内垃圾热解生成可燃气,从而保证产生的水蒸汽的高纯度。
上述处理垃圾过程产生的水蒸汽加热后,可直接用于对垃圾原料进行干燥,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底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Ⅰ、转底炉;Ⅱ、风机;Ⅲ、间接加热炉;Ⅳ、垃圾干燥装置;
1、进料区;2、干燥区;3、热解区;4、出料区;
5、出气口;6、出气口;7、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以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转底炉Ⅰ、风机Ⅱ、间接加热炉Ⅲ、垃圾干燥装置Ⅳ。
如图2所示,为上述转底炉Ⅰ的结构示意图,该转底炉依次具有进料区1、干燥区2、热解区3、出料区4。
见图2,上述干燥区2具有出气口5,上述热解区3具有出气口6和出气口7。
上述风机Ⅱ包括风机1和风机2,且都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风机1的进气口与干燥区2的出气口5连接。
间接加热炉Ⅲ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该间接加热炉Ⅲ的进气口连接风机1的出气口。
垃圾干燥装置Ⅳ具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与间接加热炉Ⅲ的出气口连接。
垃圾干燥装置Ⅳ还具有垃圾出口,该垃圾出口连接转底炉Ⅰ的进料区1。
转底炉Ⅰ的炉体包括环形炉墙、环形炉顶、可转动的环形炉底,其中,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将垃圾放置在可转动的环形炉底上。
转底炉Ⅰ炉膛的上部空间设置有辐射管。
干燥区2中设置有垃圾翻转装置,出气口5处设置有温度检测仪表和可燃气成分检测仪表。
干燥区2的出气口5与风机1的进气口连接,进料区1、热解区3、出料区4的一个或多个出气口与风机2的进气口连接。
干燥区2与进料区1的分界处a设置有挡板a、干燥区2与热解区3的分界处b设置有挡板b。挡板a和挡板b与可转动的环形炉底上的垃圾之间的垂直距离均<100㎜。
在干燥区1中,在分界处a和分界处b还设置有多台压力检测仪表,用于检测分界处a和分界处b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垃圾干燥装置Ⅳ采用的是滚筒式烘干机。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A、垃圾预处理:将垃圾原料首先运送到滚筒式烘干机中,利用水蒸汽对其中的垃圾原料进行干燥,降低垃圾原料的含水率,得到经预干燥处理的垃圾。
B、垃圾热解产生水蒸汽:将经预干燥处理的垃圾通过进料区1运送至干燥区2中,放置在可转动的环形炉底上进行热解处理,产生水蒸汽和热解炭。其中,热解炭通过转底炉Ⅰ的出料区4被运送至出料装置中储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指的垃圾热解包括两个过程:干燥过程和热解过程。其中,上述水蒸汽是干燥过程的产物,热解炭是热解过程的产物。
垃圾翻转装置可对炉底上的垃圾进行翻转,保证垃圾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造成垃圾热解生成大量可燃气,从而有效控制水蒸汽中可燃气成分的含量。
本实用新型中的热解处理垃圾的过程由辐射管提供热量,采用的是间接辐射加热的方式,使得转底炉Ⅰ内的热解气氛和燃烧加热气氛充分隔绝,从而有效保证水蒸汽的高纯度。
挡板a可防止进料区1中的气体流入干燥区2中,挡板b可防止热解区3中产生的可燃气流入干燥区2中,从而保证干燥区2中的绝氧气氛。
压力检测仪表用于检测分界处a的压力差P1以及分界处b的压力差P2。当P1<5Pa时,通过调节风机1,维持干燥区2的压力比进料区1的压力高5~20Pa;当P2<5Pa时,通过调节风机1和风机2,降低热解区3的压力,维持干燥区2的压力比热解区3的压力高5~
20Pa。
温度检测仪表用于检测出气口5处水蒸汽的温度,通过控制辐射管的加热能力来保证水蒸汽的温度维持在120~400℃之间。
可燃气成分检测仪表用于检测出气口5处可燃气的含量,当检测到水蒸汽中可燃气的含量>1wt%(wt%为质量百分比)时,风机1停止工作。同时,使干燥区2内的气体都通过风机2经由出气口5以外的其它出气口抽出转底炉Ⅰ。从而,保证干燥区2中产生的水蒸汽的高纯度。
C、水蒸汽升温:干燥区2中产生的水蒸汽通过风机1,经由出气口5抽出至间接加热炉Ⅲ的进气口处,进入间接加热炉Ⅲ中。水蒸汽在间接加热炉Ⅲ中被加热升温,水蒸汽的温度可升至450~900℃。
D、干燥垃圾:将升温后水蒸汽通过间接加热炉Ⅲ的出气口运送至垃圾干燥装置Ⅳ(即滚筒式烘干机)中。
利用升温后水蒸汽的温度,对滚筒式烘干机中的垃圾原料进行干燥,垃圾原料的含水率降低,从而得到预干燥后垃圾。然后将预干燥后垃圾运回至转底炉Ⅰ内继续进行步骤B所述的过程。
实施例1
采用含水率为45%的经预处理的垃圾作为该实施例中的垃圾原料,处理量为100t/d(吨/天)。
将含水率为45%的垃圾原料首先运送至滚筒式烘干机,向滚筒式烘干机中输送180~230℃的水蒸汽,对其中的垃圾进行预干燥处理,将含水率为45%的垃圾预干燥至含水率为30%,水蒸汽的消耗量为20t/d。
将经预干燥处理的垃圾运送至转底炉内进行干燥、热解,维持干燥区的压力比进料区、热解区压力分别高5Pa,干燥区出气口处水蒸汽温度为120~180℃。将转底炉内产生的水蒸汽运送至间接加热炉中,升温至450℃,将升温后水蒸汽运送至滚筒式烘干机中进行垃圾干燥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同实施例1,维持干燥区的压力比进料区、热解区压力分别高10Pa,干燥区出气口处水蒸汽温度为180~230℃,升温后水蒸汽温度800℃,其他各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同实施例1,维持干燥区的压力比进料区、热解区压力分别高20Pa,干燥区出气口处水蒸汽温度为230~400℃,升温后水蒸汽温度900℃,其他各条件同实施例1。
变形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还可拓展出许多变形例,例如:
转底炉的炉体中炉墙、炉顶、可转动炉底可为除环形之外的其他可构成转底炉的形状,炉底可采用任意的转动方式。
辐射管可设置在转底炉的其它位置上,但不影响其加热功能,或转底炉内可采用其它类型的加热方式。
转底炉内各分区的连接顺序可为其他不影响转底炉工作的顺序,或分区的数量可减少或增加,各区域中可设置任意数量的进气口或出气口。
温度检测仪表、可燃气成分检测仪表、挡板、压力检测仪表、风机的数量不加以限制。
垃圾干燥装置可为其它适用于该转底炉工作的有干燥功能的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转底炉、风机、加热炉、垃圾干燥装置;
所述转底炉具有可转动的环形炉底,用于放置所述垃圾;所述转底炉炉膛上部设置有辐射管;
所述转底炉依次具有进料区、干燥区、热解区、出料区;所述进料区与所述干燥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干燥区与所述热解区之间设有挡板;
所述干燥区具有出气口;
所述风机具有风机进气口和风机出气口;所述风机进气口连接所述干燥区的出气口;
所述加热炉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该进气口连接所述风机的出气口;
所述垃圾干燥装置具有进气口,该进气口连接所述加热炉的出气口;
所述垃圾干燥装置具有垃圾出口,该垃圾出口连接所述进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各个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垃圾干燥装置和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为间接加热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管为间接加热辐射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干燥装置为滚筒式烘干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区的出气口处设有温度检测仪表和可燃气成分检测仪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区中设有垃圾翻转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区中设有多台压力检测仪表。
CN201620918672.5U 2016-08-22 2016-08-22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0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8672.5U CN206670312U (zh) 2016-08-22 2016-08-22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8672.5U CN206670312U (zh) 2016-08-22 2016-08-22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0312U true CN206670312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6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1867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0312U (zh) 2016-08-22 2016-08-22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03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6992A (zh) * 2016-08-22 2016-12-07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和方法
CN115164513A (zh) * 2022-09-06 2022-10-11 东营科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酰胺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6992A (zh) * 2016-08-22 2016-12-07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和方法
CN115164513A (zh) * 2022-09-06 2022-10-11 东营科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酰胺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164513B (zh) * 2022-09-06 2022-11-08 东营科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酰胺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7762B (zh) 含水有机物热解生产活性炭的方法和系统
CN205008380U (zh) 一种连续式无氧热解炭化机
CN108817062A (zh) 用于有机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的间接热脱附装置
CN208408020U (zh) 用于有机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的间接热脱附装置
CN104923042B (zh) 一种烟气脱水的间壁回转窑装置
CN105502875B (zh) 污泥余热利用干燥装置
CN104861998A (zh) 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6670312U (zh) 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用于干燥垃圾的系统
CN107163953A (zh) 一种生物质及含碳有机废弃物热解回转炉及热解产物回收系统
CN204421013U (zh) 生活垃圾热解还原处理系统
CN106016276A (zh) 用转底炉内水蒸气回收热解炭余热干燥垃圾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94060A (zh) 一种环保型炭化炉
CN209636164U (zh) 城市有机固废耦合干化热解气化系统
CN205979823U (zh) 一种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升温后吹扫积灰的系统
CN206720783U (zh) 利用转底炉内水蒸气回收热解炭余热蒸发渗滤液的系统
CN206408164U (zh) 一种利用垃圾热解转底炉内水蒸气干燥垃圾的系统
CN206600813U (zh) 一种利用转底炉内水蒸气回收热解炭余热干燥垃圾的系统
CN206600814U (zh) 一种利用垃圾热解转底炉内水蒸气蒸发渗滤液的系统
CN109737426A (zh) 一种水箱外包覆式的垃圾热解系统
CN211176830U (zh) 一种垃圾螺旋输送集成系统
CN106006810A (zh) 转底炉内水蒸气回收热解炭余热蒸发渗滤液的系统和方法
CN205241477U (zh) 污泥余热利用干燥装置
CN205933746U (zh) 利用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汽清除垃圾中空气的系统
CN108275858A (zh) 一种污泥处理碳化系统
CN206051935U (zh) 一种利用垃圾热解产生的水蒸气吹扫积灰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ying rubbish through warmed water vapor generated by rubbish pyrolysi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Pledgee: Tianfeng Securities Co.,Ltd.

Pledgor: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247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