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2289U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52289U CN206252289U CN201621066216.9U CN201621066216U CN206252289U CN 206252289 U CN206252289 U CN 206252289U CN 201621066216 U CN201621066216 U CN 201621066216U CN 206252289 U CN206252289 U CN 2062522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gh layer
- rice
- pot
- cooking apparatus
- interior 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内锅,其中,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锅本体,锅本体具有相连的锅底壁和锅侧壁,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粗糙层的粗糙度大于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通过在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且该粗糙层的粗糙度大于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这样在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容易粘到设有粗糙层的区域,从而使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同时由于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较小,米饭不容易粘在上面,保证了内锅的易清洗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电饭煲,在煮饭过程中,底部的大米在一定温度下很容易因糊化而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由于现有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内表面都喷涂有不粘涂层,米饭和内锅内表面的粘力很小,特别是在大米量时,粘在一起的米饭在锅内的水沸腾时很容易整体浮起,使沸水产生的气泡从粘结在一起的米块和内锅侧壁之间的夹缝处升起,而不是从大米内部向上升起,不但造成了热量的损失,也使米饭各处受热不均匀,很容易使煮出的米饭各处的口感不一,同时当煮大米量的米饭时,中间的米饭不容易煮熟,存在米饭夹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锅本体,具有相连的锅底壁和锅侧壁,所述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所述粗糙层的粗糙度大于所述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通过在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且该粗糙层的粗糙度大于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这样在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容易粘到设有粗糙层的区域,从而使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同时由于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较小,米饭不容易粘在上面,保证了内锅的易清洗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粗糙层为环绕在所述锅侧壁的内表面的环状粗糙层。
在锅侧壁的内表面设置环状粗糙层,使得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容易粘到锅侧壁的一周圈的粗糙内表面上,从而进一步保证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粗糙层的下端面距所述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2mm。
粗糙层的下端面距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在22mm以上,以避免粗糙层的设置位置过低而导致内锅不易清洗的问题;并且在煮小米量米饭时,由于锅内米饭的厚度较薄,通常不会出现中间米饭夹生的问题,因此从实用性和方便清洗的角度考虑,无需将粗糙层的设置位置过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粗糙层的上端面距所述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不大于所述锅本体的高度的1/2。
粗糙层的上端面距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不大于锅本体的高度的1/2,即粗糙层的最大设计高度不大于锅本体的高度的一半,由于经实验测试获知,对于总高度为120mm的内锅而言,设计粗糙层的整体高度在20mm~30mm,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止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整体浮起的效果,因此通过合理控制粗糙层的最大设计高度,能够在保证煮饭均匀性、防止中间米饭夹生的前提下,提升内锅的易清洗性。
需要说明的是,粗糙层的下端面的高度及其上端面的高度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粗糙层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和/或,所述粗糙层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设计粗糙层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粗糙层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一方面保证加工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保证米饭在同一周圈各位置粗糙层上粘结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保证煮饭的均匀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粗糙层的粗糙度Ra1≥0.8μm,所述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Ra2<0.8μm。
设计粗糙层的粗糙度Ra1≥0.8μm,以保证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能够粘到粗糙层的表面,从而使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设计锅本体的内表面除粗糙层以外的其它位置的粗糙度Ra2<0.8μm,以避免米饭粘结在除粗糙层以外的其它区域,从而保证内锅的易清洗性,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当然,粗糙层的粗糙度的具体范围值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锅本体的内表面除粗糙层以外的其它位置的粗糙度也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锅本体的内表面上附设有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的外表面上的局部位置形成有所述粗糙层。
在锅本体的整个内表面上先附设一层不粘涂层,再在不粘涂层的外表面的局部位置形成粗糙层,从而既保证了锅本体内表面的整体不粘性,便于清洗,又通过设置在局部位置的粗糙层,达到防止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整体浮起的效果;并且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内锅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后序制作粗糙层的工序,来获得局部位置设有粗糙层的内锅,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粗糙层附设在所述不粘涂层的外表面上,对所述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形成所述粗糙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所述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形成所述粗糙层。
对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局部喷砂处理制成该粗糙层,也可对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局部打磨处理制成该粗糙层,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加工工艺在不粘涂层的外表面的局部位置形成该粗糙层,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并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器具的内锅,10锅本体,11粗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1,包括:锅本体10,锅本体10具有相连的锅底壁和锅侧壁,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11,粗糙层11的粗糙度大于锅本体10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通过在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11,且该粗糙层11的粗糙度大于锅本体10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这样在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容易粘到设有粗糙层11的区域,从而使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同时由于锅本体10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较小,米饭不容易粘在上面,保证了内锅的易清洗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粗糙层11的粗糙度Ra1≥0.8μm,锅本体10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Ra2<0.8μm。
设计粗糙层11的粗糙度Ra1≥0.8μm,以保证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能够粘到粗糙层11的表面,从而使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设计锅本体10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Ra2<0.8μm,以避免米饭粘结在除粗糙层以外的其它区域,从而保证内锅的易清洗性,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粗糙层11为环绕在锅侧壁的内表面的环状粗糙层。
在锅侧壁的内表面设置环状粗糙层,使得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容易粘到锅侧壁的一周圈的粗糙内表面上,从而进一步保证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粗糙层11的下端面距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h1大于或等于22mm。
粗糙层11的下端面距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在22mm以上,以避免粗糙层11的设置位置过低而导致内锅不易清洗的问题;并且在煮小米量米饭时,由于锅内米饭的厚度较薄,通常不会出现中间米饭夹生的问题,因此从实用性和方便清洗的角度考虑,无需将粗糙层11的设置位置过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粗糙层11的上端面距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h2不大于锅本体10的高度的1/2。
粗糙层11的上端面距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不大于锅本体10的高度的1/2,即粗糙层11的最大设计高度不大于锅本体10的高度的一半,由于经实验测试获知,对于总高度为120mm的内锅而言,设计粗糙层11的整体高度在20mm~30mm,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止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整体浮起的效果,因此通过合理控制粗糙层11的最大设计高度,能够在保证煮饭均匀性、防止中间米饭夹生的前提下,提升内锅的易清洗性。
需要说明的是,粗糙层11的下端面的高度及其上端面的高度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粗糙层11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粗糙层1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设计粗糙层11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粗糙层1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一方面保证加工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保证米饭在同一周圈各位置粗糙层11上粘结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保证煮饭的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锅本体10的内表面上附设有不粘涂层(图中未示出),不粘涂层的外表面上的局部位置形成有粗糙层11。
在锅本体10的整个内表面上先附设一层不粘涂层,再在不粘涂层的外表面的局部位置形成粗糙层11,从而既保证了锅本体10内表面的整体不粘性,便于清洗,又通过设置在局部位置的粗糙层11,达到防止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整体浮起的效果;并且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内锅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后序制作粗糙层11的工序,来获得局部位置设有粗糙层11的内锅,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对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形成粗糙层11。
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对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形成粗糙层11。
对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局部喷砂处理制成该粗糙层11,也可对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局部打磨处理制成该粗糙层11,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加工工艺在不粘涂层的外表面的局部位置形成该粗糙层11,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并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当然,所述烹饪器具除了为上述的电饭煲或电压力锅以外,还可以是采用内锅煮饭的其它烹饪器具,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通过在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且该粗糙层的粗糙度大于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这样在煮大米量米饭时,大米容易粘到设有粗糙层的区域,从而使结块的米饭在沸腾时不会整体浮起,迫使沸腾产生的气泡从米饭中间通过,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并使得煮饭的均匀性好,有效解决米饭夹生的问题,同时由于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较小,米饭不容易粘在上面,保证了内锅的易清洗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本体,具有相连的锅底壁和锅侧壁,所述锅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粗糙层,所述粗糙层的粗糙度大于所述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糙层为环绕在所述锅侧壁的内表面的环状粗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糙层的下端面距所述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糙层的上端面距所述锅底壁的内表面的距离不大于所述锅本体的高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糙层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和/或,所述粗糙层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糙层的粗糙度Ra1≥0.8μm,所述锅本体的内表面其它位置的粗糙度Ra2<0.8μ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本体的内表面上附设有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的外表面上的局部位置形成有所述粗糙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形成所述粗糙层;或
对所述不粘涂层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形成所述粗糙层。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66216.9U CN206252289U (zh) | 2016-09-19 | 2016-09-19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66216.9U CN206252289U (zh) | 2016-09-19 | 2016-09-19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52289U true CN206252289U (zh) | 2017-06-16 |
Family
ID=5902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6621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2289U (zh) | 2016-09-19 | 2016-09-19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522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2760A (zh) * | 2018-02-26 | 2019-09-03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锅具和烹饪器具 |
-
2016
- 2016-09-19 CN CN201621066216.9U patent/CN2062522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2760A (zh) * | 2018-02-26 | 2019-09-03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锅具和烹饪器具 |
CN110192760B (zh) * | 2018-02-26 | 2021-10-15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锅具和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27070B (zh) | 加热烹调器 | |
CN20469832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252289U (zh)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
CN105455614B (zh) | 一种烹饪器具内锅的制造方法 | |
CN207285912U (zh)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
CN206284805U (zh)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
CN207940630U (zh) | 一种复合锅 | |
CN207412016U (zh) | 锅具及烹饪设备 | |
CN205885311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的煎烤盘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 |
CN204764947U (zh) | 一种双层锅 | |
CN208784367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102370421A (zh) | 电热烹饪器具 | |
CN208081078U (zh) | 带炖盅的压力锅 | |
CN202277212U (zh) | 电热烹饪器具 | |
CN207023939U (zh) | 内锅及烹饪设备 | |
CN206852507U (zh) | 一种便于整体均匀加热的煮锅内胆 | |
CN206137876U (zh) | 一种受热均匀的不粘锅 | |
CN203861035U (zh) | 用于锅具的涡流产生器及包含有该涡流产生器的锅具 | |
CN219742491U (zh) | 一种蒸烤盘 | |
CN211066156U (zh) | 一种家用蒸烤箱 | |
CN207949614U (zh) | 一种聚热保温的节能锅具 | |
CN220967124U (zh) | 锅具 | |
CN211748940U (zh) | 一种多功能不粘电热锅 | |
CN221635525U (zh) | 一种多功能不粘锅 | |
CN215348326U (zh) |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炊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