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230314U - 切屑吸引用罩及机床 - Google Patents

切屑吸引用罩及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0314U
CN206230314U CN201621248785.5U CN201621248785U CN206230314U CN 206230314 U CN206230314 U CN 206230314U CN 201621248785 U CN201621248785 U CN 201621248785U CN 206230314 U CN206230314 U CN 206230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cover
workpiece
chip suct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87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海恵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MG Mor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i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i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ri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0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0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屑吸引用罩(21)及机床。切屑吸引用罩(21)能够应用于机床(10),该机床(10)包括:主轴(32),其能使工具(51)旋转;以及吸引机构部(41),其用于吸引伴随工具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110)的切屑。切屑吸引用罩包括:筒体(26),其具有配置于主轴(32)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上的开口部(27),并以包围工具(51)的方式设置;以及盖体(61),其以将开口部局部封闭的方式设于筒体,覆盖工具的顶端部(51a)的一部分,并使工具的顶端部的其余部分暴露。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一种提高了对伴随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的吸引效率的切屑吸引用罩。

Description

切屑吸引用罩及机床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切屑吸引用罩及机床。
背景技术
关于以往的切屑吸引用罩,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94216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工件按压装置,该工件按压装置的目的在于不损害防止工件的偏移、浮起的功能,并充分地确保吸引切屑所需的空气的流入量,从而可靠地吸引并去除切屑(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示的工件按压装置包括供安装于主轴的钻头贯穿的衬套构件。在衬套构件的内周面以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设有与工件抵接的四个肋。在四个肋的顶端部之间设有能够供钻头通过的程度的间隔。在衬套构件的下端的周缘以与相邻的肋之间的槽状空间连通的方式设有向外开口的进气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为了吸引伴随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公知有在安装于主轴的工具上安装罩体的方法。然而,根据工件的加工位置、工件的加工种类等,而存在有罩体的开口部自工件表面局部超出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在安装于主轴的工具的周围设置闭合空间,因此,无法充分地提高对切屑的吸引力,而产生切屑向周围飞散这样的问题。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能够提高对伴随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的吸引效率的切屑吸引用罩、及包括这样的切屑吸引用罩的机床。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该实用新型而得到的切屑吸引用罩能够应用于机床,该机床包括:主轴,其能使工具旋转;以及吸引机构部,其用于吸引伴随工具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的切屑。切屑吸引用罩包括:筒体,其具有配置于主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上的开口部,并以包围工具的方式设置;以及盖体,其以将开口部局部封闭的方式设于筒体,在从主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覆盖工具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并使工具的顶端部的其余部分暴露。
采用这样构成的切屑吸引用罩,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即使在筒体的开口部自工件表面超出的情况下,通过在该超出的开口部的部分配置盖体,也能够使筒体的内侧接近于闭合空间。由此,能够提高对伴随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的吸引效率。
另外,优选的是,盖体以在主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上比工具的顶端部突出的方式设置。
采用这样构成的切屑吸引用罩,能够以如下方式设置盖体,即,在从主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盖体覆盖工具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并使工具的顶端部的其余部分露出。
另外,优选的是,盖体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筒体。
采用这样构成的切屑吸引用罩,能够配合工件的加工情况,将盖体相对于筒体进行装卸。
依据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机床包括:主轴,其能使工具旋转;吸引机构部,其用于吸引伴随工具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的切屑;以及切屑吸引用罩,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切屑吸引用罩。
采用这样构成的机床,能够提高对伴随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的吸引效率。
根据该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提高了对伴随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的吸引效率的切屑吸引用罩、及包括这样的切屑吸引用罩的机床。
通过与附图相关联地被理解的与该实用新型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地表示包括该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切屑吸引用罩的机床的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图1中的切屑吸引用罩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切屑吸引用罩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盖体的变形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对相同或与其相当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局部地表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切屑吸引用罩的机床的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图1中的切屑吸引用罩而得到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切屑吸引用罩的仰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机床10为立式加工中心。机床10具有主轴头31、工作台(未图示)、切屑吸引用罩21以及吸引机构部41。
主轴头31具有主轴外壳33和主轴32。主轴32以能够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101为中心旋转驱动的方式设置。中心轴线101为主轴32的旋转中心轴线。主轴32贯穿于主轴外壳33。在主轴32上夹持有工具51。工具51伴随主轴32的旋转以中心轴线101为中心进行旋转。
在工作台(未图示)上的托板上搭载有工件110。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110具有包括顶面110m和外周面110n的圆柱形状。通过主轴头31和工作台的至少任一者移动,使工具51针对工件110的加工位置变化。作为代表性的例子,主轴头31沿铅垂轴向移动。工作台沿互相正交的水平双轴方向移动,工作台上的托板以铅垂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工具51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定,若举例说明,则可以是磨削工具、铣刀、端铣刀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具51为磨削工具,说明利用工具51对工件110的顶面110m进行磨削加工的情况。
工具51具有基部52和磨具部53作为其构成部位。基部52由金属形成。基部52由主轴32夹持。基部52自主轴32朝向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突出,并在其顶端具有圆形的托盘形状。磨具部53由砂轮形成。磨具部53固定于基部52的顶端。磨具部53设定为以中心轴线101为中心呈带状围绕该中心。
工具51具有顶端部51a。顶端部51a设于工具51的、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上的顶端。顶端部51a由磨具部53的表面构成,该磨具部53的表面在磨削加工时成为与工件110之间的接触点。顶端部51a配置于与中心轴线101正交的平面内。
切屑吸引用罩21为在利用后述的吸引机构部41吸引切屑时用于防止切屑的飞散的罩体。
切屑吸引用罩21具有筒体26和盖体61。筒体26安装于主轴头31(主轴外壳33)。筒体26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主轴头31(主轴外壳33)。
筒体26以包围工具51的方式设置。筒体26具有开口部27。开口部27配置于中心轴线101的轴线上。筒体26具有自主轴头31(主轴外壳33)以中心轴线101为中心呈筒状延伸的形状,并在其顶端开设有开口部27。开口部27具有圆形的开口面。在对工件110进行磨削加工时,开口部27的开口面与工件110的顶面110m相对。
筒体26在以中心轴线101为中心呈筒状延伸的顶端具有顶端部26a。工具51的顶端部51a在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上比筒体26的顶端部26a突出。在筒体26与工具51之间设有间隙。
吸引机构部41吸引伴随工具51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110的切屑。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吸引机构部41具有集尘器42、配管46、47以及切屑吸引管部43。
集尘器42设于机床10的设备之外。配管46以将集尘器42和主轴32之间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主轴32上形成有沿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36。在工具51(基部52)上形成有切屑导入孔54。切屑导入孔54在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上贯通工具51(基部52),并与通孔36连通。
配管47以将集尘器42和切屑吸引管部43之间连接的方式设置。切屑吸引管部43连结于筒体26。利用筒体26和工具51之间的间隙形成切屑导入路径44。切屑导入路径44与切屑吸引管部43连通。
伴随工具51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110的切屑通过切屑导入孔54、通孔36以及配管46被吸引到集尘器42(主轴吸引),通过切屑导入路径44、切屑吸引管部43以及配管47被吸引到集尘器42(外部吸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吸引机构部41利用主轴吸引和外部吸引这两者吸引工件110的切屑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只具备主轴吸引和外部吸引中的任一者的结构。
接着,详细说明切屑吸引用罩21所具有的盖体61的结构。
盖体61安装于筒体26。盖体61利用多个螺栓66紧固于筒体26。由此,盖体6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筒体26。
盖体61以将开口部27局部封闭的方式设置。在从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盖体61以覆盖工具51的顶端部51a的一部分并使工具51的顶端部51a的其余部分暴露的方式设置。
更具体而言,盖体61具有基座部62和平板部63作为其构成部位。基座部62设定为以中心轴线101为中心沿盖体61的周向呈带状延伸。基座部62与筒体26的顶端部26a重合。基座部62设定为自顶端部26a起具有一定的厚度。盖体61中的基座部62紧固于筒体26。
平板部63在与中心轴线101正交的面内以平板状延伸。平板部63自基座部62朝向以中心轴线101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平板部63在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上设有间隙地与工具51相对。盖体61(平板部63)以在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上比工具51的顶端部51a突出的方式设置。
在平板部63形成有缺口部64。工具51的顶端部51a在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上在与缺口部64相对的位置自盖体61暴露。在从中心轴线101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缺口部64是通过切除平板部63的外周缘的一处而构成的。缺口部64具有沿着工件110的外周面110n延伸的形状、即圆弧形状的缺口边缘。缺口部64的缺口边缘的曲率与工件110的外周面110n的曲率彼此相等。
在对工件110进行磨削加工时,将工件110配置于缺口部64。此时,缺口部64的缺口边缘沿工件110的外周面110n延伸。一边维持工件110配置于缺口部64的状态,一边例如使工件110向图3中的箭头102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利用工具51对工件110的顶面110m进行磨削加工。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工件110的顶面110m超出的筒体26的开口部27的部分利用盖体61封闭,因此,能够使筒体26的内侧接近于闭合空间。由此,能够提高对工件110的切屑的吸引效率,防止切屑的飞散。
图4是表示图3中的盖体的变形例的仰视图。参照图4,在本变形例中,工件110具有平面形状的侧面110p。缺口部64具有沿工件110的侧面110p延伸的形状、即直线形状的缺口边缘。
在本变形例中,在对工件110进行磨削加工时,也将工件110配置于缺口部64。此时,缺口部64的缺口边缘沿工件110的侧面110p延伸。一边维持将工件110配置于缺口部64的状态,一边例如使工件110向图4中的箭头103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利用工具51对工件110的顶面110m进行磨削加工。
形成于盖体61的缺口部6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能够配合成为加工对象的工件的形状适当变更。
对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切屑吸引用罩21的结构概括地进行说明的话,本实施方式的切屑吸引用罩21能够应用于机床10,该机床10包括:主轴32,其能使工具51旋转;以及吸引机构部41,其用于吸引伴随工具51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110的切屑。切屑吸引用罩21包括:筒体26,其具有配置于主轴32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上的开口部27,并以包围工具51的方式设置;以及盖体61,其以将开口部27局部封闭的方式设于筒体26,覆盖工具51的顶端部51a的一部分,并使工具51的顶端部51a的其余部分暴露。
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切屑吸引用罩21和机床10,在对工件的端部进行加工时等,即使在切屑吸引用罩21自工件超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盖体61使工具51的周围接近于闭合空间。由此,能够提高对切屑的吸引效率,防止切屑的飞散。结果使得加工完成后对切屑的清扫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筒体26和盖体61单独设置的切屑吸引用罩21,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筒体和盖体设置为一体的切屑吸引用罩。本实用新型的切屑吸引用罩更优选应用于使用了磨削工具、铣刀的对工件的平面加工。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包括有用于吸引工件的切屑的吸引机构的机床。
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应当认为此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方面仅为例示,不具有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均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4)

1.一种切屑吸引用罩,其应用于机床,该机床包括:主轴,其能使工具旋转;以及吸引机构部,其用于吸引伴随所述工具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的切屑,其特征在于,
该切屑吸引用罩包括:
筒体,其具有配置于所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上的开口部,并以包围所述工具的方式设置;以及
盖体,其以将所述开口部局部封闭的方式设于所述筒体,在从所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该盖体覆盖所述工具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并使所述工具的顶端部的其余部分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吸引用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以在所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上比所述工具的顶端部突出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屑吸引用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筒体。
4.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
该机床包括:
主轴,其能使工具旋转;
吸引机构部,其用于吸引伴随所述工具的旋转而产生的工件的切屑;以及
切屑吸引用罩,其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屑吸引用罩。
CN201621248785.5U 2015-11-16 2016-11-16 切屑吸引用罩及机床 Active CN2062303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3737 2015-11-16
JP2015223737 2015-11-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0314U true CN206230314U (zh) 2017-06-09

Family

ID=58990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8785.5U Active CN206230314U (zh) 2015-11-16 2016-11-16 切屑吸引用罩及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03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1378A (zh) * 2020-03-06 2022-10-0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磨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1378A (zh) * 2020-03-06 2022-10-0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磨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7110B2 (ja) 切削加工用の吸塵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工作機械用の吸塵ダクト、工作機械用の工具ホルダ及び工作機械
JP6591263B2 (ja) 切屑吸引用カバーおよび工作機械
JP6059947B2 (ja) 複合加工機及び加工方法
GB503884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otary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US20070161344A1 (en) Tool independent dust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dust protection methods
CN206230314U (zh) 切屑吸引用罩及机床
KR101477394B1 (ko) 에어로 작동하는 절삭가공물 디버링장치
US20130051951A1 (en) Scribing Tool and Dust Collector
CN106541457A (zh) 一种佛珠车床
CN208408760U (zh) 一种刀具主轴采用hsk刀柄方式的螺旋锥齿轮立式机床
JP2018034223A (ja) ワーク加工装置
CN106625039A (zh) 一种转塔式四夹头磨刀机
CN211332566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0704255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打磨的打磨头结构
JP6807061B2 (ja) 真空チャック
KR20160017322A (ko) 선반용 나사 가공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나사 가공 방법
CN215092969U (zh) 一种加工轴承用研磨机的快速除铁屑装置
JP5629185B2 (ja) 切削用ホルダ及び切削装置
CN203862585U (zh) 动力工具
CN212635208U (zh) 一种卧轴圆台平面磨床
CN214445096U (zh) 管材打磨加工设备
JP2020192627A (ja) 加工装置
CN211331494U (zh) 一种皮带轮前置内切式旋风铣
JPH0121720Y2 (zh)
TWM539415U (zh) 具有防塵蓋的主軸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