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178563U - 携带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携带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8563U
CN206178563U CN201621141396.2U CN201621141396U CN206178563U CN 206178563 U CN206178563 U CN 206178563U CN 201621141396 U CN201621141396 U CN 201621141396U CN 206178563 U CN206178563 U CN 206178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equipment
casing
touch panel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13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名濠
杨天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1413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8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8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85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包含一机壳与一触控板模块。机壳具有一限位肋与一破口。限位肋具有一止挡部。触控板模块锁固于机壳上,且位于破口内。触控板模块包含彼此相对配置的一触控面与一凸出元件,且凸出元件扣合于止挡部上。止挡部与凸出元件皆位于触控板模块的正投影范围内。

Description

携带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具有触控板的携带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携带式电子装置,例如携带式电子装置或行动通讯装置等等,具有触控板模块。触控板模块安装于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机壳,以供使用者对携带式电子装置输入指令。
然而,当触控板模块组装于主机机壳且露出于主机机壳顶面的破口时,因组装的公差问题,触控板模块容易突出于主机机壳的顶面,造成使用者容易误触触控板模块或遭到触控板模块侧边所刮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通过携带式电子装置的触控板模块被机壳所止挡,触控板模块得以被限制不至突出于机壳的顶面,借以解决先前技术所述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此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包含一机壳与一触控板模块。机壳具有一限位肋与一破口。限位肋具有一止挡部。触控板模块锁固于机壳上,且位于破口内。触控板模块包含彼此相对配置的一触控面与一凸出元件,且凸出元件扣合于止挡部上。触控板模块沿触控面的一法线方向具有一正投影范围,且止挡部与凸出元件位于正投影范围内。
如此,由于触控板模块的凸出元件被扣合于止挡部上,除了触控板模块被限制不至突出于机壳的顶面,由于触控板模块的凸出元件与机壳的止挡部皆设置于触控板模块正下方,并非位于触控板模块的侧边,有助缩小触控板模块的平面面积,借以增加携带式电子装置之内部空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触控板模块包含一固定架及一触控板。触控板的一面为触控面,触控面从破口露出于机壳表面。固定架锁固于机壳上,且支撑触控板。凸出元件连接固定架背对触控面的一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止挡部包含一贯口与一限位凹槽。贯口贯穿限位肋,用以容纳凸出元件。限位凹槽形成于限位肋背对触控板模块的一面,且接通贯口,用以止挡凸出元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凸出元件包含一螺母柱与一螺栓。螺母柱锁固于固定架上,且螺母柱位于贯口内。螺母柱的一端面设有一封闭螺孔。螺栓可拆卸地螺合于封闭螺孔内,且限位于限位凹槽内。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凸出元件包含一螺栓。螺栓可拆卸地螺合于固定架,且限位肋夹合于固定架与螺栓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凸出元件包含一卡勾。卡勾位于贯口内,且卡勾的一端一体成形地连接固定架,卡勾的另端限位于限位凹槽内。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触控面与机壳背对限位肋的一面齐平。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触控面位于破口内,且低于机壳背对限位肋的一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固定架与限位肋之间具有一间距。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固定架直接接触限位肋。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携带式电子装置更包含二电池部。电池部位于机壳内,且触控板模块位于电池部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携带式电子装置沿线段A-A所绘制的局部剖视图;
图3绘示图1的携带式电子装置沿线段B-B所绘制的局部剖视图;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相同;以及
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相同。
【符号说明】
10、11、12:携带式电子装置
100:机壳
110:壳体
111:容置空间
112:内表面
113:外表面
120:破口
130:限位肋
140:止挡部
141:贯口
142:限位凹槽
200、201:触控板模块
210:触控板
211:触控面
212:法线方向
220:固定架
230:凸出元件
240:螺母柱
241:封闭螺孔
250:螺栓
260:螺栓
270:卡勾
280:正投影范围
300:电池部
A-A、B-B:线段
B0:螺栓
C1:第一方向
C2:第二方向
G: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图式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0的局部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0沿线段A-A所绘制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此种携带式电子装置10包含一机壳100与一触控板模块200。机壳100具有一限位肋130与一破口120。限位肋130具有一止挡部140。触控板模块200位于破口120内,以供使用者进行移动游标、选取标的物等功能。触控板模块200的一侧锁固于机壳100上,例如,通过一螺栓B0锁固于机壳100上。触控板模块200包含彼此相对配置的一触控面211与一凸出元件230,且凸出元件230扣合于止挡部140上。止挡部140与凸出元件230皆位于触控板模块200正下方,换句话说,触控面211具有一法线方向212,触控板模块200沿触控面211的法线方向212具有一正投影范围280,且止挡部140与凸出元件230皆位于正投影范围280内。
如此,由于触控板模块200的凸出元件230被扣合于止挡部140上,触控板模块200不至突出于机壳100的表面,进而降低了使用者误触触控板模块200或遭到触控板模块200侧边刮伤的机会。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211与机壳100背对限位肋130的一面齐平,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控面不与机壳100的那面齐平触控面211位于破口120内,且低于机壳100背对限位肋130的一面。
此外,由于止挡部140与凸出元件230皆位于触控板模块200正下方,并非凸设于触控板模块200的周围侧边,故,不致加大触控板模块200的尺寸,便可增加携带式电子装置10内的可利用空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中,机壳100更包含一壳体110。壳体1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1、一内表面112与一外表面113。内表面112介于容置空间111与外表面113之间。容置空间111用以容置触控板模块200以及携带式电子装置10的已知电路或装置。破口120形成于壳体110上,连接内表面112与外表面113,且接通壳体110的容置空间111。限位肋130位于容置空间111内,限位肋130的一端连接壳体110之内表面112,限位肋130的另端延伸至触控板模块200的正下方,且与固定架220之间具有一间距G。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板模块200包含一固定架220及一触控板210。触控板210的一面为触控面211,触控板210的另面接触固定架220。触控面211从破口120露出于壳体110之外表面113。固定架220锁固于机壳100上,且支撑触控板210。凸出元件230连接固定架220背对触控面211的一面。
此外,触控板模块200为可按压式的触控板,意即,触控板模块200具有机械式的按压结构(图中未视),以供使用者体会机械式的按压感受。如此,当按压触控板模块200的触控面211时,触控板模块200沿第一方向C1陷入容置空间111。此时,限位肋130可抵挡触控板模块200以限制触控板模块200不致无止尽地陷入容置空间111内;反之,当不再按压触控面211时,固定架220的弹力推动触控板模块200沿第二方向C2远离限位肋130。此时,止挡部140扣合凸出元件230,进而限制触控板模块200不致过度突出于壳体110之外表面113。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部140包含一贯口141与一限位凹槽142。贯口141贯穿限位肋130。限位凹槽142形成于限位肋130背对触控板模块200的一面,且接通贯口141,用以止挡凸出元件230。
此外,凸出元件230包含一螺母柱240与一螺栓250。螺母柱240位于贯口141内,螺母柱240的一端锁固于固定架220上,另端的端面设有一封闭螺孔241。螺栓250的一端可拆卸地螺合于封闭螺孔241内,螺栓250的另端抵靠于限位凹槽142内,以受到限位凹槽142的限位。
图3绘示图1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0沿线段B-B所绘制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0不致加大触控板模块200的尺寸,以增加携带式电子装置10内的可利用空间,故,携带式电子装置10内的电子元件便可更邻近,甚至接触,触控板模块200的周围侧边,进而节省加大携带式电子装置10尺寸所带来的成本。
举例来说,携带式电子装置更包含二电池部300。电池部300位于容置空间111内,且触控板模块200位于电池部300之间,甚至更邻近,甚至接触,触控板模块200的周围侧边。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1的局部剖视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相同。如图4所示,图4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1与图2的上述携带式电子装置10大致相同,其差异为触控板模块201仅为可触控的触控板,并非可按压式的触控板。
具体来说,由于图4的触控板模块201并非可按压式的触控板,限位肋130与固定架220之间不须留有按压行程之间距,故,触控板模块201直接放置于限位肋130上,意即,触控板模块201的固定架220直接接触限位肋130。
此外,凸出元件只包含一螺栓260。螺栓260的一端直接螺合于固定架220上,螺栓260的另端抵靠于限位凹槽142内,以将限位肋130夹合于螺栓260与固定架220之间,以固定触控板模块200的位置。
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2的局部剖视图,其剖面位置与图2相同。如图5所示,图5的携带式电子装置12与图2的上述携带式电子装置10大致相同,其差异为凸出元件230包含一卡勾270,并非螺栓。卡勾270扣合限位凹槽142,以受到限位凹槽142的限位。
具体来说,卡勾270位于贯口141内,且卡勾270的一端一体成形地连接固定架220,卡勾270的另端扣合于限位凹槽142内,以受到限位凹槽142的限位。
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壳,具有一限位肋与一破口,该限位肋具有一止挡部;以及
一触控板模块,锁固于该机壳上,且位于该破口内,该触控板模块包含彼此相对配置的一触控面与一凸出元件,且该凸出元件扣合于该止挡部上,
其中,该触控板模块沿该触控面的一法线方向具有一正投影范围,且该止挡部与该凸出元件位于该正投影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板模块包含:
一触控板,该触控板的一面为该触控面,该触控面从该破口露出于该机壳表面;以及
一固定架,锁固于该机壳上,且支撑该触控板,其中该凸出元件连接该固定架背对该触控面的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部包含:
一贯口,贯穿该限位肋,用以容纳该凸出元件;以及
一限位凹槽,形成于该限位肋背对该触控板模块的一面,且接通该贯口,用以止挡该凸出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元件包含:
一螺母柱,锁固于该固定架上,位于该贯口内,且该螺母柱的一端面设有一封闭螺孔;以及
一螺栓,可拆卸地螺合于该封闭螺孔内,且限位于该限位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元件包含:
一螺栓,可拆卸地螺合于该固定架,且该限位肋夹合于该固定架与该螺栓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元件包含一卡勾,该卡勾位于该贯口内,且该卡勾的一端一体成形地连接该固定架,该卡勾的另端限位于该限位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与该机壳背对该限位肋的一面齐平。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位于该破口内,且低于该机壳背对该限位肋的一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与该限位肋之间具有一间距。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直接接触该限位肋。
CN201621141396.2U 2016-10-20 2016-10-20 携带式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8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1396.2U CN206178563U (zh) 2016-10-20 2016-10-20 携带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1396.2U CN206178563U (zh) 2016-10-20 2016-10-20 携带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8563U true CN206178563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0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139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8563U (zh) 2016-10-20 2016-10-20 携带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85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377A (zh) * 2022-04-13 2022-06-17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7377A (zh) * 2022-04-13 2022-06-17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637377B (zh) * 2022-04-13 2024-04-30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5189B (zh) 电子装置
US9971384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features of a portable computer
CN102387678A (zh) 电子装置
US985334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52106A1 (zh) 电子设备
US9098250B2 (en) Compute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coupling within pantograph
CN103197786B (zh) 薄型触控板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TW201523207A (zh) 具有觸控裝置之電子設備
JP4837504B2 (ja) スイッチ用操作片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310858B2 (en)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with enhanced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CN206178563U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CN103545134B (zh) 易于拆装的按键机构及电子装置
US94479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KR20130082283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CN102683069B (zh) 电子装置
CN201146133Y (zh) 防误安装的推钮定位结构
CN202443392U (zh) 可替换壳体的电子装置
US95354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asy assembly function and related computer system
JP2013247655A (ja) 電子機器
TWI478638B (zh) 電子裝置
CN10175459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312621B (zh) 锁固装置及使用该锁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9246944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外壳与遮盖
CN107027266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M535826U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