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3706U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63706U CN206163706U CN201621193459.9U CN201621193459U CN206163706U CN 206163706 U CN206163706 U CN 206163706U CN 201621193459 U CN201621193459 U CN 201621193459U CN 206163706 U CN206163706 U CN 2061637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equal
- cover body
- coated
- rippl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其中,天线罩包括:罩体;吸波部,吸波部涂覆在罩体的内壁面处以使透过吸波部处的罩体的电磁波的回波强度衰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天线系统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天线罩对天线反射板和振子形成包裹,从而为天线的电气结构提供力学性能保护和环境性能保护。
传统的天线罩采用均一介质制成,如ABS,PVC等介质材料,从而电磁波在天线罩的任意辐射方向均具有相同的透过率。而在天线收发信号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天线收发信号的用性能,需要尽可能地较少天线的后向辐射。
现有天线罩的内部通常贴敷有吸波贴片,通过吸波贴片以减少天线后向辐射,但是,吸波贴片占用了天线罩一定的内部空间,为了保证天线收发信号的性能,便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加了天线罩的整体尺寸,从而增加了整个天线结构的整体重量,降低了天线结构的抗风载能力,使天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增大了被风吹落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天线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系统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罩,包括:罩体;吸波部,吸波部涂覆在罩体的内壁面处以使透过吸波部处的罩体的电磁波的回波强度衰减。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30。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
进一步地,吸波部通过在罩体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涂料。
进一步地,吸波涂料由铁氧体、吸波树脂和陶瓷混合制成。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板厚大于等于0.9毫米且小于等于1.1毫米。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之间的电磁波和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之间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4.0dB。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10。
进一步地,吸波部通过在罩体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吸波材料包括吸收剂。
进一步地,吸收剂由碳化硅粉、碳纤维骨架和吸波树脂混合制成。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板厚大于等于3.2毫米且小于等于3.4毫米。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dB;且吸波部对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0dB。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5且小于等于10。
进一步地,吸波部通过在罩体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树脂和碳粉。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板厚大于等于2.4毫米且小于等于2.6毫米。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dB;且吸波部对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2dB。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介电常数小于等于30。
进一步地,涂覆有吸波部处的罩体的磁导率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
进一步地,罩体包括:顶板;底板,底板与顶板相对设置;多个侧边板,多个侧边板首尾顺次连接,且多个侧边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并与顶板和底板围成安装腔。
进一步地,吸波部涂覆在底板的内壁面处和/或侧边板的内壁面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包括天线罩和设置在天线罩的安装腔内的天线,天线罩为上述的天线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系统,包括天线结构,天线结构是上述的天线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天线罩的罩体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部,从而使透过吸波部处的罩体的电磁波的回波强度有效地衰减,从而达到了对天线罩的介电常数进行改造的目的,提高了天线罩的天线辐射效果,同时降低了涂覆吸波部处的覆盖干扰,提高天线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通话容量,降低了掉线率。
不仅如此,由于吸波部涂覆在罩体的内壁面,吸波部与罩体为一体结构,提高了吸波部与罩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天线结构在晃动环境中工作而导致吸波部与罩体的发生脱离,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天线结构的整体体积和整体重量,提高了天线结构的抗风能力,保证了天线系统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天线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透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天线结构的吸波部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位置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天线结构在频点为821MHz时,天线结构的辐射方向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天线结构在频点为870MHz时,天线结构的辐射方向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天线结构在频点为1755MHz时,天线结构的辐射方向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天线结构在频点为1920MHz时,天线结构的辐射方向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天线结构在频点为2170MHz时,天线结构的辐射方向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天线罩;2、天线;10、罩体;11、顶板;12、底板;13、侧边板;20、吸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系统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其中,天线系统包括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天线罩1和设置在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天线罩为下述的天线罩1。
如图1至图3所示,天线罩1包括罩体10和吸波部20,吸波部20涂覆在罩体10的内壁面处以使透过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电磁波的回波强度衰减。
通过在天线罩1的罩体10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部20,从而使透过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电磁波的回波强度有效地衰减,从而达到了对天线罩的介电常数进行改造的目的,提高了天线罩1的天线辐射效果,同时降低了涂覆吸波部20处的覆盖干扰,提高天线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通话容量,降低了掉线率。
不仅如此,由于吸波部20涂覆在罩体10的内壁面,吸波部20与罩体10为一体结构,提高了吸波部20与罩体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天线结构在晃动环境中工作而导致吸波部20与罩体10的发生脱离,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天线结构的整体体积和整体重量,提高了天线结构的抗风能力,保证了天线系统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30。介电常数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同样地,磁导率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如图1至3所示的可选实施例中,罩体10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多个侧边板13,底板12与顶板11相对设置;多个侧边板13首尾顺次连接,且多个侧边板13设置在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并与顶板11和底板12围成安装腔。这样,天线罩1对位于天线罩1内的天线反射板和振子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
可选地,吸波部20涂覆在底板12的内壁面处和/或侧边板13的内壁面处。
需要说明的是,吸波部20涂覆在侧边板13的内壁面的高度与位于天线罩1内的天线的反射板的高度平齐,这样使天线罩1具有更好的介电常数。
如图4至图8所示,图4至图8分别示出了涂覆了吸波部20的天线罩1内的天线2在频点为821MHz、870MHz、1755MHz、1920MHz和2170MHz时,天线结构的辐射方向图,由此可知,天线2在5个频点前后比均获得不同程度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吸波部20通过在罩体10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涂料。由于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涂料,从而可以显著地衰减电磁波的回波强度,改变天线罩1的电磁参数,减小涂覆有吸波材料的罩体10的电磁波透过率。
可选地,吸波涂料由铁氧体、吸波树脂和陶瓷混合制成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板厚大于等于0.9毫米且小于等于1.1毫米。板厚在此范围内的罩体10能够在改善天线2的辐射效果的同时,使天线罩1的整体尺寸更为合理,同时使天线罩1处于最优的重量范围,避免了天线罩1体积过大或过重而增加天线系统的抗风载荷负担,有效地提高了天线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之间的电磁波和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之间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4.0dB。这样,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反射率能够进一步降低。
磁导率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介电常数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10。磁导率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吸波部20通过在罩体10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吸波材料包括吸收剂。由于吸波材料包括吸收剂,从而可以显著地衰减电磁波的回波强度,改变天线罩1的电磁参数,减小涂覆有吸波材料的罩体10的电磁波透过率。
可选地,吸收剂由碳化硅粉、碳纤维骨架和吸波树脂混合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天线罩1的拉挤成型过程中,在天线罩的罩体10的底板12的内壁面处涂覆有包括吸收剂的吸波材料。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板厚大于等于3.2毫米且小于等于3.4毫米。这样,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板厚在最优范围,能够在改善天线2的辐射效果的同时,使天线罩1的整体尺寸更为合理,同时使天线罩1处于最优的重量范围,避免了天线罩1体积过大或过重而增加天线系统的抗风载荷负担,有效地提高了天线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dB;且吸波部20对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0dB。可见,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反射率能够进一步被降低。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介电常数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5且小于等于10。磁导率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吸波部20通过在罩体10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树脂和碳粉。且吸波材料涂覆在天线罩的罩体10的底板12的内壁面,由于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树脂和碳粉,从而使涂覆吸波材料的罩体10的磁导率高,电磁波的磁损耗大,从而达到降低天线后瓣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罩1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制程。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板厚大于等于2.4毫米且小于等于2.6毫米。这样,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板厚在最优范围,能够在改善天线2的辐射效果的同时,使天线罩1的整体尺寸更为合理,同时使天线罩1处于最优的重量范围,避免了天线罩1体积过大或过重而增加天线系统的抗风载荷负担,有效地提高了天线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dB;且吸波部20对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2dB。,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反射率能够进一步被降低。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介电常数小于等于30。介电常数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可选地,涂覆有吸波部20处的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磁导率在此范围内的天线罩1的罩体10的能够有效地改善位于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的辐射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有利于多天线共站址建设,由于同一站点一般会安装3套以上天线结构,保证了天线之间具有一定的隔离度;
2、提高了天线系统的抗风能力,由于天线结构一般安装在抱杆或者铁架上,并且安装于楼顶或铁塔等高处,天线结构的尺寸过大会增加被风吹落的风险,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天线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3、避免了因天线结构尺寸过大给用户带来的视觉冲击,降低了运营商选址建站的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10);
吸波部(20),所述吸波部(20)涂覆在所述罩体(10)的内壁面处以使透过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电磁波的回波强度衰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部(20)通过在所述罩体(10)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所述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涂料由铁氧体、吸波树脂和陶瓷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板厚大于等于0.9毫米且小于等于1.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之间的电磁波和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之间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4.0dB。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部(20)通过在所述罩体(10)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所述吸波材料包括吸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由碳化硅粉、碳纤维骨架和吸波树脂混合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板厚大于等于3.2毫米且小于等于3.4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dB;且所述吸波部(20)对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0dB。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介电常数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0。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2.5且小于等于1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部(20)通过在所述罩体(10)的内壁面处涂覆吸波材料形成,所述吸波材料包括吸波树脂和碳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板厚大于等于2.4毫米且小于等于2.6毫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对频率范围在0.8G赫兹至1.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1dB;且所述吸波部(20)对频率范围在1.7G赫兹至2.1G赫兹的电磁波的反射率R小于等于-2dB。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介电常数小于等于30。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涂覆有所述吸波部(20)处的所述罩体(10)的磁导率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0)包括:
顶板(11);
底板(12),所述底板(12)与所述顶板(11)相对设置;
多个侧边板(13),多个所述侧边板(13)首尾顺次连接,且多个所述侧边板(13)设置在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2)之间并与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2)围成安装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部(20)涂覆在所述底板(12)的内壁面处和/或所述侧边板(13)的内壁面处。
23.一种天线结构,包括天线罩(1)和设置在所述天线罩(1)的安装腔内的天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罩(1)为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罩。
24.一种天线系统,包括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为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天线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93459.9U CN206163706U (zh) | 2016-10-28 | 2016-10-28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PCT/CN2017/091956 WO2018076772A1 (zh) | 2016-10-28 | 2017-07-06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93459.9U CN206163706U (zh) | 2016-10-28 | 2016-10-28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63706U true CN206163706U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865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93459.9U Active CN206163706U (zh) | 2016-10-28 | 2016-10-28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63706U (zh) |
WO (1) | WO201807677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76772A1 (zh) * | 2016-10-28 | 2018-05-03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0632A (zh) * | 2007-08-08 | 2008-02-2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聚酰亚胺泡沫原位填充蜂窝复合材料 |
CN203589220U (zh) * | 2013-11-22 | 2014-05-07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 |
CN105348802A (zh) * | 2015-11-26 | 2016-02-24 | 深圳唯创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吸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11118B (zh) * | 2016-03-16 | 2019-08-20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一种天线 |
CN105914461B (zh) * | 2016-03-22 | 2019-04-26 | 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 |
CN206163706U (zh) * | 2016-10-28 | 2017-05-10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
2016
- 2016-10-28 CN CN201621193459.9U patent/CN206163706U/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06 WO PCT/CN2017/091956 patent/WO201807677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76772A1 (zh) * | 2016-10-28 | 2018-05-03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76772A1 (zh) | 2018-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10910B (zh) | 室内双极化全向天线 | |
WO2012067846A1 (en) | Electromagnetic wave isolator | |
CN101281992B (zh) | 无线芯片及无线设备 | |
EP2893541B1 (en) | Paste for nfc magnetic sheet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nfc magnetic sheet | |
CN206163706U (zh) | 天线罩、天线结构和天线系统 | |
CN105789910A (zh) | 圆极化频率选择表面结构 | |
CN109971300A (zh) | 一种吸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15336A (zh) | 一种基于蜂窝结构的多层耐高温吸波结构 | |
CN109943284A (zh) | 一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42037A (zh) | 在l波段内具有高磁损耗的六角铁氧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202871983U (zh) | 一种移动终端内置天线装置及其移动终端 | |
CN103296417B (zh) | 超材料天线罩及天线系统 | |
CN206003957U (zh) | 一种超宽带全向吸顶天线 | |
CN210326133U (zh) | 一种机载大倾角超短波通信天线 | |
CN207098044U (zh) | 双极化高增益天线 | |
CN207353462U (zh) | 一种双扇形天线罩 | |
Ishii et al. | RCS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in wave absorbers composed of flat and curved metasurfaces | |
JP2012191183A (ja) | 電波吸収体用シート材及び電波吸収体 | |
CN209265492U (zh) | 一种远距离电子标签 | |
CN108832308A (zh) | 一种全向宽频带宽角圆极化天线 | |
CN221842906U (zh) | 一种可扩展快锁式定向天线屏蔽墙 | |
CN208368726U (zh) | 一种双极化接收的室内美化天线 | |
CN208093752U (zh) | 用于共享单车数据交互及实时定位的多频段天线盒子 | |
CN103996904A (zh) | 具有高低仰角增益的微带天线 | |
CN201119258Y (zh) | 吸波器单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