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1015U - 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01015U CN206001015U CN201620854752.9U CN201620854752U CN206001015U CN 206001015 U CN206001015 U CN 206001015U CN 201620854752 U CN201620854752 U CN 201620854752U CN 206001015 U CN206001015 U CN 2060010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elastic force
- hole
- annular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3 encaps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38 tea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包括弹力环,弹力环中空,弹力环一侧设置环形的开口,弹力环另一侧设置密封环,弹力环内设置环形的环座,环座的一侧将开口密闭,环座与弹力环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环座上开设第一通孔和固定孔,第一通孔联通空腔和固定孔,固定孔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通过第一通孔和固定孔向空腔内通入高压力的流体,使弹力环向外膨胀,以对密封环施加持续的弹力,从而确保密封环在表面磨损后仍能与密封面紧密贴,以保证密封效果不会因密封环的磨损而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地说是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技术的原理为密封面和密封件紧密接触,利用密封件的高弹特性形成密封,达到系统或装置的空间隔离或无泄漏。此类密封的共同缺点为:当密封面、密封件、密封形状和尺寸精度确定以后密封性能基本确定,密封装配完成直至密封失效的整个使用过程中,密封性能不可调控,密封面出现磨损后,密封件的弹性小,磨损补偿少,而密封材料的弹性无法弥补时,即形成泄漏,造成密封失效,或半失效状态导致密封件使用不良或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密封性能、使用寿命长的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包括弹力环,弹力环中空,弹力环一侧设置环形的开口,弹力环另一侧设置密封环,弹力环内设置环形的环座,环座的一侧将开口密闭,环座与弹力环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环座上开设第一通孔和固定孔,第一通孔联通空腔和固定孔,固定孔与外界相通。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环座的外侧侧壁与弹力环的外侧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二侧腔,环座的内侧侧壁与弹力环的内侧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一侧腔,环座上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垂直并相通,第二通孔联通第二侧腔和第一侧腔。
所述的环座的内外两侧侧壁均开设环形的凹槽,凹槽的截面为弧面,两个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弹力环的截面为矩形。
所述的第一通孔和固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通孔和固定孔相对设置在环座上。
所述固定孔为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通过第一通孔和固定孔向空腔内通入高压力的流体,使弹力环向外膨胀,以对密封环施加持续的弹力,从而确保密封环在表面磨损后仍能与密封面紧密贴,以保证密封效果不会因密封环的磨损而降低。它还可以通过第一通孔和固定孔将空腔内的流体抽走,使弹力环收缩,密封环随之与密封面分离,以便于将所述密封装置拆下。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安装要求和后期磨损要求,给空腔不同的压力以控制密封的性能,从而提高了密封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剖面放大图;图4是图2的Ⅰ部放大图;图5-11是密封环的其他结构的横断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弹力环 2开口 3密封环 4环座 5第一通孔 6固定孔 7第二通孔 8弧面 9斜面 10空腔 11第二侧腔 12第一侧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弹力环1,如图2所示,弹力环1的截面通常可为矩形。如图4所示,弹力环1中空,弹力环1一侧设置环形的开口2,弹力环1另一侧设置密封环3。弹力环1内设置环形的环座4,环座4的一侧将开口2密闭,环座4与弹力环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10。环座4上开设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第一通孔5联通空腔10和固定孔6,固定孔6与外界相通。空腔10通过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通入高压流体,例如高压气体,使空腔10径向膨胀,从而使弹力环1带动密封环3有外移的趋势,当密封环3磨损后,弹力环1会推动密封环3与密封面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以确保密封效果不变。当需拆卸所述密封装置时,还可以通过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将空腔10内的流体抽走,使空腔10形成负压,密封环3随之收缩。
由于环座4位于弹力环1内,抽取弹力环1内的流体后,弹力环1沿环座4收缩,为避免弹力环1部分收缩后,弹力环1和环座4之间形成局部密闭的空间,妨碍空腔10彻底排空,如图4所示,所述的环座4的外侧侧壁与弹力环1的外侧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二侧腔11,环座4的内侧侧壁与弹力环1的内侧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一侧腔12,环座4上开设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与第一通孔5垂直并相通,第二通孔7联通第二侧腔11和第一侧腔12。这种结构使得弹力环1的三侧内壁均可沿环座4收缩,避免弹力环1只有一侧侧壁收缩时,被环座4的端面刺破的情况发生。环座4的两侧边沿可分别与弹力环1的内壁焊接,使第二侧腔11和第一侧腔12成为两个独立的腔,仅靠第二通孔7联通。
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相对设置在环座4上。这种结构使环座4上的两个固定孔6分别连接一供一回两条管道,如此,不仅可充入高压流体,还可借流体对弹力环1、环座4和密封环3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使所述密封装置可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为方便调节密封性能,所述的第一通孔5、固定孔6和第二通孔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通孔5、固定孔6和第二通孔7相对设置在环座4上。这种结构使环座4上的两个固定孔6分别连接注入流体管道以及抽取流体管道,方便对注入和抽取流体进行调节,从而方便调节密封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的环座4的内外两侧侧壁均开设环形的凹槽8,凹槽8的截面为弧面,两个凹槽8的开口方向相反。以增大弹力环1的收缩范围。
如图4所示,密封环3的形状优选的为截面是耳廓形,还可以有多种形状,如图5所示,截面为圆环形。如图6所示,截面为圆环形,圆环形外壁内侧设置环形板的一端,环形板的另一端设置环形凸台。如图7所示,截面为圆形。如图8所示,截面为圆形,圆形外壁内侧设置环形板的一端,环形板的另一端设置环形凸台。如图9所示,截面为矩形,方形外壁内侧设置环形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凸台的一端,凸台的另一端设置环形板。如图10所示,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一侧设置截面为弧形的环形板,等腰梯形的另一侧设置环形板。如图11所示,截面为矩形,方形外壁内侧设置环形板。
所述固定孔6可为螺孔,以便管道密封连接,实现充高压流体或抽真空。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构件材质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或二者组合体。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常中高温工况,制造简单,材料来源广。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散热好,操作简单,工况适应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6)
1.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环(1),弹力环(1)中空,弹力环(1)一侧设置环形的开口(2),弹力环(1)另一侧设置密封环(3),弹力环(1)内设置环形的环座(4),环座(4)的一侧将开口(2)密闭,环座(4)与弹力环(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10),环座(4)上开设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第一通孔(5)联通空腔(10)和固定孔(6),固定孔(6)与外界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座(4)的外侧侧壁与弹力环(1)的外侧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二侧腔(11),环座(4)的内侧侧壁与弹力环(1)的内侧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一侧腔(12),环座(4)上开设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与第一通孔(5)垂直并相通,第二通孔(7)联通第二侧腔(11)和第一侧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座(4)的内外两侧侧壁均开设环形的凹槽(8),凹槽(8)的截面为弧面,两个凹槽(8)的开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环(1)的截面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通孔(5)和固定孔(6)相对设置在环座(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6)为螺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54752.9U CN206001015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54752.9U CN206001015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01015U true CN206001015U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8199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5475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1015U (zh) | 2016-08-09 | 2016-08-09 | 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0101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88385A (zh) * | 2018-04-27 | 2018-09-04 | 西安丁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片式弹性动密封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5473110A (zh) * | 2021-06-10 | 2022-12-13 | 北京科益虹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准分子激光器布窗结构 |
WO2023226180A1 (zh) * | 2022-05-25 | 2023-11-3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供料装置和涂胶系统 |
-
2016
- 2016-08-09 CN CN201620854752.9U patent/CN2060010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88385A (zh) * | 2018-04-27 | 2018-09-04 | 西安丁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片式弹性动密封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08488385B (zh) * | 2018-04-27 | 2024-03-19 | 西安丁杰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片式弹性动密封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5473110A (zh) * | 2021-06-10 | 2022-12-13 | 北京科益虹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准分子激光器布窗结构 |
WO2023226180A1 (zh) * | 2022-05-25 | 2023-11-3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供料装置和涂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52116B (zh) | 一种新型双层四通换向阀 | |
CN206001015U (zh) | 可控流体接触密封装置 | |
CN203516886U (zh) | 调节类阀门的先导式平衡阀芯 | |
CN206368981U (zh) | 一种新型双层四通换向阀 | |
CN103470793B (zh) | 双斜面偏心蝶阀 | |
CN119042346A (zh) | 一种软密封防漏闸阀 | |
CN203500514U (zh) | 双斜面偏心蝶阀 | |
CN204420293U (zh) | 电磁泄压阀的先导密封结构 | |
CN208669393U (zh) | 一种密封结构、分段式排气管及发动机总成 | |
CN103244694B (zh) | 活塞式零泄漏截止阀 | |
CN202371180U (zh) | 超高压检测截止阀 | |
CN207740492U (zh) | 低温硬密封浮动球阀 | |
CN207814472U (zh) | 一种套筒调节阀的密封结构及套筒调节阀 | |
CN210600220U (zh) | 一种波纹管阀 | |
CN206904277U (zh) | 一种燃气旋塞阀 | |
CN201963895U (zh) | 一种迷宫式的截止阀 | |
CN109268513A (zh) | 一种气封式阀门的设计 | |
CN212080198U (zh) | 一种双碟片气密封阀门 | |
CN205243668U (zh) | 能改气门部冷却、热量损失和密封性能的发动机缸盖 | |
CN210240600U (zh) | 一种氦气级弹性双重密封截止阀阀瓣结构 | |
CN206145143U (zh) | 自密封中线蝶阀阀板 | |
CN206636782U (zh) | 压缩机及其主轴 | |
CN205331479U (zh) | 一种圆顶阀 | |
CN206274078U (zh) | 一种空调用高密封性截止阀 | |
CN207005314U (zh) | 新型柱塞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