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1523U - 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91523U CN205991523U CN201620302908.2U CN201620302908U CN205991523U CN 205991523 U CN205991523 U CN 205991523U CN 201620302908 U CN201620302908 U CN 201620302908U CN 205991523 U CN205991523 U CN 2059915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collecting plate
- kitchen range
- double end
- energy col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使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包括箱体,所述燃气管上设有供气电磁阀,所述燃烧台中心位置连接长明火管道,所述预混式炉头内壁上设有聚能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微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开关统一控制长明火发生装置、进气装置、供气电磁阀同时运行,达到一键式同步操作的效果,通过采用预混式炉头,且在预混式炉头内部设置聚能板,当废气经过聚能板时,聚能板能将废气中的热量截留住,产生红外线辐射,使锅炉具有节能性,通过设置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当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熄火,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将该信息传输到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控制蜂鸣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同时关闭供气电磁阀,避免燃气中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使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属于厨房使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双头燃气大锅灶,点火、鼓风,燃气开关均为单独操作,且没有离子熄火保护,操作不同步则浪费燃气,无熄火保护系统,使用者会因为漏气导致气体中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通过设置微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开关统一控制长明火发生装置、进气装置、供气电磁阀同时运行,达到一键式同步操作的效果,通过采用预混式炉头,且在预混式炉头内部设置聚能板,当废气经过聚能板时,聚能板能将废气中的热量截留住,产生红外线辐射,使锅炉具有节能性,通过设置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当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熄火,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将该信息传输到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控制蜂鸣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同时关闭供气电磁阀,避免燃气中毒,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台面,所述台面上分别设有两个预混式炉头,所述台面一侧设有挡板,所述箱体一侧分别设有进气口、蜂鸣警报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进气口内部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连接进气管,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燃气管接口,所述燃气管接口通过燃气管连接设置于预混式炉头底部的预混室,所述燃气管上设有供气电磁阀,所述进气管连接预混室,所述预混室顶部连接燃烧台,所述燃烧台中心位置连接长明火管道,所述预混式炉头内壁上设有聚能板,所述聚能板顶部设有排气孔所述预混式炉头内壁上火焰离子感应装置,所述长明火管道一端连接长明火发生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开关内部设有微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控制开关、长明火发生装置、火焰离子感应装置、进气装置、供气电磁阀和蜂鸣警报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明火发生装置为电子点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通过设置微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开关统一控制长明火发生装置、进气装置、供气电磁阀同时运行,达到一键式同步操作的效果,通过采用预混式炉头,且在预混式炉头内部设置聚能板,当废气经过聚能板时,聚能板能将废气中的热量截留住,产生红外线辐射,使锅炉具有节能性,通过设置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当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熄火,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将该信息传输到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控制蜂鸣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同时关闭供气电磁阀,避免燃气中毒。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预混式炉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箱体;2、台面;3、挡板;4、支撑脚;5、预混式炉头;6、控制开关;7、进气口;8、蜂鸣警报装置;9、燃气管;10、预混室;11、进气管;12、长明火管道;13、燃烧台;14、聚能板;15、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支撑脚4,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台面2,所述台面2上分别设有两个预混式炉头5,所述台面2一侧设有挡板3,所述箱体1一侧分别设有进气口7、蜂鸣警报装置8和控制开关6,所述进气口7内部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连接进气管11,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燃气管接口,所述燃气管接口通过燃气管9连接设置于预混式炉头5底部的预混室10,所述燃气管9上设有供气电磁阀,所述进气管11连接预混室10,所述预混室10顶部连接燃烧台13,所述燃烧台13中心位置连接长明火管道12,所述预混式炉头5内壁上设有聚能板14,所述聚能板14顶部设有排气孔15所述预混式炉头5内壁上火焰离子感应装置,所述长明火管道12一端连接长明火发生装置。
所述控制开关6内部设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控制开关6、长明火发生装置、火焰离子感应装置、进气装置、供气电磁阀和蜂鸣警报装置8,所述长明火发生装置为电子点火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工作时,通过设置微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开6关统一控制长明火发生装置、进气装置、供气电磁阀同时运行,达到一键式同步操作的效果,通过采用预混式炉头5,且在预混式炉头5内部设置聚能板14,当废气经过聚能板时,聚能板14能将废气中的热量截留住,产生红外线辐射,使锅炉具有节能性,通过设置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当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熄火,火焰离子感应装置将该信息传输到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控制蜂鸣警报装置8发出警报,同时关闭供气电磁阀,避免燃气中毒,使用方便,安全节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支撑脚(4),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台面(2),所述台面(2)上分别设有两个预混式炉头(5),所述台面(2)一侧设有挡板(3),所述箱体(1)一侧分别设有进气口(7)、蜂鸣警报装置(8)和控制开关(6),所述进气口(7)内部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连接进气管(11),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燃气管接口,所述燃气管接口通过燃气管(9)连接设置于预混式炉头(5)底部的预混室(10),所述燃气管(9)上设有供气电磁阀,所述进气管(11)连接预混室(10),所述预混室(10)顶部连接燃烧台(13),所述燃烧台(13)中心位置连接长明火管道(12),所述预混式炉头(5)内壁上设有聚能板(14),所述聚能板(14)顶部设有排气孔(15)所述预混式炉头(5)内壁上火焰离子感应装置,所述长明火管道(12)一端连接长明火发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6)内部设有微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控制开关(6)、长明火发生装置、火焰离子感应装置、进气装置、供气电磁阀和蜂鸣警报装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明火发生装置为电子点火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02908.2U CN205991523U (zh) | 2016-04-13 | 2016-04-13 | 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02908.2U CN205991523U (zh) | 2016-04-13 | 2016-04-13 | 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91523U true CN205991523U (zh) | 2017-03-01 |
Family
ID=5810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02908.2U Active CN205991523U (zh) | 2016-04-13 | 2016-04-13 | 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915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28801A (zh) * | 2021-01-15 | 2021-04-09 | 鑫都节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熄火的节能燃气灶 |
-
2016
- 2016-04-13 CN CN201620302908.2U patent/CN2059915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28801A (zh) * | 2021-01-15 | 2021-04-09 | 鑫都节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熄火的节能燃气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8032B (zh) | 一体化智能气帘灶 | |
CN201740068U (zh) | 预混式燃烧节能灶 | |
CN201892254U (zh) | 一体化智能气帘灶 | |
CN203190418U (zh) | 一种新型垃圾热解焚烧设备 | |
CN204329066U (zh) | 固体燃料热风取暖炊事气化燃烧炉 | |
CN203501228U (zh) | 一种燃气高效节能炒菜灶 | |
CN205535987U (zh) | 一种大锅灶 | |
CN205991523U (zh) | 一种双头燃气大锅灶 | |
CN205065722U (zh) | 一种新型节能燃气炉混气装置 | |
CN201497032U (zh) | 一种烈火节能鼓风燃气灶 | |
CN205002358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家用锅炉 | |
CN208170388U (zh) | 通用型双重净化无焰节能燃烧器 | |
CN202617761U (zh) | 一种食用菌常压灭菌灶房 | |
CN104913344A (zh) | 一种吸入式燃气具装置 | |
CN109668181B (zh) | 一种多功能燃油蒸汽节能灶 | |
CN204853422U (zh) | 一种智能蒸汽发生器 | |
CN203837244U (zh) | 一种液体燃料热水器 | |
CN203501227U (zh) | 一种燃气高效节能大锅灶 | |
CN201363770Y (zh) | 一种小型煤气锅炉 | |
CN203454220U (zh) | 一种全自动碳氢油节能环保炉具 | |
CN205481161U (zh) | 一种采用220v交流电作打火电源且具有预约关闭功能的燃气灶 | |
CN204460322U (zh) | 一种全自动双气化室醇基燃料气化灶 | |
CN202521656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全自动燃气灶具 | |
CN201196433Y (zh) | 半气化直燃炉 | |
CN207486870U (zh) | 一种节能燃烧炉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