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0869U - 铆压式dc公头 - Google Patents
铆压式dc公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00869U CN205900869U CN201620348610.5U CN201620348610U CN205900869U CN 205900869 U CN205900869 U CN 205900869U CN 201620348610 U CN201620348610 U CN 201620348610U CN 205900869 U CN205900869 U CN 2059008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veting
- shell
- baltimore groove
- type
- ma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3 concer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Abietic-Saeure Natural products C12CCC(C(C)C)=CC2=CCC2C1(C)CCCC2(C)C(O)=O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Rosin Natural products O(C/C=C/c1ccccc1)[C@H]1[C@H](O)[C@@H](O)[C@@H](O)[C@@H](CO)O1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trans-cinnamyl beta-D-glucopyranoside Natural products OC1C(O)C(O)C(CO)OC1OCC=CC1=CC=CC=C1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压式DC公头,包括外壳、绝缘座、中心针,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所述外壳的前端套设有绝缘环,所述外壳的后端嵌入所述绝缘座,使得所述外壳的后端外壁上包裹着绝缘层;所述绝缘座的中心点沿外壳的前端方向设有中心针;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绝缘座内,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中心针连接,所述负极端子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外壳的内壁相抵;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铆压部,所述铆压部包括导体铆压部以及绝缘层铆压部。提高了铆压式DC公头导电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铆压式DC公头。
背景技术
DC公头广泛应用于电脑周边/消费性电子中的一种低压直流电电源连接器。通常的DC公头都是焊接式DC公头,需要人工将电源线焊接在DC公头的端子上,焊接加工容易出现虚焊/假焊等品质问题,后面出现了铆压式DC公头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传统的铆压式DC公头的铆压式端子只与电源线的导电电线铆接,电源线的摇摆容易造成导电电线从DC公头的端子处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与电源线铆接更稳固的铆压式DC公头。
一种铆压式DC公头,包括外壳、绝缘座、中心针,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所述外壳的前端套设有绝缘环,所述外壳的后端嵌入所述绝缘座,使得所述外壳的后端外壁上包裹着绝缘层;所述绝缘座的中心点沿外壳的前端方向设有中心针;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绝缘座内,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中心针连接,所述负极端子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外壳的内壁相抵;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铆压部,所述铆压部包括导体铆压部以及绝缘层铆压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后端外壁上设有若干凹陷在所述绝缘座的凹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点分布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绝缘层的包裹边缘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点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凹点的连接直线通过所述绝缘座的中心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铆压部包含第一凹形槽,所述第一凹形槽的两边相向位置各设有第一铆压角,所述绝缘层铆压部包含第二凹形槽,所述第二凹形槽的两边相向位置各设有第二铆压角,所述第一凹形槽与所述第二凹形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形槽以及第二凹形槽为V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铆压角和第二铆压角为矩形爪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铆压角大于第一铆压角。
上述铆压式DC公头的铆压部包含有导体铆压部以及绝缘层铆压部,通过端子机的外力将电源线的导电丝铆接在导体铆压部,将包裹在导电丝上的绝缘层铆接在绝缘层铆压部。电源线与铆压式DC公头的连接经过了导体铆压部以及绝缘层铆压部的双重铆压,使得电源线的连接更稳固,由于绝缘层铆压部可以在电源线摆动时受力,因而避免了电源线的导电线与导体铆接部脱离,提高了铆压式DC公头导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铆压式DC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铆压式DC公头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提供的一种铆压式DC公头,包括外壳1、绝缘座4、中心针2,正极端子6以及负极端子5,所述外壳1的前端套设有绝缘环7,所述外壳1的后端嵌入所述绝缘座4,使得所述外壳1的后端外壁上包裹着绝缘层41;所述绝缘座4的中心点沿外壳1的前端方向设有中心针2;所述正极端子6和负极端子5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绝缘座4内,所述正极端子6与所述中心针2连接,所述负极端子5连接有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与外壳1的内壁相抵;所述正极端子6和所述负极端子5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铆压部,所述铆压部包括导体铆压部60以及绝缘层铆压部61。
通过铆压式端子代替传统焊接式端子,使得铆压式DC公头在组装过程中完全可以由机器铆接代替人工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不需要对焊接手的培训,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电源线与铆压式DC公头的连接经过了导体铆压部以及绝缘层铆压部的双重铆压,使得电源线的连接更稳固。绝缘层铆压部可以在电源线摆动时受力,因而避免了电源线的导电线与导体铆接部脱离,提高了铆压式DC公头导电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提供的一种铆压式DC公头,所述外壳1的后端外壁上设有若干凹陷在所述绝缘座的凹点8。
本实施例中,凹点使得外壳变形并嵌入在绝缘座内,使得外壳与绝缘座不易脱落,由于无需通过注胶使得外壳与绝缘座结合的更牢固,使得铆压式DC公头组装更方便快捷且节约了成本。具体的,所述凹点分布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绝缘层的包裹边缘处。优选的,所述凹点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凹点的连接直线通过所述绝缘座的中心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导体铆压部60包含第一凹形槽601,所述第一凹形槽601的两边相向位置各设有第一铆压角602,所述绝缘层铆压部61包含第二凹形槽612,所述第二凹形槽612的两边相向位置各设有第二铆压角611,所述第一凹形槽601与所述第二凹形槽612连通。
本实施例中,组装过程中将电源线平放在连通的第一凹形槽和第二凹形槽内,其中电源线裸露在外的导电丝位于第一凹形槽内,包裹了绝缘层的电源线位于第二凹形槽内。通过端子机或专用刀模直接冲压将第一铆压角以及第二铆压角向相对方向铆压变形,变形后的第一铆压角从相对方向合力咬合住电源线的导电丝,第二凹形槽两边相向位置的第二铆压角合力将电源线的绝缘层紧紧地咬合住。铆压式DC公头通过端子机可以全程使用机械化组装,无须人工焊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的,所述第一凹形槽601以及第二凹形槽612为V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铆压角602和第二铆压角611为矩形爪状结构。矩形爪状结构的铆压角增大了电源线的导电丝和绝缘层分别与中心针端子以及接地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铆压角能更稳固的抓住电源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铆压角611大于第一铆压角602。由于电源线中导电丝要比电源线的绝缘层的体积要小,为了使得两者的铆压都能更牢固,需要将第二铆压角设计的大于第一铆压角。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绝缘座、中心针,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所述外壳的前端套设有绝缘环,所述外壳的后端嵌入所述绝缘座,使得所述外壳的后端外壁上包裹着绝缘层;所述绝缘座的中心点沿外壳的前端方向设有中心针;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绝缘座内,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中心针连接,所述负极端子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外壳的内壁相抵;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铆压部,所述铆压部包括导体铆压部以及绝缘层铆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外壁上设有若干凹陷在所述绝缘座的凹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点分布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绝缘层的包裹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点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凹点的连接直线通过所述绝缘座的中心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铆压部包含第一凹形槽,所述第一凹形槽的两边相向位置各设有第一铆压角,所述绝缘层铆压部包含第二凹形槽,所述第二凹形槽的两边相向位置各设有第二铆压角,所述第一凹形槽与所述第二凹形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形槽以及第二凹形槽为V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压角和第二铆压角为矩形爪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压式DC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铆压角大于第一铆压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48610.5U CN205900869U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铆压式dc公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48610.5U CN205900869U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铆压式dc公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00869U true CN205900869U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7766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48610.5U Active CN205900869U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铆压式dc公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00869U (zh) |
-
2016
- 2016-04-22 CN CN201620348610.5U patent/CN2059008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93889Y (zh) | 装配结构式电力电容器引出接线电瓷套管 | |
CN104253334B (zh) | 插座电气连接结构 | |
CN207282907U (zh) | 一种矩形双极离子发生器封装结构 | |
CN203631882U (zh) | 一种防emi电连接器及其分体式屏蔽壳体 | |
CN205900869U (zh) | 铆压式dc公头 | |
CN206076611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4304106U (zh) | 一种压接式组装连接器 | |
CN201199549Y (zh) | 铜铝接线端子 | |
CN206098741U (zh) | 铆压式bnc公头 | |
CN104993443A (zh) | 一种快速电缆连接头 | |
CN203423334U (zh) | 带印刷电路板的micro usb公头 | |
CN208738539U (zh) | 一种防爆电源连接器 | |
CN206388873U (zh) | 一种高强度锰铜静片 | |
CN205452655U (zh) | 铆压式bnc母头 | |
CN202034600U (zh) | 转接头 | |
CN20218348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217835U (zh) | 一种软态导体合金铜铝端子 | |
CN205452603U (zh) | 铆压式dc母头 | |
CN207624513U (zh) | 一种新型牵引变压器高压引线连接结构 | |
CN202852750U (zh) | Led球泡灯的螺旋式灯头的电源接插件 | |
CN205882240U (zh) | Usb母座连接器 | |
CN105140739A (zh) | 一种电缆快速连接装置 | |
CN207069120U (zh) | 汽车高压电连接器插座 | |
CN206742604U (zh) | 电气插头 | |
CN203787611U (zh) | 一种自动化打端的dc插头及dc插头排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