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788616U -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88616U
CN205788616U CN201620597701.2U CN201620597701U CN205788616U CN 205788616 U CN205788616 U CN 205788616U CN 201620597701 U CN201620597701 U CN 201620597701U CN 205788616 U CN205788616 U CN 205788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nit
heart yearn
cabl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977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珍
刘星
于方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ENGMI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ENGMI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ENGMI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ENGMI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977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88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88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8861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敏感部件;所述敏感部件中包括一级或多级探测单元;每一级探测单元对应于现场监测的一个地址区间;第一级探测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依次级连;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向探测单元供电和发送命令,探测单元将本探测单元获取的至少包括温度数据信息的监测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探测范围广,具备分区监测功能,能够实现非接触式测温,避免接触式安装带来的电磁干扰;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早期火灾响应能力。

Description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灾探测器,尤其是一种安全工程学科中的多元组合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电力、冶金、石化等工业领域中成熟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主要有3种:开关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模拟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和模拟量线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这3种探测器均采用感温材料加工成线缆,外包覆护套的结构,探测机理通常为阻抗变化原理,即探测器采用具有特殊温度系数的线缆材料制成,当探测器保护区域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线缆的阻抗也相应发生变化,检测电路根据线缆的阻抗变化,判断出现场是否有火灾发生。虽然有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通过增加内部感温线缆的数量实现双参数或多参数测量,但其结构及探测机理没有本质的改变。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受结构及探测机理的制约,一只探测器的保护半径有限,所以限制了探测器的保护范围,增加了工程设备成本,降低了工程应用性价比。二是由于应用场所大多为强电磁干扰场所,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易受电磁干扰,为了防止误报警,将探测器的灵敏度调低,部分场所虽然安装了模拟量线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有些时候干脆屏蔽了差温功能,仅保留定温报警功能,导致探测器无法实现早期火灾探测,延误了最佳报警及灭火救援时机。三是为了保证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效果,实现火灾的早期探测报警,工程安装采用接触式敷设的安装方式,本方式容易引入电磁干扰,也不利于工程维护及检修。四是目前使用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不具备监测区域温度及报警部位显示功能,因此限制了探测器的使用长度及应用场所。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限制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应用范围,影响了探测器的火灾早期响应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具有成本低,探测范围广,具备分区监测功能,能够实现非接触式测温,避免接触式安装带来的电磁干扰;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早期火灾响应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敏感部件;所述敏感部件中包括一级或多级探测单元;每一级探测单元对应于现场监测的一个地址区间;第一级探测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依次级连;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向探测单元供电和发送命令,探测单元将本探测单元获取的至少包括温度数据信息的监测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中设有终端电阻R;
所述探测单元包括具有感温能力的传感线缆和中继单元;
传感线缆包括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和两根感温线缆;感温线缆与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单独设置,或至少一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复用感温线缆;
中继单元上同样包括一个终端电阻R;
中继单元包括前端子排X和后端子排Y,以及电平转换电路、信号解码电路、应答控制电路、线缆信号采样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微控制器电路、至少一个探测传感器;微控制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和地址编码单元,地址编码单元中存有本级探测单元中中继单元的唯一地址;地址编码单元中的地址与现场监测的地址区间相对应;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的两根感温线缆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中的终端电阻R两端,两根感温线缆的后端连接本级的线缆信号采样电路;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的探测单元中的两根感温线缆的前端连接上一级探测单元中终端电阻R两端,两根感温线缆的后端连接本级的线缆信号采样电路;线缆信号采样电路采集的模拟温度信号通过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后传输至微控制器;
中继单元中前端子排X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分别和后端子排Y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短接;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的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后端分别接本级的中继单元中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的探测单元中的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中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后端分别接本级的中继单元中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从信号处理单元发出的信号,通过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传送给中继单元,通过前端子排X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连接至电平转换电路后输出至信号解码电路,信号解码电路输出信号至微控制器输入端,微控制器的应答信息通过应答控制电路输出至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后传输到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回传至信号处理单元,实现中继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的双向数据传输;
中继单元上的探测传感器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微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继单元,其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或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将其集成在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敏感部件上,与感温线缆相配合,实现了两种机理完全不同的温度检测方式,既保留了线型火灾探测器连续感温的特性,同时增加了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或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所以可以实现远距离非接触式测量,使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工作于较高的灵敏度级别,大大提高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早期火灾响应能力和报警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的安装方式,可以有效避开电磁干扰,降低了误报率的同时扩大了探测器的保护范围,提高了探测器的工程适用性,与现有的火灾探测器比较,工程设备成本可以降低50%以上。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实现分区定位功能,因此可以准确定位早期火灾部位,使得监控人员能够及时有效采取处理措施;
4、级连安装提高了探测器的使用长度,可以扩大产品应用场所;并且级连安装使得现场施工更方便,可根据客户需求确定级连后的总长度;
5、中继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之间实时进行数据传输,实时性强,配置灵活,稳定性好,可满足不同现场的要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芯线制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芯结构的传感线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芯结构的传感线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芯结构的传感线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敏感部件的一种集成形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芯线制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二芯线制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线缆与中继单元通过插拔端子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单元巡检方式流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继单元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针对目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存在的不足,可以采用在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感温线缆上集成若干个中继单元,组成一种低成本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早期火灾响应能力的多元组合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来解决现有的一些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敏感部件;图1中,信号处理单元右侧的部件均为敏感部件组成部分;
敏感部件通常由多级探测单元级连而成;最短的情况下,敏感部件也可以仅有一级探测单元构成,但在实际应用中较少出现;每一级探测单元对应于现场监测的一个地址区间;第一级探测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依次级连;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向探测单元供电和发送命令,探测单元将本探测单元获取的至少包括温度数据信息的监测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单元。
探测单元包括具有感温能力的传感线缆1和中继单元2;在监测现场,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中继单元2,间隔的距离可以是0.5~200m;中继单元2之间通过传感线缆1连接起来,第一级探测单元的中继单元2通过传感线缆1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最多可以达到2048个中继单元,也就是说最多允许2048个探测单元级连;
传感线缆1包括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和两根感温线缆102;
传感线缆1可采用四芯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芯线1a、第二芯线1b、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四芯线均为导体;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外表包裹绝缘材料,作为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1e,且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外表的NTC负温度系数材料连续相接或连为一体,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之间存在间隔,构成两根感温线缆102;这样当温度变化时,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线间的NTC材料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形成具有连续感温功能的感温线缆;四芯线外加防水绝缘套3;四芯线可如图2所示平行设置或绞合成绞合结构;
传感线缆1也可采用三芯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芯线1a、第二芯线1b、第三芯线1c;三芯线均为导体,第一芯线1a外表包裹绝缘材料,作为一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1e,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外表的NTC负温度系数材料连续相接或连为一体,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间存在间隔,构成两根感温线缆102;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的第二芯线1b同时复用,作为另一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用;三芯线可如图3所示平行设置或绞合成绞合结构;
传感线缆1也可采用二芯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芯线1a、第二芯线1b;二芯线均为导体;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1e,且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外表的NTC负温度系数材料连续相接或连为一体,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之间存在间隔,构成两根感温线缆102;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与两根感温线缆102复用;二芯线可如图4所示平行设置或绞合成绞合结构;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感温线缆102的终端电阻R设置在信号处理单元上。各中继单元2上同样包括一个终端电阻R,供后一级探测单元中的感温线缆102连接;
如图5所示,中继单元2包括前端子排X和后端子排Y,以及电平转换电路、信号解码电路、应答控制电路、线缆信号采样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微控制器电路、以及各探测传感器;微控制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和地址编码单元,地址编码单元中存有本级探测单元中中继单元2的唯一地址;地址编码单元中的地址与现场监测的地址区间相对应;前端子排X上具有四个端子,端子1、端子2、端子3、端子4分别是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后端子排Y上也有四个端子,端子a、端子b、端子c、端子d分别是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中继单元2上的探测传感器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比如瓦斯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由于图5制图范围所限,仅画出了红外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中继单元上的前端子排X的端子1、端子2和后端子排Y的端子a、端子b分别短接;中继单元上的终端电阻R两端连接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线缆信号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
传感线缆1采用四芯结构时,如图1所示,中继单元2和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方式说明: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上;传感线缆1的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上电阻R的两端,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从而连接线缆信号采样电路;
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传感线缆1的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
传感线缆1采用三芯结构时,如图7所示,中继单元2和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方式说明: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上;传感线缆1的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上电阻R的两端,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二端子、第三端子;
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传感线缆1的第三芯线1c的前端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三芯线1c的后端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
各中继单元上,前端子排X的第二、第四端子短接;后端子排Y的第二、第四端子短接;
传感线缆1采用二芯结构时,如图8所示,中继单元2和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方式说明: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并且和信号处理单元上电阻R的两端连接;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各中继单元上,前端子排X的第一、第三端子短接,第二、第四端子短接;后端子排Y的第一、第三端子短接,第二、第四端子短接;
从信号处理单元发出的信号,通过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传送给中继单元,通过每一级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连接至电平转换电路后输出至信号解码电路,信号解码电路输出信号至微控制器输入端,微控制器的应答信息通过应答控制电路输出至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后传输到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回传至信号处理单元,实现中继单元2与信号处理单元的双向数据传输;红外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等探测传感器的输出连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对各种探测传感器数据的信号采集,并可回传给信号处理单元;
终端电阻R有利于检测一个现场区段的温度变化,常温下,感温线缆102的两芯线间的NTC材料的阻值非常大,不利于构成回路;在连接终端电阻R后,线缆信号采样电路采样的初始阻值基本等于R,随着温度上升,芯线间NTC材料阻值变小,相当于终端电阻R两端并联的电阻变小,则感温线缆两端的电阻变小,线缆信号采样电路通过采样感温线缆两端的电阻,把它转变为相应的电压信号,并经过滤波、放大电路后变为微控制器可采样的电压范围,微控制器通过采样此电压信号并进行相关分析与算法处理,推算出电阻的变化,从而推算出温度的信息值;
传感线缆1与中继单元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者通过插拔端子连接,如图9所示,比如传感线缆1的端头和中继单元2的端子排上分别设公插头4和母插座5,在连接时,只要将插拔端子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传感线缆1与中继单元2焊接连接时,敏感部件有两种集成形式;第一种为,如图7或如8所示,中继单元2加外壳用以保护,且对需要外露的探测传感器在外壳上相应部位开窗口,使得诸如红外温度传感器外露;传感线缆1外层加防水绝缘套3;第二种为,如图6所示,传感线缆1的芯线与中继单元2的端子排端子焊接后,在所有传感线缆1和中继单元2上统一加防水绝缘套3,一起加工成缆,并在缆上开窗使得需要外露的探测传感器外露;
传感线缆1与中继单元2通过插拔端子连接时,敏感部件的常见集成形式是,中继单元2加外壳用以保护,且对需要外露的探测传感器在外壳上相应部位开窗口;传感线缆1外层加防水绝缘套3;插拔端子集成方式的优点在于,方便中继单元后期维修与替换,灵活性高,缺点在于,其抗拉性能没有采用焊接工艺集成方式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与结构的选取;
信号处理单元和中继单元2通过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与通信,信号处理单元通过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向中继单元2供电和发送命令;
对于第i段探测单元而言,中继单元i获取感温线缆i随环境温度变化的信号,处理后将信息通过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回传给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根据中继单元i回传的现场状态信息,进行一系列处理后向外发出相应的状态信息,包括运行、故障、火警状态信息。
感温线缆i具有在所监测区段(即现场监测的一个地址区间)连续感温的功能,而中继单元2具有在中继单元2所在位置的非接触式高灵敏度感温功能;中继单元可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或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实现非接触测温,弥补了感温线缆必须采用接触式敷设的安装方式的不足;中继单元上还可设置其它烟雾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等,实现现场多种环境状态的监测;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敏感部件而言,级连的探测单元可实现分区定位监测,监测区间温度及显示报警部位,级连也有利于提高火灾探测器的长度;
信号处理单元巡检方式通信流程说明,如图10所示:预先给每个中继单元i设置唯一的地址,记为add_i,i≤2048,在每次巡检周期中,按照中继单元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巡检;信号处理单元发送模式位与地址位add_i,模式位表示具体的巡检命令,中继单元接收到模式位与地址位add_i信息,与自身的地址位匹配后,对应的中继单元i将本中继单元获取的包括温度数据信息的监测信息作为应答信息发送回去,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到中继单元i回送的应答信息,并作相应的处理,然后进行下一个中继单元的巡检,其巡检过程同上;当信号处理单元对所有的中继单元依次巡检完成后,一个巡检周期结束,进入下一个巡检周期,每个巡检周期的过程同上。
中继单元软件流程说明,如图11所示:中继单元的微控制器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信号处理单元发送巡检命令时被唤醒,开始接收模式位和地址位,当接收到的地址位与本机地址add_i匹配后,将获取的包括温度数据信息的监测信息回发给信号处理单元,微控制器开始采集新的温度数据,处理后为下一次数据通讯做准备,之后重新进入休眠状态。由于微控制器的分时工作和休眠工作方式,使中继单元的功耗有效降低,大大提高了信号处理单元的带载能力,在确保火灾报警响应实时性的前提下,中继单元的数量可达2048只。

Claims (9)

1.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敏感部件;
所述敏感部件中包括一级或多级探测单元;每一级探测单元对应于现场监测的一个地址区间;第一级探测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依次级连;
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向探测单元供电和发送命令,探测单元将本探测单元获取的至少包括温度数据信息的监测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中设有终端电阻R;
所述探测单元包括具有感温能力的传感线缆(1)和中继单元(2);
传感线缆(1)包括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和两根感温线缆(102);感温线缆(102)与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单独设置,或至少一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复用感温线缆(102);
中继单元(2)上同样包括一个终端电阻R;
中继单元(2)包括前端子排X和后端子排Y,以及电平转换电路、信号解码电路、应答控制电路、线缆信号采样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微控制器电路、至少一个探测传感器;微控制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和地址编码单元,地址编码单元中存有本级探测单元中中继单元(2)的唯一地址;地址编码单元中的地址与现场监测的地址区间相对应;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的两根感温线缆(102)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中的终端电阻R两端,两根感温线缆(102)的后端连接本级的线缆信号采样电路;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的探测单元中的两根感温线缆(102)的前端连接上一级探测单元中终端电阻R两端,两根感温线缆(102)的后端连接本级的线缆信号采样电路;线缆信号采样电路采集的模拟温度信号通过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后传输至微控制器;
中继单元中前端子排X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分别和后端子排Y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短接;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的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后端分别接本级的中继单元(2)中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的探测单元中的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2)中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后端分别接本级的中继单元(2)中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从信号处理单元发出的信号,通过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传送给中继单元,通过前端子排X中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连接至电平转换电路后输出至信号解码电路,信号解码电路输出信号至微控制器输入端,微控制器的应答信息通过应答控制电路输出至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后传输到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回传至信号处理单元,实现中继单元(2)与信号处理单元的双向数据传输;
中继单元(2)上的探测传感器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微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传感线缆(1)采用四芯结构,包括第一芯线(1a)、第二芯线(1b)、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四芯线均为导体;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外表包裹绝缘材料,作为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1e),且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外表的NTC负温度系数材料连续相接或连为一体,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之间存在间隔,构成两根感温线缆(102);
中继单元上的终端电阻R两端连接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线缆信号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上;传感线缆(1)的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上电阻R的两端,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从而连接线缆信号采样电路;
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传感线缆(1)的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三芯线(1c)和第四芯线(1d)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传感线缆(1)采用三芯结构,包括第一芯线(1a)、第二芯线(1b)、第三芯线(1c);三芯线均为导体,第一芯线(1a)外表包裹绝缘材料,作为一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1e),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外表的NTC负温度系数材料连续相接或连为一体,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间存在间隔,构成两根感温线缆(102);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的第二芯线(1b)同时复用,作为另一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
中继单元上的终端电阻R两端连接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线缆信号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上;传感线缆(1)的第二芯线(1b)和第三芯线(1c)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上电阻R的两端,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二端子、第三端子;
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传感线缆(1)的第三芯线(1c)的前端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三芯线(1c)的后端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
各中继单元上,前端子排X的第二、第四端子短接;后端子排Y的第二、第四端子短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传感线缆(1)采用二芯结构,包括第一芯线(1a)、第二芯线(1b);二芯线均为导体;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外表包裹NTC负温度系数材料(1e),且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外表的NTC负温度系数材料连续相接或连为一体,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之间存在间隔,构成两根感温线缆(102);两根电源与信号复用线缆(101)与两根感温线缆(102)复用;
中继单元上的终端电阻R两端连接后端子排Y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线缆信号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前端子排X的第三端子、第四端子;
第一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并且和信号处理单元上电阻R的两端连接;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到本级的中继单元的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从第二级探测单元开始,本级探测单元中传感线缆(1)的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前端分别连接上一级的中继单元的后端子排Y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芯线(1a)和第二芯线(1b)的后端分别连接本级的中继单元前端子排X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各中继单元上,前端子排X的第一、第三端子短接,第二、第四端子短接;后端子排Y的第一、第三端子短接,第二、第四端子短接。
6.如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传感线缆(1)与中继单元(2)通过焊接连接,或者通过插拔端子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传感线缆(1)与中继单元(2)焊接连接时,敏感部件包括以下的集成形式;
第一种为,中继单元(2)加外壳用以保护,且对需要外露的探测传感器在外壳上相应部位开窗口;传感线缆(1)外层加防水绝缘套(3);
或,第二种为,传感线缆(1)的芯线与中继单元(2)的端子排端子焊接后,在所有传感线缆(1)和中继单元(2)上统一加防水绝缘套(3),一起加工成缆,并在缆上开窗使得需要外露的探测传感器外露。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传感线缆(1)与中继单元(2)通过插拔端子连接时,敏感部件的集成形式是,中继单元(2)加外壳用以保护,且对需要外露的探测传感器在外壳上相应部位开窗口;传感线缆(1)外层加防水绝缘套(3)。
9.如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中继单元(2)上的探测传感器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火焰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CN201620597701.2U 2016-06-17 2016-06-17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88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7701.2U CN205788616U (zh) 2016-06-17 2016-06-17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7701.2U CN205788616U (zh) 2016-06-17 2016-06-17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88616U true CN205788616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9770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88616U (zh) 2016-06-17 2016-06-17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886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9339A (zh) * 2016-06-17 2016-08-17 无锡圣敏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112447017A (zh) * 2019-08-27 2021-03-05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时报火警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118089839A (zh) * 2024-02-26 2024-05-28 上海辉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感知线缆及环境监测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9339A (zh) * 2016-06-17 2016-08-17 无锡圣敏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105869339B (zh) * 2016-06-17 2018-09-11 无锡圣敏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112447017A (zh) * 2019-08-27 2021-03-05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时报火警的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118089839A (zh) * 2024-02-26 2024-05-28 上海辉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感知线缆及环境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4771B (zh) 一种复合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及其报警方法
CN104376677B (zh) 一种高灵敏复合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及其报警方法
CN105869339B (zh)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102354429B (zh) 多元组合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及实现方法
CN205788616U (zh)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203299983U (zh)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煤矿采空区火灾监测系统
CN110796820A (zh) 感温火灾探测器及火灾监测方法
CN109444675A (zh) 输电线路故障监测系统
CN109389797A (zh)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火灾预警系统与方法
CN106647566A (zh) 一种电磁安防综合监测系统
CN103542943A (zh) 一种电缆隧道温度监控系统
CN206147889U (zh) 一种可实时测量隧道群温度的感温火灾报警监控系统
CN116819165A (zh) 一种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
CN105971671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电力电缆隧道消防系统
CN205541247U (zh) 一种双参数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205981287U (zh) 桥梁、隧道、管廊或大坝结构健康管理系统
CN209045711U (zh) 基于热电偶的蓄电池工作温度监测装置、电池及电源箱
CN202331703U (zh) 多元组合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N204479670U (zh) 一种电气设备故障检测系统
CN201378084Y (zh) 封闭母线槽接头/插头测温装置
CN103630255B (zh) 对运行中的不间断电源的电容温度进行在线监测的系统
CN206209378U (zh) 一种电磁安防综合监测系统
CN106251557A (zh) 一种多参数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CN111650475A (zh) 一种配电网电缆监测方法
CN20904336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监测终端的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ong Zhen

Inventor after: Liu Xing

Inventor before: Song Zhen

Inventor before: Liu Xing

Inventor before: Yu Fangy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