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72407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4077U
CN205724077U CN201620235636.9U CN201620235636U CN205724077U CN 205724077 U CN205724077 U CN 205724077U CN 201620235636 U CN201620235636 U CN 201620235636U CN 205724077 U CN205724077 U CN 205724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in part
contact site
groove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356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隆权
蓝天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356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4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4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4077U/zh
Priority to US15/449,077 priority patent/US980647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一舌板、一第一端子槽、一下表面和一上表面;一第一端子自基部下表面收容于第一端子槽,设有第一主体部和自第一主体部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暴露于舌板下表面;一第二端子设置于第一端子上方,自基部上表面收容于第一端子槽,设有第二主体部和自第二主体部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第二接触部暴露于舌板下表面且位于第一接触部前端;当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同时与对接端子接触构成电性回路。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位于同一第一端子槽,且第一接触部分别与第二主体部和第二接触部具有一定间隙,无论对接连接器插入还是拔出,第一接触部都不会直接接触第二主体部和第二接触部,只有当对接连接器插入,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才能通过对接端子形成电性回路。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侦测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过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实现电源或信号的传输,通常的电连接器由金属壳体覆盖,无法直观察觉对接连接器是否插接到位,这时侦测端子常常被用来侦测对接连接器是否插入到位。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468340号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请参阅图1,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设有彼此相邻的第一端子槽13’和第二端子槽13'';一侦测端子2’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13’,所述侦测端子2’包括向前延伸的第一主体部21’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前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端子槽13''横向反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2’;一上层端子3’收容于所述第二端子槽13'',所述上层端子3’包括向前延伸的第二主体部31’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31’前端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32’,所述第二接触部32’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2’正前方;当与对接连接器连接,所述侦测端子2’和所述上层端子3’形成电性回路,起到侦测功能。但由于第一接触部22’与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第一接触部22’很容易发生翘曲等不良;同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和所述第二主体部3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距离很近,在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后所述第一接触部22’容易与所述第二主体部31’或所述第二接触部32’形成直接接触,在对接连接器拔出时,所述直接接触由于电力作用无法立刻分离,尤其是在连接器反复拔插之后,甚至造成永久性直接接触,严重影响侦测的及时与准确性造成误判。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侦测准确不会误判且结构稳固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准确侦测对接连接器是否插入,且端子结构稳定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设有一对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以及一第一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下表面和一上表面;一第一端子自所述基部下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一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上方,自所述基部上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同时与所述对接端子接触构成电性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自所述下表面向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 ,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上表面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的投影相互重叠。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槽位于所述基部下表面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主体部末端向上弯折一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槽包括一贯穿所述舌板上下表面的通槽,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通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槽内设有一自所述基部向所述通槽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主体部边缘向下弯折一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一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自所述隔板前端向下弯折延伸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下延伸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后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所述第一主体部向所述侧壁方向延伸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后延伸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后延伸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并排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侧壁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后延伸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后延伸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并排设置。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以及一第一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下表面和一上表面;一第一端子自所述基部下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一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上方,自所述基部上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分别从上方和下方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使第一端子不额外占用所述舌板空间,简化了所述绝缘本体结构。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有利于端子结构的稳定性,在与所述对接端子接触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不易翘曲。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前弯折延伸,所述第二接触部自前向后反向弯折延伸,两者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距离,使其无论在对接连接器插入还是拔出都不会产生直接接触;所述隔板隔开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由于所述隔板的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不会直接接触所述第二主体部,只有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通过对接端子形成电性回路,当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为侦测端子时,提高了侦测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个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前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连接后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A-A'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 绝缘本体1 下表面11 上表面12
第一端子槽13 通槽131 基部14 第一凹槽141
舌板15 隔板16 第二凹槽161 第一端子2
第一主体部21 第一接触部22 第一固定部23 第一连接部24
第一焊接部25 第二端子3 第二主体部31 第二基部311
延伸部312 弯折部313 第二接触部32 第二固定部33
第二焊接部35 第三端子4 对接连接器20 对接端子201
金属壳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4,电连接器10,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第一端子2,一第二端子3,多个第三端子4和金属壳体5。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一下表面11,一上表面12,一基部14和自所述基部14向前延伸一舌板15,以及一第一端子槽13。所述基部14的下表面11设有一第一凹槽141。所述第一端子槽13包括一贯穿所述舌板15上下表面的通槽131和一自所述基部14向所述通槽131延伸的隔板16,所述隔板16设有一第二凹槽161。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第一端子2自所述下表面11向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13,所述第一端子2设有第一主体部21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2,所述第一接触部22设于所述通槽131暴露于所述下表面11,所述第一主体部21末端向上弯折一第一固定部23,所述第一固定部23固持于所述第一凹槽141。
请参阅图2、图4和图7,所述第二端子3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2上方,所述第二端子3自所述上表面12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13,所述第二端子3设有第二主体部31,所述第二主体部31包括一第二基部311,所述第二基部311自所述隔板16前端向下弯折延伸一延伸部312,所述延伸部312前端向下延伸一弯折部313,所述弯折部313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32,所述第一主体部2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31在所述下表面11或所述上表面12的投影相互重叠,所述隔板16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31之间。所述第二接触部32设于所述通槽131暴露于所述下表面11且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2前端。 所述第二基部311边缘向下弯折一第二固定部33,所述第二固定部33固持于所述第二凹槽161。
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多个第三端子4,包括信号端子(未图示)与电源端子(未图示),所述第三端子4与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第三端子4与所述第一端子1或所述第二端子2共同完成电连接器10的信号与电源传输。
请参阅图5和图6,对接连接器20,包括一对接端子201。所述电连接器10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同时与所述对接端子201接触,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构成电性回路。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或所述第二端子3为侦测端子,当所述对接连接器20插入,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通过所述对接端子201构成回路实现侦测功能。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未图示),所述第一主体部21向所述侧壁方向延伸一第一连接部24,所述第一连接部24向后延伸一第一焊接部25,所述第二主体部31向后延伸一第二焊接部35,所述第一焊接部25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5并排设置。
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未图示),所述第二主体部31向所述侧壁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部(未图示),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后延伸一第二焊接部35,所述第一主体部21向后延伸一第一焊接部25,所述第一焊接部25与所述第二焊接部35并排设置。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
(1)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其中一个为侦测端子,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分别从下方和上方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子槽13,使所述侦测端子不额外占用所述舌板15空间,简化了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构。
(2)所述第一主体部21、所述第一接触部22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主体部31、所述第二接触部3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有利于所述第一端子2和所述第二端子3结构的稳定性,在与所述对接端子201接触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不易翘曲。
(3)所述第一接触部22向前弯折延伸,所述第二接触部32自前向后反向弯折延伸,两者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距离,无论在对接连接器20插入还是拔出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32都不会产生直接接触,只有在所述对接连接器20插入时,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才能通过对接端子201形成电性回路,所述第一端子2和所述第二端子3其中之一为侦测端子,提高了侦测的精准性。
(4)所述隔板16隔开所述第一主体部2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31,由于所述隔板16的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22不会直接接触所述第二主体部31,只有在所述对接连接器20插入时,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才能通过对接端子201形成电性回路,所述第一端子2和所述第二端子3其中之一为侦测端子,避免了侦测的误判。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设有一对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以及一第一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下表面和一上表面;
一第一端子自所述基部下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
一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上方,自所述基部上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
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同时与所述对接端子接触构成电性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自所述下表面向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上表面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在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的投影相互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位于所述基部下表面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主体部末端向上弯折一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包括一贯穿所述舌板上下表面的通槽,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通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设有一自所述基部向所述通槽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主体部边缘向下弯折一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二凹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一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自所述隔板前端向下弯折延伸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下延伸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后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所述第一主体部向所述侧壁方向延伸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后延伸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后延伸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并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侧壁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后延伸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后延伸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并排设置。
10.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以及一第一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下表面和一上表面;
一第一端子自所述基部下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
一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上方,自所述基部上表面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舌板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
CN201620235636.9U 2016-03-25 2016-03-25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5724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5636.9U CN205724077U (zh) 2016-03-25 2016-03-25 电连接器
US15/449,077 US9806476B2 (en) 2016-03-25 2017-03-03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detec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5636.9U CN205724077U (zh) 2016-03-25 2016-03-2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4077U true CN205724077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4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35636.9U Active CN205724077U (zh) 2016-03-25 2016-03-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06476B2 (zh)
CN (1) CN20572407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9390B (zh) 2015-09-23 2021-02-2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插座組件
JP7082068B2 (ja) 2016-05-16 2022-06-0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高密度レセプタクル
CN108631085B (zh) * 2018-03-21 2019-12-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20004494A (ja) * 2018-06-25 2020-01-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遮蔽板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CN114914736A (zh) * 2021-02-06 2022-08-16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3013Y (zh) * 2007-09-03 2008-09-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WO2010083731A1 (zh) * 2009-01-23 2010-07-29 莫列斯公司 具检测开关的插座连接器
US7604512B1 (en) * 2009-03-31 2009-10-20 U.D. Electronic Corp. Female USB connector
CN202395210U (zh) 2011-11-23 2012-08-22 易登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usb连接座
JP3178073U (ja) * 2012-01-19 2012-08-30 長盛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複数の伝送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US8545273B1 (en) * 2012-03-22 2013-10-01 U.D. Electronic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602825B2 (en) * 2012-03-26 2013-12-10 U.D. Electronic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pecially designed metal contact terminals to avoid solder-off
US9543714B2 (en) * 2014-04-30 2017-01-10 T-Conn Precision Corporation Modular inserted connector detect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06476B2 (en) 2017-10-31
US20170279232A1 (en)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4077U (zh) 电连接器
CN103515792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4425920A (zh) 抽屉座及具有该抽屉座的电子卡连接器
CN104112928B (zh) 电连接器
CN202259790U (zh) 电连接器
CN202856042U (zh) 电连接器
CN203466319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4064915A (zh) 电连接器
CN203800218U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826U (zh) 电连接器
CN203911137U (zh) 电连接器
CN203707463U (zh) 电连接器
CN104733893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142474Y (zh) 电连接器
CN203826598U (zh) 网络插座连接器
CN20169001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3192973U (zh) 卡连接器
CN206947617U (zh) 电连接器
CN103268998B (zh) 卡连接器
CN204668603U (zh) 插拔力增强的稳固型插座连接器
CN201185253Y (zh) Sim卡连接器
CN204668587U (zh) 可增强插拔力的改良型插座连接器
CN203193044U (zh) 卡连接器
CN106159505B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104425921A (zh) 抽屉座及具有该抽屉座的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