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2913U - 发夹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夹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92913U CN205492913U CN201620151136.7U CN201620151136U CN205492913U CN 205492913 U CN205492913 U CN 205492913U CN 201620151136 U CN201620151136 U CN 201620151136U CN 205492913 U CN205492913 U CN 2054929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
- clamping
- hairpin structure
- locating piece
- clamp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夹结构,其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弹性元件、第一梳齿件以及第二梳齿件。第一夹体包括第一按压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一枢接部。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具有第一限位凹槽。第二夹体包括对应于第一按压部的第二按压部、与第一夹持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夹持部、以及与第一枢接部相互枢接配合的第二枢接部。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具有第二限位凹槽。弹性元件连接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之间。第一梳齿件设置于第一限位凹槽内。第二梳齿件设置于第二限位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夹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发夹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设置于限位凹槽内以提供防滑效果的梳齿件的发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各种发夹相关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女孩常常使用发夹改变头发的造型,以增加自身外型的美观。尤其是通过利用不同尺寸的发夹、或是不同外型的发夹,让人在视觉上产生新鲜感。使用发夹的优点在于,一来可以使得整体造型看起来整齐,二来可以避免头发因散乱受到风吹日晒所导致发质受损情况,三来可以将浏海收紧不影响使用者的工作状态。
而一般发夹主要都具有两个夹体,通过左右两个夹体的组合提供夹紧并固持头发的发束。然而,为了节省成本以及提高制作上的便利,市售发夹的夹体多半设计为一体成形的塑胶结构。这些亚克力结构具有平滑的表面,所以当亚克力结构与头发接触时很难有效率地抓紧发束。
换言之,当使用者在使用发夹时,很容易因为不经意的拉扯或作动导致发夹自发束上滑落。根本无法提供良好的绑束效果。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发夹的防滑效果,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夹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夹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夹体、一第二夹体、一弹性元件、一第一梳齿件以及一第二梳齿件。所述第一夹体包括一第一按压部、一第一夹持部、以及一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夹体 包括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第二按压部、一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夹持部、以及一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互枢接配合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具有一第二限位凹槽。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之间。所述第一梳齿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二梳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梳齿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宽度,且所述第二梳齿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梳齿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梳齿,所述第二梳齿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的第二连接部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梳齿,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梳齿的高度与每一个所述第二梳齿的高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梳齿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第一弧形内表面的布局排列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梳齿以垂直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第二弧形内表面的布局排列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具有一第一夹爪区及相邻于所述第一夹爪区的一第一夹固区,且,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夹爪区相互配合的第二夹爪区及一相邻于所述第二夹爪区的第二夹固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为一第一叉型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为一第二叉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叉型结构与所述第二叉型结构交错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具有一弹簧部、一连接于所述弹簧部的其中一末端的第一抵掣脚、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弹簧部的另外一末端的第二抵掣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压部上具有一第一抵顶凹槽,所述第一抵掣脚顶抵于所述第一抵顶凹槽,且所述第二按压部上具有一第二抵顶凹槽,所述第二抵掣脚顶抵于所述第二抵顶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部包括一第一定位块以及一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枢接部包括一第三定位块以及一第四定位块,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块及所述第四定位块之间,所述第三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及所述弹性元件之间,且所述第四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块及所 述弹性元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夹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挡止部及一第二挡止部,且所述固定件依序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所述弹簧部、所述第四定位块及所述第二定位块,其中所述第一挡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所述第二挡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块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夹结构,其可通过“设置于夹体上限位凹槽的梳齿件”的设计,以使得发夹结构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梳齿件可直接与限位凹槽连接密合,提供与头发之间较强的摩擦力,借此可以提升发夹的防滑效果。
为使能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发夹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第一夹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第一夹体以及第一梳齿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夹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发夹结构 H、H’
第一夹体 1 第一按压部 11
第一抵顶凹槽 11g
第一夹持部 12
第一枢接部 13
第一定位块 131
第二定位块 132
第一限位凹槽 g1
第一夹固区 g1r1
第一夹爪区 g1r2
第二夹体 2 第二按压部 21
第二抵顶凹槽 21g
第二夹持部 22
第二枢接部 23
第三定位块 231
第四定位块 232
第二限位凹槽 g2
第二夹固区 g2r1
第二夹爪区 g2r2
第一梳齿件 3 第一连接部 31
第一梳齿 c1
第二梳齿件 4 第二梳齿 c2
弹性元件 5 弹簧部 51
第一抵掣脚 51a
第二抵掣脚 51b
固定件 6 第一挡止部 61
第二挡止部 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发夹结构”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 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图式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或信号等,但此等元件或信号不应受此等术语限制。此等术语乃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或”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所有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常用发夹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常用的发夹结构H’是利用两片一体成形的亚克力结构组装而成。通常亚克力结构的表面呈现光滑平坦状,所以使用者在使用发夹结构时,往往因为亚克力的表面无法有效率地抓紧头发而滑落。因此,本案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夹结构H,其包括一第一夹体1、一第二夹体2、一第一梳齿件3、一第二梳齿件4及一弹性元件5。第一梳齿件3设置于第一夹体1上,且第二梳齿件4设置于第二夹体2上。再者,第一夹体1及第二夹体2是通过弹性元件5连接结合,以稳固发夹整体结构。
承上所述,第一夹体1包括一第一按压部11、一第一夹持部12、以及一第一枢接部13,且第一夹持部12的内表面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按压部11于第一夹体1的一端延伸,且朝向一第一方向弯折成一弧状。第一夹持部12于第一夹体1的另一端延伸,且朝向相反于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成一长弧状。第一枢接部13设置于第一按压部11与第一夹持部12之间。于其他实施例中,自第一按压部11所延伸的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一夹持部12所延伸的第二方向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夹体的外型可任意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夹持部12内表面的第一限位凹槽在结构上与第一梳齿件3大致相同,且第一梳齿件3设置于第一限位凹槽内。
第二夹体2包括一第二按压部21、一第二夹持部22、以及一第二枢接部23。详细来说,第二夹体2具有与第一夹体1相同的结构,因此针对第二夹体2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前述第一夹体1的说明。再者,第二按压部21对应于第一按压部11,第二夹持部22与第一夹持部12相互配合,并且第二枢接部23与第一枢接部13相互枢接配合。另外,第二夹持部22的内表面具有一第二限位凹槽,第二夹持部 22内表面的第二限位凹槽结构与第二梳齿件4大致相同,且第二梳齿件4设置于第二限位凹槽内。
需详细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弹性元件5连接设置在第一夹体1上的第一枢接部13、以及设置在第二夹体2上第二枢接部23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可以为一弹簧。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也可以为弹片,或者是弹性垫圈等具有伸缩弹性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弹性元件上结构的变化加以限制。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第一夹体的示意图。第一限位凹槽g1结构上大致上与第一夹持部12的结构相同。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大抵上可分为一用来夹固绑束头发的托持结构,以及一用来抓取以夹紧头发的爪型结构。因此,第一限位凹槽g1相对于托持结构具有一第一夹固区g1r1,第一限位凹槽g1相对于爪型结构具有一第一夹爪区g1r2,且第一限位凹槽g1的第一夹固区g1r1相邻于第一夹爪区g1r2。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爪区g1r2所设置的位置只有到爪型结构的约三分的二的位置,所以第一夹爪区g1r2所设置的位置与第一夹持部12的爪型结构不完全相同。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爪区g1r2设置于爪型结构的位置可以完全相同。
另外,复请参阅图3及图4。第二夹体2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夹体1的结构相同,因此针对第二限位凹槽的详细结构请参考前述第一限位凹槽g1的说明,在此不再多加冗述。值得说明的是,第二限位凹槽具有第二夹固区及第二夹爪区,第二夹固区相邻于第二夹爪区。并且,通过第二夹爪区与第一夹爪区g1r2相互配合,提供绑束时抓取头发的数量。而通过第二夹固区与第一夹固区g1r1相互配合,提供容置并固定头发的空间。由于第二限位凹槽与第一限位凹槽g1的具体位置与其结构变化大抵上相同,只要第二限位凹槽能够与第一限位凹槽g1相互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即可。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第一夹体以及第一梳齿件的分解示意图。第一梳齿件3设置于第一限位凹槽g1内。详细来说,第一梳齿件3包括一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g1内的第一连接部31以及多个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上的第一梳齿c1。第一连接部31可以通过粘着胶材,像是有环氧粘着剂、硅胶粘着剂或亚克力粘着剂等附着于第一限位凹槽g1内。或者,第一连接部31可以通过工艺过程,像是射出成形、压印成形等,直接形成于第一限位凹槽g1内。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性的使用不同手段将第一连接部31设置于第一限位凹槽 g1内,本实用新型于此不作任何限制。
再者,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梳齿件3的宽度等于第一限位凹槽g1的宽度,且第一梳齿件3上的每一个第一梳齿c1具有相同高度。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梳齿件3的宽度也可以等于第一限位凹槽g1的宽度,而每一个第一梳齿c1的高度可以不同。举例来说,相对应于第一夹固区g1r1的每一个第一梳齿c1高度大于相对应于第一夹爪区g1r2的每一个第一梳齿c1的高度。或者,每一个第一梳齿c1的高度完全不同,由第一夹固区g1r1延伸至第一夹爪区g1r2呈现高度递减排列方式等。
附带一提,第一梳齿件3可以整体都是软质结构,譬如为聚酯类的橡胶材料。或者,第一梳齿件3的第一连接部31或第一梳齿c1其中之一为软质结构,而另一部分则为硬质结构。或者,第一梳齿件3可以整体都是硬质结构。
另外,复请参阅图3及图5。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夹体2与第二梳齿件4的具体结构设置关系与第一夹体1与第一梳齿件3的具体结构设置关系相同,因此针对第二夹体2与第二梳齿件4的详细结构请参考前述第一夹体1与第一梳齿件3的说明,在此不再多加冗述。第二梳齿件4包括设置在第二限位凹槽内的一第二连接部,以及多个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梳齿。并且,第二梳齿件4与第二限位凹槽的结构设置上,第二梳齿件4的宽度可以任意调整为小于或等于第二限位凹槽的宽度。
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二梳齿的高度相同,且每一个第一梳齿c1的高度与每一个第二梳齿的高度相同。于另外实施例中,第二梳齿的高度还可以与第一梳齿c1的高度不同。举例来说,每一个第二梳齿的高度都可以大于每一个第一梳齿c1的高度。或者,由第一夹固区g1r1延伸至第一夹爪区g1r2的每一个第一梳齿c1,其高度呈现递减排列方式;而由第二夹固区延伸至第二夹爪区的每一个第二梳齿,其高度呈现递增排列方式等等。由于第二梳齿件4与第一梳齿件3的具体设置位置与其结构变化大抵上相同,只要第二梳齿件4能够与第一梳齿件3相互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即可。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当第一夹体1的第一按压部11以及第二夹体2的第二按压部21都没有受力时,发夹结构呈现闭合状态。如图6所示,发夹闭合状态下,第一梳齿c1从第一夹持部12的托持结构延伸至第一夹持部12的爪型结构。并且,第一梳齿c1会裸露于闭合状态下第一夹持部12外露的区域。同样地,第二梳齿c2从第二夹持部22的托持结构延伸至第 二夹持部22的爪型结构。并且,第二梳齿c2会裸露于闭合状态下第二夹持部22外露的区域。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张开状态示意图。当第一夹体1的第一按压部11以及第二夹体2的第二按压部21同时受到一相反作用的施力时,第一夹持部12及第二夹持部22因为第一按压部11及第二按压部21的连动力量而呈现张开的状态。
复请参阅图6及图7,多个第一梳齿c1以垂直于第一夹持部12的一第一弧形内表面的布局排列设置,且多个第二梳齿c2以垂直于第二夹持部22的一第二弧形内表面的布局排列设置。详细来说,每一个梳齿与该梳齿设置的表面切现大约呈垂直状。每一个设置于第一夹固区g1r1的第一梳齿c1沿第一夹固区g1r1表面的切线大约呈垂直状,且每一个设置于第一夹爪区g1r2的第一梳齿c1沿第一夹爪区g1r2表面的切线大约呈垂直状。再者,每一个设置于第二夹固区g2r1的第二梳齿c2沿第二夹固区g2r1表面的切线大约呈垂直状,且每一个设置于第二夹爪区g2r2的第二梳齿c2沿第二夹爪区g2r2表面的切线大约呈垂直状。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的俯视图。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体1及第二夹体2是通过弹性元件5连接结合。弹性元件5具有一弹簧部51、一连接于弹簧部51的其中一末端的第一抵掣脚51a、以及一连接于弹簧部51的另外一末端的第二抵掣脚51b。第一抵掣脚51a及第二抵掣脚51b分别抵顶于第一夹体1及第二夹体2上。附带一提,第一按压部11上具有一第一抵顶凹槽11g,第一抵掣脚51a顶抵于第一抵顶凹槽11g内,以提供顶抵的力量。并且,第二按压部21上具有一第二抵顶凹槽21g,第二抵掣脚顶51b抵于第二抵顶凹槽21g内,以提供顶抵的力量。
详细来说,弹簧部51是通过第一夹体1上的第一枢接部13及第二夹体2上的第二枢接部23连结。整体看来,第二枢接部23设置于第一枢接部13之间,而弹簧部51是设置于第二枢接部23之间。详细来说,第一枢接部13包括一第一定位块131以及一第二定位块132。第二枢接部23包括一第三定位块231以及一第四定位块232。弹性件5会设置于第三定位块231及第四定位块232之间。第三定位块231设置于第一定位块131及弹性件5之间,且第四定位块232设置于第二定位块132及弹性件5之间。
进一步说明,复请参阅图3及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发夹结构H,还包 括一固定件6。固定件6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挡止部61及一第二挡止部62。固定件6穿过第一枢接部13、弹簧部51、及第二枢接部23,以固定第一夹体1及第二夹体2。
承上所述,固定件6依序穿过第一枢接部13的第一定位块131、第二枢接部23的第三定位块231、弹簧部51的中心、第二枢接部23的第四定位块232及第一枢接部13的第二定位块132。而固定件6上的第一挡止部61设置于第一定位块131上,第二挡止部62设置于第二定位块132上。通过固定件6上的第一挡止部61、及第二挡止部62分别卡固于第一枢接部13上的第一定位块131、及第二定位块132,以达到连结紧固整个发夹结构的效果。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第一夹持部12为一第一叉型结构,第二夹持部22为一第二叉型结构,且第一叉型结构与第二叉型结构交错设置。附带一提,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叉型结构具有与第二叉型结构相同的叉齿数量。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叉型结构可以具有与第二叉型结构不同数量的的叉齿。举例来说,第一叉型结构可以具有五个叉齿,第二叉型结构则具有四个叉齿,且第二叉型结构的四个叉齿与第一叉型结构的五个叉齿相互结合。
再者,于本实施例中。当发夹结构在闭合状态下,第一叉型结构与第二叉型结构接触,借此强化紧固物品的效果。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发夹结构在闭合状态下,第一叉型结构与第二叉型结构可以完全不接触。或者是,第一叉型结构与第二叉型结构可以仅有一边会碰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造所需的密合效果任意调整第一叉型结构与第二叉型结构及其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夹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者因为所需要的造型不同,可通过第一夹体1与第二夹体2夹取及固定头发以提供使用者想要的造型。然而,发夹结构于实际应用上,可能因为尺寸的大小不同而影响所抓取发量的差异。图10所示仅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应用实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尺寸加以限制。
实施例的可行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夹结构,其可通过“设置于夹体上限位凹槽的梳齿件”的设计,以使得发夹 结构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梳齿件可直接与限位凹槽连接密合,提供与头发之间较强的摩擦力,借此可以提升发夹的防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夹结构,其可通过“梳齿以垂直于夹体的弧形内表面布局排列设置”的设计,使得每一个梳齿可与绑束的头发之间具有更强的抓紧力。借此,加强发夹结构与头发间在抓取上的稳固度,以提升发夹的防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夹结构包括:
一第一夹体,所述第一夹体包括一第一按压部、一第一夹持部、以及一第一枢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
一第二夹体,所述第二夹体包括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第二按压部、一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夹持部、以及一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互枢接配合的第二枢接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具有一第二限位凹槽;
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之间;
一第一梳齿件,所述第一梳齿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以及
一第二梳齿件,所述第二梳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梳齿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宽度,且所述第二梳齿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梳齿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梳齿,所述第二梳齿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的第二连接部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梳齿,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梳齿的高度与每一个所述第二梳齿的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梳齿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第一弧形内表面的布局排列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梳齿以垂直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第二弧形内表面的布局排列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具有一第一夹爪区及相邻于所述第一夹爪区的一第一夹固区,且,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夹爪区相互配合的第二夹爪区及一相邻于所述第二夹爪区的第二夹固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为一第一叉型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为一第二叉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叉型结构与所述第二叉型结构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弹性元件具有一弹簧部、一连 接于所述弹簧部的其中一末端的第一抵掣脚、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弹簧部的另外一末端的第二抵掣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按压部上具有一第一抵顶凹槽,所述第一抵掣脚顶抵于所述第一抵顶凹槽,且所述第二按压部上具有一第二抵顶凹槽,所述第二抵掣脚顶抵于所述第二抵顶凹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枢接部包括一第一定位块以及一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枢接部包括一第三定位块以及一第四定位块,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块及所述第四定位块之间,所述第三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及所述弹性元件之间,且所述第四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块及所述弹性元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夹结构,其中,所述发夹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挡止部及一第二挡止部,且所述固定件依序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所述弹簧部、所述第四定位块及所述第二定位块,其中所述第一挡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所述第二挡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块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51136.7U CN205492913U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发夹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51136.7U CN205492913U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发夹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92913U true CN205492913U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672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5113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92913U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发夹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92913U (zh) |
-
2016
- 2016-02-29 CN CN201620151136.7U patent/CN2054929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89537B2 (en) | Double hair clip and method of use | |
US5261428A (en) | Hair fastening device | |
US2897825A (en) | Devices for women's hair | |
US8082930B2 (en) | Hair clip with tines extending parallel to the enveloped hair | |
WO2006015342A1 (en) | Non-slip layer for hair accessories | |
JP2009082690A (ja) | ヘアークリップ | |
CN205492913U (zh) | 发夹结构 | |
ES2626008T3 (es) | Elemento de fijación de adorno de cabeza y adorno de cabeza | |
US10849414B2 (en) | Volumizing brush | |
US20090032042A1 (en) | Hair volumizing device | |
KR200482284Y1 (ko) | 집게 형상의 머리빗 | |
JP3033159U (ja) | ヘアクリップ | |
CN204120435U (zh) | 改良型发夹结构 | |
KR200425592Y1 (ko) | 머리솔용 웨이브형 빗살 | |
CN212165171U (zh) | 发夹 | |
US20100294302A1 (en) | Hair fastening device | |
CN218869628U (zh) | 止滑美发夹 | |
CN218527967U (zh) | 一种用于固定头发的发夹 | |
CN206714349U (zh) | 发夹 | |
KR20110003353U (ko) | 헤어밴드 | |
CN202286817U (zh) | 一种新型防滑发饰 | |
CN209090160U (zh) | 造型束发装置 | |
CN2810305Y (zh) | 爪梳发夹 | |
CN201171438Y (zh) | 发夹结构 | |
CN2340256Y (zh) | 发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