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4925U - 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74925U CN205374925U CN201521089574.7U CN201521089574U CN205374925U CN 205374925 U CN205374925 U CN 205374925U CN 201521089574 U CN201521089574 U CN 201521089574U CN 205374925 U CN205374925 U CN 2053749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istatic
- array base
- base palte
- layer
- attachment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其中防静电阵列基板包括多个接触块和并排设置的多条总线,各总线上连接有移位寄存器且至少一端设有扇出区,扇出区包括绝缘层和设置在绝缘层下方的栅极层,绝缘层上开设有连通至栅极层的第一过孔,接触块设置在绝缘层的上方且通过第一过孔与栅极层电连接,防静电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于绝缘层内的导体层,导体层位于栅极层上方且沿扇出区延伸方向延伸,多个导体层之间相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静电结构在绝缘层中添加了导体层,导体层与各栅极层之间被部分绝缘层分隔形成电容结构,该电容可避免了接触块被静电或大电流击穿,保护移位寄存器不会被击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在生产中需要进行虚拟测试。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扇出区的被击穿的原理示意图和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的台阶上设有接触块21,其一般用导电玻璃制作。在虚拟测试时,信号通过接触块21以及过孔到达栅极层221,并通过移位寄存器总线的扇出区22到达移位寄存器的总线23内,以驱动移位寄存器。
在虚拟测试的操作中,当治具探针上带有大量电荷,或治具驱动能力过于强大足以引起瞬间巨量电流时,容易引起静电或大电流通过接触块21流入总线23,产生移位寄存器内部电路的击伤,引起移位寄存器不良。
此外,在ESD信赖性验证中,静电也容易通过接触块进入总线,引起移位寄存器击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旨在解决接触块容易被静电或大电流击穿,导致移位寄存器击伤、内部电路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包括多个接触块和并排设置的多条总线,各所述总线上连接有移位寄存器且至少一端设有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绝缘层和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下方的栅极层,所述绝缘层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栅极层的第一过孔,所述接触块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栅极层电连接,所述防静电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层内的导体层,所述导体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方且沿所述扇出区延伸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体层之间相互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静电结构在绝缘层中添加了导体层,各导体层相互电连接,并且与各栅极层之间被部分绝缘层分隔,形成电容结构,该电容可存储静电或瞬间大电流引起的电荷,避免了接触块被静电或大电流击穿的可能性,保护移位寄存器不会被击伤,使其具有良好的电路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防静电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的防静电结构,内部形成的电容结构具有可存储静电、抗电流击穿的特性,能保护内部电路并且避免移位寄存器被击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扇出区的被击穿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静电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A-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图4、图5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静电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C-A-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1,其可在虚拟测试中保护移位寄存器,防止器被电流击伤。防静电阵列基板1包括多个接触块11和并排设置的多条总线13,在各总线13上连接有移位寄存器,且总线13的至少一端设有扇出区12。扇出区12包括绝缘层122和设置在绝缘层122下方的栅极层121,在绝缘层122上开设有连通至栅极层121的第一过孔1221。各接触块11设置在绝缘层122的上方且通过第一过孔1221与栅极层121电连接,防静电阵列基板1还包括设置于绝缘层122内的导体层123,导体层123位于栅极层121上方且沿扇出区12延伸方向延伸,多个导体层123之间相互电连接。
由于导体层123和栅极层121相对平行设置,且二者被一部分绝缘层122隔开,形成电容,多个导体层123之间相互电连接相当于形成一较大面积的极板,其电路结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静电或瞬间大电流冲击时,导体层123和栅极层121可存储静电或瞬间大电流引起的电荷,减小引发电路击伤的几率,最终保护移位寄存器,使其能保持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接触块11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具体为ITO材料。
如图3和图5所示,各导体层123远离接触块11的端部相互平齐,即沿着扇出区12的延伸至相互对应的位置。在扇出区12远离接触块11一端,即导体层123延伸相互平齐的位置,设有连接结构124,连接结构124电连接于各导体层123,将各导体层123相互导通。
本实施中的连接结构124采用同层式结构,连接结构124和导体层123一体成型,即连接结构124与导体层123直接连接且位于同一层。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同样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导体层123和栅极层121,借助二者形成的电容存储静电,保护内部电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差别在于连接结构124a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顶层式结构,连接结构124a设置在扇出区1远离接触块11一端的上方,各绝缘层122a对应开设有可供连接结构124a电连接于导体层123的第二过孔1222。
在本实施例中,可先将各扇出区12加工完成后,然后在其上方设置连接结构124a,并且使其通过第二过孔1222与导体层123电连接。这种方式中的连接结构124a可以在后期进行更换,便于维护。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124a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具体为ITO结构。
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还提供了液晶显示装置3,包括上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1。采用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1的液晶显示装置3,在受到静电或瞬间大电流冲击时由内部形成的电容存储并缓冲,避免移位寄存器被击伤。
液晶显示装置3设有围合的封框胶31,连接结构124a位于液晶显示装置3上端面,且位于封框胶31围合成的区域内,可以有效的防止RA腐蚀,并且提高可信赖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接触块和并排设置的多条总线,各所述总线上连接有移位寄存器且至少一端设有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绝缘层和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下方的栅极层,所述绝缘层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栅极层的第一过孔,所述接触块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栅极层电连接,所述防静电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层内的导体层,所述导体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方且沿所述扇出区延伸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导体层之间相互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块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阵列基板还包括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导体层并将其相互导通的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体层远离所述接触块的端部相互平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区远离所述接触块一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导体层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各所述扇出区远离所述接触块一端上方,各所述绝缘层对应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结构电连接所述导体层的第二过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9.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阵列基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设有围合的封框胶,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上端面,且位于所述封框胶围合成的区域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9574.7U CN205374925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9574.7U CN205374925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74925U true CN205374925U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625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9574.7U Active CN205374925U (zh) | 2015-12-24 | 2015-12-24 | 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7492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3882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90709A (zh) * | 2018-03-29 | 2018-09-0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4185209A (zh) * | 2022-02-17 | 2022-03-15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15
- 2015-12-24 CN CN201521089574.7U patent/CN2053749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3882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783882B (zh) * | 2016-12-27 | 2019-11-2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90709A (zh) * | 2018-03-29 | 2018-09-0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4185209A (zh) * | 2022-02-17 | 2022-03-15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185209B (zh) * | 2022-02-17 | 2022-05-27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74925U (zh) | 防静电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2013461U (zh) | 一种改善手机显示屏esd性能的结构 | |
CN205944094U (zh)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4571655B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866161B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6201084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US9941551B2 (en) | Touch sensor element for detecting critical situations in a battery cell | |
CN206178745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05810717A (zh) | 柔性oled显示面板和柔性oled显示装置 | |
CN210224021U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外围走线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07458015U (zh)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
CN106648202A (zh) | 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触控组件及触控导电膜 | |
CN105138958A (zh) |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以及面板 | |
CN206193735U (zh) | 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6301307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3117594U (zh) | 静电防护环及带有该防护环的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9062429A (zh) | 触控模组及显示屏 | |
CN107887526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3902092A (zh) | 触摸屏 | |
CN208861125U (zh) |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5759484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2539937A (zh) | 用于具有非金属外壳的无接地设备的静电检测平台 | |
CN203397328U (zh) |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4701314A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KR20250040741A (ko) | 터치 모듈 및 전기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