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9465U -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59465U CN205359465U CN201521031779.XU CN201521031779U CN205359465U CN 205359465 U CN205359465 U CN 205359465U CN 201521031779 U CN201521031779 U CN 201521031779U CN 205359465 U CN205359465 U CN 2053594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handpiece
- health monitoring
- cardiovascular health
- monitor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生理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心电采集组件,心电采集组件包括电极、与电极连接的导线,电极分为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腋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手持件和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活动连接在手持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有机整合十个检测电位,通过手持本实用新型装置,使其置于胸腹处,通过按压实现电极完整准确的贴合于人体的电位点,满足快速进行心血管健康监测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老龄化到来,老年人越来越需要了解自身的心脏变化情况,而目前要做心脏检测必须要到医院,通过医院的心电设备来检测,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经常检查心电情况。往往耽误了检测心脏疾病的最佳时机;另外传统检查方式通过很多导联线连接到人体上来采集心电信号,使用起来较为繁琐,并且心电监护仪容易受到佩戴者的行动影响所导致的脱落、或接触不良造成无效的测试数据。目前我国患心血管病的人数已经有2.9亿。而心电图是检测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电图通过覆盖在人体表的电极来采集生物电信号来记录心脏的活动规律。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家用的心电信息采集产品。但是很多都是做单导的产品,不具有医学诊断价值。而具有医学诊断意义的12导心电图,采用的威尔逊十二导系统,需要通过采集人体十个点位的电位变化,来计算出十二导心电波形。传统的心电采集系统我们称为12导导联系统,由十根导线和十个电极组成。由于覆盖人体的范围较广,导致线很长,而且导线多。很容易缠绕,点位置复杂必须由专业人士才能完成。开发一款能够替代传统十二导的新型12导心电检测装置很有必要。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用于采集心电信息的12导联手持电检测装置,实现普通用户可在家自行采集心电数据,例如申请号201510243219.9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12导联心电检测装置以及远程心电监测诊断系统,其中,12导联心电检测装置包括导联系统,该导联系统包括可穿戴的导联本体以及连接在导联本体上的若干个电极,电极包括6个固定电极和4个活动电极,固定电极依次按照心电检测的解刨学位置固定在导联本体上,6个固定电极呈倒立Z字形结构排布。远程心电监测诊断系统包括上述的12导联心电检测装置、与12导联心电检测装置相连为一体的心电模块以及与心电模块无线链接的服务器系统。该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低12导联检测的电极定位难度,不仅测量准确,省时省力,还能够进行自诊断或人工诊断,便于患者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心电模块能对心电节律异常进行预警,从而降低发病风险。但该实用新型的12导联心电检测装置结构设计仍不完善,其电极位置准确性还不够高,对于不同身高和体型人群其上肢电位点和腋下电位点存在位置偏差,电极和人体的接触无法完全保证,同时长期使用,手套会存在变形或弹性下降等问题从而导致接触效果没法长久保证。而且该12导联心电检测装置功能单一,只能用于心电图信息的采集,不能结合采集其他生理信息数据,使得最终诊断分析数据不够全面,不能有效实现心血管健康监测。
由此可见,能否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使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适用于家用和急救场景。同时还能扩展血氧和血压等参数的检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替代传统的十二导联系统,辅助十二导或者多导心电图的快速检测。本实用新型根据手和肩等电位以及等边三角电位原理,将手脚上的四个电位点移到胸腹。并反复更传统的检测方式做了对比,不影响检测效果。为了完成十个电位点的快速定位,本发明人将十个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至于一个面上,通过外力或者手施力的方式来确保十个电极点的接触。该面的呈现方式有多种,然后根据人体工学合理调整幅度以适宜不同的人胸廓。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生理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心电采集组件,所述心电采集组件包括电极、与电极连接的导线,所述电极分为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腋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手持件和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安装在手持件上,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手持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和滑槽,所述伸缩杆长度为1cm~25cm。
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组件,对于不同身高和体型人群通过拉伸伸缩组件进行相应调整,准确定位上肢体导联电极和左腋下导联电极的位置。电极与心电接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伸缩组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电线置于凹槽内,当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相对手持件伸缩运动时,能够保护导线在反复弯折时不至于折断。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只需将本装置手持覆盖至胸腹前即可实现心电信息的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和固定座,所述导电接触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的导电接触件包括接触面和固定面,所述接触面呈凹字形。
传统的导电接触件呈平面或半球形,跟人体接触面积过小,而且人呼吸的时候电极接触面积会变化,无法保证接触的一致性。对信号的采集干扰很大,无法得到具有诊断意义的心电图。本申请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创造性实验,得到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接触件结构,能够在尽可能小的电极尺寸下,保证电极和人体接触面积做大,同时保证接触的一致性。解决新型穿戴导联系统中电极接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接触件为湿电极,使用时需在导电接触件上涂覆导电膏,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导线电接触件呈凹字形,增大了导电接触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导电膏可至于凹字形凹槽内,避免了在使用时导电膏的浪费,防止导电膏不小心蹭至身体各处,而继续添加导电膏。而且该结构电极与现有技术中电极相比,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跟人体接触面更大。整体有一定的弧形,确保接触的舒适型,而且不会因呼吸而造成电极和人体接触的面的不一致。内凹的设计,在测试人皮肤比较干燥,需要涂抹导电膏的情况下,能存储更多的导电膏,确保和人体充分的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为硅胶底座或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导电弹簧、导电弹簧座和固定套,所述导电弹簧位于固定套内,且安装在固定面和导电弹簧座之间,所述固定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I和开口II,所述导电接触件扣接在所述开口I上,所述导电弹簧座的一端卡设在固定套内,使得导电弹簧座只能向弹簧方向运动,而不能向壳体方向运动,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II并连接在壳体上,当电极接触面接触在人体电极点时,通过按压手持件使得手持件受到压力,进一步会使导电弹簧座受到压力从而向弹簧挤压。
通过弹簧连接或硅胶底座,电极在一定角度或高度范围内可任何转动、伸缩,使得电极可随人体构造完美贴合于皮肤上,并且与传统电极相比使用者的舒适度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滑槽;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槽内,当所述滑槽设置在手持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连接,当所述滑槽设置在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件连接;当所述滑槽设置在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件连接。
通过伸缩组件使得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上下伸缩,以使电极对准不同身高体型人的上肢体电位点和左腋下电位点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外表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滑槽设置在手持件内侧且位于滑道两边,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使用者可手握把手,将本实用新型装置至于胸腹处,通过移动滑动块,调整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人在进行心电采集时准确定位电位点。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上安装有把手,所述电极安装在后盖上,所述滑道设置在后盖外表面,所述滑槽设置在后盖内侧且位于滑道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为记忆钢板;可随意弯折变形,更易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心电采集组件为十二导联心电采集组件。本实用新型根据手和肩等电位以及等边三角电位原理,将手脚上的四个电位点移到胸腹。并反复更传统的检测方式做了对比,不影响检测效果。为了完成十个电位点的快速定位,发明人将十个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至于一个面上,通过外力或者手施力的方式来确保十个电极点的接触。这样既解决了便携的问题,又能够扩大兼容的人群,能够适应155cm-188cm人群的检测。该装置同时结合能伸缩形变的电极,能够确保电极和人体的接触。这样整个装置简洁,没有繁多的导线。其实现了使用者在家就可准确获采集生物电信号来记录心脏的活动规律,对心血管健康做出准确监测,以便医生针对监测结构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建议,确保使用者的生活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A电极和RA电极;所述胸导联电极包括V1电极、V2电极、V3电极和V4电极;所述左腋下导联电极包括V5电极和V6电极;所述下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L电极和RL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上安装有LL电极固定件,所述LL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手持件活动连接。
应使用者的个人需要,本实用新型将LL电极设计为可伸缩式调节,使得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广泛扩大了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使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于批量生产和使用。
十个电极点按美标分别是RA、LA、LL、RL、V1、V2、V3、V4、V5、V6。RA、LA、LL三个点离心脏位置较远,单独通过一个面来将十个点整合,会造成占个装置笨重,达不到便携和方便使用的效果。为了解决RA、LA、LL等点的问题,发明人通过依托近心主体来增加可折叠、拉伸的部件。RA电极、LA电极、LL电极通过折叠、拉伸的方式减小了产品体积,保证了检测效果,V4电极、V5电极、V6电极不同人体差别很大,通过可变形电极和主体形变等方式确保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心电采集组件还包括心电接头,所述心电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线输出端连接,所述心电接头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采集后的生物电信号,通过内置的导线传入到心电采集装置。人体采集的信号是模拟信号,电极、内置导线跟人体构成的是一个回路。心电采集装置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进一步的,生理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所述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所述血氧探头设置在传感器支架上,所述传感器支架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血压监测装置为充气式绑带。使用者在使用时,开启电源,手穿过充气式绑带后握住把手,使手指接触血氧探头,实现在采集心电信息的同时,获取到使用者的血氧和血压的生理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电信息连接。显示屏设有血压显示区、血氧饱和度显示区和心电数据显示区。使用者在检测完自身生理信息后,可直接通过显示屏上的显示参数进行读取。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无线通信装置连接有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为平板电脑、手机或电脑。采集完心电信息、血氧信息和血压信息时,上述生理信息模拟信号传递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传递至客户端上,进一步将采集到的生理信息发送至医生,医生根据数据情况给出相应分析结果和建议,并将其传递给用户。使得用户得知自身心血管的健康状况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保证健康生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有机整合十个检测电位,通过手持本实用新型装置,使其置于胸腹处,进行按压,实现电极完整准确的贴合于人体的电位点,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快速方便,采用多导系统,能够满足心电诊断要求,可以适用于家用和急救场景,并且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可使用该装置对自己生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同时还能扩展血氧和血压等参数的检测,真正造福于心血管病患者,满足快速进行心血管健康监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用户体验更有,具有安全、舒适、高端、智能和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极结构爆炸图。
图中,
1、壳体;11、手持件;111、前盖;1111、把手;112、后盖;1121、滑道;12、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13、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14、LL电极固定件;2、心电采集组件;21、电极;211、导电接触件;212、固定座;2121、硅胶底座;2122、导电弹簧;2123、导电弹簧座;2124、固定套;22、心电接头;23、上肢体导联电极;231、LA电极;232、RA电极;24、胸导联电极;241、V1电极;242、V2电极;243、V3电极;244、V4电极;25、左腋下导联电极;251、V5电极;252、V6电极;26;下肢体导联电极;261、LL电极;262、RL电极;3、伸缩组件;31、伸缩杆;32、滑槽;33、滑动块;4、数据采集装置;5、血氧探头;6、血压检测装置;7、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上的生理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心电采集组件2,所述心电采集组件包括电极21、与电极连接的导线,所述电极分为上肢体导联电极23、胸导联电极24、左腋下导联电极25和下肢体导联电极26,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12、手持件11和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13,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安装在手持件上,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3与所述手持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31和滑槽32,所述伸缩杆长度为1cm~25cm。
实施例二: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上的生理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心电采集组件2,所述心电采集组件包括电极21、与电极连接的导线,所述电极分为上肢体导联电极23、胸导联电极24、左腋下导联电极25和下肢体导联电极26,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12、手持件11和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13,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安装在手持件上,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3与所述手持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31和滑槽32,所述伸缩杆长度为1cm~25cm。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211和固定座212,所述导电接触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的导电接触件包括接触面和固定面,所述接触面呈凹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导电弹簧2122、导电弹簧座2123和固定套2124,所述导电弹簧位于固定套内,且安装在固定面和导电弹簧座之间,所述固定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I和开口II,所述导电接触件扣接在所述开口I上,所述导电弹簧座的一端卡设在固定套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II并连接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设于手持件、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槽内,当所述滑槽设置在手持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连接,当所述滑槽设置在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件连接;当所述滑槽设置在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为记忆钢板;所述心电采集组件为十二导联心电采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A电极231和RA电极232;所述胸导联电极包括V1电极241、V2电极242、V3电极243和V4电极244;所述左腋下导联电极包括V5电极251和V6电极252;所述下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L电极261和RL电极262。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4,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连接;
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血氧探头5和血压检测装置6,所述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电信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无线通信装置连接有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为平板电脑、手机或电脑。
实施例三:如图1~图4所示,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上的生理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心电采集组件2,所述心电采集组件包括电极21、与电极连接的导线,所述电极分为上肢体导联电极23、胸导联电极24、左腋下导联电极25和下肢体导联电极26,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12、手持件11和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13,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安装在手持件上,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3与所述手持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31和滑槽32,所述伸缩杆长度为1cm~25cm。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211和固定座212,所述导电接触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的导电接触件包括接触面和固定面,所述接触面呈凹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为硅胶底座2121。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外表面设置有滑道1121,所述滑槽设置在手持件内侧且位于滑道两边,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盖111和后盖112,所述前盖上安装有把手1111,所述电极安装在后盖上,所述滑道设置在后盖外表面,所述滑槽设置在后盖内侧且位于滑道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为记忆钢板;所述心电采集组件为十二导联心电采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4,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连接,所述心电采集组件还包括心电接头22,所述心电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线输出端连接,所述心电接头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A电极231和RA电极232;所述胸导联电极包括V1电极241、V2电极242、V3电极243和V4电极244;所述左腋下导联电极包括V5电极251和V6电极252;所述下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L电极261和RL电极262。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件上安装有LL电极固定件14,所述LL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手持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心电采集组件还包括心电接头22,所述心电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线输出端连接,所述心电接头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血氧探头5和血压检测装置6,所述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电信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无线通信装置连接有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为平板电脑、手机或电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上的生理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心电采集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采集组件包括电极(21)、与电极连接的导线,所述电极分为上肢体导联电极(23)、胸导联电极(24)、左腋下导联电极(25)和下肢体导联电极(26),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12)、手持件(11)和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13),所述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安装在手持件上,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和/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3)与所述手持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31)和滑槽(32),所述伸缩杆长度为1cm~2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211)和固定座(212),所述导电接触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的导电接触件包括接触面和固定面,所述接触面呈凹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硅胶底座(2121)或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导电弹簧(2122)、导电弹簧座(2123)和固定套(2124),所述导电弹簧位于固定套内,且安装在固定面和导电弹簧座之间,所述固定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I和开口II,所述导电接触件扣接在所述开口I上,所述导电弹簧座的一端卡设在固定套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II并连接在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设于手持件、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槽内,当所述滑槽设置在手持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或左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连接,当所述滑槽设置在上肢体导联电极固定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件连接;当所述滑槽设置在腋下导联电极固定件内时,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外表面设置有滑道(1121),所述滑槽设置在手持件内侧且位于滑道两边,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滑动块(33),所述滑动块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盖(111)和后盖(112),所述前盖上安装有把手(1111),所述电极安装在后盖上,所述滑道设置在后盖外表面,所述滑槽设置在后盖内侧且位于滑道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记忆钢板;所述心电采集组件为十二导联心电采集组件;所述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4),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A电极(231)和RA电极(232);所述胸导联电极包括V1电极(241)、V2电极(242)、V3电极(243)和V4电极(244);所述左腋下导联电极包括V5电极(251)和V6电极(252);所述下肢体导联电极包括LL电极(261)和RL电极(2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上安装有LL电极固定件(14),所述LL电极固定件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手持件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采集组件还包括心电接头(22),所述心电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线输出端连接,所述心电接头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生理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血氧探头(5)和血压检测装置(6),所述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电信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无线通信装置连接有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为平板电脑、手机或电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31779.XU CN205359465U (zh) | 2015-12-11 | 2015-12-11 |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31779.XU CN205359465U (zh) | 2015-12-11 | 2015-12-11 |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59465U true CN205359465U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628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31779.XU Active CN205359465U (zh) | 2015-12-11 | 2015-12-11 |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5946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23566A (zh) * | 2023-11-03 | 2024-01-02 | 广州丰得利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盆底治疗仪 |
-
2015
- 2015-12-11 CN CN201521031779.XU patent/CN2053594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23566A (zh) * | 2023-11-03 | 2024-01-02 | 广州丰得利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盆底治疗仪 |
CN117323566B (zh) * | 2023-11-03 | 2024-03-12 | 广州丰得利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盆底治疗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80641B (zh) |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 |
CN108451513B (zh) | 一种贴片式生理多参数监测设备 | |
WO2017166818A1 (zh) | 可穿戴式十二导联远程心电监护装置及其应用系统和方法 | |
WO2021143945A1 (zh) | 便携式12导联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190897B (zh) | 手持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 |
EP3900622B1 (en) | Wireless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device | |
CN107233108A (zh) | 一种采集体音信号的可穿戴卡贴 | |
WO2017166819A1 (zh) | 可穿戴式十二导联心电检测仪 | |
CN108903918A (zh) | 一种集成电极/传感器及其连接的贴身监测仪 | |
CN205251537U (zh) |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 |
CN205697755U (zh) |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 | |
CN205563118U (zh) | 用于测量多体征数据的智能腕表 | |
CN205612468U (zh) |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 | |
CN104173041A (zh) |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系统 | |
CN205411177U (zh) | 一种心电电极及含有该电极的心电监测装置 | |
CN205359465U (zh) |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 |
CN108852346A (zh) | 一种由集成电极/传感器固定并连接的贴身多参数监测仪 | |
CN216257132U (zh) | 一种基于柔性金属纤维织物干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 |
CN113397502B (zh) | 一种基于神经反馈的多模态数据采集设备 | |
CN206443696U (zh) | 一种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血管健康监测系统 | |
CN117281522A (zh) | 一种多导联实时心电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
CN218572203U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 |
TWM499203U (zh) | 生理訊號感測裝置 | |
CN207561899U (zh) | 一种应用于中医心藏功能状态检测的装置 | |
Sheng et al. | The design of wearable sleep apnea monitoring wrist watc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3 Address after: 100000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Park Road No. 10 white floating building No. 2 room 1207B1 Patentee after: Five Beijing 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99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Park Road No. 10 white floating building No. 2 room 1207B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ive Wei Yin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