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170223U -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0223U
CN205170223U CN201520865010.1U CN201520865010U CN205170223U CN 205170223 U CN205170223 U CN 205170223U CN 201520865010 U CN201520865010 U CN 201520865010U CN 205170223 U CN205170223 U CN 205170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oil cylinder
valve
directional control
solenoid 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50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桥
朱学斌
万存才
曹刚
程凯华
刘庆
于庆芬
焦贵利
李晶
胡庆辉
李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SPACEFLIGHT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SPACEFLIGHT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SPACEFLIGHT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SPACEFLIGHT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650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0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0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0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以及与油箱连通的供油支路,该供油支路通过电磁换向阀组以及与气控换向阀连通的蓄能器为所有的悬挂油缸提供液压油,每一蓄能器均与一对应的气控换向阀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整车升降,可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如过涵洞、隧道时降低车身高度,涉水或越野路面行驶时提高离地间隙等。且可实现整车调平。

Description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钢板弹簧为汽车悬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作为支撑和减震机构的弹性元件,但由于结构设计的限制,在恶劣路况时受到很大制约,降低了整车通过性。该全路面起重机悬挂采用油气悬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承载能力强、容易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并兼有阻尼减振及自润滑等特点。采用油气悬架可以较好的满足全路面起重机在凹凸不平路面、野外涉水路面、倾斜路面等各种使用工况。在斜坡等路况工作时,具有自动调平、刚性弹性条件转换等功能,避免汽车的翻车事故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采用油气分离反压式双腔悬挂油缸和蓄能器作为弹性元件。采用油气悬架可以较好的满足全路面起重机在凹凸不平路面、野外涉水路面、倾斜路面等各种使用工况。在斜坡等路况工作时,具有自动调平、刚性弹性条件转换等功能,避免汽车的翻车事故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以及与油箱连通的供油支路,该供油支路通过电磁换向阀组以及与气控换向阀连通的蓄能器为所有的悬挂油缸提供液压油,每一蓄能器均与一对应的气控换向阀连通;还包括回油支路、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以及与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的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与气控换向阀连通;所述的回油支路的一端连通电磁换向阀组,另一端连通油箱;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第一供油支路包括依次与油箱连通的液压泵、调速溢流阀、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阀换向组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第二供油支路包括与第一电磁阀换向组、第二电磁阀换向组连通的悬挂油缸和气控换向阀,该电磁换向阀的A口分别连通第一电磁阀换向组的P口和第二电磁阀换向组的P口,该第一电磁阀换向阀组的A口与第一悬挂油缸以及第二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该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的B口分别与第五悬挂油缸以及第六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悬挂油缸和第二悬挂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的SP口连通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气控换向阀和第二气控换向阀;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A口与第五悬挂油缸以及第六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该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B口与第一悬挂油缸和第二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SP口连通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三气控换向阀和第四气控换向阀;所述的第一气控换向阀和第四气控换向阀均与所述的连通管连通;第二气控换向阀、第三气控换向阀、第十气控换向阀、第十一气控换向阀均与两位四通电磁阀连通;所述的第二悬挂油缸通过第五气控换向阀与第七气控换向阀、第三悬挂油缸以及第四悬挂油缸连通;第六悬挂油缸通过第六气控换向阀与第八气控换向阀、第七悬挂油缸以及第八悬挂油缸连通;第三悬挂油缸与第四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七悬挂油缸以及第八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七气控换向阀还连通有并列设置的第九气控换向阀和第十气控换向阀,第八气控换向阀还连通有并列设置的第十一气控换向阀和第十二气控换向阀,所述的第八气控换向阀与第三悬挂油缸以及第四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七气控换向阀与第七悬挂油缸以及第八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九气控换向阀以及第十二气控换向阀与连通管连通;该第七气控阀、第八气控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第二电磁换向阀组与所述的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第五气控阀、第六气控阀与所述的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通。
所述的回油支路包括回油管和回油精滤器,该回油管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的T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T口连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调速溢流阀的T口均连通在回油管上,该回油管的出油端通过出油精滤器与油箱连通。
所述的液压泵与油箱之间连通有进油精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实现四种悬挂状态,分别为弹性悬挂、刚性悬挂、整车升降、整车调平。当在公路、高速公路上行驶,以及越野行驶时,所有的车桥为弹性悬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车辆在不平路面行驶时,通过悬挂油缸无杆腔的前、后相连,能够形成平衡悬架形式,保证所有的车轮均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接触,均匀地承担载荷,当车架在平坦路面行驶时,通过左右交叉互连,左右载荷变化基本相同,左右油缸相互补偿,更有效的衰减车轮产生的振动。车辆转弯时两侧车轮载荷变化不均匀,交叉互连可以使车辆两侧车轮同方向变化,降低侧倾角,保证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或转弯时的稳定性。当悬架处于刚性状态时,可实现支承起重机时将车轮及车桥提离地面及作业现场起重机在平坦路面带附加装置低速行驶。整车升降,可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如过涵洞、隧道时降低车身高度,涉水或越野路面行驶时提高离地间隙等。且可实现整车调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以及与油箱1连通的供油支路,该供油支路通过电磁换向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以及气控换向阀(包括第一气控换向阀18、第二气控换向阀19、第三气控换向阀20、第四气控换向阀21、第五气控换向阀16、第六气控换向阀17、第七气控换向阀22、第八气控换向阀23、第九气控换向阀24、第十气控换向阀25、第十一气控换向阀26、第十二气控换向阀27)为所有悬挂油缸提供液压油,每一蓄能器均与一对应的气控换向阀连通,具体为:与第一蓄能器28连通的第一气控换向阀18、与第二蓄能器29连通的第二气控换向阀19、与第三气控换向阀20连通的第三蓄能器30、与第四气控换向阀21连通的第四蓄能器31、与第九气控换向阀24连通的第五蓄能器32、与第十气控换向阀25连通的第六蓄能器33、与第十一气控换向阀26连通的第七蓄能器34、与第十二气控换向阀27连通的第八蓄能器35。
还包括回油支路、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以及与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的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7.1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7.2)和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与气控换向阀连通;所述的回油支路的一端连通电磁换向阀组,另一端连通油箱1。所有的悬挂油缸包括第一悬挂油缸8、第二悬挂油缸9、第三悬挂油缸10、第四悬挂油缸11、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六悬挂油缸13、第七悬挂油缸14、第八悬挂油缸15;
第一供油支路包括依次与油箱连通的液压泵3、调速溢流阀4、电磁换向阀5、第一电磁阀换向组36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第二供油支路包括与第一电磁阀换向组、第二电磁阀换向组连通的悬挂油缸和气控换向阀,该电磁换向阀5的A口分别连通第一电磁阀换向组36的P口和第二电磁阀换向组37的P口,该第一电磁阀换向阀组36的A口与第一悬挂油缸8以及第二悬挂油缸8的无杆腔连通;该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B口分别与第五悬挂油缸12以及第六悬挂油缸16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悬挂油缸8和第二悬挂油缸9的有杆腔相互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SP口连通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气控换向阀18和第二气控换向阀19;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的A口与第五悬挂油缸12以及第六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该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的B口与第一悬挂油缸8和第二悬挂油缸9的有杆腔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SP口连通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三气控换向阀20和第四气控换向阀21;所述的第一气控换向阀18和第四气控换向阀21均与所述的连通管连通;第二气控换向阀19、第三气控换向阀20、第十气控换向阀25、第十一气控换向阀26均与两位四通电磁阀6连通;所述的第二悬挂油缸9通过第五气控换向阀16与第七气控换向阀22、第三悬挂油缸10以及第四悬挂油缸11连通;第六悬挂油缸13通过第六气控换向阀17与第八气控换向阀23、第七悬挂油缸14以及第八悬挂油缸15连通;第三悬挂油缸10与第四悬挂油缸11的无杆腔连通,第七悬挂油缸14以及第八悬挂油缸15的无杆腔连通;第七气控换向阀22还连通有并列设置的第九气控换向阀24和第十气控换向阀25,第八气控换向阀23还连通有并列设置的第十一气控换向阀26和第十二气控换向阀27,所述的第八气控换向阀23与第三悬挂油缸10以及第四悬挂油缸11的有杆腔连通;第七气控换向阀22与第七悬挂油缸14以及第八悬挂油缸15的有杆腔连通;第九气控换向阀24以及第十二气控换向阀27与连通管连通;该第七气控阀22、第八气控阀23、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与所述的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7.1连通;第五气控阀16、第六气控阀17与所述的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7.2连通。
所述的回油支路包括回油管和回油精滤器2.2,该回油管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T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的T口连通,电磁换向阀5的T口、调速溢流阀4的T口均连通在回油管上,该回油管的出油端通过出油精滤器2.2与油箱1连通。
所述的液压泵31与油箱之间连通有进油精滤器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全地面起重机处于弹性状态时,接通驾驶室弹性状态开关,第一气控方向阀~第四气控换向阀在压缩空气气压的作用下通过二位四通电磁阀6接通,使与各自相连的第一蓄能器~第四蓄能器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的SP口各自接通。
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内部的气控换向阀在压缩空气气压的作用下通过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7.2接通,从而使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A口、B口、SP口接通,M为测压接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A口与第一悬挂油缸8、第二悬挂油缸9的无杆腔连通,B口与车桥对侧的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六悬挂油缸13的有杆腔连通。
同时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内部的气控换向阀在压缩空气气压的作用下通过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7.1接通,从而使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的A口、B口、SP口接通,M为测压接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的A口与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六悬挂油缸13的无杆腔连通,B口与车桥对侧的第一悬挂油缸8、第二悬挂油缸9的有杆腔连通。
从而使得桥第一悬挂油缸8、第二悬挂油缸9的无杆腔、有杆腔油腔与车桥另一侧的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六悬挂油缸13的有杆腔、无杆腔互相连通,且与各自蓄能器相连接。使全路面起重机油缸形成左右交叉互连,相互补偿形式。
与此同时第九气控方向阀24~第十二气控换向阀27在压缩空气气压的作用下通过二位四通电磁阀6接通,使与各自相连的蓄能器各自接通。第七气控换向阀22、第八气控换向阀23在压缩空气气压的作用下通过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7.1接通,第五气控换向阀16、第六气控换向阀17在压缩空气气压的作用下通过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7.2接通。
从而使得系统第一悬挂油缸~第四悬挂油缸的无杆腔前后互相连通,且车桥另一侧的第五悬挂油缸~第八悬挂油缸的的无杆腔前后互相连通,通过悬挂油缸无杆腔的前、后相连,能够形成平衡悬架形式,保证所有的车轮均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接触,均匀地承担载荷。
当需要全地面起重机处于刚性状态时,接通驾驶室刚性状态开关,通过二位四通电磁阀6、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7.1、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7.2将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及第五气控方向阀16~第十二气控换向阀27全部关闭,切断所有蓄能器与悬挂油缸之间的连接油路,使蓄能器失去弹性,悬架油缸直接支撑车身质量及其工作载荷。
当需要全地面起重机处于整车升降状态时,接通驾驶室整车升降开关。通过二位四通电磁阀6、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7.1、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7.2将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第二电磁换向阀组37的气控换向阀以及第五气控方向阀16~第十二气控换向阀27全部接通,此时第一悬挂油缸8~第四悬挂油缸11的无杆腔前后互相连通,且车桥另一侧的第五悬挂油缸~第八悬挂油缸的无杆腔前后互相连通。
接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内部的4DT,液压油在液压泵作用下,通过电磁换向阀、调速溢流阀组进入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P口,P口与A口、SP口相通,使得油液进入第一悬挂油缸8~第一悬挂油缸11的无杆腔,还有部分油液进入同侧相连蓄能器。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八悬挂油缸15有杆腔的油液经过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B口与另一侧第一悬挂油缸~第四悬挂油缸的无杆腔及蓄能器相通,这样,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八悬挂油缸15的上、下腔的油液压力相等,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八悬挂油缸15活塞杆在差动作用下,克服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八悬挂油缸15支承的车身悬挂质量作用力,向上移动,达到向上调整车身高度的目的。
当需要降低车身高度时,可接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的回油口T口,同时关闭电磁换向阀组36的进油口P口,此时在车身质量重力的作用下,悬挂油缸无杆腔的油液通过节流阀、回油电磁换向阀自动排回油箱,使车身高度向下调整。
当需要全地面起重机进行整车调平时,接通驾驶室内整车自动调平开关,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八悬挂油缸15上的传感器开始检测缸杆与缸筒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相应液压缸以达至整车调平的目的。在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八悬挂油缸15保护套上对称布置上接近开关传感器和下接近开关传感器。当缸筒的上沿位于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之间时,第五悬挂油缸12~第八悬挂油缸15挂油缸处于中位位置;悬架油缸调平过程中,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均检测不到信号时,悬挂油缸过高,需要接通回油换向阀,降低油缸高度;当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均检测到信号时,悬挂油缸过低,需要接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组36、第二电磁换向阀37,提高油缸高度,当上传感器检测不到信号,而下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悬挂油缸处于中位。此过程循环往复,直到油缸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整车调平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以及与油箱连通的供油支路,该供油支路通过电磁换向阀组以及与气控换向阀连通的蓄能器为所有的悬挂油缸提供液压油,每一蓄能器均与一对应的气控换向阀连通;还包括回油支路、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以及与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的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与气控换向阀连通;所述的回油支路的一端连通电磁换向阀组,另一端连通油箱;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供油支路包括依次与油箱连通的液压泵、调速溢流阀、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阀换向组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第二供油支路包括与第一电磁阀换向组、第二电磁阀换向组连通的悬挂油缸和气控换向阀,该电磁换向阀的A口分别连通第一电磁阀换向组的P口和第二电磁阀换向组的P口,该第一电磁阀换向阀组的A口与第一悬挂油缸以及第二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该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的B口分别与第五悬挂油缸以及第六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悬挂油缸和第二悬挂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的SP口连通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气控换向阀和第二气控换向阀;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A口与第五悬挂油缸以及第六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该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B口与第一悬挂油缸和第二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SP口连通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三气控换向阀和第四气控换向阀;所述的第一气控换向阀和第四气控换向阀均与所述的连通管连通;第二气控换向阀、第三气控换向阀、第十气控换向阀、第十一气控换向阀均与两位四通电磁阀连通;所述的第二悬挂油缸通过第五气控换向阀与第七气控换向阀、第三悬挂油缸以及第四悬挂油缸连通;第六悬挂油缸通过第六气控换向阀与第八气控换向阀、第七悬挂油缸以及第八悬挂油缸连通;第三悬挂油缸与第四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七悬挂油缸以及第八悬挂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七气控换向阀还连通有并列设置的第九气控换向阀和第十气控换向阀,第八气控换向阀还连通有并列设置的第十一气控换向阀和第十二气控换向阀,所述的第八气控换向阀与第三悬挂油缸以及第四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七气控换向阀与第七悬挂油缸以及第八悬挂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九气控换向阀以及第十二气控换向阀与连通管连通;该第七气控阀、第八气控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第二电磁换向阀组与所述的第一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通;第五气控阀、第六气控阀与所述的第二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支路包括回油管和回油精滤器,该回油管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组的T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组的T口连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调速溢流阀的T口均连通在回油管上,该回油管的出油端通过出油精滤器与油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泵与油箱之间连通有进油精滤器。
CN201520865010.1U 2015-11-02 2015-11-02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Active CN205170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5010.1U CN205170223U (zh) 2015-11-02 2015-11-02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5010.1U CN205170223U (zh) 2015-11-02 2015-11-02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0223U true CN205170223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5010.1U Active CN205170223U (zh) 2015-11-02 2015-11-02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022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5497A (zh) * 2019-05-24 2019-07-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一种高速装载机高低速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110303845A (zh) * 2019-05-31 2019-10-08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摇臂悬挂用反压腔承载缓冲装置
CN111120434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用于自动调平试验台的液压系统
CN111927837A (zh) * 2020-07-24 2020-11-13 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悬架升降液压系统及升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5497A (zh) * 2019-05-24 2019-07-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一种高速装载机高低速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110303845A (zh) * 2019-05-31 2019-10-08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摇臂悬挂用反压腔承载缓冲装置
CN111120434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用于自动调平试验台的液压系统
CN111927837A (zh) * 2020-07-24 2020-11-13 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悬架升降液压系统及升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9791B (zh) 车身倾角调整单元、油气悬架机构以及流动式起重机
CN205170223U (zh) 全地面起重机底盘的悬挂液压控制系统
CN103963825B (zh) 一种转向系统及独立悬架轮式重载车辆
CN101765727B (zh) 互连悬架系统
CN103434363A (zh) 防俯仰防侧倾液压互联悬架系统
CN110937556B (zh)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
CN112009193A (zh) 一种抗侧倾可调油气悬架液压系统
CN107284174B (zh) 一种自动侧倾汽车悬架系统
CN103879257B (zh) 悬架阀、油气悬架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6640816B (zh) 悬挂阀组件、悬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5564181A (zh) 可变模组的液压悬挂控制系统
CN102963233A (zh) 可升降式防爆胶轮车底盘
CN111775648B (zh) 矿用自卸车半主动油气悬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53986B (zh) 一种五轴自卸车油气悬架液压控制系统
CN201970815U (zh) 工程车辆和双前桥联动前悬系统
CN201670154U (zh) 吊臂变幅油缸缓冲装置
CN103407916B (zh) 一种变幅油缸缓冲装置以及起重机
CN203237106U (zh) 一种侧翻式卸载车及其平衡油缸液压系统
CN201304880Y (zh) 多轴超重型越野车高度上下可调油气弹簧独立悬架装置
CN203093658U (zh) 一种新型油气悬架系统
CN204196647U (zh) 悬架阀、油气悬架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07630903U (zh) 液压互联系统及使用该液压互联系统的车辆
CN103358850B (zh) 油气悬挂系统和工程车辆
CN110847278B (zh) 一种装载机减振装置
CN206267218U (zh) 一种防侧翻挖掘机的自重找平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