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3023U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33023U CN205033023U CN201520679246.6U CN201520679246U CN205033023U CN 205033023 U CN205033023 U CN 205033023U CN 201520679246 U CN201520679246 U CN 201520679246U CN 205033023 U CN205033023 U CN 2050330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ery wheel
- base
- pusher
- diamond pen
- inner r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包括底座、砂轮和金刚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笔设置于砂轮一侧,所述金刚笔固定于摆动轴上端,所述金刚笔垂直连接设置于摆动轴上端内部的微调拉杆,所述摆动轴下端通过连接架连接驱动轴,所述摆动轴下端内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连接定位杆,所述驱动轴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轴上端设有大拉杆;所述砂轮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于底座两端上部设有的轴承座内,所述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端接触,所述电机固定于底座上端,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避免了伺服插补成本高,形状不稳定的弊端,结构紧凑,便于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属于轴承的磨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质量要求较高的滚子轴承中,轴承滚道的表面,即与滚子接触的位置都带有一定的凸度,即滚子在轴承中与滚道的横向接触面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点,这是因为在轴承运转时,因疲劳剥落而损坏的轴承大多数是在滚道的边沿开始,试验和实践结果表明,在滚道的边缘一带有很大的接触应力集中现象。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边缘效应,这一点非常重要,往往边缘应力比滚道中间部分的应力大好几倍。另一个原因是轴承在运转时套圈产生偏斜,滚子与套圈滚道的接触应力产生变化,边缘应力显著增加,其应力要比计算的应力大1-2倍。由于这两个应力的叠加,总应力要比计算的应力大4-9倍。为了消除边缘应力的集中和提高滚道的工作寿命,一般采取改变滚道素线的途径,使滚道成为带凸度的滚道。
此外,滚子在带凸度的滚道中运行,还可以起到减少滚动摩擦阻力,且润滑油也可以比较容易的进入滚动结合面。
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的磨削有多种加工方案,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是把砂轮外缘修整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再用修整好的砂轮去切入磨削工件外圈,把工件内圈外表面磨削成砂轮上的凸度形状,此种磨削方法的关键是砂轮的修整,目前市上常用的砂轮修整方法有,单点斜线修整法,插补(双伺服)进给法,靠模(仿形)法等;其中单点斜线修整法,砂轮围绕自己的中心线运动,金刚笔在砂轮外缘一侧,与砂轮的回转中心线成一定的角度运动,就可以把砂轮的外缘修整成凹形的凸度形状,调节金刚笔的运动的角度θ,就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凸度值,然后再用修整好的砂轮去磨削我们的工件套圈,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凸度形状,用这种方法修整出来的凸度为双曲线形状。
随着市场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对凸度形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不要求形状(只要突起一点就行),到后来的大圆弧,双曲线。到现在更多的厂家又要求的对数曲线等。迫使轴承磨床生产厂家生产出越来越高端的产品。
对数曲线的形状中间更平,更适合高精度的轴承滚道凸度使用。所以,在更高精度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厂家更趋向于对数曲线的磨削,对数曲线一般是由两台伺服电机插补运动来修整完成的。不但需要一套复杂的程序,且对机械的设计与装配精度要求也较高,结构复杂,对称度也不容易控制,运动出的曲线往往稳定性差。所以,在要求相对不太高的场合,大圆弧(靠模或仿形修整)、双曲线(金刚笔单点斜线修整)还有很大的市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包括底座、砂轮和金刚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笔设置于砂轮一侧,所述金刚笔固定于摆动轴上端,所述金刚笔垂直连接设置于摆动轴上端内部的微调拉杆,所述摆动轴下端通过连接架连接驱动轴,所述摆动轴下端内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连接定位杆,所述驱动轴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轴上端设有大拉杆;所述砂轮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于底座两端上部设有的轴承座内,所述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端接触,所述电机固定于底座上端,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金刚笔设置于底座靠近第二推送装置一端,所述金刚笔接触砂轮的时间与第二推送装置推送底座的时间一致,所述金刚笔位于砂轮中部位置时,所述第二推送装置收缩且同时第一收缩装置推送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推送底座过程中所述金刚笔与砂轮始终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刚笔的最高回转点与砂轮的回转中心高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刚笔的运动轨迹为圆弧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砂轮与金刚笔设置为同时旋转,且砂轮的旋转中心点与金刚笔的旋转中心点互相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修整的砂轮凸度形状是用机械控制,几何成型,稳定性好,对称度高。避免了伺服插补成本高,形状不稳定的弊端。
2、修整出的曲线更接近或超过行业里需要的对数曲线,对提高轴承的各项精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护容易。
4、因为金刚笔的运动轨迹为圆弧旋转,用普通轴承就可以控制其运动轨迹。用摆动油缸或伺服电机就可以驱动。结构紧凑,便于调节。
5、避免了金钢笔单点斜线修整时,除了需要油缸或伺服电机驱动外,还需要一组直线导轨控制金刚笔的运动轨迹,结构设计复杂,不宜防护的弊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砂轮;2、金刚笔;3、第一推送装置;4、第二推送装置;5、滑槽;6、转轴;7、电机;8、底座;9、轴承座;10、微调拉杆;11、驱动轴;12、摆动轴;13、连接架;14、定位杆;15、大拉杆;16、支架;1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包括底座8、砂轮1和金刚笔2,所述金刚笔2设置于砂轮1一侧,所述金刚笔2固定于摆动轴12上端,所述金刚笔2垂直连接设置于摆动轴12上端内部的微调拉杆10,所述摆动轴12下端通过连接架13连接驱动轴11,所述摆动轴12下端内部设有拉杆17,所述拉杆17连接定位杆14,所述驱动轴11固定于支架16上,所述驱动轴11上端设有大拉杆14;所述砂轮1中心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两端设置于底座8两端上部设有的轴承座9内,所述转轴6一端与电机7输出端接触,所述电机7固定于底座8上端,所述底座8底部设置有滑槽5,所述底座8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推送装置3和第二推送装置4。
所述第一推送装置3和第二推送装置4由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金刚笔2设置于底座8靠近第二推送装置4一端,所述金刚2笔接触砂轮1的时间与第二推送装置4推送底座8的时间一致,所述金刚笔2位于砂轮1中部位置时,所述第二推送装置4收缩且同时第一收缩装置3推送底座8,所述第一推送装置3和第二推送装置4推送底座8过程中所述金刚笔2与砂轮1始终接触,所述金刚笔2的最高回转点与砂轮1的回转中心高度一致,所述金刚笔2的运动轨迹为圆弧旋转,所述砂轮1与金刚笔2设置为同时旋转,且砂轮1的旋转中心点与金刚笔2的旋转中心点互相垂直。
具体的,由于砂轮1固定于底座8上端且与底座8为一个整体,当第二推送装置4和第一推送装置3推送底座8时,砂轮1跟随底座8的运动轨迹运动,当金刚笔2接触砂轮1的同时,第二推送装置4推送底座8向第一推送装置3一端运动,当金刚笔2到达砂轮1中部位置且即将旋转离开砂轮1时,第二推送装置4收缩的同时第一推送装置3推送底座8带动砂轮1向第二推送装置4一端运动,使金刚笔2与砂轮1中部位置接触更平缓,使砂轮1中间凸度形状更平,更适合高精度的轴承滚道凸度使用,金刚笔2固定,通过改变第一推送装置3和第二推送装置4推送距离改变砂轮中间的凸度的高低,砂轮1在围绕自身中心线回转的同时,在砂轮1的一侧,金刚笔2也在围绕自身的回转中心点,在垂直于砂轮1回转中心的平面内旋转。只要保证金刚笔2的最高回转点与砂轮1的回转中心高度一致,就可以把砂轮1的外缘修整成微量的凹形凸度形状;调节金刚笔2的回转半径的大小,就可以把砂轮1修整出不同的凹形凸度形状。与单点斜线修整相比,金钢笔2在最高点两侧附近更接近砂轮1回转中心线,也就是说,用此种方法修整出来的曲线,比双曲线更接近甚至超过对数曲线,是轴承滚道中更加完美的一种凸度曲线,对轴承的各项精度会有更大更好的帮助。
该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修整的砂轮凸度形状是用机械控制,几何成型,稳定性好,对称度高。避免了伺服插补成本高,形状不稳定的弊端,修整出的曲线更接近或超过行业里需要的对数曲线,对提高轴承的各项精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简单,防护容易,因为金刚笔的运动轨迹为圆弧旋转,用普通轴承就可以控制其运动轨迹。用摆动油缸或伺服电机就可以驱动。结构紧凑,便于调节,避免了金钢笔单点斜线修整时,除了需要油缸或伺服电机驱动外,还需要一组直线导轨控制金刚笔的运动轨迹,结构设计复杂,不宜防护的弊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支架、砂轮和金刚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笔设置于砂轮一侧,所述金刚笔固定于摆动轴上端,所述金刚笔垂直连接设置于摆动轴上端内部的微调拉杆,所述摆动轴下端通过连接架连接驱动轴,所述摆动轴下端内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连接定位杆,所述驱动轴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轴上端设有大拉杆;所述砂轮中心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于底座两端上部设有的轴承座内,所述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端接触,所述电机固定于底座上端,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金刚笔设置于底座靠近第二推送装置一端,所述金刚笔接触砂轮的时间与第二推送装置推送底座的时间一致,所述金刚笔位于砂轮中部位置时,所述第二推送装置收缩且同时第一收缩装置推送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推送底座过程中所述金刚笔与砂轮始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笔的最高回转点与砂轮的回转中心高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笔的运动轨迹为圆弧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与金刚笔设置为同时旋转,且砂轮的旋转中心点与金刚笔的旋转中心点互相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79246.6U CN205033023U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79246.6U CN205033023U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33023U true CN205033023U (zh) | 2016-02-17 |
Family
ID=55291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7924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3023U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3302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9884A (zh) * | 2019-04-16 | 2019-06-21 | 马鞍山市恒永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圆相切插补修整机构及砂轮修整装置 |
CN110228013A (zh) * | 2019-04-16 | 2019-09-13 | 马鞍山市恒永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砂轮圆弧修整微调机构 |
CN110450055A (zh) * | 2018-05-08 | 2019-11-15 | 襄阳宇清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修整器 |
-
2015
- 2015-09-02 CN CN201520679246.6U patent/CN2050330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0055A (zh) * | 2018-05-08 | 2019-11-15 | 襄阳宇清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修整器 |
CN109909884A (zh) * | 2019-04-16 | 2019-06-21 | 马鞍山市恒永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圆相切插补修整机构及砂轮修整装置 |
CN110228013A (zh) * | 2019-04-16 | 2019-09-13 | 马鞍山市恒永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砂轮圆弧修整微调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33023U (zh)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加工装置 | |
CN104385143B (zh) | 一种用于加工轴承内圈滚道凸度的砂轮修整方法及装置 | |
CN107343682A (zh) | 一种制鞋用三维转向焊接工作台 | |
CN202144042U (zh) | 伺服双支承圆弧修整器 | |
CN102225522A (zh) | 封头坡口磨边机 | |
CN205674020U (zh) | 一种曲轴磨床 | |
CN104999356A (zh) | 一种陶瓷球毛坯修整装置 | |
CN202752972U (zh) | 一种球面滚子超精机 | |
CN204686610U (zh) | 一种用于两栖坦克炮塔座圈滚道的打磨除锈机床 | |
CN106863138A (zh) | 可旋转式滚轮修整器 | |
CN205056761U (zh) | 一种快速成型旋边模具 | |
CN201872062U (zh) | 双主轴数控磨床 | |
CN102225525A (zh) | 轴承外圈滚道凸度的加工工装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4277692U (zh) | 抛光模面形修改装置 | |
CN204747175U (zh) | 一种轮辐旋压机 | |
CN204672847U (zh) | 夹式送料机用夹料传动机构 | |
CN210757184U (zh) | 一种可调节水平夹角的砂轮修整器 | |
CN105234776A (zh)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及滚子凸度的加工方法 | |
CN201033415Y (zh) | 成型砂轮轨迹仿形修正器 | |
CN204584971U (zh) | 一种轴承磨床修整器 | |
CN2848469Y (zh) | 大直径大曲率内凹曲线数控凸轮轴磨床 | |
CN206568003U (zh) | 活塞销端面倒角成型磨削装置 | |
CN208068351U (zh) | 盘式海绵平切机 | |
CN206999262U (zh) | 自动压纹机 | |
CN206622920U (zh) | 一种定位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刀具研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