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982242U -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2242U
CN204982242U CN201520651298.2U CN201520651298U CN204982242U CN 204982242 U CN204982242 U CN 204982242U CN 201520651298 U CN201520651298 U CN 201520651298U CN 204982242 U CN204982242 U CN 204982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oven fabric
weaving
vertical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12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成炎
康凌峰
张红霞
李艳清
翁浦莹
孔春凤
权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2015206512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2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2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22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包括织样机,所述的织样机包括安装在织样机机架上的经纱织轴,所述的经纱织轴之后的织样机机架上依次安装有活动后梁、综框、钢筘、胸梁、压辊、卷曲棍和卷布棍,所述的综框之前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织轴;所述的垂纱织轴与综框之间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张力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弥补以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织物厚度方向上纱线分布不均,布面不平整的缺陷;另一方面组合结构可以发挥出不同三维机织物结构的性能特点,其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新型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尤其是一种以重平组织交织方式引入垂纱的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技术背景
三维机织物结构的多样性特点,使其增强复合材料颇具可设计性。常规的三大三维机织物结构:正交、准正交、角连锁,因经纱、纬纱和垂纱的分布、交织关系以及屈曲状态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能特点。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的方式引入,以层状复合形式进行组合,设计出具有多种变化的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一方面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的方式引入弥补以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织物厚度方向上纱线分布不均,布面不平整的缺陷;另一方面组合结构可以发挥出不同三维机织物结构的性能特点,以更好得适应现代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方式引入,克服垂纱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结构缺陷;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改变结构单元数量和位置,以层状复合形式进行组合,发挥不同三维织物结构的性能特点,设计出具有多种变化的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以芳纶包缠线为原料,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图绘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织造装置上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织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包括织样机,所述的织样机包括安装在织样机机架上的经纱织轴,所述的经纱织轴之后的织样机机架上依次安装有活动后梁、综框、钢筘、胸梁、压辊、卷曲棍和卷布棍,所述的综框之前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织轴;所述的垂纱织轴与综框之间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张力控制装置。
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工艺,以正交、准正交三维结构单元为基础,确定三维结构单元层数和各层结构;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的方式引入,连接三维结构单元层,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同时在织造装置上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织造。
所述的织造工艺具体工艺步骤为:1)首选以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通过改变结构单元数量和位置,确定三维结构单元层数和各层结构;2)根据步骤1)各层结构情况,确定垂纱引入的重平组织;3)然后将垂纱与纬纱根据步骤2)的重平组织,交织连接三维织物结构单元层,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4)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5)再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图;6)最后选用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图在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
所述的三维结构单元层数为3层或4层。
所述的三维织物各层结构是正交单元层和准正交单元层按2:1或1:1的比列排列分布。
所述的芳纶包缠线是以一根122.22tex的芳纶纱线为芯纱,一根122.22tex的芳纶纱线为包缠纱制备得到的芳纶包缠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垂纱织轴、垂纱张力控制装置的设置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方式引入,克服垂纱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结构缺陷;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改变结构单元数量和位置,以层状复合形式进行组合,设计出具有多种变化的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克服了单一三维结构的性能缺陷,发挥出多种三维结构的性能优势;选用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用新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是三维机织物,不但保持织物垂直方向上的均匀性,提高布面的平整度,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其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3层机织物的经向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3层机织物的组织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3层机织物的上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3层机织物的经向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3层机织物的组织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3层机织物的上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4层机织物的经向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4层机织物的组织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4层机织物的上机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4层机织物的经向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4层机织物的组织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的4层机织物的上机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重平垂纱正交、准正交组合式三维结构机织物在改造后的普通织机上的上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织样机,所述的织样机包括安装在织样机机架上的经纱织轴1,所述的经纱织轴1之后的织样机机架上依次安装有活动后梁6、综框7、钢筘8、胸梁9、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所述的综框7之前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织轴2;所述的垂纱织轴2与综框7之间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垂纱织轴2主要用于控制垂纱的送经,垂纱的送经量大于经纱;由于垂纱张力远远小于经纱张力,其控制难度更大,通过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能有效的控制垂纱张力,使得垂纱在织物厚度方向上呈现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工艺: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确定三维织物单元层数为3层,垂直方向上3层单元结构分别为:正交结构:正交结构:准正交结构;根据三维织物垂直方向上各层的单元结构,确定垂纱引入的重平组织为2上3下,绘制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如图2所示;再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图,如图3所示;最后选用线密度为244.44tex的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中3为经纱、4为垂纱,14为纬纱,10为三维机织物;经纱3由经纱织轴1后经活动后梁6后;垂纱4由垂纱织轴2后经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后;两者通过两个绞纱棒分层进入综框7、然后经过钢筘8、胸梁9后形成三维机织物,然后经过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出布。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垂纱织轴、垂纱张力控制装置的设置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方式引入,克服垂纱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结构缺陷;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改变结构单元数量和位置,以层状复合形式进行组合,设计出具有多种变化的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克服了单一三维结构的性能缺陷,发挥出多种三维结构的性能优势;选用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不但保持织物垂直方向上的均匀性,提高布面的平整度,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其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织样机,所述的织样机包括安装在织样机机架上的经纱织轴1,所述的经纱织轴1之后的织样机机架上依次安装有活动后梁6、综框7、钢筘8、胸梁9、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所述的综框7之前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织轴2;所述的垂纱织轴2与综框7之间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垂纱织轴2主要用于控制垂纱的送经,垂纱的送经量大于经纱;由于垂纱张力远远小于经纱张力,其控制难度更大,通过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能有效的控制垂纱张力,使得垂纱在织物厚度方向上呈现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确定三维织物单元层数为3层,垂直方向上3层单元结构分别为:正交结构:准正交结构:正交交结构;根据三维织物垂直方向上各层的单元结构,确定垂纱引入的重平组织为1上4下;绘制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如图5所示;再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图,如图6所示;最后选用线密度为244.44tex的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中3为经纱、4为垂纱,14为垂纱,10为三维机织物;经纱3由经纱织轴1后经活动后梁6后;垂纱4由垂纱织轴2后经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后;两者通过两个绞纱棒分层进入综框7、然后经过钢筘8、胸梁9后形成三维机织物,然后经过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出布。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垂纱织轴、垂纱张力控制装置的设置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方式引入,克服垂纱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结构缺陷;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改变结构单元数量和位置,以层状复合形式进行组合,设计出具有多种变化的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克服了单一三维结构的性能缺陷,发挥出多种三维结构的性能优势;选用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不但保持织物垂直方向上的均匀性,提高布面的平整度,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其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织样机,所述的织样机包括安装在织样机机架上的经纱织轴1,所述的经纱织轴1之后的织样机机架上依次安装有活动后梁6、综框7、钢筘8、胸梁9、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所述的综框7之前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织轴2;所述的垂纱织轴2与综框7之间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垂纱织轴2主要用于控制垂纱的送经,垂纱的送经量大于经纱;由于垂纱张力远远小于经纱张力,其控制难度更大,通过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能有效的控制垂纱张力,使得垂纱在织物厚度方向上呈现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确定三维织物单元层数为4层,垂直方向上4层单元结构分别为:正交结构:正交结构:准正交结构:准正交结构;根据三维织物垂直方向上各层的单元结构,确定垂纱引入的重平组织为3上4下;绘制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如图8所示;再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图,如图9所示;最后选用线密度为244.44tex的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中3为经纱、4为垂纱,14为纬纱,10为三维机织物;经纱3由经纱织轴1后经活动后梁6后;垂纱4由垂纱织轴2后经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后;两者通过两个绞纱棒分层进入综框7、然后经过钢筘8、胸梁9后形成三维机织物,然后经过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出布。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垂纱织轴、垂纱张力控制装置的设置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方式引入,克服垂纱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结构缺陷;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改变结构单元数量和位置,以层状复合形式进行组合,设计出具有多种变化的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克服了单一三维结构的性能缺陷,发挥出多种三维结构的性能优势;选用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不但保持织物垂直方向上的均匀性,提高布面的平整度,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其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织样机,所述的织样机包括安装在织样机机架上的经纱织轴1,所述的经纱织轴1之后的织样机机架上依次安装有活动后梁6、综框7、钢筘8、胸梁9、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所述的综框7之前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织轴2;所述的垂纱织轴2与综框7之间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垂纱织轴2主要用于控制垂纱的送经,垂纱的送经量大于经纱;由于垂纱张力远远小于经纱张力,其控制难度更大,通过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能有效的控制垂纱张力,使得垂纱在织物厚度方向上呈现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确定三维织物单元层数为4层,垂直方向上4层单元结构分别为:正交结构:准正交结构:准正交结构:正交结构;根据三维织物垂直方向上各层的单元结构,确定垂纱引入的重平组织为2上4下;绘制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经向结构示意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如图11所示;再根据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组织图完成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图,如图12所示;最后选用线密度为244.44tex的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上机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中3为经纱、4为垂纱,14为纬纱,10为三维机织物;经纱3由经纱织轴1后经活动后梁6后;垂纱4由垂纱织轴2后经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后;两者通过两个绞纱棒分层进入综框7、然后经过钢筘8、胸梁9后形成三维机织物,然后经过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出布。
本实施例的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及工艺,垂纱织轴、垂纱张力控制装置的设置将垂纱以重平组织交织方式引入,克服垂纱常规引入方式带来的结构缺陷;选取正交、准正交结构单元为基础,改变结构单元数量和位置,以层状复合形式进行组合,设计出具有多种变化的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克服了单一三维结构的性能缺陷,发挥出多种三维结构的性能优势;选用芳纶包缠线为经纱、纬纱和垂纱,在本实施例的织造装置上织造得到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不但保持织物垂直方向上的均匀性,提高布面的平整度,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其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Claims (1)

1.一种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包括织样机,所述的织样机包括安装在织样机机架上的经纱织轴(1),所述的经纱织轴(1)之后的织样机机架上依次安装有活动后梁(6)、综框(7)、钢筘(8)、胸梁(9)、压辊(11)、卷曲棍(12)和卷布棍(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框(7)之前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织轴(2);所述的垂纱织轴(2)与综框(7)之间的织样机机架上还安装有垂纱张力控制装置(5)。
CN201520651298.2U 2015-08-27 2015-08-27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2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1298.2U CN204982242U (zh) 2015-08-27 2015-08-27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1298.2U CN204982242U (zh) 2015-08-27 2015-08-27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2242U true CN204982242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129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2242U (zh) 2015-08-27 2015-08-27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224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106A (zh) * 2015-08-27 2015-12-02 浙江理工大学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及工艺
CN110983578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织造张力控制方法
CN115369539A (zh) * 2022-08-29 2022-1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机织拉索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106A (zh) * 2015-08-27 2015-12-02 浙江理工大学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及工艺
CN105113106B (zh) * 2015-08-27 2017-03-22 浙江理工大学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及工艺
CN110983578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织造张力控制方法
CN115369539A (zh) * 2022-08-29 2022-1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机织拉索及其制造方法
CN115369539B (zh) * 2022-08-29 2024-01-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机织拉索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9522A (zh) 一种纬填芯三层结构装饰织物及其生产工艺
CN202124720U (zh) 一种纬接结机织间隔织物
CN201485590U (zh) 高厚度的三维双层层连织物
CN103643381A (zh) 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机织物的织造方法
CN106435956B (zh) 一种锥形中空夹芯回转体织物及其应用
CN102443936A (zh) 一种变厚度三维机织物的成型方法
CN204982242U (zh)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CN101503840A (zh) 三层提花毛巾及其织造工艺
CN105133164A (zh) 一种纬编时装用空气层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3021721U (zh) 混纺双层织物
CN107956024A (zh) 一种梯度结构三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3106B (zh)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及工艺
CN103173909B (zh) 一种三维整体成型的t形管状机织物的织造方法
CN111058142B (zh) 一种三维夹层结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14606623B (zh) 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CN202099483U (zh) 一种超细pvc包覆纱面料
CN205934563U (zh) 一种三层造纸网
CN211227534U (zh) 一种双层真丝绉
CN108588973B (zh) 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及方法
CN103696097A (zh) 一种多向织物及其织造成形方法
CN103361879A (zh) 一种经编和机织技术组合成间隔型复合材料增强体的方法
CN110820127A (zh) 一种双层真丝绉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62380B (zh) 具有三层立体效果的机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469448B (zh) 无捻捆绑式平织砂轮网格布的织造方法
CN203792799U (zh) 高强度纤维双层交织复合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