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7534U - 一种双层真丝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真丝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27534U CN211227534U CN201922096753.8U CN201922096753U CN211227534U CN 211227534 U CN211227534 U CN 211227534U CN 201922096753 U CN201922096753 U CN 201922096753U CN 211227534 U CN211227534 U CN 2112275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 fabric
- weave
- layer
- yar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6432 Carica papay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4624 Dermat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0 fin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真丝绉,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变组织结构,每个平变组织结构为一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该平变组织结构内包括交织点区域和通络区域,位于通络区域内的面料包含上层和下层,位于交织点区域内的面料为上层和下层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面料。本实用新型原料为100%真丝,利用上下层支架不同的伸缩性差异,面料形成凸皱感;利用加强捻和低捻的不同,造成光泽感的差异;舒适感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层真丝绉。
背景技术
真丝面料,由于真丝具有柔软的特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100%真丝的服装,档次高,亲肤性好,特别受人喜爱。但是100%真丝的面料存在一个不足,即面料虽然顺滑,但是弹性不足,单层面料无法形成凸皱感。多层面料结合虽然能形成凸皱感但是后期加工过程比较复杂,不利于生产。而且面料上质感单一,无法做到同一个面料在手感上和视觉上都兼顾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双层真丝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真丝绉,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变组织结构,每个平变组织结构为一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该平变组织结构内包括交织点区域和通络区域,位于通络区域内的面料包含上层和下层,上层和下层是分开独立的两层面料,位于交织点区域内的面料为上层和下层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面料;所述的通络区域内的上层和下层的组织结构均为平纹组织结构,所述的交织点区域内的组织结构为斜纹组织结构,经纱和纬纱均为100%真丝。
优选的,所述交织点区域内的纬纱数量为8-24根,通络区域内的纬纱数量为24-64根。
优选的,该面料的经纱包括A、B二种,该面料的牵经顺序,即每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单元内的经纱排列顺序为:一根A纱、一根B纱交错排列,该面料的纬纱均为C纱。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于所述A、B二种经纱规格如下:
A:3/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三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强捻;
B:2/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二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低捻。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C纱的规格为:1/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一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中捻。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每个平变组织结构包括经纱56根,纬纱68根,且该经纱56根、纬纱68根为一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该面料的组织结构包括从左往右的八条五十上十八下的经面组织,八条十八上五十下的纬面组织,二十条五十一上十七下的经面组织,二十条十七上五十一下的纬面组织,前述八条五十上十八下的经面组织与八条十八上五十下的纬面组织交错设置,二十条五十一上十七下的经面组织与二十条十七上五十一下的纬面组织交错设置;通络区内,第奇数条经纱与第奇数条纬纱交织形成该面料的上层,第偶数条经纱与第偶数条纬纱交织形成该面料的下层;交织点区域内,所有经纱与所有纬纱均交织在一起,形成交织区域。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该面料的组织结构由经纱56根与纬纱68根交织而成,其中从左往右的第一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二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二上二下一上,第二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二上二下,第三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二上一下,第四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二上,第五根至第十六根经纱上的组织点循环重复第一根至第四根经纱上的组织点;第十七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二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第十八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第十九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第二十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第二十一根至第五十六根经纱的组织点循环重复第十七根至第二十根上的组织点。
优选的,面料的成品重量为13±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100%真丝面料,用料成分单一,保证了面料的舒适性和亲肤性的同时,通过组织结构的排列,形成交织点区域和通络区域,通络区域内,面料分成上下两层,交织点区域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面料,并且利用上下层之间不同的伸缩性差异,布面形成凸皱感(泡泡绉样)。利用加强捻和加低捻的不同,造成了面料两面光泽感的差异,一面为哑光面,一面为亮光面。本面料的整体手感柔软舒适,且具有弹性,面料的纹理立体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及纱线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穿棕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35-68行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1-34行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变组织结构,每个平变组织结构为一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该平变组织结构内包括交织点区域和通络区域,位于通络区域内的面料包含上层和下层,上层和下层是分开独立的两层面料,位于交织点区域内的面料为上层和下层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面料;所述的通络区域内的上层和下层的组织结构均为平纹组织结构,所述的交织点区域内的组织结构为斜纹组织结构,经纱和纬纱均为100%真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交织点区域内的纬纱数量为8-24根,通络区域内的纬纱数量为24-64根。
本实施例中,该面料的经纱包括A、B二种,该面料的牵经顺序,即每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单元内的经纱排列顺序为:一根A纱、一根B纱交错排列,该面料的纬纱均为C纱。
本实施例中,于所述A、B二种经纱规格如下:
A:3/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三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强捻;
B:2/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二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低捻。
本实施例中,C纱的规格为:1/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一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中捻。
捻度在1-8T之间为低捻,捻度在8T以上至20T之间为中捻,捻度在20T以上为强捻,该面料在织造的过程中,经纱分别为加强捻和加低捻,纬纱只有一种加中捻的规格,因为加强捻和加低捻纱线伸缩率不同,上下两层之间的收缩率不一样,且设有交织区域,所以在通络区域内,面料的上下两层会形成凸皱感。而且加强捻的纱线会呈现哑光色,而加低捻的纱线相对于加强捻的纱线而言,光泽度更好,所以就形成了该面料上下两层的光泽度不同,一面呈哑光色,另一面呈亮光色。
本实施例中,每个平变组织结构包括经纱56根,纬纱68根,且该经纱56根、纬纱68根为一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
本实施例中,该面料的组织结构包括从左往右的八条五十上十八下的经面组织,八条十八上五十下的纬面组织,二十条五十一上十七下的经面组织,二十条十七上五十一下的纬面组织,前述八条五十上十八下的经面组织与八条十八上五十下的纬面组织交错设置,二十条五十一上十七下的经面组织与二十条十七上五十一下的纬面组织交错设置;通络区内,第奇数条经纱与第奇数条纬纱交织形成该面料的上层,第偶数条经纱与第偶数条纬纱交织形成该面料的下层;交织点区域内,所有经纱与所有纬纱均交织在一起,形成交织区域。
本实施例中,该面料的组织结构由经纱56根与纬纱68根交织而成,其中从左往右的第一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二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二上二下一上,第二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二上二下,第三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二上一下,第四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二上,第五根至第十六根经纱上的组织点循环重复第一根至第四根经纱上的组织点;第十七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二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第十八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第十九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第二十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第二十一根至第五十六根经纱的组织点循环重复第十七根至第二十根上的组织点。
本实施例中,面料的成品重量为13±0.5m/m。
一种双层真丝绉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1)采用厂丝作为原料,采用剑杆织机进行织造成坯绸;采用剑杆织机进行织造时,经纱穿棕采用十二片棕分区顺穿法,交织区域内的经线从左往右在第9片至第12片棕之间依次采用顺穿法进行穿棕,通络区域内的经线从左往右在第1片至第8片总之间依次采用顺穿法进行穿棕;采用剑杆织机进行织造的过程中,该面料的上机张力为50±5g;该成品绸的织缩率为6.12±0.2%;
2)将坯绸进行脱胶处理;
3)印花或染色工艺;
4)落水漂洗,下水温度为60±5℃;
5)将坯绸进行预缩工艺,预缩时,采用的压力为3-7公斤蒸气压,速度为每分钟3-7米;
6)预缩后,进行定型工艺,定型温度为140-175℃,速度为每分钟7-13米;
7)烘干,烘干温度为90-95℃,烘干时间为5分钟。
由于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变组织结构,所以织造过程中采用相对较为简单的分区顺穿法,降低了纺织工的穿棕工作复杂程度,穿棕后可基本实现自动化生产,坯布下机后采用机械化预缩定型,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预缩是采用蒸气压制,在加捻的作用下,面料的纬向发生收缩,每个一定的经纱之后就会产生皱纹纹理,由于捻度的不同,上下两层的伸缩性就不同,形成凸皱感;定型是对产生皱纹纹理的面料进行定型工作,防止其变形,提高面料的稳定性;由此,坯布织造后不需要进行化学后整理工艺,保持了面料的天然性,防止由化学后整理原料残留在坯布上,导致皮肤过敏的情况出现。
Claims (9)
1.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变组织结构,每个平变组织结构为一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该平变组织结构内包括交织点区域和通络区域,位于通络区域内的面料包含上层和下层,上层和下层是分开独立的两层面料,位于交织点区域内的面料为上层和下层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面料;所述的通络区域内的上层和下层的组织结构均为平纹组织结构,所述的交织点区域内的组织结构为斜纹组织结构,经纱和纬纱均为100%真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点区域内的纬纱数量为8-24根,通络区域内的纬纱数量为24-64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的经纱包括A、B二种,该面料的牵经顺序,即每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单元内的经纱排列顺序为:一根A纱、一根B纱交错排列,该面料的纬纱均为C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所述A、B二种经纱规格如下:
A:3/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三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强捻;
B:2/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二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低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C纱的规格为:1/20/22D/S厂丝,即该种经纱为一股支数为20/22D的厂丝加捻而成,捻向为S捻,加中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每个平变组织结构包括经纱56根,纬纱68根,且该经纱56根、纬纱68根为一个纱线排列组织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的组织结构包括从左往右的八条五十上十八下的经面组织,八条十八上五十下的纬面组织,二十条五十一上十七下的经面组织,二十条十七上五十一下的纬面组织,前述八条五十上十八下的经面组织与八条十八上五十下的纬面组织交错设置,二十条五十一上十七下的经面组织与二十条十七上五十一下的纬面组织交错设置;通络区内,第奇数条经纱与第奇数条纬纱交织形成该面料的上层,第偶数条经纱与第偶数条纬纱交织形成该面料的下层;交织点区域内,所有经纱与所有纬纱均交织在一起,形成交织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的组织结构由经纱56根与纬纱68根交织而成,其中从左往右的第一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二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二上二下一上,第二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二上二下,第三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二上一下,第四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二上,第五根至第十六根经纱上的组织点循环重复第一根至第四根经纱上的组织点;第十七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经纱二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第十八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二下,第十九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一下三上,第二十根经纱上的组织点为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三下一上;第二十一根至第五十六根经纱的组织点循环重复第十七根至第二十根上的组织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真丝绉,其特征在于面料的成品重量为13±0.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96753.8U CN211227534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一种双层真丝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96753.8U CN211227534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一种双层真丝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27534U true CN211227534U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1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96753.8U Active CN211227534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一种双层真丝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275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0127A (zh) * | 2019-11-29 | 2020-02-21 | 嘉兴市特欣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真丝绉及其生产方法 |
CN114381935A (zh) * | 2022-02-21 | 2022-04-22 | 浙江嘉欣金三塔丝绸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的真丝弹力素绉缎及其加工工艺 |
-
2019
- 2019-11-29 CN CN201922096753.8U patent/CN2112275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0127A (zh) * | 2019-11-29 | 2020-02-21 | 嘉兴市特欣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真丝绉及其生产方法 |
CN114381935A (zh) * | 2022-02-21 | 2022-04-22 | 浙江嘉欣金三塔丝绸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的真丝弹力素绉缎及其加工工艺 |
CN114381935B (zh) * | 2022-02-21 | 2024-02-02 | 浙江嘉欣金三塔丝绸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的真丝弹力素绉缎及其加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86734B (zh) | 提花双面呢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03840A (zh) | 三层提花毛巾及其织造工艺 | |
CN106757682A (zh) | 一种立体三层梭织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1227534U (zh) | 一种双层真丝绉 | |
CN105002623A (zh) | 具有交叉封闭结构的双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
CN201517153U (zh) | 三层提花毛巾 | |
CN104047093A (zh) | 纯铜氨纤维高密仿真丝大提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73067B (zh) | 一种六层提缎巾被类产品及其织造方法 | |
CN202273030U (zh) | 双经轴双层粗犷家纺织物 | |
CN212640783U (zh) | 一种贾卡飞线织物 | |
CN106637582B (zh) | 一种弹性梭织鞋面的制作工艺 | |
CN110820127A (zh) | 一种双层真丝绉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1538758A (zh) | 一种提花布及其制造工艺 | |
CN112853569A (zh) | 超弹多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及超弹多层织物 | |
CN111705410A (zh) | 一种贾卡飞线织物 | |
CN102534932A (zh) | 一种立体提花面料织造工艺 | |
CN103820912A (zh) | 一种环保面料的生产方法 | |
CN110241496B (zh)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212834297U (zh) | 一种全棉梭织色织斜纹布 | |
CN206607381U (zh) | 一种涤纶小提花面料 | |
CN210262175U (zh) | 一种梭织仿针织面料 | |
CN211171066U (zh) | 一种真丝绉 | |
CN218404587U (zh) | 弹力竖条绉 | |
CN106958069B (zh) | 一种仿缂丝效果的电子提花织物 | |
CN221480214U (zh) | 一种涤纶提花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