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7657U - 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27657U CN204827657U CN201520551199.7U CN201520551199U CN204827657U CN 204827657 U CN204827657 U CN 204827657U CN 201520551199 U CN201520551199 U CN 201520551199U CN 204827657 U CN204827657 U CN 2048276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air
- engine
- electric motor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0279 gene silen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06010022000 influenz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3584 silenc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包括机组外壳和引擎式发电机,引擎式发电机包括发动机冷却风道和电机冷却风道,发动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启动器拉盘上,出风口设置在消声器出气胶套上,缸头和消声器设置在发动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箱盖的顶部、侧面和底部,出风口设置在电机端盖上,冷却风扇和电机置于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冷却风扇的叶片采用弧形罩结构。两路冷却风道各自独立,便于简化风道,优化风道布置,减少零件数量,冷却风扇的叶片采用弧形罩结构,增大了挖风量,共同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是引擎式发电机组内冷却风道的结构。
背景技术
引擎式发电机通过发动机使电机运转从而发电,在引擎式发电机内部设置有发动机冷却风道和电机冷却风道,发动机冷却风道为发动机的缸头和消声器降温,而电机冷却风道为电机降温。
现有的引擎式发电机中,主要存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两路冷却风各自冷却缸头和电机,再汇合后一起冷却消声器,这种结构为保证冷却风的流动顺畅,冷却风道结构复杂,构成冷却风道的零件数量多,安装精度要求很高;另一种是先冷却缸头,再分成两路分别冷却消声器和电机,但经过分流后的冷却风冷却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双冷风道的发电机组,一路冷却风用于冷却缸头和消声器,另一路冷却风用于冷却电机,两路冷却风道各自独立,便于简化风道,优化风道布置,减少零件数量,保证冷却效果;同时提供一种全新的电机冷却风扇叶片结构,增大冷却风扇的挖风量,提高电机的冷却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包括机组外壳、设置在机组外壳内的引擎式发电机,所述引擎式发电机包括具有供冷却缸头和消声器的冷却风通过的发动机冷却风道和具有供冷却电机的冷却风通过的电机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启动器拉盘上,出风口设置在消声器出气胶套上,所述缸头和消声器设置在发动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所述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箱盖的顶部、侧面和底部,出风口设置在电机端盖上,冷却风扇和电机置于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所述机组外壳上分别设置有与发动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发动机冷却风道的出风口、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电机冷却风道的出风口位置对应的进风格栅;
所述冷却风扇包括板状主体和叶片,两者一体成型,所述板状主体上开有若干呈圆周均布的过风孔,叶片设置在板状主体的正面并与过风孔一一对应,所述叶片的横截面为拱形,沿冷却风扇的进风方向拱形高度逐渐降低直至与过风孔的边缘连为一体,从而形成带有入风口的弧形罩结构,且弧形罩将对应的过风孔完全罩住,当冷却风扇转动时,风从入风口进入叶片内,沿弧形罩转过一定的角度后再由过风孔排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启动器、冷却风扇和电机设置在引擎式发电机的下一层,空滤器、缸头和消声器设置在引擎式发电机的上一层,所述发动机冷却风道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密闭通道由启动器导风罩、缸头导风罩、消声器外罩和消声器出气胶套围成,所述电机冷却风道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密闭通道由发动机箱盖与电机端盖围成。优化结构布置,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减少占用面积。
所述叶片拱形横截面的内侧端相对外侧端,在进风方向上靠后倾斜;所述入风口的顶部相对根部,在进风方向上向后倾斜。以进一步优化进风路线,使进入弧形罩内的风更加顺畅,对电机的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用于冷却缸头和消声器的发动机冷却风道与用于冷却电机的电机冷却风道分开设置,两路冷却风道各自独立,发动机冷却风道的冷却风由启动器内的风扇吸入,而电机冷却风道的冷却风由冷却风扇吸入,保证了两个风道充足的进风量,进风顺畅,且冷却效果好;由于两个冷却风道独立设置,简化了风道结构及风道布置,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电机冷却风扇的叶片采用弧形罩结构,配合在发动机箱盖顶部、侧面和底部设置的三处电机冷却风道进风口,从而增大冷却风扇的挖风量,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引擎式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引擎式发电机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不完全分解示意图。
图9是冷却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冷却风扇的立体图一。
图11是冷却风扇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发电机组,包括机组外壳12、设置在机组外壳12内的引擎式发电机,除此之外,还包括设置在机组外壳12内的逆变器。
结合图4—图8所示的引擎式发电机,主要由缸头1、消声器2、电机3、启动器4(包括启动器拉盘4a和启动器导风罩4b)、缸头导风罩5、消声器外罩6、消声器出气胶套7、发动机箱盖8、冷却风扇9、空滤器10、电机端盖11等组成。
在引擎式发电机内设置有两路冷却风道,一路是用于供冷却缸头1和消声器2的冷却风通过的发动机冷却风道a,一路是用于供冷却电机3的冷却风通过的电机冷却风道b。
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进风口设置在启动器拉盘4a上,启动器拉盘4a内设置有风扇,出风口设置在消声器出气胶套7上,缸头1和消声器2设置在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电机冷却风道b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箱盖8的顶部、侧面和底部,出风口设置在电机端盖11上,冷却风扇9和电机3置于电机冷却风道b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缸头1属于发动机的一部分。发动机壳体由发动机箱体和发动机箱盖8组成,发动机箱体位于靠近启动器4的一侧,而发动机箱盖8位于远离启动器4的一侧。
结合图2、图3所示,机组外壳12上分别设置有与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进风口、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出风口、电机冷却风道b的进风口、电机冷却风道b的出风口位置对应的进风格栅12a。机组外壳12的顶部设置有提手12b,方便携带。
最好是,启动器4、冷却风扇9和电机3设置在引擎式发电机的下一层,空滤器10、缸头1和消声器2设置在引擎式发电机的上一层,发动机冷却风道a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密闭通道由启动器导风罩4b、缸头导风罩5、消声器外罩6和消声器出气胶套7围成,电机冷却风道b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密闭通道由发动机箱盖8与电机端盖11围成。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风从启动器拉盘4a上的进风口进入,再依次经过由启动器导风罩4b、缸头导风罩5、消声器外罩6和消声器出气胶套7围成的密封通道为缸头1和消声器2降温,最后由消声器出气胶套7上的出风口排出。用于冷却电机的冷却风从发动机箱盖8的顶部、侧面和底部的进风口进入,经冷却风扇9汇合后为电机3降温,再由电机端盖11上的出风口排出。消声器外罩6最好由左右两部分罩体扣合而成。
如图9—图11所示,冷却风扇9主要由板状主体9a和叶片9b两部分组成,两者一体成型。板状主体9a上开有若干呈圆周均布的过风孔9c,叶片9b设置在板状主体9a的正面并与过风孔9c一一对应。叶片9b的横截面为拱形,沿冷却风扇9的进风方向拱形高度逐渐降低直至与过风孔9c的边缘连为一体,从而形成带有入风口9d的弧形罩结构,且弧形罩将对应的过风孔9c完全罩住。当冷却风扇9转动时,风从入风口9d进入叶片9b内,沿弧形罩转过一定的角度后再由过风孔9c排出。
最好是,叶片9b拱形横截面的内侧端相对外侧端,在进风方向上向后倾斜,所述入风口9d的顶部相对根部,在进风方向上向后倾斜。
引擎式发电机组在引擎式发电机的基础上增加机组壳体和逆变器,若将该结构应用于2KW引擎式发电机组,通过试验验证,由于风道改进,逆变器温度降低10℃,逆变器效率更好;空滤器进风温度降低10℃,发动机缸头的燃烧效率更好,功率能提升100W左右。
Claims (4)
1.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包括机组外壳(12)、设置在机组外壳(12)内的引擎式发电机,所述引擎式发电机包括具有供冷却缸头(1)和消声器(2)的冷却风通过的发动机冷却风道(a)和具有供冷却电机(3)的冷却风通过的电机冷却风道(b),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进风口设置在启动器拉盘(4a)上,出风口设置在消声器出气胶套(7)上,所述缸头(1)和消声器(2)设置在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所述电机冷却风道(b)的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箱盖(8)的顶部、侧面和底部,出风口设置在电机端盖(11)上,冷却风扇(9)和电机(3)置于电机冷却风道(b)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的密闭通道内;所述机组外壳(12)上分别设置有与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进风口、发动机冷却风道(a)的出风口、电机冷却风道(b)的进风口、电机冷却风道(b)的出风口位置对应的进风格栅(12a);
所述冷却风扇(9)包括板状主体(9a)和叶片(9b),两者一体成型,所述板状主体(9a)上开有若干呈圆周均布的过风孔(9c),叶片(9b)设置在板状主体(9a)的正面并与过风孔(9c)一一对应,所述叶片(9b)的横截面为拱形,沿冷却风扇(9)的进风方向拱形高度逐渐降低直至与过风孔(9c)的边缘连为一体,从而形成带有入风口(9d)的弧形罩结构,且弧形罩将对应的过风孔(9c)完全罩住,当冷却风扇(9)转动时,风从入风口(9d)进入叶片(9b)内,沿弧形罩转过一定的角度后再由过风孔(9c)排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器(4)、冷却风扇(9)和电机(3)设置在引擎式发电机的下一层,空滤器(10)、缸头(1)和消声器(2)设置在引擎式发电机的上一层,所述发动机冷却风道(a)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密闭通道由启动器导风罩(4b)、缸头导风罩(5)、消声器外罩(6)和消声器出气胶套(7)围成,所述电机冷却风道(b)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密闭通道由发动机箱盖(8)与电机端盖(11)围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外罩(6)由左右两部分罩体扣合而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9b)拱形横截面的内侧端相对外侧端,在进风方向上向后倾斜;所述入风口(9d)的顶部相对根部,在进风方向上向后倾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1199.7U CN204827657U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1199.7U CN204827657U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27657U true CN204827657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8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5119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27657U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2765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3336A (zh) * | 2015-07-28 | 2015-10-28 | 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CN109854350A (zh) * | 2019-04-04 | 2019-06-07 | 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
-
2015
- 2015-07-28 CN CN201520551199.7U patent/CN2048276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3336A (zh) * | 2015-07-28 | 2015-10-28 | 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WO2017016343A1 (zh) * | 2015-07-28 | 2017-02-02 | 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CN109854350A (zh) * | 2019-04-04 | 2019-06-07 | 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
CN109854350B (zh) * | 2019-04-04 | 2024-02-13 | 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3336B (zh) | 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
CN106988881A (zh) | 风冷静音发电机组增压式冷却系统 | |
CN205445781U (zh) | 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风道 | |
CN104847488A (zh) | 一种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组 | |
CN204827657U (zh) | 一种高效双冷却风道的发电机组 | |
CN105443239B (zh) | 静音发电机组风道 | |
CN102242666B (zh) | 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 | |
CN105765208B (zh) | 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 |
TWM341764U (en) | Air pressurization and spoiler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7060999A (zh) | 轻量化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 | |
CN108571406A (zh) | 消声装置 | |
CN208057268U (zh) | 一种挖掘机进排气系统 | |
CN202140151U (zh) | 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 | |
CN205532865U (zh) | 车用动力静音发电机组 | |
CN206158836U (zh) |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车辆 | |
CN206111329U (zh) | 一种机械行走轮式挖掘机的进排气系统 | |
CN202250342U (zh) | 数码发电机的风道 | |
CN103184930B (zh) | 静音型发电机组 | |
CN207634214U (zh) | 发动机进气通道减阻增压装置 | |
CN107061000A (zh) | 小型直联式汽油发电机的微增压装置 | |
CN207064071U (zh) | 小型直联式汽油发电机的微增压装置 | |
CN100482924C (zh) | 便携式发电机 | |
CN208923985U (zh) | 新型风冷车载汽油变频发电机组 | |
CN205429982U (zh) | 一种汽油变频发电机 | |
CN201110213Y (zh) | 自冷却摩托车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