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8198U - 钻头 - Google Patents
钻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18198U CN204818198U CN201520550869.3U CN201520550869U CN204818198U CN 204818198 U CN204818198 U CN 204818198U CN 201520550869 U CN201520550869 U CN 201520550869U CN 204818198 U CN204818198 U CN 2048181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each
- side edge
- sword
- drill point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头,包括刀柄以及刀头,刀头包括与刀柄的端部连接的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呈螺旋状连接的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之间的凹陷部分形成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第一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一端刃,第二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二端刃,第一端刃与第二端刃之间形成主钻尖,第一端刃与第一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副钻尖,第二端刃与第二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副钻尖,第一副钻尖与第二副钻尖朝向主钻尖的方向凸起,且位置相对于主钻尖较接近刀柄;本体内设有空腔,本体上第一排屑槽与刀柄之间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钻头可减少加工产品过程中产品上产生毛刺的现象,并可将产生的毛刺打磨清除,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钻头。
背景技术
钻头是切削、钻孔领域常用到的工具,通过其顶部的钻尖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通常用来打孔或者对工件的孔进行打磨。在加工过程中,钻尖与工件相互作用,在产品即将钻穿时,产品底面会被很大的钻削力顶穿,这样在产品底面就会出现许多毛刺,使产品达不到要求。
另外,现有的钻头是通过螺旋状的排屑槽将加工工件时切削出的碎屑引导至下方排出,从而防止加工过程中碎屑产生的冲击力对产品以及钻头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仅靠螺旋状的排屑槽排出碎屑,还是会出现产品产生毛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刀,主钻尖对工件进行加工,在产品钻穿后,主钻尖穿出产品,第一副钻尖与第二副钻尖与产品接触,产生的毛刺可通过上述副钻尖打磨清除,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产品因碎屑的冲击产生毛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头,包括刀柄以及设于所述刀柄的端部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与所述刀柄的端部连接的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呈螺旋状连接的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所述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之间具有凹陷部分,其形成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一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一端刃,所述第二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二端刃,所述第一端刃与所述第二端刃之间形成主钻尖,所述第一端刃与所述第一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副钻尖,所述第二端刃与所述第二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副钻尖,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朝向所述主钻尖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的位置与所述刀柄的距离,小于所述主钻尖与所述刀柄的距离;所述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本体上第一排屑槽与所述刀柄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刃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刃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刃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端刃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刃上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刃上设有第五缺口,所述第五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刃上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二侧刃上设有第五缺口,所述第四缺口与所述第五缺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齐平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轴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钻头,其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该钻头的设有第一副钻尖与第二副钻尖,第一副钻尖与第二副钻尖朝向主钻尖的方向凸起,且位置相对于主钻尖较接近刀柄,主钻尖对工件进行加工,在产品钻穿后,主钻尖穿出产品,第一副钻尖与第二副钻尖与产品接触,产生的毛刺可通过上述副钻尖打磨清除,从而减少产品上的毛刺,提高产品质量;本体内设有空腔,本体上第一排屑槽与刀柄之间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空腔连通,使得第一排屑槽与本体接近的一端更好地引导碎屑由第一缺口排至空腔以及钻头外部,减少产品因碎屑的冲击产生毛刺,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钻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钻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例如,一种钻头,包括刀柄以及设于所述刀柄的端部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与所述刀柄的端部连接的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呈螺旋状连接的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所述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之间具有凹陷部分,其形成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一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一端刃,所述第二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二端刃,所述第一端刃与所述第二端刃之间形成主钻尖,所述第一端刃与所述第一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副钻尖,所述第二端刃与所述第二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副钻尖,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朝向所述主钻尖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的位置与所述刀柄的距离,小于所述主钻尖与所述刀柄的距离;所述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本体上第一排屑槽与所述刀柄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头100,包括刀柄10以及刀头20,刀柄10呈圆柱形状,刀头20设于刀柄10的端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刀柄10还可以是方形、三角形等形状,不限于但优选圆柱形状。
参照图1、2,该刀头20包括本体21以及设于本体21上的第一侧刃202与第二侧刃204,第一侧刃202与第二侧刃204呈螺旋状连接,第一侧刃202与第二侧刃204之间的凹陷部分形成第一排屑槽206与第二排屑槽208,第一排屑槽206与第二排屑槽208用于容纳并排出加工产品时产生的碎屑。
参照图1、2,第一侧刃202的端部设有第一端刃2022,第二侧刃204的端部设有第二端刃2042,第一端刃2022与第二端刃2042之间形成主钻尖210,其中,第一端刃2022与第二端刃2042分别具有三个角,两者的公共角为主钻尖210,主钻尖210朝向背向主体21的方向凸出,方便钻入需加工产品内。第一端刃2022的另外一个角即第一端刃2022与第一侧刃202的连接处的其中一个角设有第一副钻尖212,第二端刃2042的另外一个角即第二端刃2042与第二侧刃204的连接处的其中一个角设有第二副钻尖214,优选为第一副钻尖212与第二副钻尖214齐平设置。第一副钻尖212与第二副钻尖214朝向主钻尖210的方向凸起,且第一副钻尖212与第二副钻尖214的位置相对于主钻尖210较接近刀柄10,即从垂直于刀柄10的视角来看,第一副钻尖212与第二副钻尖214的位置低于主钻尖210,以便主钻尖210先行钻入产品钻穿产品。当钻穿产品后,主钻尖210由产品的钻孔内钻出,由于第一副钻尖212与第二副钻尖214位置低于主钻尖210,此时第一副钻尖212与第二副钻尖214与产品接触,可将产品上产生的毛刺磨掉。
为了减少产品因碎屑的冲击产生毛刺,例如,参照图1,本体21内设有空腔213,本体21上第一排屑槽206与刀柄10之间设有第一缺口215,第一缺口215与空腔213连通,使得第一排屑槽206与本体21接近的一端更好地引导碎屑由第一缺口215排至空腔213以及钻头的外部,减少产品因碎屑的冲击产生毛刺,提高产品质量。例如,所述第一缺口整体为弧形或者具有弧形出口的结构。
实施例二
参照图3、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头200,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一端刃2022上设有第二缺口217,第二缺口217与空腔213连通,从而产生的碎屑还可从该第二缺口217落入空腔213,再由空腔213底部的第一缺口215排出,加快排屑;或者是在第二端刃2042上设有第三缺口219,第三缺口219与空腔213连通,从而产生的碎屑还可从该第三缺口219落入空腔213,再由空腔213底部的第一缺口215排出,加快排屑。
为了提高排屑效率,例如,还在第一侧刃202上设有第四缺口220,第四缺口220与空腔213连通,从而产生的碎屑还可从该第四缺口220落入空腔213,再由空腔213底部的第一缺口215排出,加快排屑;或者在第二侧刃204上设有第五缺口222,第五缺口222与空腔213连通,从而产生的碎屑还可从该第五缺口222落入空腔213,再由空腔213底部的第一缺口215排出,加快排屑。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头,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第一端刃2022上设有第二缺口217,第二端刃2042上设有第三缺口219,第二缺口217与第三缺口219均与空腔213连通,从而产生的碎屑还可从该第二缺口217与第三缺口219落入空腔213,再由空腔213底部的第一缺口215排出,加快排屑。
为了提高排屑效率,例如,还在第一侧刃202上设有第四缺口220,在第二侧刃204上设有第五缺口222,该第四缺口220与第五缺口222均与空腔213连通,从而产生的碎屑还可从该第四缺口220与第五缺口222落入空腔213,再由空腔213底部的第一缺口215排出,加快排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钻头,包括刀柄以及设于所述刀柄的端部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与所述刀柄的端部连接的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呈螺旋状连接的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所述第一侧刃与第二侧刃之间具有凹陷部分,其形成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一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一端刃,所述第二侧刃的端部设有第二端刃,所述第一端刃与所述第二端刃之间形成主钻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刃与所述第一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副钻尖,所述第二端刃与所述第二侧刃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副钻尖,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朝向所述主钻尖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的位置与所述刀柄的距离,小于所述主钻尖与所述刀柄的距离;
所述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本体上第一排屑槽与所述刀柄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刃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刃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刃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端刃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刃上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刃上设有第五缺口,所述第五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刃上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二侧刃上设有第五缺口,所述第四缺口与所述第五缺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齐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钻尖与所述第二副钻尖轴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0869.3U CN204818198U (zh) | 2015-07-24 | 2015-07-24 | 钻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0869.3U CN204818198U (zh) | 2015-07-24 | 2015-07-24 | 钻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18198U true CN204818198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75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5086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8198U (zh) | 2015-07-24 | 2015-07-24 | 钻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1819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5226A (zh) * | 2016-08-05 | 2018-02-13 | 艾瑞科特(天津)精密金属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铝用直槽钻头排屑槽后处理工艺 |
CN107717020A (zh) * | 2017-10-31 | 2018-02-23 | 湖南科技大学 | 具有直刃型刀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专用钻头 |
CN107717021A (zh) * | 2017-10-31 | 2018-02-23 | 湖南科技大学 | 具有圆弧刃刀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专用钻头 |
CN108465849A (zh) * | 2018-05-31 | 2018-08-31 | 华伟纳精密工具(昆山)有限公司 | 去毛刺钻头 |
-
2015
- 2015-07-24 CN CN201520550869.3U patent/CN2048181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5226A (zh) * | 2016-08-05 | 2018-02-13 | 艾瑞科特(天津)精密金属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铝用直槽钻头排屑槽后处理工艺 |
CN107717020A (zh) * | 2017-10-31 | 2018-02-23 | 湖南科技大学 | 具有直刃型刀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专用钻头 |
CN107717021A (zh) * | 2017-10-31 | 2018-02-23 | 湖南科技大学 | 具有圆弧刃刀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专用钻头 |
CN108465849A (zh) * | 2018-05-31 | 2018-08-31 | 华伟纳精密工具(昆山)有限公司 | 去毛刺钻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18198U (zh) | 钻头 | |
CN106216743A (zh) | 一种双锥角断屑钻头 | |
CN104439431A (zh) | 锥形钻头 | |
CN104526022A (zh) | 麻花钻 | |
CN103521860A (zh) | 刀具 | |
CN203621579U (zh) | 一种高效带导向钻铰复合刀具 | |
CN203197397U (zh) | 去毛刺刀 | |
CN102554323A (zh) | 一种直槽钻 | |
CN205414511U (zh) | 一种改良铲钻刀片及具有该铲钻刀片的铲钻 | |
CN203509252U (zh) | 刀具 | |
CN110560751A (zh) | 一种钻铣攻丝一体化复合刀具 | |
KR101032667B1 (ko) | 센터링용 드릴 | |
CN106891063A (zh) | 一种去毛刺倒角一体刀具 | |
CN204504304U (zh) | 厚铜pcb板加工用钻针 | |
CN104551104A (zh) | 台阶微型钻头 | |
CN204053026U (zh) | 一种多槽复合钻 | |
CN202356686U (zh) | 一种左旋三刃直柄麻花钻 | |
CN105252089A (zh) | 一种高硬度模具钢精密刀具 | |
CN108465849A (zh) | 去毛刺钻头 | |
CN206326165U (zh) | 一种倒角钻头 | |
CN203030984U (zh) | 硬质合金钻刀 | |
CN222429385U (zh) | 一种硬质合金钻铣刀 | |
CN203362767U (zh) | 攻牙螺丝 | |
CN208408648U (zh) | 一种复合刀具 | |
CN218855698U (zh) | 一种高速断屑麻花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9 Jiangnan West Street, ha Gang community,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FULLANTI TOO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Jinghai road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No. 116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FULLANTI CUTTING TOOL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