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43745U - 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43745U CN204743745U CN201520501060.1U CN201520501060U CN204743745U CN 204743745 U CN204743745 U CN 204743745U CN 201520501060 U CN201520501060 U CN 201520501060U CN 204743745 U CN204743745 U CN 2047437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cover assembly
- osculum
- upper cover
- 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其中,上盖组件与电压力锅的锅体可拆卸地连接,且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孔,用于将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排水孔,则使得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或上盖组件清洗后残留的水分能够自发地从排水孔排出,从而避免上盖组件内部积水,进而避免了内部积水变质而降低产品清洁度的情况发生;且由于产品内部的水分能够及时地排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盖组件内部的干燥度,从而减少产品内部滋生的细菌的概率,这相应地延长了产品的拆洗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及具有该上盖组件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压力锅产品的上盖上设置有排汽阀和浮子阀,在其使用过程中,从排汽阀和/或浮子阀中通过的水蒸汽易泄露到上盖内部,并在上盖内部冷凝,然而,现有上盖无法实现将其内部的冷凝水及时排出,由于冷凝水长期在上盖内部积存会使上盖脏污发臭,从而需要用户定期对上盖进行拆洗,这增加了用户的使用负担,且由于上盖拆洗后残留的水分也无法自动排出,只能与冷凝水共同存积在上盖内部,等待用户下一次对产品清洗时才能排出,这在产品的使用清洁方面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的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上盖组件的电压力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电压力锅,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电压力锅的锅体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孔,用于将所述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排水孔,则使得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或上盖组件清洗后残留的水分能够自发地从排水孔排出,从而避免上盖组件内部积水,这一方面避免了内部积水变质而降低产品清洁度的情况发生,即确保了产品使用的清洁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盖组件内部的干燥度,从而减少产品内部滋生的细菌的概率,这相应地延长了产品的拆洗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本方案中,优选地,将排水孔设置在上盖组件的最低点处。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上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包括:面盖、锅盖和内盖,所述内盖分别与所述面盖的下端和所述锅盖的下端连接,且所述面盖、所述锅盖和所述内盖围成封闭空间;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之间;其中,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面盖或所述锅盖或所述内盖上,并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
在本方案中,使内盖分别与面盖的下端和锅盖的下端连接,以使封闭空间的最低处的位置下移,从而实现可将排水孔设置于内盖或面盖或锅盖上;此外,本方案中优选地,排水孔设置在内盖或锅盖上,该结构可避免在外盖上开孔,从而确保产品的外观一致性。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在锅盖上设置排水孔的方案而言,优选地,密封圈设置在锅盖的上端,而排水孔的位置应低于密封圈的位置,以避免内锅中的水蒸汽从排水孔泄漏到封闭空间内,同时,也可避免冷凝水回流到内锅中污染食物,从而确保产品的使用清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盖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水槽,且所述导水槽的槽壁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面盖和所述锅盖的最低点;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导水槽的槽壁上。
设置内盖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水槽,以进一步降低内盖的底壁的位置,同时使导水槽的槽壁的最低点低于面盖和锅盖的最低点,以使导水槽的槽壁上的排水孔位于上盖组件的最低处,从而保证封闭空间内的冷凝水可自发地流向导水槽内汇聚,进而促使封闭空间内的水分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孔的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导流斜面。
在该结构中,导流斜面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排水孔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其排水效果,同时导流斜面的坡度可为靠近排水孔的冷凝水导流,即促使靠近导流孔的冷凝水在其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自发地沿导流斜面流入排水孔,从而提高排水孔的排水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排汽阀,且所述排汽阀的阀体安装在所述面盖上,所述排汽阀的排汽管依次贯穿所述锅盖、所述内盖和所述面盖,并与所述阀体连接;其中,所述导水槽与所述排汽管相靠近。
由于封闭空间的冷凝水主要由从排汽阀泄露到封闭空间内的蒸汽冷凝产生,且由于封闭空间内的温度相对较低,则蒸汽冷凝产生的冷凝水一般聚集在排汽阀附近,本方案中设置导水槽与排汽管相靠近,以减少冷凝水在封闭空间内的流通路径,这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排水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冷凝水在封闭空间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地保证封闭空间的干燥度,以减少滋生的细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体上设置有接水盒;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应设置。
在该结构中,从排水孔流出的冷凝水可流入接水盒内,以避免冷凝水流出污染桌面,从而提高了产品使用环境的清洁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孔的面积不小于21mm2。
本方案中,排水孔的面积不小于21mm2,以避免因水的张力导致排水孔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了排水孔的排水效率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并与所述锅体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从而具有所述上盖组件所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上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压力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面盖,2锅盖,3内盖,31排水孔,32导水槽,33导流斜面,4密封圈,5排汽阀,51阀体,52排汽管,6锅体,61集水孔,62集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与电压力锅的锅体6可拆卸地连接,其中,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孔31,用于将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排水孔31,则使得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或上盖组件清洗后残留的水分能够自发地从排水孔31排出,从而避免上盖组件内部积水,这避免了内部积水变质而降低产品清洁度的情况发生,即确保了产品使用的清洁性。
本方案中,优选地,将排水孔31设置在上盖组件的最低点处;具体地,本方案主要应用于上盖组件与锅体为分体式结构的方案,在产品水平放置时,如烹饪过程或者产品的存放状态下,由于排水孔31位于产品的最低位置处,可使得产品内部的水分均能够及时地得以排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盖组件内部的干燥度,从而减少产品内部滋生的细菌的概率,这相应地延长了产品的拆洗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上盖组件,包括:面盖1、锅盖2、内盖3和密封圈4。
具体地,内盖3分别与面盖1的下端和锅盖2的下端连接,且面盖1、锅盖2和内盖3围成封闭空间;密封圈4设置在锅体6与锅盖2之间;其中,排水孔31设置在面盖1或锅盖2或内盖3上,并与封闭空间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使内盖3分别与面盖1的下端和锅盖2的下端连接,以使封闭空间的最低处的位置下移,从而实现可将排水孔31设置于内盖3或面盖1或锅盖2上;此外,本方案中优选地,排水孔31设置在内盖3或锅盖2上,该结构可避免在外盖上开孔,从而确保产品的外观一致性。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在锅盖2上设置排水孔31的方案而言,优选地,密封圈4设置在锅盖2的上端,而排水孔31的位置应低于密封圈4的位置,以避免内锅中的水蒸汽从排水孔31泄漏到封闭空间内,同时,也可避免冷凝水回流到内锅中污染食物,从而确保产品的使用清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内盖3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水槽32,且导水槽32的槽壁的最低点低于面盖1和锅盖2的最低点;排水孔31设置在导水槽32的槽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内盖3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水槽32,以进一步降低内盖3的底壁的位置,同时使导水槽32的槽壁的最低点低于面盖1和锅盖2的最低点,以确保导水槽32的槽壁上的排水孔31位于上盖组件的最低处,从而保证封闭空间内的冷凝水可自发地流向导水槽32内汇聚,进而促使封闭空间内的水分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排水孔31的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导流斜面33。
在该实施例中,导流斜面33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排水孔31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其排水效果,同时导流斜面33的坡度可为靠近排水孔31的冷凝水导流,即促使靠近导流孔的冷凝水在其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自发地沿导流斜面33流入排水孔31,从而提高排水孔31的排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盖组件包括排汽阀5,且排汽阀5的阀体51安装在面盖1上,排汽阀5的排汽管52依次贯穿锅盖2、内盖3和面盖1,并与阀体51连接;其中,导水槽32与排汽管52相靠近。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封闭空间的冷凝水主要由从排汽阀5泄露到封闭空间内的蒸汽冷凝产生,且由于封闭空间内的温度相对较低,则蒸汽冷凝产生的冷凝水一般聚集在排汽阀5附近,本方案中设置导水槽32与排汽管52相靠近,以减少冷凝水在封闭空间内的流通路径,这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排水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冷凝水在封闭空间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地保证你封闭空间的干燥度,以减少滋生的细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锅体6上设置有接水盒;排水孔31与接水盒相对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从排水孔31流出的冷凝水可流入接水盒(图中未示出)内,以避免冷凝水流出污染桌面,从而提高了产品使用环境的清洁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锅体6上设置有集水孔61,排水孔31靠近集水孔61设置,且接水盒设置集水孔61的下方,并与集水孔61连通,则从排水孔31流出的冷凝水可进入集水孔61,并沿集水孔61流入接水盒内。
再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锅体6上设置有集流槽62,该集流槽62与排水孔31相对应设置,且集水孔61设置在集流槽62的底壁上,其中,从排水孔31流出的冷凝水可直接进入集流槽62内,并在集流槽62的导流作用下流向集水孔61,随后沿着集水孔61流入接水盒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水孔31的面积不小于21mm2。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排水孔31的面积不小于21mm2,以避免因水的张力导致排水孔31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了排水孔31的排水效率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排水孔31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优选地,排水孔31为圆形孔,由于圆形孔加工方便,这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当然,根据具体使用需求,排水孔31还可设置呈矩形、方形等,此处不进行一一列举,但均应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6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组件,上盖组件盖合在锅体6上,并与锅体6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从而具有所述上盖组件所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在上盖组件的最低点处设置排水孔,则使得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或上盖组件清洗后残留的水分能够自发地从排水孔排出,从而避免上盖组件内部积水,这一方面避免了内部积水变质而降低产品清洁度的情况发生,即确保了产品使用的清洁性;另一方面,在产品水平放置时,如烹饪过程或者产品的存放状态下,由于排水孔位于产品的最低位置处,可使得产品内部的水分均能够及时地得以排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盖组件内部的干燥度,从而减少产品内部滋生的细菌的概率,这相应地延长了产品的拆洗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盖组件,用于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电压力锅的锅体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孔,用于将所述上盖组件内部的蒸汽冷凝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盖、锅盖和内盖,所述内盖分别与所述面盖的下端和所述锅盖的下端连接,且所述面盖、所述锅盖和所述内盖围成封闭空间;和
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之间;
其中,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面盖或所述锅盖或所述内盖上,并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盖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导水槽,且所述导水槽的槽壁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面盖和所述锅盖的最低点;
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导水槽的槽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孔的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导流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排汽阀,且所述排汽阀的阀体安装在所述面盖上,所述排汽阀的排汽管依次贯穿所述锅盖、所述内盖和所述面盖,并与所述阀体连接;
其中,所述导水槽与所述排汽管相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上设置有接水盒;
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接水盒相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孔的面积不小于21mm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组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孔。
10.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并与所述锅体可拆卸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01060.1U CN204743745U (zh) | 2015-07-09 | 2015-07-09 | 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01060.1U CN204743745U (zh) | 2015-07-09 | 2015-07-09 | 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43745U true CN204743745U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445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0106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43745U (zh) | 2015-07-09 | 2015-07-09 | 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4374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06407A1 (zh) * | 2016-05-30 | 2017-12-07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蒸汽烹饪装置 |
CN107569391A (zh) * | 2017-09-21 | 2018-01-12 | 北京鸿庄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膏方机上盖及膏方机 |
CN107595629A (zh) * | 2017-09-21 | 2018-01-19 | 北京鸿庄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膏方机 |
CN108720630A (zh) * | 2017-04-25 | 2018-11-0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破泡器和具有其的锅盖组件、烹饪器具 |
-
2015
- 2015-07-09 CN CN201520501060.1U patent/CN2047437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06407A1 (zh) * | 2016-05-30 | 2017-12-07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蒸汽烹饪装置 |
CN108720630A (zh) * | 2017-04-25 | 2018-11-0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破泡器和具有其的锅盖组件、烹饪器具 |
CN107569391A (zh) * | 2017-09-21 | 2018-01-12 | 北京鸿庄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膏方机上盖及膏方机 |
CN107595629A (zh) * | 2017-09-21 | 2018-01-19 | 北京鸿庄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膏方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43745U (zh) | 上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 |
ATE549576T1 (de) | Haushaltsanwendung mit einem kessel zum kochen von wasser und einem mittel gegen kesselstein | |
CN106609441A (zh) | 洗涤剂盒、具有该洗涤剂盒的全自动洗衣机及其进水方法 | |
CN204698376U (zh) | 汽锅及烹饪器具 | |
CN204636048U (zh) |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04071713U (zh) | 箱式蒸汽炉的给排水装置 | |
CN201683721U (zh) | 大锅蒸汽罩 | |
CN205286007U (zh) | 电烹饪器具 | |
CN218128065U (zh) | 一种清洗系统及蒸烤箱 | |
KR101178589B1 (ko) | 멀티트랩 | |
CN205379193U (zh) | 一种可拆装电饭锅盖密封装置 | |
CN205144490U (zh) | 洗碗机 | |
CN211155264U (zh) | 可导水蒸具及蒸锅 | |
CN20518108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270599U (zh) | 一体式电器设备 | |
CN210300911U (zh) | 一种厨房用多功能洗碗台 | |
CN203987496U (zh) | 蒸锅 | |
CN204245906U (zh) | 蒸锅 | |
CN221060372U (zh) | 电蒸锅 | |
CN216675534U (zh) | 一种带蒸汽式空气炸锅 | |
CN105780396A (zh) | 一种杀菌防臭的洗衣机上盖 | |
CN221285392U (zh) |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 |
CN203789728U (zh) | 一种易于淘米的电饭煲内胆 | |
CN209171683U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橱柜 | |
CN208404119U (zh) | 组合式蒸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