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1336U - 抗挤压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抗挤压引流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01336U CN204601336U CN201520059783.0U CN201520059783U CN204601336U CN 204601336 U CN204601336 U CN 204601336U CN 201520059783 U CN201520059783 U CN 201520059783U CN 204601336 U CN204601336 U CN 2046013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tube
- tube body
- spiral
- reinforcing rib
- spiral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挤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引流管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加强筋,引流管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侧孔,各侧孔均设在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间隙处、且多个所述侧孔环绕引流管管体排列成螺旋形。其加工方法为:将杆体穿入螺旋形加强筋,前端头与杆体的前端固定,再将螺旋形加强筋的后端头固定,旋转杆体,将缠绕有螺旋形加强筋的杆体穿入引流管管体内,松开前端头、后端头,抽出杆体。引流管管体与螺旋形加强筋也可以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抗挤压引流管,能够避免引流管阻塞,而且不影响引流管的弯曲性能。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一体结构的抗挤压引流管,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在具有抗压效果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引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术后使用的具有抗挤压功能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出血和感染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及时发现以及治疗手术后的出血或感染,外科医师在手术中通常会在手术区域放置引流管,最常见的是胸腔和腹腔引流管。引流管除了能将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液体导流至体外,也是观察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窗口,是外科手术后必不可少的一种医疗器械。
目前,常用的引流管是由软质硅胶或橡胶制成的管状结构,顶端开有侧孔。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受到引流管材质和形状限制,质地软的引流管,一般弯曲性好,但是抗压性不好,导致引流管容易受到管外器官压迫阻塞,或引流管打折后阻塞,无法起到引流和观察的作用。而质地较强的引流管,或采用某些加强结构的引流管,一般抗压性加强了,但可弯曲性大大减弱,放置在体内时容易压迫周围脏器导致损伤,例如放置在胃肠吻合口周围的引流管,若质地太硬压迫吻合口可使吻合口破裂;质地太硬的引流管也可因为体外段的位置变动使体内端摩擦或压迫损伤周围脆弱组织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我们认为,一种良好的引流管应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和可弯曲性。
另外,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各种疾病是今后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同样如此,引流管通过实施内镜操作治疗肠漏等术后并发症,可以使部分患者避免术后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但目前临床上还缺乏可用于实施内镜操作的医用引流管,其原因也是与目前缺乏一种良好的抗压和可弯曲的引流管有关。虽然有专利文献报道一种可实施内镜操作的医用引流管,但该实用新型仅仅是增加了内镜通道,没有解决管腔容易打折的问题,另外管壁与内镜的摩擦阻力较大,导致内镜操作仍然是困难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挤压引流管,能够避免引流管阻塞,而且不影响引流管的弯曲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挤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在所述引流管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加强筋,在引流管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侧孔,各所述侧孔均设在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间隙处、且多个所述侧孔环绕引流管管体排列成螺旋形。
在所述引流管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加强筋设置在该螺旋形凹槽内,螺旋凹槽的轴向槽宽大于螺旋形加强筋的轴向筋宽,所述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形内径小于引流管管体的内径,所述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形外径大于引流管管体的内径且小于引流管管体的外径。
所述引流管管体和螺旋形加强筋均由硅橡胶制成,且用于制造螺旋形加强筋的硅橡胶的硬度大于用于制造引流管管体的硅橡胶的硬度。
所述引流管管体与螺旋形加强筋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引流管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加强筋,在引流管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侧孔,各所述侧孔均设在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间隙处、且多个所述侧孔环绕引流管管体排列成螺旋形,这种结构,螺旋形加强筋能够起到支撑引流管管体的作用,避免引流管阻塞,而且不影响引流管的弯曲性能,因为在引流管弯曲时,螺旋形加强筋在弯折处可自由收缩或展开。
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引流管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加强筋设置在该螺旋形凹槽内,螺旋凹槽的轴向槽宽大于螺旋形加强筋的轴向筋宽,所述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形内径小于引流管管体的内径,所述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形外径大于引流管管体的内径且小于引流管管体的外径,这种结构,螺旋形加强筋与螺旋凹槽之间有轴向间隙,更有利于螺旋形加强筋的压缩或展开,弯折性能更好,而且螺旋形加强筋位于螺旋凹槽内,位置相对固定,支撑力均匀。另外螺旋加强筋还可以避免内镜与引流管管体内壁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内镜操作时的摩擦阻力。
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引流管管体和螺旋形加强筋均由硅橡胶制成,且用于制造螺旋形加强筋的硅橡胶的硬度大于用于制造引流管管体的硅橡胶的硬度,这种结构,均采用硅橡胶,螺旋形加强筋的硬度可以比引流管管体的硬度稍硬、或硬的多,这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灵活调整,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好。
另一种结构的抗挤压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管体与螺旋形加强筋为一体结构,螺旋形加强筋是通过白炭黑补强的方法对引流管管体的内壁进行局部强化制成的。这种抗挤压引流管结构,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在具有抗压效果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引流效果。而且,使用公知的白炭黑补强方法,能够巧妙地制造出螺旋形加强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通常情况下,硅橡胶的硬度和使用寿命的关系是先上升后下降,成抛物线状,硅橡胶的最佳使用硬度在40-60度,硬度越低,补强没有完全,综合性能差,硬度越高,白炭黑添加量大,破坏硅橡胶自身结构,综合性能也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采用局部补强,引流管管体兼容两种硬度的硅橡胶于一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前端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和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抗挤压引流管,它包括引流管管体1,在所述引流管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加强筋2,在引流管管体1的前端设有多个侧孔3,各所述侧孔3均设在螺旋形加强筋2的螺旋间隙处、且多个所述侧孔3环绕引流管管体1排列成螺旋形。在所述引流管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凹槽4,所述螺旋形加强筋2设置在该螺旋形凹槽4内,螺旋凹槽4的轴向槽宽大于螺旋形加强筋2的轴向筋宽,所述螺旋形加强筋2的螺旋形内径小于引流管管体1的内径,所述螺旋形加强筋2的螺旋形外径大于引流管管体1的内径且小于引流管管体1的外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管体1和螺旋形加强筋2均由硅橡胶制成,且用于制造螺旋形加强筋2的硅橡胶的硬度大于用于制造引流管管体1的硅橡胶的硬度。
上述抗挤压引流管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一直径小于所述螺旋形内径的杆体穿入螺旋形加强筋2,
步骤二:将螺旋形加强筋2的前端头与杆体的前端固定,
步骤三:将螺旋形加强筋2的后端头固定,旋转杆体,使螺旋形加强筋2紧贴杆体的外周缠绕在杆体上,再将螺旋形加强筋2的后端头固定在杆体的后端,
步骤四:将缠绕有螺旋形加强筋2的杆体穿入引流管管体1内,当杆体的前端穿出引流管管体1后,将螺旋形加强筋2的前端头与杆体的前端分离,将固定在杆体后端的螺旋形加强筋2的后端头松开,
步骤五:抽出杆体,螺旋形加强筋2膨胀复原,进入所述螺旋形凹槽4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为:引流管管体1与螺旋形加强筋2为一体结构。所述螺旋形加强筋2是通过白炭黑补强的方法对引流管管体1的内壁进行局部强化制成的。使用公知的白炭黑补强方法,能够巧妙地制造出螺旋形加强筋,取得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通常情况下,硅橡胶的硬度和使用寿命的关系是先上升后下降,成抛物线状,硅橡胶的最佳使用硬度在40-60度,硬度越低,补强没有完全,综合性能差,硬度越高,白炭黑添加量大,破坏硅橡胶自身结构,综合性能也差。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局部补强(在内壁沿螺旋线补强,被补强的螺旋线构成螺旋形加强筋),引流管管体兼容两种硬度的硅橡胶于一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Claims (4)
1.一种抗挤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加强筋(2),在引流管管体(1)的前端设有多个侧孔(3),各所述侧孔(3)均设在螺旋形加强筋(2)的螺旋间隙处、且多个所述侧孔(3)环绕引流管管体(1)排列成螺旋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挤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凹槽(4),所述螺旋形加强筋(2)设置在该螺旋形凹槽(4)内,螺旋凹槽(4)的轴向槽宽大于螺旋形加强筋(2)的轴向筋宽,所述螺旋形加强筋(2)的螺旋形内径小于引流管管体(1)的内径,所述螺旋形加强筋(2)的螺旋形外径大于引流管管体(1)的内径且小于引流管管体(1)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挤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管体(1)和螺旋形加强筋(2)均由硅橡胶制成,且用于制造螺旋形加强筋(2)的硅橡胶的硬度大于用于制造引流管管体(1)的硅橡胶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挤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管体(1)与螺旋形加强筋(2)为一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59783.0U CN204601336U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抗挤压引流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59783.0U CN204601336U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抗挤压引流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01336U true CN204601336U (zh) | 2015-09-02 |
Family
ID=5395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597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01336U (zh) | 2015-01-29 | 2015-01-29 | 抗挤压引流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0133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7409A (zh) * | 2015-01-29 | 2015-06-03 | 浙江大学 | 抗挤压引流管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496293A (zh) * | 2019-08-19 | 2019-11-26 | 张曦 | 一种改进的抗压引流管 |
CN112972867A (zh) * | 2021-02-08 | 2021-06-18 | 东莞市南城医院 | 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 |
CN113648517A (zh) * | 2021-07-23 | 2021-11-16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一种可做二次引流的尿道气囊 |
-
2015
- 2015-01-29 CN CN201520059783.0U patent/CN2046013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7409A (zh) * | 2015-01-29 | 2015-06-03 | 浙江大学 | 抗挤压引流管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667409B (zh) * | 2015-01-29 | 2017-11-10 | 浙江大学 | 抗挤压引流管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496293A (zh) * | 2019-08-19 | 2019-11-26 | 张曦 | 一种改进的抗压引流管 |
CN112972867A (zh) * | 2021-02-08 | 2021-06-18 | 东莞市南城医院 | 一种经胆囊管残端的胆道造影管 |
CN113648517A (zh) * | 2021-07-23 | 2021-11-16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一种可做二次引流的尿道气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01336U (zh) | 抗挤压引流管 | |
CN109276797A (zh) | 胆囊内引流管 | |
CN209187847U (zh) | 一种多用型y形抗挤压式引流管 | |
CN104667409B (zh) | 抗挤压引流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5994847U (zh) | 腹腔镜下输尿管置管器 | |
CN203749472U (zh) | 腹腔镜下膀胱与尿道吻合的辅助器 | |
CN109224255A (zh) | 胆囊胆汁内引流管及置入装置 | |
CN201643330U (zh) | 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 | |
CN207444977U (zh) | 经尿道内镜转接帽 | |
CN204484240U (zh) | 吸引鞘 | |
CN206350716U (zh) | 腹腔镜器械吸引套管 | |
CN205569485U (zh) | 一种十字引流管及一次成型该引流管的模具 | |
CN211511987U (zh) | 一种穿刺套管 | |
CN210871760U (zh) | 内科胸腔镜下肺减容介入治疗系统 | |
CN2431844Y (zh) | 螺旋型双j管 | |
CN201510623U (zh) | 一种腹腔引流管 | |
CN209405368U (zh) | 腹膜透析导管专用连接器 | |
CN203915744U (zh) | 止血肛管引流管 | |
CN210277285U (zh) | 一种导引鞘管 | |
CN202036669U (zh) | 一种心房-心室引流管 | |
CN201441359U (zh) | 一种膀胱检查镜镜鞘 | |
CN220917390U (zh) | 内窥镜插入管及内窥镜 | |
CN212700042U (zh) | 一种超声内镜介入治疗防倒灌型引流管 | |
CN204972631U (zh) | 一种医用操作鞘 | |
CN219662424U (zh) | 一种囊肿引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