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9472U - 织物坯料 - Google Patents
织物坯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89472U CN204589472U CN201520122762.9U CN201520122762U CN204589472U CN 204589472 U CN204589472 U CN 204589472U CN 201520122762 U CN201520122762 U CN 201520122762U CN 204589472 U CN204589472 U CN 204589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ssue layer
- yarn
- looped pile
- district
- fab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物坯料;该织物坯料包括第一织层和第二织层;所述第一织层和所述第二织层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之间,一一对应的连接有绒经;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织物生产效率低、人们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物坯料。
背景技术
织物,例如毛巾、浴巾、毛巾被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我国每年生产和消耗大量的该种生活用品。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毛巾、浴巾、毛巾被等织物单条生产,生产效率低下,且生产的织物为单层,使得在使用时需要折叠为双层或多层使用,使用不便利。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提供一种新的织物坯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坯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织物生产效率低、人们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物坯料,包括第一织层和第二织层;
所述第一织层和所述第二织层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之间,一一对应的连接有绒经;
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
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毛圈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毛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织物坯料作为一件织物直接使用时,织物的两面毛圈对应;分别分割对穿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该织物坯料的形成2条相同的织物;
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的毛圈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的毛圈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毛圈由纱线拉长的沉降弧线段形成。使所述织物坯料的手感更加松软、质地更加厚实、延伸性更佳、吸水性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绒经由纱线对穿所述第一织层和所述第二织层并拉长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坯料的毛圈和绒经分别由至少4根纱线形成。以便增加织物的色彩,使图案更加逼真立体。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的颜色或材质各不相同。使织物表面的图案更加逼真。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的颜色和材质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数量为4根。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的颜色或材质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的颜色和材质各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织物坯料,包括第一织层和第二织层;所述第一织层和所述第二织层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之间,一一对应的连接有绒经;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绒经连接所述第一织层与所述第二织层织出的织物坯料可以作为一件织物直接使用,该织物较之普通织物具有吸水性强、厚度增加一倍、双层间连接紧密等特点,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无需折叠使用或者减少折叠次数使用;该织物坯料可以将对穿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绒经分别分割形成2条织物,以提高其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提供的织物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提供的织物坯料的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提供的织物坯料的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提供的织物坯料的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平面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织物的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提供的织物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提供的织物坯料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织层; 11-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 12-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
2-第二织层; 21-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 22-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
3-毛圈; 4-绒经;
5-纱线; 51-第一纱线; 52-第二纱线;
53-第三纱线; 54-第四纱线;
6-织物; 61-第一织区; 62-第二织区;
63-第三织区; 64-第四织区; 65-第五织区;
66-第六织区; 67-第七织区; 68-第八织区;
69-第九织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织物坯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为织物坯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3组织物坯料的结构,其他部分的织物坯料结构用点化线省略;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所述织物坯料的组织结构,图2所示为图1所述织物坯料的组织结构放大图,图3所示结构示意图是在图2的基础上将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和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的毛圈的尖端减掉的状态,图4所示结构示意图是在图2的基础上将对穿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拉长形成的所述绒经分别分割的状态;参见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所述织物坯料的结构,各图中的所示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用不同线宽、不同线型加以区分,不代表其他含义;图5所示为图4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平面图,也就是说图5所示平面图为所述织物坯料分割为2条织物的分割面的平面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织物的平面图。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坯料,包括第一织层1和第二织层2;所述第一织层1和所述第二织层2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至少一处区域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至少一处区域之间,一一对应的连接有绒经4;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绒经4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3;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绒经4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3。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绒经4连接所述第一织层1与所述第二织层2织出的织物坯料可以作为一件织物直接使用,该织物较之普通织物具有吸水性强、厚度增加一倍、双层间连接紧密等特点,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无需折叠使用或者减少折叠次数使用,使用便利;该织物坯料可以将对穿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之间的绒经4分别分割形成2条织物,以提高其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坯料作为一件织物直接使用时,为了使用时织物更加美观、耐用,可以将织物四周锁边,防止织物四周掉毛、脱线等现象发生;所述织物坯料可以用作毛巾、浴巾、毛巾被等织物坯料。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优选的,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毛圈3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毛圈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毛圈3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毛圈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织物坯料作为一件织物直接使用时,织物的两面毛圈3对应;分别分割对穿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绒经4,该织物坯料的形成2条相同的织物。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毛圈3由纱线5拉长的沉降弧线段形成,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所述毛圈3、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所述毛圈3、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所述毛圈3、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所述毛圈3分别由纱线5拉长的沉降弧线段形成;所述纱线5可以是毛圈纱、也可以是经纱或者纬纱,优选所述纱线5由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做成松弛状的毛圈纱,即所述毛圈3由所述毛圈纱拉长的沉降弧线段形成;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所述毛圈3、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所述毛圈3、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所述毛圈3、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所述毛圈3分别由毛圈纱拉长的沉降弧线段形成;使所述织物坯料的手感更加松软、质地更加厚实、延伸性更佳、吸水性更佳。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绒经4由纱线5对穿所述第一织层1和所述第二织层2并拉长形成,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之间的所述绒经4由纱线5拉长形成;所述纱线5可以是毛圈纱、也可以是经纱或者纬纱,优选所述纱线5也由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做成松弛状的毛圈纱织成,即所述绒经4由所述毛圈纱对穿所述第一织层1和所述第二织层2并拉长形成;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之间的所述绒经4由毛圈纱拉长形成。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坯料的毛圈3和绒经4由至少4根纱线5形成;所述纱线5的数量可以为4根、5根、6根、8根等,优先选用所述纱线5数量为4根,换而言之,所述织物坯料的毛圈3和绒经4由4根纱线5在所述第一织层1和所述第二织层2穿织形成;4根所述纱线5分别为第一纱线51、第二纱线52、第三纱线53和第四纱线54,即所述第一纱线51为第一毛圈纱,所述第二纱线52为第二毛圈纱,所述第三纱线53为第三毛圈纱,所述第四纱线54为第四毛圈纱;所述第一毛圈纱、所述第二毛圈纱、所述第三毛圈纱和所述第四毛圈纱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部分相同,优先选用4种不同颜色,例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所述第一毛圈纱选用红色,所述第二毛圈纱选用橙色,所述第三毛圈纱选用黄色,所述第四毛圈纱选用绿色;以便增加织物的色彩,使图案更加逼真立体。
所述第一纱线51、所述第二纱线52、所述第三纱线53和所述第四纱线54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部分相同,即所述第一毛圈纱、所述第二毛圈纱、所述第三毛圈纱和所述第四毛圈纱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部分相同;纱线5可以是但不限定于选用棉纱、毛纱、麻纱、绢纺纱、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涤纶纱、粘胶纱、无捻纱和尼龙纱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毛圈纱和所述第四毛圈纱选用无捻纱材质,所述第二毛圈纱选用棉纱材质,所述第三毛圈纱选用混纺纱材质;通过选用不同材质的纱线5,使织物表面的图案更加逼真。
所述第一纱线51、所述第二纱线52、所述第三纱线53和所述第四纱线54的材质或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部分相同,即所述第一毛圈纱、所述第二毛圈纱、所述第三毛圈纱和所述第四毛圈纱的材质或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部分相同。
所述第一纱线51、所述第二纱线52、所述第三纱线53和所述第四纱线54的材质和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部分相同,即所述第一毛圈纱、所述第二毛圈纱、所述第三毛圈纱和所述第四毛圈纱的材质和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部分相同。
参见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所述织物坯料的组织结构,将第一织层1由图中的从左到右依次分为fa区、fb区、fc区和fd区,第二织层2由图中的从左到右分依次为sa区、sb区、sc区和sd区。
参见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毛圈纱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fa区织成毛圈3;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fb区织成毛圈3,对穿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c区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c区拉长形成绒经4,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b区织成毛圈3;
所述第二毛圈纱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a区织成毛圈3,对穿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b区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b区拉长形成绒经4,对穿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c区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c区拉长形成绒经4,对穿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d区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d区拉长形成绒经4;
所述第三毛圈纱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a区织成毛圈3,对穿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b区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b区拉长形成绒经4,对穿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c区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c区拉长形成绒经4,对穿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d区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d区拉长形成绒经4;
所述第四毛圈纱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a区织成毛圈3,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b区织成毛圈3,对穿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c区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c区拉长形成绒经4,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fb区织成毛圈3。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毛圈3的尖端可以减掉,优选用割绒机将其毛圈3的尖端减掉,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分别形成绒面;以便织物更加柔软,使用时更加舒适,具有更强的吸水性。为了与图2形成参考对比,图3直接显示为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毛圈3的尖端减掉的状态,实际上毛圈3的尖端减掉后应由斜线显示为竖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坯料可以用作毛巾、浴巾、毛巾被等织物,该毛巾、浴巾、毛巾被等织物较之常用毛巾、浴巾、毛巾被等织物有颜色花样较多、图案更加精美逼真、吸水性更好、手感更佳等特点。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坯料还可以在所述第一织层1和所述第二织层2之间分割,将对穿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拉长形成的所述绒经4分别分割,分割时避免将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毛圈3破坏,将所述第一织层1与所述第二织层2分割形成2个织物,并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分别形成绒面中间有毛圈3、毛圈3中间有绒面;所述织物坯料优选用割绒机将对穿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拉长形成的所述绒经4分别分割,以形成2条织物;该织物具有颜色花样较多、图案像刺绣上去更加精美逼真、更加立体等特点;该设计达到了不通过裁剪毛圈3实现绒面的效果,降低了纱线5的消耗,还避免了因裁剪毛圈3实现的绒面容易掉毛的现象。
参见图5所示,由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毛圈3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毛圈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毛圈3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毛圈3一一对应设置,因此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织物6的分割面平面图成镜像设置;图中所示第一织区61为粉色毛圈3,第二织区62为白色绒经4形成的圆状绒面图案,第三织区63为深棕色毛圈3形成的五瓣花图案,实现了织物表面毛圈3中间有绒面、绒面中间有毛圈3的结构;图中所示第四织区64为浅粉色毛圈3,第五织区65为白色绒经4形成的五瓣花绒面图案,第六织区66为深棕色绒经4形成的五瓣花绒面图案,实现了织物表面毛圈3中间有2种颜色绒面的结构;图中所示第七织区67为黄色绒经4形成的绒面,第八织区68为白色毛圈3形成的圆状图案,第九织区69为绿色毛圈3形成的圆状图案,实现了织物6表面绒面中间有2种颜色毛圈3的结构;本图所示的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割后的织物坯料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平面结构,不对图案、材质、颜色、毛圈与绒经的结合作具体限定;本织物6实现了可以织4个颜色,并且在底色上可以突然跳出一个颜色;织物一面可以同时织有毛圈和绒面,织出的图案,比如花朵、枝叶,立体感更强且图案更加逼真,看上去就好像刺绣上去的一样;本织物既能体现丝绒靓丽的光泽,又能同时突出毛圈3浮雕般典雅。
参见图6所示,由于现有技术的织物6图案达不到绒面中间有毛圈、毛圈中间有绒面,更不能在织物上织4个颜色,不能在底色上可以如刺绣般突然跳出一个颜色,因此本图中所示平面只能为毛圈面或者绒面,所述织区内只能套一个颜色;例如图中所示第一织区61为粉色毛圈3,第二织区62为白色毛圈3形成的圆状图案;图中所示第四织区64为浅粉色毛圈3,第五织区65、第六织区66均为深棕色毛圈3形成的五瓣花图案;图中所示第七织区67为黄色毛圈3,第八织区68、第九织区69为白色毛圈3形成的圆状图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织物坯料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相同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
参见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织物坯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所示为所述织物坯料的组织结构放大图,图8所示结构示意图是在图7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毛圈3的尖端减掉的状态;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所述织物坯料的结构,各图中的所示第一纱线51、第二纱线52、第三纱线53和第四纱线54用不同线宽、不同线型加以区分,不代表其他含义。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优选的,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毛圈3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毛圈3根据织物图案设置;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毛圈3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毛圈3也根据织物图案设置。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绒经4由纱线5对穿所述第一织层1和所述第二织层2并拉长形成,所述纱线5可以是毛圈纱,也可以是经纱或者纬纱;所述纱线5的数量可以为4根、5根、6根、8根,优先选用所述纱线5数量为4根。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所述织物坯料的组织结构,将第一织层1由图中的从左到右依次分为fa区、fb区、fc区和fd区,将第二织层2由图中的从左到右分依次为sa区、sb区、sc区和sd区;
所述第一纱线51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fa区织成毛圈3;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的fb区织成毛圈3,对穿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c区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c区拉长形成绒经4,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b区织成毛圈3;
所述第二纱线52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a区织成毛圈3,对穿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b区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b区拉长形成绒经4,对穿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c区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c区拉长形成绒经4,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d区织成毛圈3;
所述第三纱线53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a区织成毛圈3,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b区织成毛圈3,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c区织成毛圈3,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d区织成毛圈3;
所述第四纱线54在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sa区织成毛圈3,对穿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b区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b区拉长形成绒经4,对穿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c区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c区拉长形成绒经4,对穿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21的sd区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11的fd区拉长形成绒经4。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毛圈3的尖端可以减掉,优选用割绒机将其毛圈3的尖端减掉,在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22的分别形成绒面;以便织物更加柔软,使用时更加舒适,具有更强的吸湿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织层和第二织层;
所述第一织层和所述第二织层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处区域之间,一一对应的连接有绒经;
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
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绒经以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以及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分别织有毛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一表面的毛圈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一表面的毛圈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织层的第二表面的毛圈与所述第二织层的第二表面的毛圈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由纱线拉长的沉降弧线段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经由纱线对穿所述第一织层和所述第二织层并拉长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坯料的毛圈和绒经分别由至少4根纱线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颜色或材质各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颜色和材质各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数量为4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颜色或材质各不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物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颜色和材质各不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2762.9U CN204589472U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织物坯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2762.9U CN204589472U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织物坯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89472U true CN204589472U (zh) | 2015-08-26 |
Family
ID=53925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2276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9472U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织物坯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894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8640A (zh) * | 2018-01-05 | 2018-05-11 |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无绒处为边框加粗的方孔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2015
- 2015-03-03 CN CN201520122762.9U patent/CN2045894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8640A (zh) * | 2018-01-05 | 2018-05-11 |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无绒处为边框加粗的方孔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CN108018640B (zh) * | 2018-01-05 | 2020-08-07 |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无绒处为边框加粗的方孔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04690B (zh) | 一种两面正面提花缎档毛巾及其织造工艺 | |
CN205576409U (zh) | 一种具有浮雕云斑横条效应的轻质纬编面料 | |
CN203864099U (zh) | 一种三层结构的复合针织花边面料 | |
CN203792824U (zh) | 一种四层结构的透气针织花边面料 | |
CN203866495U (zh) | 一种复合针织花边面料 | |
CN204589472U (zh) | 织物坯料 | |
KR101782000B1 (ko) | 환편 원단의 제조방법 | |
CN203639659U (zh) | 一种双面提花针织物 | |
CN103202547A (zh) | 稀土夜光纤维针织毛衫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7811989U (zh) | 一种有绒处绒头稠密无绒处纬纱粗犷的提花丝绒 | |
CN207646393U (zh) | 一种镂空小提花纬编针织布 | |
CN113550057B (zh) | 一种针织流苏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
CN105734776A (zh) | 一种具有透明外观的机织面料及其用途 | |
CN210458520U (zh) | 一种具有夹层元筒结构的面料 | |
CN204455556U (zh) | 超细纤维螺旋纺材簇绒提花面料 | |
CN104141193B (zh) | 装饰画编织方法和编织装饰画 | |
CN114232188A (zh) | 一种全成型竖向流苏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
CN207310694U (zh) | 一种浮纹提花阻燃经编装饰面料 | |
CN205099893U (zh) | 经编细纤维织物 | |
CN208776958U (zh) | 一种纺织用的多功能带状花边 | |
CN215040994U (zh) | 一种提花图案面料 | |
CN208762653U (zh) | 一种针织斜纹菱形单面面料 | |
CN209652512U (zh) | 一种人丝金银丝剪花面料 | |
CN208762655U (zh) | 一种针织星点单面面料 | |
CN205736208U (zh) | 一种双层布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3 |